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湖南胡氏名人集锦---胡志盛收集整理
回帖:桃源胡瑛生平
 
作者:范体仁
 
  一、前言
  民国初年,有两个胡瑛:一是桃源三杰之一的胡瑛;一是追随蔡松坡讨袁的云南胡瑛。这里纪述的是桃源胡瑛的生平概况。
  我在一九二五年与郭春涛同为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代表,到开封参加河南督军兼国民二军总司令胡景翼的追悼会和公葬典礼,在招待所第一次认识胡瑛。那时国民党新旧党员云集汴垣,如李书城、李根源、周震鳞、邓宝珊、王陆一、刘揆一、孙岳、鹿钟麟、焦易堂、王用宾、茹欲立、谷钟秀等都在场。胡瑛时任豫督署总参议,担任总招待。胡即住在招待所内,与我住房相连,因得便纵谈。他有阿芙蓉癖,一榻横陈,应对如流。我曾乘机问他,为什么牺牲自己革命历史降袁:他说:“这是我们的苦肉计,我做郑庄公,使共叔段自毙,这就促成他(指袁世凯)早日称帝,便于讨伐。这事曾请示黄克强,得其同意,所以我在云南起义以后,即南下参加湘西护国军讨袁,以赎前愆。”我当时曾提出异议,他亦不甚强辩,只说你以后问留东同志,便知底细。回京后,曾询彭养光、荆嗣佑、于右任等,只荆嗣佑、王用宾为其辩解,其他党人都说他变节。我近年与他的女儿胡洁同在民革工作,常谈及伊父历史,又他的老友李琦亦尝谈他平生事实,并出示所藏蔡公时撰胡瑛双婚颂词和他上袁世凯万言书及一些诗词,结合我所知者,综合写成此文。
  二、胡瑛简历和他结双婚的过程
  胡瑛,字经武,其先为绍兴人,因其祖父任桃源县典史,遂落籍桃源。他生于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农历三月初二。一九○三年在长沙加入黄兴领导的华兴会。经黄派往湖北发展会务。他为便于运动新军计,入第八镇工程营当兵。一九○四年,汉口吕大森等密组科学补习所,他任总干事。是年良弼来汉,他和王汉暗中跟踪良弼到彰德谋刺未遂,王汉被捕杀,他逃日本。一九○五年与宋教仁、覃振加入同盟会,世称桃源三杰。同盟会派他回鄂工作后,一九○六年加入日知会任干事。是年,刘道一、肖克昌在萍浏醴起义失败,鄂督张之洞在武汉大捕党人,他于十一月二十三被捕下狱。一九一一年春,湖北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他虽在狱亦加入,并常贡献意见。辛亥武昌起义,他出狱任军政府外交部长,争取各国承认双方为交战团体,严守中立。十一月初,被推为湖北代表到南京,于是月初十与十七省代表共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时烟台党人反对孙宝琦取消山东独立,电黄兴求援,黄派胡瑛带兵三千赴烟台,于一九一二年二月七日到达烟台,被推为山东都督,经孙总统任命。因袁世凯已先任命张广建为山东巡抚,拒胡入济。胡兵力较弱,迄未能到达济南。
  同年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临时大总统职后,派兵进迫烟台,胡瑛不战而退。袁于五月十三日任命胡为新疆、青海屯垦使,意在羁縻,并没有令其到任的心思。胡到京时,袁派冯玉祥欢迎,以示宠异。胡即在京宣处大街租设公馆,于九月与长沙饶氏、武昌谈氏同时结婚。原来胡在长沙读书时,为长沙名士饶石顽赏识,以其爱女许胡,已订白头之约。后来胡在武昌奔走革命下狱,典狱谈某以其少年而有大志,颇加照顾,其女谈素贞为二八佳人,亦于风尘中识英雄,在狱中为其烹饪洗涤,因而发生爱情,愿缔百年之好。胡出狱后,一帆风顺,饶、谈两方均催促结婚。胡以两方均不能拒绝,便决定双婚。饶石顽亦为党人,欲诉诸法律,经赵秉钧等调处,仍以饶氏为第一妻,谈为第二妻(亦不称妾),表面上为一时佳话,实际上种下无穷纠纷,后来双方诟谇不休,经常分居。但胡却因袁氏亲信赵秉钧奔走调停,对袁氏有知己之感。此为其后来降袁之一因。当结婚时,高朋满座,喜幛纷陈,江南才子蔡寅(公时)特致瑰丽颂词。尽管这篇颂词悠雅可诵,但一夫两妻,极不合理,此种勉强凑合,固为两女子之不幸,亦非一丈夫之幸福。其中包含多少矛盾,胡后来之堕落,此亦一因。饶、谈两氏始终不和,酿成极大纠纷,以致分居。
  三、胡瑛受袁羁糜,上“裁兵屯垦”万言书
  袁世凯将胡瑛挤出山东,任胡为新
下一页 (1/3)
下一楼›:胡凤璋 胡风璋(1874-1949),又名训忠、丙镗,汝城县马桥乡石泉村人。七岁时,父死母嫁,由其姐收 ..
‹上一楼:湖南是一个胡氏人口大省,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胡氏名人,这里所展现的名人, ..

查看全部回帖(3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