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二十三、湖州之行
7月14日清晨,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离开苏州前往湖州寻根。这两座城市都是先祖胡瑗曾经执教多年的地方,由于受到各方肯定,他的教学方法称“苏湖教法”,同时,湖州也是胡瑗安葬之地。据称,墓园在南郊道场乡的青山坞,具体位置需要查找。为了方便去祭拜,我已经通过杭州地税局一位战友陈云贵介绍,给湖州地税局办公室孙迎主任打了电话,请求他帮助查找的几个地方。孙主任回复,已经安排小杨去办,如来湖州将联系小杨,由小杨陪同。事后证明,提前电话请他们查找非常必要。为了找到胡瑗墓园,小杨在我们去之前已经去找了不少趟才找到,如果不提前寻找,我们到湖州后将不会顺利。因为墓园在南郊农村,虽有一条公路可以通达,但稍不注意就发现不了这座墓园。
尽管湖州小杨很负责任地提前寻找,并与我们联系上,说他们在“湖州南”高速出口等待,但我们这一次路线走对了,而下高速的地点错了(应该绕到宁杭高速公路上从“湖州南”下来),结果又耽误了时间。我们从苏州过来,沿着指示牌,到达“湖州”就下了高速,一问收费站,这里只有“湖州”,没有“湖州南”。当我们离开收费站不远,就与小杨通话,只能让他们来接。经过一番周折,小杨终于来到湖州收费站,引导我们前往湖州南郊。
这时候时间已经临近中午,窗外赤日炎炎,热浪滚滚。由于他们提前找到了地方,所以去胡瑗墓园一路顺利。我们经过湖州烈士陵园和陈士英墓园,又经过桂花山公墓,穿过宁杭高速公路的桥下,在青山坞村不远处,在路边停好车,拐了一个弯,终于看到了墓园。那石门牌坊上写着“胡安定先生神道”。两侧对联:“千秋仰斗山崇封载表,一代尊梁楝教法常新”。神道两边的青松郁郁葱葱,比起网上和一些资料上的照片,这里已是枝繁叶茂,生气勃勃。
正因为胡瑗的教学思想影响深远,也由于他在湖州办学时间长达13年,可以说其教育思想起于苏州、成于湖州,湖州历代官员对其十分崇敬。在元、明、清历代,墓园皆有修缮,1989年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又一次修复,目前占地约8000平方米,由墓圹、平台、神道、牌坊、拱桥、享堂等组成。
穿过牌坊,西侧有一小屋,号称“享屋”,即过去看守墓园的人居住处,虽然大门紧锁,但依稀可见胡瑗后代对先祖的崇敬。沿着神道远远地看到那座墓园,是那么的神圣、庄严。走近再瞧这座墓园十分壮观,座北朝南,背山依水,身后灌木丛已是茂密,象征着先祖的后代众多,标志着他的思想、精神,巳传遍了大江南北,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里。圆形墓前有块碑记:宋胡文昭公之墓。陈志看后说,这里的气势不亚于南京廖仲凯何香凝的墓场。
我赶紧取出准备好的进香三根,点燃后在墓前拜了三拜,心里祈祷:老先祖,您的后代来看望您,一定会为胡姓争光的。幸好,墓碑前有不少蜡烛油,进香正好插在上面。透过徐徐飘过来的烟雾,我再次感悟到了仙境和神道是何境界,那只能是意会而不好言传的事。
在湖州南郊道场乡,一直保存着安定先生的墓园(卒于杭州,葬于湖州)
墓园多次修缮,如今郁郁葱葱
在依依不舍地离开墓园的路上,小杨告知,如果从“湖州南”下高速,离这里很近。我再三向他道歉,让他们等的时间太长了。当听说我们还要去湖州师范学院时,小杨立即说,刚才来南郊就路过湖州师范学院。我们马上回头,到了湖州师范学院,问了不少人,答复都不知道有胡瑗广场。于是我们就开车进入学校去找,结果找了一圈也不见胡瑗塑像,然而在学校门口倒有不少痕迹。在大门口校园内道路一侧,有巨石上写着“明体达用”四个大字,在学校门柱上也有同样的字样。这就说明,胡瑗的教育思想已经在这里显现和落地。后来经过查询,才知道这广场在中校区,并有塑像,可惜我们走错了地方。
看到时候不早了,我们停止了查找,在附近饭店用午餐。其间,我们再次感谢小杨帮助。餐后,我们便与小杨话别,不再麻烦他。
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地图指引,我们先到达劳动路中段。这里果真有一处胡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