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连载:《追寻之路》----胡平华(江苏南京)
回帖:二十四、苏湖续记
离开湖州,计划下午去宜兴游览一下善卷洞,结果到达善卷洞正好下午四点,是最后放行的时间。进入景区,才发现前几年曾经来过,我凭着所有的记忆,给陈志当起导游,介绍这里的景观。这一段时间,陈志陪同寻亲,十分辛苦,这一处游览,算是对她一次补偿。
回到南京后,没有放松追寻。一方面给苏州岳处长发去传真,请求帮助查找有关碑记,一方面通过湖州师范学院网站,再次寻找胡瑗广场事宜。很快,这两处都有了回复与线索。
苏州岳涛处长安排该局人员陆海宁去文庙寻找,不日就给了回复,并拍了几张照片(如下)。他给岳处长复函:
南京地税胡局长传真中涉及两项内容已经调查核实。
经实地专门调查,《吴郡登科题名录》和胡瑗相碑刻照片已取得,确认《名录》有所刻进士名录中有“丞相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但是胡公祠早在民国时期就遭到破坏,遗址内已无碑文,只有清朝时期文庙地图碑刻记载该处(图片附),目前文庙整体面积也只有碑刻地图所示面积的1/6不到。另,刘民悦作《重建胡安定先生祠堂记》无处找到。
文庙副馆长张劲雷先生(13862010917)对此颇有研究,取得这些信息也主要通过他这里,我们已经告知张馆长此事,也可与其取得进一步研究。
胡瑗相碑刻
收到这些邮件后,我非常高兴。终于在苏州找到了踪迹,以后有机会再去苏州,定当面谢陆海宁和张馆长等。
湖师方面,不仅找到了一位胡姓教授,而且在学院网站上查阅到有关纪念胡瑗的许多文化活动。比如,胡瑗文化广场、胡瑗大讲堂及徽标、胡瑗文化节等诸多载体。通过一一阅读其内容,又一次把我带进了湖州师范学院:那一次次、一场场有声有色的论坛、晚会、评选活动,依稀听得到当今学校对安定先生的赞许声。
在网站,我还看到了广场四周学生们围坐在塑像前,才确认该广场的真实存在。胡瑗广场上有一尊胡瑗全身塑像,高6米,用花岗岩雕琢而成,基座上刻有胡瑗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精髓“明体达用”四字。

在湖州师范学院内的广场建有安定先生塑像
胡瑗在湖州任州学主讲教授期间,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并创立了卓有成效的“苏湖教法”。此教法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湖州师院人不断汲取胡瑗先生的思想精髓,将其“明体达用”的办学思想确立为学校校训。“体”原义为儒家传统道德,“用”原义为治事。“明体达用”即把经义和治事有机结合。师于古而用于今,“明体达用”的精神内涵已具有了现代意义:“明体”即明德立志,学会做人;“达用”即学以致用,学会做事做学问。
胡瑗大讲堂徽标整体既似一圆弧状的讲堂,又似一把打开的扇子,透露出讲堂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开放精神,表达了讲堂的主旨——启迪思想,传播智慧,润泽心灵;扇面上散落的不同形状花朵,蕴含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精神,扇面内嵌一“胡”字,则隐现了讲堂的命名;“胡瑗大讲堂”文字采用湖州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的书写字体,体现了讲堂的地域特质和深厚的校本文化渊源。

湖洲师范学院“胡瑗大讲堂” 徽标
“胡瑗大讲堂”以“启迪思想,传播智慧,润泽心灵”为主旨,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为目标,做到“有主题、成系列、广参与、创品牌、见实效”,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引领社会风尚。“胡瑗大讲堂”分名师讲坛、学术研究、人文艺术、干部培训和校友风采五大系列讲座,广邀国内外名家学者和优秀校友,就哲学与人生、道德与法制、历史与社会、经济与管理、科技与创新、文化与艺术等主题进行报告和演讲,注重学术性、开放性、前沿性,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更积极的思想文化盛宴。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这些活动,但足以证明,湖州师范学院对安定先生教育思想的传承是非常重视的,也是非常卓有成效的,我们为此而
下一页 (1/3)
下一楼›:二十五、目光转向北方
经过六、七两个月两次外出,对泰州、如皋、无锡、苏州、湖州的实地寻 ..
‹上一楼:二十三、湖州之行
7月14日清晨,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离开苏州前往湖州寻根。这两座城 ..

查看全部回帖(5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