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引用第4楼梓杰于2015-01-07 19:20发表的 :
...附海在北门山后面不远,小时候站在山上经常往北看,依稀能看到附海。他们那边应该和慈溪西边的交流多点,讲的话也接近那边。和观城这里的口语不一样。观海卫里面以前因为戚继光抗倭原因,城里有很多戚家军后代,讲的话和城外不一样。观城有句老话,前面半句忘了,记得后面一句是”不怕什么什么,就怕卫里宁讲燕话“。
致梓杰宗亲:
你说的很有道理,使用的语言是与我们的家族迁移有关系的。复旦大学的严实博士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当然他的研究更是宏观一点了,我没有在宗亲网上转帖。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严实博士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180557177。
我看到一篇《关于慈溪余姚的方言》文章,觉得或许有参考价值。贴在【浙江慈溪余姚胡氏专帖】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664了,请你们在慈溪余姚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宗亲关心。木兰无奈,去年第一次踏上慈溪大地,在开往观海卫的汽车上问路时,周围的人就是认定我是上海人,说我不是观海卫人。即使政府会认我为慈溪籍人,可我确实是一个学不会乡音的上海人了。【浙江慈溪余姚胡氏专帖】,你们可以看看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