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溪霞镇】
溪霞镇共有胡氏2747人,主要分布在溪霞村、石咀村、白果村、乌石村、申家村、南坪村。
1.溪霞村现有人口836人
孙坑车头胡村,明末期华林胡氏第二十一世祖化公由孙坑徙居于此,立村于康仙庙旁,古时烧香拜佛之人常停土车在此,故取名车头村。孙坑胡氏宗祠地在此,现有人口198人。
孙坑田坪胡家,宋时华林胡氏第十一世祖定公由金城垅(即现铁河乡)入赘孙坑(今溪霞镇)邓氏后,后又在清乾隆四十五年间华林胡氏十六世祖文甫公移居孙坑垅之北约半公里处,此地坪坦,故取名田坪胡家,现有人口408人。
孙坑店园胡村,清朝期华林胡氏第二十二世祖蓉公由老基孙坑燕窝徙居于此,生子二:昙、朂,朂公徙鹏溪,昙仍居店园,现有人口178人。
孙坑燕窝胡村,位于溪霞镇辖区,大宋年间,华林胡氏第十三世祖可復公由西山楼下(今大塘坪乡)徙居于此,因此地靠山脚似窝地,又木竹成林,燕雀成群,故取名燕窝村,现有十九世祖鏆,鑾二房后裔同居住一村,现有人口152人。
2.胡赵村现有人口1663人
孙坑竹林村,华林胡氏第九世祖安平公徙居孙坑后,又由安平公长子杞公之五世孙天成公徙洪崖乡二十九都青山之西,特开青山之派,传至华林胡氏第二十一世祖迪兴,迪广兄弟同徙孙坑斗门之竹林,公因不忘华林有个“林”字,故取名竹林村,现有人口112人。
孙坑枫树胡村,清顺治八年间华林胡氏第二十五世祖祖化公,同弟祖光公由竹林徙居鹏溪之枫树,后又在清乾隆庚午年间第二十八世祖嗣鋐、嗣镇二公移居本处名新屋坊(现枫树村)吴源港南之旁,古时村前有枫树萧萧蔽日,霜染枫叶,故取名枫树村,现有人口858人。
孙坑斗门胡村,清初,华林胡氏第二十三世祖晨公由孙坑车头徙居于此,胡晨博学多才,诗文出众,在新基新房大门写一副对联。公书对联云:“斗星朝北阙,门户拱西山”,故取名斗门村。现有人口268人。
孙坑鹏溪头胡村,清乾隆年间,华林胡氏第二十三世祖朂公由孙坑店园徙居于桐车港溪边,相传常有鹏鸟在此栖息,故取名鹏溪村。后又在清乾隆年间由金城垅华林胡氏第二十九世祖世露公迁徙在此同住一村(今鹏溪村),总现有人口425人。
2.石咀村现有248人
孙坑石麓胡村,华林胡氏第十三世祖玉芸公奉祖墓,在宋朝时期从武宁县迁于小石山麓里定居故名,此地有一小石山麓,故取名石麓村。现有人口248人。
3.白果村委会胡姓现有人口50人(婚嫁而来)(其人口数已包含在各自支系人口统计中)。
4. 乌石村委会胡姓现有人口25人(婚嫁而来)(其人口数已包含在各自支系人口统计中)。
5.南坪村委会胡姓现有人口11人(婚嫁而来)(其人口数已包含在各自支系人口统计中)。
6.申家村委会胡姓现有人口8人(婚嫁而来)(其人口数已包含在各自支系人口统计中)。
【红林林场】
红林林场共有胡氏1335人,主要分布在红林村。
1.红林村
红林村后屋自然村胡姓,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9年),14世玉山公幼子胡宏甫自西山胡坊迁居潘源胡家。1958年响应党的号召,胡氏后裔从老基梦山水库里西山岭脚下迁出居红林林场,现有267人。
红林村东源胡氏,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华林胡氏第九世祖根公由奉新县稻田迁此,因该村地处藩源东面,得名东源。子孙分居后,改称东源老基村。东源胡家分新老两基,另有一部迁湾里另立新基,东源胡村在梦山脚下,已传33代,现有928人(老基、湾里新村)。
东源新基村,明朝正德年间,胡氏祖先由附近东源老基分居此地,故名东源新基,现有人口140人。
湾里新村,清嘉庆年间,卅三世振生公从小到湾里经商后,返回到祖基后,三子,名材公于清光绪年间从东源新基分迁湾里村南山。
【流湖镇】
流湖镇共有胡氏人口505人,主要分布在柏树村、红星村。
1.柏树村现有270人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迁祖岘公由丰城市龙雾州迁入柏树村,传承38代,现有270人。
2.红星村现有235人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8年)始迁祖崇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