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丁酉清明节后说“清明节”
我呀,就是糊里糊涂地活到了古稀的年纪。回想起来,小时候读书时对于学习是不糊涂的,长大了就职后对于工作也是不糊涂的,对于学业、职业之外的一切的事情都是糊里糊涂的,就这么活了几十年。要是问问自己,清明节是什么节?我记得小时候好像听说过该是祭祖的,清明节是源于寒食节……。可是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少年,每年清明节就是由老师带着去王孝和、史霄文烈士的墓前(王孝和是语文课文里的人物,史霄文是我们的校友),跟着老师一起念诵——“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老师教育我们,要感谢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过上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我心里想的,还有呢——要谢谢革命先烈让我这一天可以从教室里解放出来,仪式之后就可以蹦蹦跳跳地在绿树成荫的烈士陵园里玩了。那时的社会教育,让我觉得清明节就是这么一件事,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我隐隐约约地觉得家族、祖先,是不能多说的,或许还是糊糊涂涂一点,不问、不知为好。中国的大门敞开后,我长期往返于海内外的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一直铭记我是父母和老师们教育出来的、是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者。海外学者们关注我,想知道我的成长背景,也问及家族背景,我只是简简单单地说是个“读书人家”吧。其实,那时的我是不知道家族和先祖的真实的情况的。走出了国门后,家族的观念好像就越来越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民族意识。或许,我对于家族、先祖的不关心激怒了哪位神灵,四年前我被卷进了家族史的研究。那时我好像觉得是上苍在惩罚我,让这个严重偏科的理工女的人生最后一课是补习我最不喜欢的语文、历史课。2013年春天,偶然看到一个消息,我意识到我们的家族史、先祖好像是要被错接了。在2013年的中国,我可以对学业、职业之外的事情不再糊涂了。于是,自封“观海卫木兰”,禀报家父、联系族人,在父兄指导下开始了家族史的研究。虽然找不到家谱,在家乡的乡亲和全国胡氏宗亲的支持下,找到清朝光绪《慈溪县志》所记载的名人胡衡及其孙子胡承宣举人的四条信息,与族内口传资料以及当代的教育志相联系对照。2014年2月考证得出,清朝光绪《慈溪县志》所记载的胡衡为三官殿支派的始祖,胡衡的十五世祖为六百多年前明朝嘉靖《观海卫志》所记载的观海卫建卫时的后所千户胡得玉——我家族的始迁祖。2014年春天,我们把信息传递到家乡政府,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特别重视、关心和支持。当时《慈溪市志》的终审稿已经印刷,政府有关部门为我们这一个家族的资料收集,特别开启一个月的绿色通道……从那时起,海内外族人都知道了,慈溪政府在关心我们家族的历史、先贤,再也不必担心被错接、被错写、被遗忘了。2015年出版的《慈溪市志》为我家族史一锤定音!2016年出版的《溪上人物》为曾被错接的我家族史正本清源!这四年来,我是作为“观海卫木兰”活着的,不仅从明清两朝的地方志、现代地方志和其他史料里陆续找到不少家族史和先贤的资料,对于一些已被错写的资料予以更正的说明。我开始关心了观海卫的历史,明白了观海卫在明朝卫所制度研究中的特殊的地位。我家族的历史,是六百多年前明朝观海卫建卫时军户家族史的一页;二百多年清朝先祖率先把胡氏尚义堂经塾改办的新式小学安定学堂,是慈溪、浙江教育史里的一页;民国和当今走出的不少学者,也已经被载入其他各类史册。目前,有些资料还没有被整理出来,有些资料还在继续被发现中……这四年里,不断从史料里挖掘资料、从父亲和联系上的父兄辈族人那里收集资料的同时,我知晓了许多关于家族、先祖的事情,同时我也渐渐地明白了我的成长的家族背景。昨天是清明节,全国人民热热闹闹,扫墓的、祭祖的、踏青的、旅游的…….。清明节倒底是个什么节?书呆子是该好好研究一下,即使写个博客也不能糊里糊涂地瞎写。通过网络查到了: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发公文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寻找爷爷的身影
我的爷爷胡哲舜(1890-1939),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家三房承本公(后改 ..
‹上一楼:给海内外的族人和普天下的胡氏宗亲拜年。
致以新春祝福——健康、快乐、平安、吉祥!
禀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