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倭豆”和“光饼”的来历观海卫木兰2013-6-22资料来源:观海卫木兰的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d394b85d0101mp29.html
春天,我向慈溪市政府索要了《东南名城--观海卫》(观海卫镇人民政府与慈溪市档案局所编)。我捧着这本重达一斤三两多的巨著,激动不已。浮想联翩,大事我不懂,不敢瞎说,也怕陷入“罗生门”。就从最小的小事说起吧…。
从313页“慈北大白蚕”一文,知道了“倭豆”的来历。小时候,偶尔听外婆把蚕豆叫做“哦豆”。在我记事起,家里说的话是被人称为“宁波上海话”,“哦”的发音是与大便的发音相近。幼年时的玩伴把炒熟的蚕豆,叫做“出屁豆”。顾名思义,吃太多,不消化了就放屁的豆。那时,我就联想为吃太多,不消化了,就要大便的豆。觉得与排泄有关的词是不登大雅之堂,我也没有细问外婆和妈妈。六十年后的今天才知道了“倭豆”的来历。我记忆中的“哦豆”的正确的名称为“倭豆”,是个有着如此光荣历史的名称。
翻到第167页,看到“...此时胡守仁主动向参将戚继光请缨先战,一马当先率先奋勇杀人,连斩倭寇首级十五颗。..”。哇---!好厉害的胡守仁将军!
贪吃的木兰边吃编写,写完这篇作文已经吃了十五颗刚买来的盐炒豆(自小称之:三北盐炒豆)。六旬老妇,吃十五颗盐炒豆已不易。难以想象,连斩倭寇首级十五颗的胡守仁将军,该是如何高大、威猛…。翻遍全书找不到守仁将军的画像(那时不会有照片的吧)
我----观海卫木兰,通过网络向海内外族人、关心明代抗倭历史的史学家和世界华人发出呼吁:如有胡守仁公的画像或是有关的任何史料,如有谁能找到胡守仁将军的后裔。请速与家乡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附上一篇故乡小朋友的关于倭豆的文章,供参考。外公给我吃过光饼,以后再说吧。
光饼、倭豆的来历慈溪阳光实验学校505班周听雨
光饼
三北有种面饼,味道有点咸,表面光滑,中间有个小孔,人们叫它“光饼”,说起来有段来历。
当年,倭寇十分猖狂,他们一会儿聚集登陆,一会儿像烟一样散去,总是行踪不定。有时还要黑夜来偷袭,杀人放火。民族英雄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抗倭,有一次来到慈溪龙山东门外,有个老农献上一大捧中间有小孔的咸饼来慰劳,还说:“别看这饼光光的,它可以用绳子穿带在身边,饿时撕下一块就可充饥。”戚继光连声称赞:“好,好!这种光饼好!以后行军再也不会耽误时间了。”
消息传开,各地百姓都争做光饼献给戚家军。“光饼”的名字便从此流传下来。
倭豆
明代,慈溪蚕豆还十分稀少。戚继光为了奖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便当众宣布:“杀得倭寇一名,奖励蚕豆一粒,用线穿了挂在胸前,代表倭头,以后只要一看你们胸前,便可以知道谁是杀敌英雄了。”
从此,戚继光的部下把蚕豆叫成了“倭头”,时间一长,三北一带的老百姓把蚕豆叫成了“倭豆”。
下一楼›:转发:《回忆三北同济学社》
文中照片前排正中者为校长胡哲齐先生,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人。毕 ..
‹上一楼:你吃过三北盐炒豆吗?
在我家族的QQ群里发文——“吃过三北盐炒豆吗?是不是改名为蹦蹦跳的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