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胡大时与胡大壮 (P74)
张南轩之后,胡宏季子胡大时继任为湖湘学派的学术领袖。胡大时字季随,约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卒年不详,但曹彦约有挽章,盖与曹彦约有相当交往,而卒在曹彦约之前。大时被当时学人称为“盘古先生”。从曹彦约两首挽诗所用文字“盘古有真宗”和“人如九鼎重”看来,胡大时还是颇受时贤所看重的。其在思想、学术方面虽没有很大的创新,但其学品、人格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大时因思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遂先后从学傅良、朱熹和陆象山,经常外出求学,湖湘学派从此走向衰微。胡大时后来离开了岳麓书院,回到了碧泉书院,又曾一度回到衡山文定书堂。殁后就葬在碧泉书院背后的盘屈石山之上。
胡大时死后,其兄胡大壮尚在,胡大壮以老寿著称,活了98岁。其卒或当在1250年之后。但胡大壮后来可能很少从事正式的对外教育活动,只是教育子孙,守护先人陵寝而已。偶或虽亦写些文字,但基本没有留存下来。湖湘学派之作为学派,再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或学者,渐呈式微之衰态,而且也已经没有了核心凝聚力,其作为一个学派,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已经有些“担待不起”了。不过胡大壮本身学养和人品都相当出色,颇为时人所赞赏。朱子殁后,胡大时与朱门弟子黄勉斋、曹彦约均有相当往来,今黄干《勉斋集》中有与大壮书信一封、赋诗一首,曹彦约《昌谷集》中有与大壮赠诗两首。此可用为时贤重之之一证。
而更有力的证据,则是后曾任参知政事久卫泾,于知潭州任上为胡大壮所上举荐书。整个湖南,卫泾只以胡大壮一人为举荐对象,足见其对大壮之敬重。其所上之言称:“臣伏见潭州衡山县布衣胡大壮,故宝文阁直学士谥文定安国之孙,右承务郎宏之子也。抗志高远,制行介洁。自其少时已着孝友之称,既长,受其祖安国之学于父宏。研究经术,博通坟典。其持论以明义利为本,其立己以尚诚实为要。冠岁学成,即不事科举,隐居衡岳之下,躬耕自给,读书自娱。爵禄外慕,不以婴其心,深藏固匿,足迹未尝至城市。州县官必礼于其庐,然后得见。于是行成于身,理于家,信于乡党,达于远迩。邦人敬爱,咸慕其道德,尊之曰‘西园先生’。平日著述虽多,而封建论数篇,尤为先达推重。近时如前帅臣曹彦约,提举乐章.咸嘉其行。相继剡上,本州岛以岳麓书院堂长虚席,尝遣官吏以礼延致,至今力辞未就。臣观其学识节行,足以师表后进,盖亦古之所谓逸民也。”①胡大壮此次是否因卫泾之荐举而受封,因为没有相关文字证据,不敢妄测,但足胡大壮受乡人之敬爱,受时贤之推戴,由此已见一斑。
① 卫泾:《后乐集》卷十二,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