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一百年前蔡元培在北大的两篇演说词

1918年出版的《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里有蔡元培在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词,那时我的爷爷是北大本科一年级学生,该是聆听过的。
上网查了一下,看到了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词,好像是编入中学教科书里了。回想1957年我读中学时的历史教科书里,对于北大的历史只是提及“五四运动”。我们根本不知道,蔡元培和胡适这两位北大的重要人物都是我所就读的澄衷学堂的校友。改革开放以后,我才知道,1901年,蔡元培到上海代理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我1951年进入澄衷学堂读小学,直到1963年高中毕业。在澄衷期间没有能好好学习历史课,很是羡慕现在的中学生。如今,是该好好地从史料来补课,作为相关阅读附上《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我没有见过爷爷,只是从父亲、姑姑那里听说过爷爷的一些往事。读了《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我觉得爷爷是一个非常听从校长教诲的好学生。

蔡元培: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

本校有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之预备,拟出大丛刊三种,业已宣布于日刊。至此次二十周年之纪念会,则临时由学生数人发起,不能多有所点缀。惟有今日之演说会,及预备补刊一纪念册而已民。忆鄙人游学德辚时,曾遇大学纪念会两次:一、来比锡大学之五百年纪念会;二、柏林大学之百年纪念会也。其间布置,大同小异,不外乎印刷品、演讲会,爨演大学历史之巡游队、晚餐会等而已。而时过境迁,所遗留者,亦仅有印刷品及记述之演说词耳。然则本校此次以演说会及纪念册为点缀,亦不必有何等不满足之感也。
抑鄙人犹有感者,进化之例,愈后而速率愈增。柏林大学之历史,视为比锡大学不过五分一之时间,而发达乃过之。盖德国二十余大学中,以教员资格(偶有例外)、学生人数及设备完密等事序次之,柏林大学第一,门兴大学第二,而来比锡大学第三也。柏林为全国政治之中心,门兴为全国文学、美术之中心,故学校之发达较易也。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来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何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惜我国百事停滞不进,未能有此好现象耳。
惟二十年中校制之沿革,乃颇与德国大学相类。盖德国初立大学时,本以神学、法学、医学三科为主。以其应用最广,而所谓哲学者,包有吾校文、理两科及法科中政治、经济等学,实为前三科之预备科。盖兴学之初,自光短浅,重实用而轻学理,人情大抵如此也。十八世纪以后,学问家辈出,学理一方面逐渐发达。于是哲学一科,遂驾于其他三科之上,而为大学中最重要之部分。近年弗郎福脱新设之大学,遂不设神学科矣。本校当二十年前创设时,仅有仕学、师范两馆,专为应用起见。其后屡屡改革,始有八科之制,即经学、政法、文学、格致、造科、农科、工科、商科是也。民国元年,始并经科于文科,与德国新大学不设神学科相类。本年改组,又于文、理两科特别注意,亦与德国大学哲学科之发达相类。所望内容以渐充实,能与德国之柏林大学相颉颃耳。
今日承前教育总长范静生先生莅会,范先生为本校创立时之职员。而本年对于大学改组之议,极端赞同,今日已允演说,必能饷吾等以宏论。又本校王长信学长及胡千之、章行严、陶孟和三教授均有演说,而学生诸君,亦有代表一人发布其意见,必皆有纪念之价值。谨先为介绍。

相关阅读: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来自网络)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
下一页 (1/2)
下一楼›:《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里爷爷的课程表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
‹上一楼:《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和北京大学的那个时期
据史料记载,1917年12月17日在北京大学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