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新安祁门胡氏骨伤科
回帖:作者:祁门人
“祁门胡氏骨伤研究与发扬”获市优秀项目称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洪亦辉为胡永久授牌专访安徽省非遗文化传承人:胡氏骨伤科胡永久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东北与黟县接壤,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东至县,西南迄省境,与江西省毗邻。原为歙州黟县和饶州鄱阳二县地,唐永泰二年(766),设置祁门县。唐属歙州,宋、元属徽州,明、清时属徽州府,今属黄山市。
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地多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山峦起伏,清溪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畈相交织的特征。介于祁门与石台之间的牯牛降,最高峰海拔1728米,为境内第一高山。主要河流有阊江、大北河向南流入江西鄱阳湖;凫溪河汇入新安江;赤岭河、梅溪河合秋浦河北注长江。
分布区域
胡氏骨伤科自清末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分在祁门县安凌镇(原雷湖乡)一带,1986年8月祁门县中医院成立,创建骨伤科,以胡氏骨伤疗法为主。医术影响福及皖赣二省邻近区域。历史渊源
祁门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该县历史上名医辈出,著名医学家汪机是明代四大医家之一,其提出的固本培元理论奠定了新安医学的基石。御医徐春甫是世界上最早民间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创始人,其所著的《今古医统大全》被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医学全书之首。据考证在历朝太医院供职的御医有19人,被誉为中国御医第一县。县境内天然中药材达895种,堪称“安徽省天然药库”。
祁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明清时期,徽商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徽商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教育、医学、刻书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新安医学人才济济,名医辈出。其中专门从事正骨伤科的医家也越来越多,一些以内科、妇科、针灸科为主的医家也重视了伤科的治疗,新安伤科逐渐从内、妇、针灸诸科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伤科学。其标志就是许多伤科医家,边行医,边写作,一批伤科医籍相继问世。江考卿的《江氏伤科方书》、江昱的《跌打秘方》、朱君尚的《秘传跌打方》、胡显君的《跌打内外伤秘方》等就是他们的代表作。
祁门胡氏骨伤科从胡显君之子胡茂忠开始,有了传承和发展,胡茂忠擅长于手法整复四肢骨关节脱位及运用新鲜中草药治疗跌打损伤。著有《跌打伤科》。胡茂忠之子胡友来擅长骨伤科,也精于妇科和肿瘤科。先后任省骨伤推拿学会理事,县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县一、二、三届政协常委。
胡永久——胡友来长子,自幼随父学习中医骨伤诊疗技术,先后毕业于黄山高专和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擅长中医正骨,在黄山市乃至全省独具特色,对骨科各级各类手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8项,著有《骨伤治验》,与人合篡《少林伤科》、《伤科集成》、《新安骨伤科名家治法》。现任祁门县人民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曾任祁门县中医院副院长,为省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省颈椎病防治委员会首届委员、县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市中医学会和新安医学研究会理事。基本内容
一、医术特点:
1、按穴施药,用药须早
2、筋骨并重,辨证施治
3、动静结合,就地取材
4、补益肝肾,促进康复
5、手法正骨,独具特色
二、祖传验方:
胡氏用药以十三味煎药方为主,辨穴加减。祖传药方甚多,现例代表性药方:
1、万灵膏
2、散血定痛丹
3、和伤活血汤
4、复原通气散
5、消肿膏
6、接骨紫金丹
7、急救散
8、仙方活命饮
9、百合散
10、补损续筋丸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传世药方及胡氏著作:《少林寺张大周秘传良方》、胡显君的《少林跌打内外伤秘方》、胡茂忠的《跌打伤科》、胡永久的《骨伤治验》、《实用骨科病人康复指导》,与人合篡《少林伤科》、《伤科集成》、《新安骨伤科名家治法》。
个人成就
获省级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4项,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下一楼›:新安故里,历史上名医辈出,延绵至今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涌现出了近千名新安名医,以家族传承为特 ..

查看全部回帖(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