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转载 《胡濬康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胡绍庭胡绍华2020年7月26日
最近,在百度上用“胡浚康”进行检索,看到以下条目。
胡濬康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胡浚康(字可庄,胡衡四世),是家族中开始接受现代教育的第一人,从事现代教育的第一人,也是早年宁波报纸上刊载过的著名翻译家。 1874年1月1日,胡浚康生于三官殿...www.ncku1897.net/wiki/index.ph...
- 百度快照

点击“胡濬康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出现在页面上的文字是那么的熟悉。没有注明出处,在页面的末端有“本页面最后修改于2018年9月23日(星期日)22:22“。推测,可能是摘录自《慈溪市志》2016年第三期刊登的《现代教育家胡浚康》一文(附件一)。
2015年出版的《慈溪市志》为一度被错接的我们观海卫胡氏的家族史一锤定音,确认了始迁祖是明朝正千户胡得玉,并收录了胡浚康等先贤的名字和遗著。不过,胡浚康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甚至被错写为族内某后人的曾祖父,还被误写成帮助过蒋介石了。
以纠正家族史和先贤史为出发点,在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关心下,我们于2016年初向《慈溪史志》发出了《现代教育家胡浚康》一文。2015年为收集相关资料,曾与浙江大学相关部门和教授们联系、讨论过。如今才知道,《现代教育家胡浚康》的部分内容可能在2018年已被【国立浙江大学维基】收录了。如果对于曾祖胡浚康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对于浙江大学的校史研究有点用处,我们感到荣幸。
七年前偶然卷入家族史的研究,回看这几年尽我们所能收集到的资料让我们震撼。如今看来,我们家族的许多史料是被尘封、沉埋、失传、遗忘,或许这也是导致了家族史和先贤被错写的一个原因。家族内没有文字史料留存,我们以仅存的口传家族回忆资料为线索,利用上海市图书馆、档案馆等的史料以及近年新的检索手段,挖掘出与我家族先贤有关的史料,并与族内口传回忆资料对照考证所得到的资料,不仅是在为一个家族的历史填补空白,或许还是与某个历史时期的翻译史、教育史、留学史等有关连,胡浚康就是其中一例。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或许对其他研究者有用,于是在2019年1月陆续将与《现代教育家胡浚康》一文相关资料发表在【观海卫木兰的博客】和【胡氏宗亲网论坛—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链接: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325)公开。(目录列于附件二)
这次通过百度搜索,得以进入【国立浙江大学维基】网页,意外地还发现了胡浚济、胡哲揆两位先贤的条目,还发现了胡浚济的早期学历。
现在,我们更领悟了——公之于众是保存资料的最妥善的方法,也是得到资料的很意外的途径。但愿通过此方法,可让“逝者如生,生者无愧”。
对于胡浚康等先贤以及家族教育史的研究尚在进行中,希望继续得到各位专家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读《胡濬康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笔记
读了《胡濬康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后,考虑作为浙江大学的资料,“胡衡四世”四个字可否删去?
胡衡是观海卫胡氏三官殿分支的支祖,非常重视家族和当地的教育。1894年中国尚未取消科举制度、胡浚康尚在圣约翰就学之时,胡氏尚义堂经塾率先改办成新式小学——安定学堂。这是宁波地区第一个新式学校,现成为慈溪第二实验小学。据族内口传回忆资料推测,是胡浚康将西学带回安定学堂,以此校为实验基地积累经验,为出任南洋中学首任西学教习以及1898年求是书院首任华人总教习奠定了基础。相关资料尚在收集和整理中。
我们觉得,如果在《胡濬康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的文字里保留“胡衡四世“的话,嵌入和保留有下划线的文字为妥。
胡浚康(字可庄,胡衡四世),浙江慈溪观海卫人。是家族中开始接受现代教育的第一人,从事现代教育的第一人,也是早年宁波报纸上刊载过的著名翻译家。
......
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胡衡为观海卫胡氏(始迁祖为明朝正千户胡得玉)15世,经商致富后1860年创办胡氏家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下一楼›:转载 《胡绍衣 -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胡绍华2020年8月6日
最近,在百度上用“胡绍 ..
‹上一楼:历代地方志里关于胡浚永的记载
胡绍华2020年4月16日
一、清朝光绪《慈溪县志》
杨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