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东成:我的休宁情结
回帖: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江志伟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这所涌现政治巨星、科技巨匠、工科大师的圣殿里,有一个足以轰动“中国高校校长史”的奇迹——清华大学的校长群像中,竟然有四位是徽州人!水木清华拓荒人周诒春
周诒春,休宁县蓝田人,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是清华大学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也是清华大学的开拓者之一。
1883年,周诒春出生于休宁县蓝田镇迪岭村周村。1912年,出任清华学堂教务长,后兼任副校长。1913年10月,为清华学堂校长,对清华学校建设卓有建树。1948年由政民政府辞职居香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迎接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8年8月,因病逝世,享年75岁。
1916年4月,30岁的周诒春以清华学校校长的名义呈文外交部,最先提出“把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办成完全学校,并逐渐扩充学程,设立大学部”,得到批准。因此,他成为拟定并提出“创办清华大学完整计划”的第一人。为励志树德,他将出自《周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作为清华校训,并将之刻于校徽之上,直至今日这八个字仍然熠熠生辉。周诒春成为铸塑“清华精神”的首创人!
周诒春对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建设功卓春秋。“具有清华大学地标意义”的大礼堂、图书馆(旧馆)、科学馆、体育馆(西馆前健身房),以及二校门等诸多老建筑,都是周诒春任上组织设计建造的,迄今仍被校友们视为清华校园文化的象征。由于他的功绩,新老“清华人”,都以“老校长”尊称之,以示对他的褒赞和尊敬。清华学校校长金邦正
金邦正(1886—1946),黟县渔亭玛川村人,特殊时期的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
1909年9月他入美求学,1914年获康奈尔大学林学硕士和理学士学位。留学期间,金邦正与任鸿隽等,共同创办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对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0年8月至1922年4月,金邦正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期间,他尽职敬业,为清华的发展砥砺奋进。1921年6月13日,清华学子因同情北大等八所国立高校教职员讨薪遭当局军警殴打,造成轰动京城的“清华同情罢考”事件。金邦正由此受到不理性的“待遇”,最终离开清华学校。
离开清华后,金邦正赴法国、比利时学习玻璃制造技术,归国后创办了秦皇岛耀华平板玻璃厂,任副总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第一家用机器制造玻璃的工厂,被誉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1946年,金邦正逝世,终年61岁。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
胡东成,祖籍休宁人,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曾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等重要荣誉,是位德艺双馨的教育工作者。
他长期从事电子与自动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胡东成热爱清华,先后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等,为清华的发展孜孜不倦。
胡东成有着深刻的“徽州人”情结,尽管他说不来徽州方言,甚至连休宁老家的具体方位也未能寻到,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徽州情结的澎湃。在他写的《我的休宁情结》一文中,他这样叙说着对家乡的情感:“我对于休宁有着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祖籍也是休宁。尽管我的祖辈好几代以前早已离乡背井,尽管老人一代一代地离开人世,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休宁人。四年多以前,我第一次回到故里休宁,黄山日报记者要我写几句感言,我留下了八个字:家乡最美,家乡最亲。我家直系三代八口清华人,都以休宁为荣。”清华大学副校长程建平
程建平,休宁县人,2009年9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2013年5月出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核工程与核技术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
1964年8月,程建平出生于休宁县新棠村,1981年毕业于休宁中学。198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查看全部回帖(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