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原文】四十六、尚气角力,亦切不可。所谓杀人之亲,人亦杀其亲,必然之理也。如暴怒一发,犹当再忍。夫何近世稍有小忿,便争强弱,百十为群,以成队伍,操戈执戟,以相攻击。殊不知一有不虞,悔终将何及!昔里有虞姓者,因此中伤一人之命,既抵其命,又空其家,随后悔之有若噬脐也。且人均此禀也,均此生也,有何强弱?吾宗若有鬻一拳、操寸梃者,非吾子孙。
『白话译文』斗气比力,也千万不可。你杀对方亲人,对方也会杀你亲人,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一时气得暴跳如雷,也应再忍一下。何必现在稍微有点气愤,便要争个高低,拉上百十人的队伍,操刀弄枪,相互攻击。不知道一旦发生不测,后悔终身也来不及了!从前,村里有个姓虞的人,因伤害了一个人性命,不但要偿命,还要耗尽家产,后来悔恨得像是咬了肚肠一样。况且人的承受力是平等的,生命也是平等的,哪里有什么强弱高低之分?我的后代若有人用一个拳头和一寸棍子打人,就不是我的子孙。
【原文】四十七、或有不平,纵我理长,亦当听人谏止为是。昔金华有杨姓者,与邻陈姓者争篱笆一带,乡里为解平之,并不听。讼成十年,两家尽废,后悔之已迟。谚曰:『篱笆一带,两家尽败。』又凡欲谏人,当于将萌之际谏之,若待事成空矣。尤宜尽力,如谏君碎首莫辞,谏亲挞血无怨。谏兄弟、叔伯、宗族与知己者,以力惫无倦。俗云:『谏人须尽力。』
『白话译文』如果遇到不公平事,即使我在理,也应当听从劝告停下来才对。从前,金华有个姓杨的人,与隔壁姓陈的人为篱笆一带的事情起争执,乡亲们调解没有听,官司打了十年,两个家庭都败光了,后悔已经迟了。谚语说:“篱笆一带,败光两家”。去劝谏一个人,应当在事情刚有苗头的时候去劝,若等造成事实就成了空话。所以劝谏人尤其要尽力,如同劝谏君主冒着杀头后果不推辞,劝谏亲人被打出血也没怨言,劝谏兄弟、叔伯、宗亲与知心朋友要不知疲倦去用尽力量。俗话说:“劝谏人一定要尽力”。
【原文】四十八、人有仇怨于我,子孙切不可思复之。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若持刻必欲害之,非有德有量君子。彼『无毒不丈夫』之语,亦非有道者之言。
『白话译文』别人与我有怨仇,子孙千万不可以寻思报复。爱与恨,取与舍,都一心为着大家。如果一有矛盾就想加害对方,不是有品德和有度量的君子。那种“无毒不丈夫”的话不是很有道理。
注:“无毒”,今已作“无度”讲。
【原文】四十九、人有恩德于我,子孙切不可忘,若忘之,乃禽兽之不若。彼乌鸟尚能反哺,畜犬犹能吠井!
『白话译文』他人有恩于我,子孙千万不要忘记,如果忘了,就是禽兽不如。乌鸦还能反哺报恩,家犬还会对着井叫唤提醒呢!
【原文】五十、子孙当存忠厚,无学浇薄。贤者亲之,奸者远之,恶者避之,弱者莫欺之。其与贤者亲,则德日进而人争敬之。与不贤者亲,则德日薄而人争贱之。吾闻山阴有一人家子弟,书不务读,日与邻里奸邪荡子饮洒游行,嗜歌好色,又身为伎剧,戏弄百端,不惟君子见鄙,而亦家业倾颓,无以聊天。遂与前游行辈、戏剧徒结为朋党,瞒妻子潜窃一族,瞒宗族遍窃乡邑。妻子知之不先阻,宗族知之不预谏,寖成大祸。后一日,又往扬子江,见巨商大贾船,迳剽其人,尽夺其货,事败累及妻子宗族,苦无纪极。所谓『賊无种、队相哄』者是也。倘吾宗有此子孙,当急治之,一放宽后患亦非轻矣。
『白话译文』子孙应当为人忠厚,不要学得刻薄。对待贤能的人要亲近他,对奸诈小人要疏远他,对恶霸要避开他,对弱者不可欺负他。你若与贤能的人亲近,那么你的品德会不断进步而被人尊敬;你若与无能的人亲近,那么你的品德会不断退步而被人看不起。我听说绍兴有户人家的儿子,不专心读书,整天与邻里浪荡公子喝酒游玩,寻欢作乐,又会一点演戏本事,到处卖弄,不但正人君子看不起,而且家业也荒废,日子过不下去。于是他就与以前一起玩乐和戏班子的那些人结为一伙,瞒着家人成为偷窃团伙,瞒着宗亲偷遍了城乡各处。妻子儿女知道情况后没有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