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临沭山里始祖碑文:
始祖諱失 ,明洪武時自東海黃泥嶺來此第一嶼村居焉, 婚於本村戴氏, 生五子, 名諱失考。 塋在第一村西與始祖墓相去不遠,今呼為五祖林。長支衍至康熙年間乏嗣無傳,後聞葛莊是也。二支居第一村後頭;三支居西盤、蛟龍灣、重溝;四支居第一村前頭、軒家莊、廟前、官莊、籰莊;五支居沂水孫祖村。此皆登諸譜牒徵信無疑者,其他星羅棋佈未易詳數,凡我族人服疇食德、瓜瓞綿延,敬立貞珉以序宗派庶,水源木本百世可知云。
十八世孫邑庠生壽椿敬書
十九世孫大學生宗峩二十世孫逢源立石
大清光緒十九年歲次癸巳清和節中澣之吉
临沭山里胡氏始祖据老谱记载原籍安徽太平府当涂县,不知何年迁到海东黄泥嶺(所谓“海东”乃古代海州城东面大海之中的花果山、云台山等一带岛屿。元、明时期花果山、云台山还是海中岛屿,古称“海东”,清朝时海水东移,花果山、云台山才和陆地连成一块成为内陆。“黄泥嶺”乃今江苏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乡黄岭村)。据传,始祖乃一木匠,在明洪武初年遇“红蜂赶散”,单身从海东黄泥嶺迁到蘭邑第一村,由于村在苍山和观山之间,故名曰山里(今临沭山里村)。始祖婚于本村戴氏,生五子,居窑顶之北。后又有从海东黄泥嶺来到临沭山里的另一胡姓居在窑顶之南,乃我始祖的本族兄弟。后把居窑顶之北的称“北始祖”,居窑顶之南的称“南始祖”。
赣榆胡村家谱记载:“元朝喜战,北方人丁剧减,洪武已卯年(1375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迁居江苏东海县黄泥嶺(今连云港中云乡黄泥嶺村),建文壬午年(1402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今临沭山里村)。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吾祖讳圣汉出身士武,迁居江苏赣榆县距今五百有数十年。
山东费县张里庄利渊村胡氏民国时修订的家谱是这样记载的:“吾胡氏先代于元末兵变昆仲四人由浙衢联袂外出渡江,后我长支祖以课读侨居皖省者数十年,嗣后移居费之南张里庄,迨清雍正元年第一次修谱时名讳已失,故以二世宗礼公为世祖;二支祖禧公经商费城俊业鸿发遂奠厥居,今称南当铺者其故宅也;三支祖侨居临沂县之苍山(临沭山里胡氏);四支祖初居兖州府,其后则散居兖州各县地。”
有价值的文献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