回帖:十九、祭拜先祖
在与胡国礼先生交谈中,我还提到去安徽怀宁、岳西寻访情况。他告知,2006年岳西曾来人到如皋联系,经查证,到安徽的胡淑英确系胡安定先生的世孙(胡安定次子胡志宁的重孙)。由于时代与地名的变化,各类宗谱记载不尽相同,如有的记“迁舒”,有的是“迁潜”,其实都对。因为,宋朝那时这一带地方是舒州(即胡淑英居住地),后来先后改为潜山县、怀宁县。解放后,纪念胡淑英的“胡氏宗祠”所在地响肠镇又改为岳西县。总之,不论如何变动,胡淑英、胡鼎一等确系安定先生世孙是可信的。
当我们提出要祭拜先祖墓园时,胡国礼父子都答应陪同一起去。车子离开胡忠义家后,朝南开出不远的地方,在一片树木丛中,我们看到了安定先生墓园。据记载,安定先生真正的墓园在湖州,这里是衣冠冢,当年是胡瑗的季子志正公来归葬的,葬于安定先生祖父修己、父亲讷的墓旁。
我们看到,这处墓园方圆有900平方米,最南端有先生汉白玉雕像,雕像后有一处墓碑“宋大儒胡安定先生之墓”,落款人是洪兰成,落笔于民国二十六年九月(1937年9月)。这时,胡国礼先生指着这块老碑介绍道:洪兰友是扬州人,时任国民政府制宪国民大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南通大生纺织公司官股代表,他受邀题字,并种植女贞,后来由于战争和“文革”坟墓被毁,但这块墓碑却被同宗胡姓人家收藏保护起来,直到新墓园重建,这块老碑才又见天日。据说以前墓园旁有二三人合抱的银杏树一株,如今早己不见踪影,好在墓园又得到重建,正在恢复与光大。
在墓园里的安定先生汉白玉雕像
在墓园里的衣冠穴保存至今。墓碑“宋大儒胡安定先生之墓”文
为1937年9月时任国民政府制宪国民大会秘书长洪兰成先生所书
我与陈志在他们参观纪念馆之际,点上三柱香,又在墓碑前跪拜先祖,告知先祖,后人定会永远怀念他的!之后,我们在墓园绕衣冠冢一周瞻仰。最北端墓墙上书写着先生三句名言,深刻反映出他将天下、人才、学校这三者关系紧密结合的教育理念,毫不疑问是一位大教育家。
墓园祭拜后,我们又进入纪念馆参观。这处纪念馆十分简陋,展出的内容与之前所看的泰中安定书院,水绘园纪念馆等处展出的内容大致相同。但听说这是胡姓人家民间所为,我们觉得有点惋惜,政府应该出面或出资来建造一个集中展示胡安定先生事迹的纪念馆或胡公祠等形式的馆舍,连同墓园一并规划,使如皋这一名人作为教育后代的典范,也可以使之成为教育基地,起到宣传和弘扬之目的。
在我们感到有点遗撼之余,胡国礼先生将馆藏的2006年如皋版《胡氏宗谱》取出来,决定赠送我们,使我们感到意外。胡国礼先生主编的这本宗谱,是他二十年来的心血所致,也是他对后人之所托。我捧着这厚重的礼物,只觉得责任重大,再三道谢。
在离开纪念馆时,胡国礼先生指着墓园说,1998年初的一天,也就是确定墓园前夕,几位村民看到这里祥云映照,其中一位老者神采奕奕,端坐椅座,这种吉祥之兆与先前来选址的位置不谋而合,所以,第二年就开始动工,很快就顺利重建落成。他说这也是一种天意,并希望我们所有的后代常回老家看看,不忘先祖之恩,永怀先祖之德,同时,也沐浴先祖之荣光,传承先祖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