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湖南宗亲泾县溪头都寻根记事
回帖:午饭后工作繁忙的吴国华告辞先行回到泾县县城,约好晚饭见面。胡家猷、胡家华是来寻根的,午饭后我们来到胡升家。胡升爷爷胡传幡精通中医学,特别在治疗疮臃方面享有很高的赞誉。在“龙坦胡氏”中德高望重。尽管已经离世,但留下几部龙坦家谱。专程寻祖的胡家猷、胡家华姐妹在胡升帮助下对谱,但由于关键的一部谱被宗亲借走而没有查到她们祖先。胡升告诉,等返还后,看看那部谱能不能对上?
胡升现住在榔桥,但溪头都祖屋保护尚好,我们驱车返回溪头都看看他的老宅。途径的“大宗祠”是“龙坦胡氏”的总祠,我们停车观看。
“大宗祠”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由“龙坦胡氏”6户(三甲、五甲、六甲、上七甲、下七甲、八甲)共建的。地处阿孔岭(周村),坐北朝南。胡再生告诉我们,原建筑规模很大,共有五进。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学校校址,可在文革后期被拆。眼见处,石条地面尚存,石缝中野草丛生,新建的房子不伦不类排列无章,面目全非。
“大宗祠”遗址铺设地面的石条上浮雕精美,有花卉、钱币、吉祥等图案,遗落有石质的柱基。后建的房子墙上利用了“大宗祠”的建材,石料上依稀可见雕刻的精美图案。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建房上还利用了“大宗祠”的柱基石。石雕柱墩甚是精美,有狮子戏球,麒麟祥云、孔雀戏牡丹、荷香等主题。还真的多亏房主,让柱基石得以保存,让我们这些只从父辈、祖辈的口口相传的后裔们能亲眼看到历史的留存,意象当年的辉煌。
溪头都原有祠堂八幢,除“大宗祠”外,还有属于“龙坦胡氏”的“三甲支祠”、“上七甲支祠”、“下七甲支祠”、“五甲支祠”、“六甲支祠”六幢祠堂,另外还有不属于“龙坦胡氏”的九甲胡氏支祠,但现在无一辛存。“上七甲支祠”毁于“五风”时期,其余的均毁于“文革”后期。见证者告诉我,当时把石柱推到,一摔断成三截,着实让人心痛。愚昧、无知的过去,中断了文化传承,留下永久的遗憾。
离开“大宗祠”,我们去胡升家老宅。
标识牌注明这是周村,这里伫立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大会堂。胡再生告诉我,这里原是“三甲支祠”,拆了后在原址上改建的。
大会堂弃之不用多年了,透过门缝张望,除搭台的石条,和立柱的基石外,再也不见有“三甲支祠”的踪迹了。
大会堂右侧就是当年大伯胡耐安办学的龙坦纺织职业技术学校校址,解放后是溪头小学校址。但现在学校撤了,杂草满院,荒芜凄凉。

学校对面就是胡升老屋。远望,古宅绿色环抱,环境优雅。
清溪古宅前流淌,水源自黄子山,水质清澈。去路没有桥,胡升整理、码放好石块,搀扶我们小心过水。
回望,石埠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沿石阶拾级而上,就是胡升的老宅。
老宅并列两座,我先来到右侧,胡升告诉这是胡宏荣家的,胡宏荣和我家世交,现在在林业部门工作,全家都住在县城,老宅无人居住。
古宅有气势,正面墙壁花砖装饰,大门石阶两侧抱鼓石祥云图案雕刻精美。
时过境迁,古宅显现破损,右侧门留存有残壁断横,墙角堆放有拆除的门框石料。
从大门前有矩形石条铺成的遗址,还真不清楚用途何在?古宅前有附属的建筑,由于长期无人居住,显现残破。
院外河畔小道树干藤蔓缠绕。
棕榈树枝粗叶茂。
胡宏荣家左侧是胡升老宅,新修的院门很气派,入内就是前院。院子很大,石条铺设地面。胡升告诉我,原来这里是个花园。
泾县的民居区别于徽州建筑,外观上风火墙没有那么显眼,花砖装饰,显得高旷。还有门楣留有一块门匾的位置,那是为读书做官,获取功名的族人预留的。
正对大门的是正堂,两侧是居住的堂屋。左侧是胡升姑妈,姑父居所,大堂新上漆不久,让人耳目一新。
同徽州古建筑类似,天井也是古宅建筑特色,古人视水为财,天井将雨水聚集到家,为之“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有“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天井下都有收集的水池,石质建材坚固,苔藓泛绿,印证百年历史变迁。
天井贯穿整个建筑,两侧有墙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查看全部回帖(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