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上海摄影》一书中多处提及胡君磊和上海摄影会、上海摄影学会。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胡君磊(德载伯)和上海摄影学会,不知道有上海摄影会和上海摄影学会两个团体。阅读了该书37-47页的第二章的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主要摄影社团活动”,才明白了上海近代摄影团体是与日本侵占上海和抗日战争胜利这两个事件为转折点分为鼎盛期、消沉期和复兴期,相关的内容摘录于下。
上海近代摄影团体发展的鼎盛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上海近代摄影团体发展的鼎盛期,此时上海摄影团体的会员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其活动及其影响所及远远超越上海。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1. 中国摄影学会(详略)2. 中华摄影学社(详略)3. 上海摄影会 1929年,胡君磊和邵卧云、陈民屏等好友十余人组织了一个摄影研究机构,地址设在上海九江路证券大楼404室。1932年胡君磊又邀请郎静山、刘旭沧、黄仲长、吴中行、丁升保等人参加,命名为上海摄影会,当时共有会员约30余人。会址设在滇池路120号胡君磊家中。在1934至1936年间,曾举行办三次摄影展览,1937年“八一三”战争爆发后停止活动。4. 黑白影社(详略)5. 三友影社(详略)6. 上海高等学校摄影学会(详略)7. 影展简述(详略)
上海近代摄影团体发展的消沉期 在八年抗战时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兴起的摄影团体全部停止了活动,坚持了民族气节。……
上海近代摄影团体发展的复兴期 抗战胜利后,上海的摄影事业重新回复了青春……抗战前的摄影团体,有的陆续恢复了活动,同时也建立起新的摄影团体。这时期的摄影团体有:1.上海摄影学会 上海摄影学会,原名上海摄影会,成立于1929年。抗战爆发后,活动停止。1945年抗战胜利后,胡君磊由重庆返回上海,邀集上海摄影会旧友,筹备复会。又邀请金石声、吴寅伯、扬子颐等十余人共同筹划,发起组织上海摄影学会,设会所于滇池路120号三楼胡君磊家中。有会员刘旭沧、敖恩洪、丁升保、吴中行、吴寅伯、金石声、史震怀、田云青、徐咏雪、扬子颐等近200人。到1946年底又恢复了活动,推胡君磊为名誉秘书,主持工作。1947年底举办了一次复兴摄影展览,展出作品有300多件,北京的张印泉、香港的吴章建也有作品参加,美术家张充仁参加评选工作。2.中国摄影学会(详略)
看到《民国上海摄影》370页和371页的【附录 上海摄影大事记(1852-1949)】里对于上海摄影会和上海摄影学会的记载如下。
1929年
上海摄影会成立,它是胡君磊、邵卧云、陈民屏等人发起组织的一个摄影研究机构;之后胡君磊又邀请郎静山、刘旭沧、黄仲长、吴中行、丁升保等人参加,当时共有会员约30人;在1934至1936年间,曾举行办三次摄影展览。……
1946年
上海摄影学会成立,其原名为成立于1929年的上海摄影会,1946年恢复后改名为上海摄影学会,推胡君磊为名誉秘书,主持工作。 木兰推想,或许上海摄影会和上海摄影学会这两个团体成立以来,甚至在1929年还没有团体名称时,团体的发起人以及宗旨、活动内容、社会价值是一致的。应该认为是一个团体,可简单地归纳为: 胡君磊的发起组织的上海摄影会成立于1929年。1937年国难当头,保持节气,停止活动。1946年底恢复后改名为上海摄影学会,胡君磊为名誉秘书,主持工作。
附上2016年6月出版《民国上海摄影》389页的【参考书目及文献】,由此也可见《民国上海摄影 海派摄影文化前世之研究》是一本颇为严肃、可靠的对于上海摄影文化史的研究性的书籍。 由此可以认为,对于胡君磊的民国时期的摄影方面的介绍和评价是有权威性的。 如果再阅读作者王天平研究员的《上海摄影史》一书(2012年出版),补上1949年以后的相关的内容,我的这份作业可以交卷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