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华林胡氏老谱世系源流考》校注
回帖:后安国谥文定,仕宋至给事中;长子寅,称致堂;次子宏,补承务郎,著有《读史管见》、《皇王大略(纪)》,父子济美;
从这里起应再分一段。济美: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原文“纪”误作“略”,据《宋史·儒林传》记载,胡寅著《读史管见》,胡宏著《皇王大纪》。又据《宗谱世系》及《源流说》,安国为𩫨公次子瑜派下七世孙。

又有忠简公讳铨者,孝宗时为资政殿学士,诚定坚忍,公其宋之砥柱乎!元则有胡浚,为总管,至正末,抗节不届(屈);明初有粹中,博通经史,尤长《春秋》,累官提学使;
“届”当为“屈”字。据《宗谱世系》及《源流说》记载,胡铨为𩵄公(胡霸)派下九世孙。后文中的胡浚、胡粹中、胡翰等人,因参考文献不足,不能确定他们的世系。

胡翰同汪志宽等十六人纂修《元史》,歧阳曾师事之。
歧阳:明初名将,朱元璋外甥、养子李文忠,死后追封为歧阳王。

迨至季世,安宁字元祖,继起袭武职。夫人贞氏,尤严肃。
迨:等到。季世:末世。胡安宁生活年代距明亡尚有百年,似不应称为末世。“尤严肃”前或有“性”字。

本属𩫨公夫人耿氏滴(嫡)派,世居吉水。
“滴”应作“嫡”。吉水:历次修谱均记载始迁祖安宁“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石板桥”。

嘉靖三(二)十一年壬寅,岁歉,追踵先人遗迹,遂挈眷来常德武陵居焉,落业花莲冲。
“三”应作“二”,因嘉靖三十一年干支壬子不符,二十一年干支壬寅正好相符。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岁歉:年成歉收。落业:定居。

生子二,次廷禄,迁汉寿;长子廷礽,仍居武邑,至今子孙繁衍。此系采访实录,后之贤子贤孙,阅斯谱者,深信不疑,永传不朽云耳。
武邑:即上文武陵县花莲冲。《源流考》全文至此完结。

《源流考》原文未留撰人姓名和作序时间。据胡氏五修族谱所附《珍藏老谱宗亲录》记载,胡氏族谱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三修谱,六修族谱《附老谱注释说明》明言《源流考》一文“原载于胡氏四修族谱(1946年)”,因此可能是四修族谱时的编修者“采访实录”所作。文中记述胡氏𩫨公之前的行文与《世系序》和《合谱序》大致一致,撰文者肯定是参考了其中的某一种,但所记多有舛讹,应当是辗转传抄所致。另外胡𩫨公至胡安宁之间世系阙如,已经不可复原。胡𩫨公“次子瑜迁湖广武陵,长子珰六世孙仲淇亦迁居武陵”,而胡安宁是从吉水迁居武陵,迁居时间迥然不同。胡湘泉先生在五修族谱所刊《胡氏源流述略》文中言及“珰公第16世孙安宁公”,不知有何所据。本次六修时又附《再到吉安寻根记》一文,记载前今两次派人到江西省吉水县寻根问祖,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其间路途遥远,过程艰辛,令人唏嘘。笔者有感于此,遂对《源流考》试作校注,以致胡湘泉先生赠谱之谢忱。
‹上一楼:而(闵)公之后,子孙固(因)以国、氏(谥)为姓,而散处于郡邑。
从这里起应该另分一段。原 ..

查看全部回帖(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