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胡氏三宁合谱序
盖闻洪荒之始,天下一家也。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于是受姓命氏皆始于唐虞。然其风朴略,每以祖父之名谥、里居为号或再传而复易者有之。自汉文帝分族定氏、编籍归户,然后人有定姓、民有土著、不相假借矣。
我胡氏之先始于舜之裔孙满,武王封于陈,以备三恪,谥曰胡公。传二十世至闵公。见灭于楚,有子一十九人,其第六子曰澄,奔吴。安定以祖谥为姓,传三十八世至江州刺史德基,有子二十三人,皆以宁为字。因世变乱,兄弟咸思迁徙,而我祖相宁卜居新喻之玉界头,怀宁则分居于奉新之华林,涨宁则分居于吉安之治下,又由治下而分新淦之城南。
笃生云端,洪武三年钦赐状元,官礼部仪制司主事,迁浙江副使,其子子持,以孝廉任河南按察使佥事,督学西蜀。子持与吾实竹行也尝于京城会馆骨肉相待,及归田徐以谱事来商,予喜其志之追祖而念宗也。因取本支玉界西林石刻旧文及后之未编入稿,悉授焉。子持又取华林原泰清所藏之家乘合订而重修之,以继长沙石公谱之后,其为六牒名之曰:三宁合谱。予览再三,不觉潜焉,涕下深慨。
夫从前之列祖群宗传于今者十之二三,其为弗祀之鬼者十之八九。是明允所谓,见吾谱而爱敬以生者,吾且见吾谱而悲感交集也。然则家之有谱,所以法尚书之纪载、春秋之笔削。以予观之,更可作毛诗之懲逸志观也。益人之不能嗣世,虽事属偶然亦安知不以遗行而获冥报乎,则谓谱为尊祖或宗可也,即谓谱为懲恶垂戒亦可,惟在后人善为观省耳,然则子持此举,不惟有光于前亦即可裕于后矣。予受而藏之,俾后之人生其爱敬且知儆惕云尔。
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仲春浣
甲子科举人任兵科给事玉界作恭萧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