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上海 松江(青浦) 明经胡氏延臻公甲派裔孙胡宝瑔支系家乘(2017.08.03)----胡祖庆
回帖:题名 上海 松江 明经胡氏家谱
注明 1700年由安徽歙县迁居松江府。1763年正式入籍青浦移居松江。
居地 1700前居住安徽歙县方塘,1700年起居住松江,1922年起居住上海市。

始迁祖胡宝瑔起另定字辈如下:
宝鼎传家世承祖德儒业(共32字,以下22字记载缺失)
始先祖 明经公 胡昌翼
始迁祖 恪靖公 胡宝瑔
名人 胡昌翼、胡宝瑔、胡鼎蓉、胡履吉(胡家锟)
摘要 胡廷对--胡宝瑔--胡鼎蓉--胡传禮--胡履吉(胡家锟)--胡协生(胡世範)--胡午峰(胡承巽)--胡祖炎、胡祖森、胡祖科、胡祖坤、胡祖庆

始先祖 明经公 胡昌翼 (897-965)字宏远,号眉轩。唐昭宗小儿子。公元897年8月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的部下韩建尽将诸王斩尽杀绝于十六宅。 不久, 已有生孕的淑妃何氏被昭宗李烨立为皇后。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迁都人马淄留陕州。三月何后产下一男婴。四月,皇帝将小皇子托付与徽州人士胡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将皇子带回婺源考川。昭宗从陕州到洛阳不久就被朱全忠杀害, 九位皇子也惨遭杀害。 何后之子与胡三公来到考川之后认胡三公为义父,并改姓胡,取名胡昌翼。几年后,年少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明经胡氏由此得名。

二世祖 胡廷臻 胡昌翼三儿子,字以福,后唐清泰甲午年(934)九月十五生,宋大中祥符甲寅年(1014)十月殁,享年81岁,娶程氏,合葬考水焦坑口,育二子十孙,长子文昊,次子文晟。文昊又生四子:令福、令勤、令诜、令,文晟生六子:令恭、令宝、令询、令绪、令极、令敏,以天干地支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派,世居婺源考水。人丁兴旺,代有名儒。当时在考川村就有明经书院、云峰书院、石丘书院、令尹书屋等多座。并由胡云峰、胡梅岩等大儒讲学,一时前来考川村就学的学子络绎不绝,人满为患。在琅琅书声的熏陶下,考川明经胡氏闻人迭出:宋绍圣四年(1097)胡伸、胡伋兄弟同登何昌榜进士,兄弟联芳一时轰动徽州府,此后又涌现了群星灿烂的七大贤哲......

三世祖 胡文昊
四世祖 胡令福
十二世祖 胡德芳

上海 松江 明经胡氏
始迁祖 胡宝瑔(1694-1763) 字泰舒 号饴齋,晚号瓶菴又称蘭筍。谥恪靖。明经胡氏三十四世。
曾祖父 惇五公 胡守倫 明经胡氏三十一世。誥赠荣禄大夫。
曾祖母 汪氏 誥赠一品夫人。
祖父 诚之公 胡希烈 明经胡氏三十二世。誥赠荣禄大夫。
祖母 汪氏 誥赠一品夫人。
父亲 教授公 胡廷对 字庚云 明经胡氏三十三世。世居徽州府歙县方塘村。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由贡生授娄县教谕,代理县事,升任常州府教授。喜欢松江府风土,因而留居下来。心于礼制品行,为人端方纯厚,训导子弟尤为严格,一门之内整肃如朝廷典礼。儿子八人都以才学称道于时。 后因小儿子胡宝瑔官任河南巡抚,赠给他相应的官衔。誥赠荣禄大夫。约1720年移官常州府教授,1727年因病逝于任上。
母亲 洪氏 誥赠一品夫人。
父亲胡廷对为松江教谕时胡宝瑔随从父亲宦游学习,于是家居娄县。雍正元年(1723年)乡试中举。乾隆二年(1737年)考授内阁中书,入军机里行(散官名)。胡宝瑔知识广博,通晓世务,凡直省土俗、官职、兵制因革利弊,无不详细查验核实。太傅鄂文端尔泰十分倚重他。当时有旨度地奉天三省,奏请让胡宝瑔同往,自土默特、噶尔沁诸部落经医无闾(山名)、松花、黑龙二江,行二万二千余里,审其山川形势,辨其事物所宜,无不了如指掌。还朝汇报,升任内阁侍读,奉特旨选拔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在知无不言。转户谏垣四年,遇事侃侃而谈,科给事中,选任顺天府丞。当时金川土番强横,皇上命大学士傅恒经略军务,胡宝瑔随从前行,紧急军事文书频发,瘴毒不断侵袭,有时三昼夜只能吃一餐,他竭力奉公,不辞劳苦。胜利归来,以军功升为府尹,转宗人府丞,不久选任,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奉命审理中州御案,释放无辜,有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5)
‹上一楼:胡宝瑔任事“不辞劳瘁”选自《从政忠告--解读中国历代为官之策》元朝 张养浩著 译注 赵新平2009 ..

查看全部回帖(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