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2018年7月4日 《慈溪日报》上的《童银舫:万卷诗书铸就一方学者》一文,得知童银舫先生编著的《慈溪历代名人图像集》作为慈溪文化研究工程首批成果已经出版。我就在网上寻找过购买此书的途径,还没有找到。前几天,收到了慈溪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所赠《慈溪历代名人图像集》一书,欣喜万分。慈溪是我们家族生活了六百多年的故乡,慈溪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家族。
该书选收了慈溪藉历代人物图像272幅,包括汉朝2人、唐朝1人、宋朝15人、元朝4人、明朝53人、清朝37人、民国160人。每幅图像下注人物简介,图文相互印证。逐页翻阅此书,通过历代慈溪名人可以了解故乡的历史、文化......真是一本好教材!我想,这不仅是故乡政府给我发的教科书,还是给我家族的一份史料,我该尽快传递给海内外的族人。我该如何向海内外族人说明该书封面上的“慈溪文化研究工程”这几个字呢?想起了慈溪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赠我的《慈溪史志》2016年第三期,那一期上刊登了《现代教育家胡浚康》,还有《慈溪文化研究工程实施方案》一文。将此文附于最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心、支持慈溪的文化研究工程吧。
《慈溪历代名人图像集》封面
以下为载入《慈溪历代名人图像集》的我们观海卫三官殿胡氏的三位先贤。
转载:慈溪市文化研究工程实施方案①资料来源:《慈溪史志》2016年第三期 建设文化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深入开展慈溪文化研究,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省委、宁波市委关于组织实施文化研究工的部署和市委“十三五”发展要求,现就实施慈溪市文化研究工程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的意义(一)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是系统梳理慈溪历史文脉,挖掘慈溪文化底蕴,丰富与时俱进的慈溪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慈溪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自然禀赋、壮阔的创业历程、丰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慈溪鲜明的文化形态和人文气韵。对慈溪历史文化加以深入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分析各类史料和遗存,研究地域文化发展的背景、特点、规律、社会影响及现实意义,寻绎慈溪文化之根,汲取慈溪文化之魂,使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有利于凝聚慈溪人民,增强慈溪人民的自豪感和向心力:也有利于打造人文慈溪,提高慈溪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是进一步研究慈溪现象,总结慈溪经验,为慈溪继续走在前列提供新的文化支撑力和推动力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慈溪人民解放思想,脚踏实地,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巾创造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特征、慈溪特点的发展道路。许多引人关注的慈溪现象,既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也为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研究课题。科学探索和深入研究这些课题,有助于慈溪深入推进“二次创业”,继续走在发展前列。(三)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是通盘规划、系统推进,打造慈溪学术品牌,繁荣慈溪人文社会科学,提升慈溪文化创造力的有效载体。经过多年积累,慈溪文化研究已具一定基础,但也存在系统性不强、学术性不足等问题。当前,在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市性的有效规划和整合,提高水平,扩大成果。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整合资源、系统开发,推动慈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批有较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支拥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骨干团队,建设一批具有慈溪特点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学术品牌,为增强我市文化创造力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巾全会精神,以慈溪历史文化和慈溪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现实课题为主攻方向,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统一的高度,集成慈溪灿烂的地域文化,总结慈溪生动的创业实践,探索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