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事实真相必需还原胡维平
一、谁为省研会运行经费争取了第一桶金?
2019 年 5 月下旬因故我当机立断,以我在安徽胡氏中很好的口碑和人缘。在此后的四个月中我通过筹建了总人数逾 1400 人的专设微信群网选成立了安徽胡氏省市文化研究会(以下统简称省研会)共 14 个。紧接着为让省研会早点出彩,我主动找到世界文化遗产一与我私交甚好的安徽黟县西递村的两委和徽黄旅游开发集团(国企),他们只认可胡雪岩研究会和我本人能够建好安徽胡氏家风馆和著作馆(草创),就同意把位于黄金地段、约800 平米的七哲祠免费给我们建馆,两馆所有展板策划和 90%以上的展品是我主持和自有的,签协议是以胡雪岩研究会与徽黄旅游开发集团名义签的,开馆后观众如潮(见照片),省研会某两个主要领导风头出尽,以两馆为平台,省研会劝捐了一共 8 万多元,两馆建成后还结余 4 万多元,我写总志仅在这里面报了一点路费,没有一分误工补贴。此款到了 2020 年5 月底还剩 1 万多,这 1 万多元到 2020 年 5 月 30 号的蚌埠会议后就很快被花光,因为钱不是我管,连少量的维护费都未留,后来公司叫我去完善布展,我只能去擦这个屁股,这证实胡雪岩研究会才是西递两馆的承建单位,而冒着酷暑布置两馆、拿出自有展品占总展品 90%以上的是胡维平,而胡维平没有在两馆有半张图文介绍自己;
二、《安徽总氏总志》是我给省研会的第二桶金。
编印风波的缘起主要是那个心怀异心的执行会长,他私心太重一心夺取总志印刷权以图私利,蚌埠大会上他冠冕堂皇说,在他办的印刷厂印总志印费全免,而且质量很好,等等。后来当我七月下旬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拿到总志的最低单价时(在此之前的 7 月 4 日我已自筹资金 7 万元与出版社签订自主印三千册总志的合同),省会还给我写了语多称赞的慰留书(见附件),并用我为主网选成立的省市研会众筹的钱补给我四万元,稍后我将较完善的总志电子版发给省会两个负责人,以此他们搭上了优惠价增印七千册总志这班车,而那个执行会长却跑到出版社发火,指责出版社为什么报这么低的价,这么低的价还不够在他厂印总志的印刷费,至此他的私心已暴露无遗。此后,当时还比较主持公道的省会主要领导说总志不让他的上海厂印了,就在常州印。但后来省会向各市会摊钱凑 7000 册总志的印费的过程中慢慢向老板们靠拢,为此有不堪重负的市会领导还提出了辞职,按增印的七千册总志成立本价和定价匡算,省市会会有数额很大的利润,能很好解决省市会极缺运行经费的问题。
三、谁在《总志》中名利双收?
到了去年 12 月 25 号去常州签临时订增印精装本协议时,如果是不印精装本,他们还结余 4 万元。而我却全部自费印平装本,但增印客观上也降低了我印平装本的成本,这是互利的。另我承诺是否再增印的版权我可以转让,但著作权我绝对不会转让,因为这四年多我总志的釆编付出太多,我有保留完整的朋友圈帖佐证,2021 年元月初我发觉他们增印的七千册精装本总志本来封面也署我编著,在我配合他们的力争下出版社才改用编委会名义编撰冠精装本总志的封面,且他们垫付的印费回报率高达三倍以上,营销好差是个人能力问题,(有关几乎是我组建省市会的微信群网选省市会,对此,国内各大网站都有记录,有案可查),而且他们在一个字未写的情况下还分别占据了编委会主任、执行主任等要职,且所有序跋都是我给他写好,现在我还有电子版原件,随时可发截屏给大家看,又在彩版上有个人和企业的突出介绍,甚至到了 12 月 25 日这一天彩版还给他们添加了 2020 年重阳节慰问老人的彩照。而我作为主编也没有半张图文介绍(见附证)。顺便说一下,凡看过总志的人,普遍给予好评,尤其是合肥、淮南的行家。末了还要说明一下:因为出版社有规定,谁先申请的书号,必须要一部分书上交国家各级新闻出版管理单位备案,而且必须署著作权人的姓名,不然查出来要处罚出版社的,所以才导致一志两个不同封面的结果。以一言蔽之就是:内容不错,精装本质量据悉也较好,只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