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找到了百年前爷爷在北洋大学的学籍资料
《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里关于我爷爷的那一行字,让我觉得好奇的是,为什么爷爷会有北洋大学的学历,为什么爷爷还有胡奐莊这个名字,在北方话里,“奐莊”和“煥章”这两个名字的发音是有点不同的,如果按我们家乡话的发音,是没有区别。“北洋大学”和“胡奐莊”这两个词,是我从未听说过的。特意问了我能沟通的所有的爷爷的后人,都说没有听说过。我想起了看到过同时期一些北大学生的资料,猜想爷爷的学历里会不会有什么故事需要考证,就先放一下吧。《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里的记载一定是有依据的,我还是先想办法找找北洋大学的资料吧。
幸好在上海市图书馆找到了《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 1895年10月—1949年1月 》(著者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0年9月)。该书的最后部分第458页有“1895年至1948年学生名录”,是按着“一、本科”、“二、预科”、“三、补习班”的顺序排列的。逐页翻阅,逐行扫视,寻找“胡焕章”和“胡奂庄”这两个名字。从“本科”开始,逐页翻阅逐行仔细寻找,找到“预科”的末尾,还没有看到我爷爷的名字,我几乎失望了。终于在第515页“第一部补习班1917年春入学生”的下面23人中找到了我的爷爷胡焕章的名字。
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 1895年10月—1949年1月 》和《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这两份可靠的史料,可以明白我爷爷使用胡焕章这个名字,1917年春天入学北洋大学第一部补习班,1917年秋天考入北京大学的法本科经济学门。

在第466页 1929年入学生(四年制)看到胡哲让的名字,第513页预科1927(二年制)也有胡哲让的名字。
《我们从北洋走来。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李秀民著2015年出版)内有一篇常锡厚的文章《我读北洋回忆》,其中写到“......北京四存中学毕业,1927年土木工程专业北洋难考,十里抽一。我班占录取120人中8人.....”(该书里有这8人的姓名,其中有胡哲让)。
根据父亲(胡德玄)的回忆资料,胡哲让是胡浚济的三子,是我家族第一位学工科的族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
之后,我家族有不少族人是学工科的,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浏览大图

下一楼›:《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和北京大学的那个时期
据史料记载,1917年12月17日在北京大学 ..
‹上一楼:关于《民国史料丛刊》
两个多月前,查找哲揆公以国立同济大学的代表参与上海苏北难民救济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