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羲制仪,陶正烧器!” 人类文明从“烧陶制器,种养耕读”开始,这是常识。 周初之妫满,传承其父"陶正”之制陶技艺。后武王封其于陈,即以以周礼治理封地,“烧陶制器,种养耕读。”深得陈国子民爱戴。死后谥胡公,“胡”乃长寿之意,后裔即以谥为姓;又因封地陈国,部分后裔则以国为姓。故满公亦称陈胡公,胡公满。陈姓,姚姓,田姓,袁姓,孙姓等,皆以满公为共祖,系早期姓氏发源之大姓之一。 人类文明从发现用火,吃熟食热水开始。神农氏尝百草,发现发展种养植业,烧陶制器便是生活中的必须。至周朝"陶正”制器,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开端。满公封地以长江流域为主当时烧陶应主要于南方,部分迁移至北方,南北两方陶瓷文化逐渐形成鲜明对比,四大名陶,五大名窑后,南青北白,各显特色。阏父(满公之父)弃商离陈,投奔周文王,是“道德”行为,本身就被视为“贤人”。又身怀祖传制陶技艺,至周,当然被重用。阏父则被任命为掌管制陶业的最高长官陶正。 当时,青铜器仅供诸侯、王宫及祭祀使用(即所谓“钟鸣鼎食”),平民日常生产、生活,主要依靠陶器,如瓮、甕、甑、缸、盆、罐、碗等,品类繁多、耗损量大,需求量亦大。因此陶正之官显得特别重要。 武王灭商后,陶器制造业遍布华夏,涉及民生及社会安定,而阏父不过六十岁左右,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之时,“赖其器用”,封赏当属情理之中。 赣东北“满公”文化研究院组建,发扬挖掘“陶正制器”“饶玉瓦屑”“万年存陶”之传承关系,团结赣东北宗亲,关注参与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江西满公胡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瓷园)整体打造,将景德镇陶瓷直播协会、景德镇昌南非遗中心、全球艺术家联盟、陶瓷艺术委员会、东方感恩书院、满公窑、世界陶艺家协会、香港美协、景德镇文学艺术院,等文化单位贯穿在一起,搭建满公文化与陶瓷艺术之间的桥梁,研究书写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千年瓷都之精神,不忘先祖,不负使命。 二、“满公窑”通过了国家商标局商标注册,合情、合理、合法。
三、满公(中国)胡氏文化发展委员会胡连荣总会长儒雅大气,大爱无彊,身体力行做宗亲文化工作,其人格人品,有口皆碑,他是胡氏宗亲的好会长!特别是自疫情至今不断的出钱出力为社会贡献多多。走访慰问各地市宗亲的大小活动,应当受到我们全体宗亲的尊重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任何对他的诋毁,都是有辱胡氏斯文! 赣东北满公胡氏文化发展委员会2020年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