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慈溪市志》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2015年8月发行的《慈溪市志》(1988—2011)第四十一编【教育】 第一章基础教育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章节里可以看到,根据《慈溪统计年鉴》,2011年慈溪市小学的总数为92所。
在“学校选介”的栏目下介绍了五所小学: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市第二实验小学、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观海卫镇鸣鹤小学和市特殊教育学校。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介绍文字如下:
市第二实验小学
清光绪八年(1882),胡安澜创办胡氏尚义堂经塾。光绪二十年,改名“安定学堂”。民国元年(1912)后更名“慈溪县私立安定小学”。抗日战争前,迁至观海卫西北城角。以吴氏、陈氏两个祠堂及西游庵为校舍。民国29年改名为“观海卫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为观城镇中心小学。1983年为观城区中心小学。1987年改为观城区辅导学校和慈溪锦堂师范附属小学。1992年秋更名为“市第二实验小学”。1999年。学校规模扩大。迁入观城镇东门外大通路;校园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各类设施配备均达到省示范小学和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标准。2011年有28个教学班,学生1469人,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1人,,学历达标率100%。
1997年,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探索》通过鉴定,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省示范小学、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卫生单位、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模范职工之家等。
(以上内容的参考资料:《慈溪市志》(1988—2011)第四十一编【教育】1801-1812页)
观海卫木兰注:
1. 两年前(2013年11月4日),观海卫木兰写过一篇《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的“摇篮”》,贴在本专帖的14楼(链接: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325&fpage=0&toread=&page=2)。
文中转发的余麟年的《观海卫胡氏尚义堂》和胡审严的《慈溪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小学堂》两篇文章里,有详细的相关介绍。从网络可知,余老先生文风严谨,还经常指出史书上的一些不实之说,还历史以真相。当我第一次读到他的文字时,就觉得其文可信,其人可敬。在他的文字里发现了家族史的线索,可惜那时他已故去两年多了。2014年1月,木兰回过一次观海卫,遗憾地得知其后人早已移居远方,再也无法找到那些原始资料了。
据父辈回忆,余老先生的家族与我家族、安定小学是有密切关联的。他写的关于我家族和安定小学的资料非常可靠(除了承字辈先祖的名字中,“光”为“先”之误),有史料价值。后来的一些文字和我的文章,或许都是参考余老先生的文章所写的,请大家读读余老先生的原著吧。
2. 清光绪《慈溪县志》里有以下记载(可参见2014年2月28日观海卫木兰发表于22楼的《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始迁祖的问题》(链接: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325&fpage=0&toread=&page=3))
胡氏尚義堂義莊在北郷三十都五圖觀海衛咸豊十年裏人胡衡捐置水郷課地四百畝光緒八年衡孫承先承基承宣承祚承鏞買置民屋一所為義莊複續地九十二畝零縣冊(后略)
大意为:胡氏尚义堂义庄是于清咸丰十年 (1860年)胡衡捐置水乡课地四百亩,光绪八年 (1882)胡衡的孙子承先、承基、承宣、承祚、承镛等又购置观海卫北门民房一所,为胡氏义庄办学场地,又助地九十二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