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胡哲揆在国内外职历的概况
胡绍华
胡哲揆在国内的职历的概况,根据2016年发表的《纪念胡哲揆教授逝世五十周年》中所引用的四篇资料可以明白了,这里就不擅自做任何编写了。
据家族内的口头回忆资料,哲揆公回国后是在同济医院工作,也看到有些学生的回忆文章里称其为胡哲揆医师。作为家族史和族内先贤的研究,没有必要把履历表精确地写出来,况且也是不太可能的。
以下的资料之外,还找到了一些大学的校志、史料、回忆录里关于胡哲揆的记载。我们家族的族人都没有想到,凡是哲揆公工作过的地方几乎都有关于他的记载。
故乡的政府和人民也是牢牢记住了胡哲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报纸上登载过。现在,家乡的教育志里有他的名字,2014年《慈溪市志》编委向我家族征集资料时,哲揆公早已在他们的名单里了。
在哲揆公离世五十一周年之际,我将收集到的部分资料存入博客,作为目前保存家族史和先贤资料的一个途径,也希望得到更多有缘人的关心和补充。
重发《纪念胡哲揆教授逝世五十周年》
胡绍华2016年5月16日
(一)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初期,唐山铁道学院副教授、全国三届人大代表姚哲明、唐山铁道学院机械系系主任史家宜教授、北京铁道学院张剑飞教授、上海铁道医学院胡哲揆教授在运动中含冤去世。
资料来源:《中国铁路教育史 1949-2000》 许守等主编 2007年第141页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铁路高等教育 (1966-1976)(二)
胡哲揆(1893-1966)上海铁道医学院任人体解剖学教授。浙江慈溪人。1920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医科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柏林大学解剖馆附属医院研究员,上海东南医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临时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发表有《脊柱侧弯症》、《胃溃疡的外科疗法》等论文。
资料来源:《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 医学—基础医学 胡哲揆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编委会编 1988年第433页(三)
胡哲揆(1893.12-1966.9)浙江慈溪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民国9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医科大学,民国9年10月-民国17年3月在柏林大学研究馆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民国17年4月携德籍夫人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上海东南医学院、同济大学、临时大学、交通大学任解剖学、外科学、德文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同济大学、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任人体解剖学、外科学和德文教授,1958年调上海铁道医学院任人体解剖学教授。
胡在多年的教学中,工作有计划,备课深入、仔细、充分,深受师生好评。民国9年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有《脊柱后凸和侧弯症的胸廓解剖所见》、《胃溃疡的外科疗法》等。
1966年9月,胡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1979年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予以落实政策,平反昭雪。
资料来源:
《上海铁路志》《上海铁路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6月 (四)
胡哲揆(1893--1966) 慈溪县人。1893年2月生。解剖学家。1916年6月毕业于浙江医药专门学校。1920年6月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医科。1928年3月在柏林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4月携德籍夫人回国后先后在上海东南医学院、同济大学、临时大学、交通大学担任解剖学、外科学、德文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同济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任人体解剖学、外科学和德文教授。1958年任上海铁道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中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对学生认真负责,讲课深受学生欢迎。1966年9月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1979年12月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宣布为其平反昭雪。著有《生理学》等,发表有《脊柱后和侧弯症的胸廓解剖所见》、《胃溃疡的外科疗法》等论文。
资料来源:《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林吕建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 第441页
后记:根据《海外中国学研究书目系列·袁同礼著书目汇编》的“中国留欧大陆各国博士学位论文目录“以及1923年《环球中国学生会年鉴》两份历史史料。可以认定,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