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慈溪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有我家——观海卫镇!
观海卫镇是一座古镇,1200多年的建镇史和600多年的建卫史,使这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明朝洪武年间汤和在观海卫建卫时,我家族的始迁祖胡得玉作为后所正千户来到了观海卫。于是,我们二十多代子子孙孙生活在观海卫镇内,建于清朝的胡家老屋屹立在三官殿街……
以下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43ba580102x01o.html
转发:慈溪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有你家吗?(2017-01-1209:53:16) 地名是城市的名片,记载历史交迭。道路不断翻新,但地名常常被保留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日前,慈溪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公布,有你家吗?
 我市的众多老地名就蕴含着慈溪“沧海桑田”“唐涂宋地”的历史脉络信息,体现了慈溪“围垦、移民、青瓷、慈孝”的悠久文化传承。如大古塘,建造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初名莲花塘,俗称后海塘。古代修海塘十分艰巨,杭州湾是著名的强潮河口,潮患有着巨大破坏力,要抵御这样大的潮患,对海塘的要求就很高,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是常事。就大古塘来说,从始建到全线完成经历了340年的努力。作为慈溪境内最古老的海塘和三北平原沿海的第一条海塘,大古塘见证了慈溪先民与自然对抗拼搏的顽强精神。
  尽管地名承载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接续着慈溪的情感传承,但一直以来,由于对地名文化重要性缺乏认知,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很多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老地名未能得到有效传承,致使许多有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变更或消失。因此,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我市依据上级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的相关要求,认定了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经普查,我市共有地名信息11大类111子类14196条,如何从数量庞大的地名中甄选出这些能体现慈溪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呢?“主要是从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甄选,同时也经过了专家的评审,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好地名,就是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使用。”该负责人表示,今后要维护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地名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严格控制更名、销名,禁止简单更名或随意舍弃,科学合理地重新利用已消失的老地名,以传承地名文化。“民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就近移用、优先启用、挂牌立碑等措施对地名予以保护。”
下一楼›:以下资料来源:http://www.cixi.gov.cn/art/2016/12/30/art_67451_1361081.html
关于公布慈 ..
‹上一楼:《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里的胡鲲
通过网络,看到《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里的《本校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