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四川胡氏工作简报(2018.09.17)
回帖:在欢迎胡连荣宗亲座谈会上的发言胡证川

首先是祝贺。祝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胡氏文化发展委员会的成立,这是胡氏家族的一大盛事和喜事!祝贺连荣宗贤不畏时坚,将勇挑重担,扛起全国胡氏这面大旗,这不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在没有经济支撑,没有行政手段,没有法律保障的情况下,勇敢的挑起这千斤重担。

其次是感谢。
一是对连荣宗贤亲临全国各地胡氏组织与机构走访座谈调研的态度与精神表达赞叹与感谢!(放下自已的事业与企业,来做这费心劳力还不一定讨好的事);
二是感谢对四川与四川胡氏的重视与支持,前边派专员来访,今又亲自莅临,召开座谈会;虽是为了解四川胡氏之状况,实则是在探寻团结、整合全国之途径,剖一偶谋全局;我认很有必要、非常及时。因为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末没治蜀先治;”的古训,剖析四川有益全国,到四川来对了。目前四川省胡氏人口最多,世系最杂、支系最多、寻根最难。四川胡氏近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得益于定位准确、方法对路、目标明确(英席会长有专题汇报)。对全国联谊会的建议前有胡毅的八条思考,近有子平等人在微信群里的精辟论述,今天省会的各位领导又提出了不少的真知灼见。

我乃一介布衣,长期混在基层,了解下边的一些情况。因难得有与连荣宗贤见面进言的机会,谈点个人的愚见,也是建议,供参考。

第一,宗亲组织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近十年全国各地各类宗亲组织是呈井喷式的发展起来,虽然宪法赋予了公民有结社的自由,但民法与社团条例并无实施细则,党内更有严格掌控的要求。因而,目前数量庞大且十分活跃的各类宗亲組织,《据资料介绍:全国有县级以上的各类宗亲组织2万多个,加上村级宗族组织(含清明会)有10万个以上》,实际上大多数均为自发的、未经批准的群众组织(占95%以上),均尚处于起始的初级阶段,表现在:有领导无核心(缺一个好班长)、有班子无纪律、有组织无阵地、有章程无经费、有管理无监督的状态;这种状况必然造成:狼烟四起、战国春秋、三国归晋的混战局面。

我个人认为随国家对社团组织的整顿与规范,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随着宗亲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国的宗亲组织必将顺应时局,必将跃上新的台阶,必将进入一个更加有序的快速发展时期,曙光就在眼前。

第二,目前各地胡氏宗亲组织普遍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是地位难合法。名不正,言不顺,则事难成。
二是合力难聚成。人心齐泰山移,政府靠:帽子面子票子棒子,宗亲组织只能靠:精神、奉献,靠一个好的领路人,靠一个好团队,才能为宗亲为家族做成一些事、做好事,因而对人的品质要求特别高。
三是资金难筹措。宗亲组织缺乏再生的造血功能,这是导致组织松、阵地虚、目光浅的重要因素,更是人心难聚、事情难办的重要原因。
四是活动开展难。联谊无经费、活动无主题、工作无特色,使联谊会的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与目标,联谊会发展缺乏战略与布局。

第三,基层有四盼:
一盼全国一杆旗。让宗亲与宗亲组织不断的选边站队实在难受;我非常赞同连荣宗贤所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理念。我认为时代呼唤领袖,事业需要贤宗,天下胡氏需要大团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由乱到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天下胡氏大团结的最佳时机。

二盼世系、文化要先行。通则不痛、痛者不通。不要一上来不搞个通谱、弄个统一的百字辈,否则就不是正宗,显不出水平,更主要是不要急功近利。要规划好胡氏文化发展这篇大文章,要下功夫组织人力对支系、大宗、大支派的世系、断代等问题的深入研究;要对胡氏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文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挖掘与保护。

三盼搭好平台服好务。上难下更难,不能以上级组织领导自居,不是处处要求下级组织站队表态。而是针对各级组织的责任与目标,做好服务,为其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

四盼牢记宗
下一页 (1/2)

查看全部回帖(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