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胡吉宣的著作《玉篇校释》,近年网络上有不少关于胡吉宣和《玉篇校释》的简介,尚有不完善之处。
受家族的委托,将其资料补充如下。
胡吉宣 (1895~1984),原名胡哲宣,字子珣,号皋苏老人,别号幽求室主人。浙江慈溪观海卫镇卫东村人,现代教育家胡浚康之子,出生于观海卫镇鸣鹤场,后定居于上海。
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8年肄业于北京大学(因病辍学),后定志专攻语言文字学,1934—1935年曾任明诚国学夜校教师,1952—1961年在上海图书馆任职,在善本组研究古籍。1981年2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34年出版《字原》,后又出版《字监》、《玉篇引书考异》、《六朝说文辑注》(未刊)等。马衡、郭沫若、顾颉刚等曾为其书题签作序,继即专治《玉篇》。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其手稿影印的遗著《玉篇校释》,皇皇四百万言巨著(十六开精装六大册),是他毕生精力的结晶。封面内封
版权页原稿照片
南朝梁顾野王(519—581)所撰《玉篇》,是我国古代继许慎《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用楷书建字头以辨析形义的第一部字书,且比《说文》多收六千余个字。传世刻本都已经过唐宋人删订。二十世纪初,原本《玉篇》唐写残卷在日本发现,引起中国、日本和世界各国有关人士的极大兴趣,论文、专著不断发表,但没有人为《玉篇》全书作校订注释。
胡吉宣从三十年代,就开始从事《玉篇》的辑校注释工作。他以传世刻本为基础,加入原本残卷全部内容,并从中国和日本的古文献中爬梳扶剔,辑出大量原本《玉篇》佚文。然后就原本、佚文、传世本等精心校勘,引用大量古代文献,注释考证。历经四五十年,几易其稿,著成《玉篇校释》,成为迄今为止搜集《玉篇》原本文字最多的《玉篇》详本和内容极为丰富的大辞典,为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慈溪市志》(1988-2011)2251-2253页“慈溪大姓源流”;
2234-2243页“人物”,
2.《慈溪史志》 2016年第3期29页《现代教育家胡浚康》
3.《玉篇校释》“出版说明”
4.《慈溪史志》2016年第3期65页《一部有传世价值的文字学巨著——胡吉宣先生的〈玉篇校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