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甘肃镇原县寻根之旅
回帖:据胡海先生《大通考》记载,胡奋故居在县东里许胡家坪,即今县委党校院内。2015年我们到镇原寻访考察时去过。

“安定胡氏祖源地寻根考察”活动专帖(2015.08.19--24)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959

我的寻根(寻亲)故事(一):胡海寻根笔记二则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231&page=2 一、河南淮阳
满公封陈都城宛丘,于今三千多年,世变沧桑,不敢预料。只是怀着寻根一片诚意,于1995年10月下旬,来到河南淮阳,昔日陈州宛丘,(周)始祖满公圣地。适逢机关假休,自出南门,烟波浩渺柳湖上,放眼望去,东侧岛上,见新建庄重宏伟,蔚为壮观的满公陵园。不禁想起谱载先贤赞铁墓诗:“传闻铁墓柳湖中,满目烟光失盟踪。舣悼不堪重吊古,楚骚难拟思无穷”。物换新移,今又新天地。上前参拜毕,细看碑林,知是县政府暨淮阳陈氏宗亲会,发动捐建。有新加坡大商陈永和,捐资十五万元,刚一周前竣工落成。被称为淮阳人民一件大事,岂独满公子孙乎!

回到住所,主人告知:“胡公满尚有祠堂,就在其陵墓右前方,隔湖约一里”。余即前往,从右厢房大门直入后楼,见门上方刻有“陈胡公祠”四个大字。进去瞻仰参拜,暖靠上端坐着身穿黄袍官服,超人高大的满公新朔像。令人有将军威武感觉,似少国君肃穆与庄严。谱载满公祠殿宇雄伟,肃穆庄重,南北长,东西宽均四十三米,座北向南,大门在南端中央。进门大殿设满公木胎金饰神像。二殿设千手千眼佛像和菩萨神像及土地神像。后楼设有贞子牌位和奎星像等。第二天拜访陈氏宗亲会,承热情接待,介绍,提供资料。知满公祠历代有缮修,至1929年,被当地县党部拆毁。1931年又修复,但与原貌气势远远不如了。至“文革”祠内建筑便遭彻底破坏,仅存贞子阁,也就是我参观所见,设有满公像的“陈胡公祠”。淮阳陈氏宗亲总会,已发出倡议,重修满公祠堂。

二、甘肃镇原
今年(1996年 南山注)4.11出发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7.14回到广州。去甘肃主要调查第一安定堂旧址。在泾川县志办查县志载:泾川自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安定县,北魏置泾州。但无氏族志。据说乡村亦无族谱。我到本家四五千人聚居窑店乡,也没找到族谱。七、八十岁老长辈回答说,从未见过族谱。但所有接触到的宗亲都是十分热情,爱看祖宗世系,爱听祖宗事迹。城里胡兰生,经我说明来意后,即说我家就是正宗安定堂后裔,文革时期才把我们租屋上悬挂着安定堂的匾额拆走。我们祖祖辈辈文书署名,必先书“安定堂后裔”称号,再书名。即取出许多珍贵中堂条幅,果然如此。且送我一幅之后,又在我的记录本上即兴命笔:舜帝妫族留神碑,陈王驾下分胡裔。传得华夏三千载,胡海尽瘁书绝笔。

到镇原县志办,县志载胡遵、胡奋及后裔资料,未被允许复印,即全部照抄。遵公父亲奕公,奕公父亲威公,威公父亲质公,即世代所称:淮海家声振盛典者。《晋书》卷90载:胡质、胡威父子,均卒于安定,子孙便留居安定,为安定人。胡威子奕,字次,孙享宪,官至平东将军,以浩行垂于世。袭父爵,平春侯谥安定侯。生子遵,讳彪,字如虎。才兼文武,累居藩镇。位至车骑将军。《镇原县志》载:三国魏明帝青龙元年(233)九月,驻安定匈奴胡薄居姿职等叛乱,司马宣王派将军胡遵追讨。胡薄居姿职等投降。《晋书》载遵生子六,广、奋、烈、歧、都有出息,并知名于世,而奋尤为杰出。胡奋,字玄威,安定临泾人也,奋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宣帝之伐辽东也,以白衣侍从左右,甚见接待。还为校尉,稍迁徐州刺史,封夏阳子。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奋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迁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奋女选入为贵人。奋唯有一子,为南阳王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兒,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由奋兄广长子喜入为奋公继子。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2011年5月胡绪阳(湖北宗亲)在甘肃镇原寻根考察

甘肃镇原----胡国珍的故乡(视 频) ..

查看全部回帖(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