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二、胡藩后裔至唐代的世系
胡藩子孙辈情况,据《宋书·胡藩传》记载大致如下:子隆世,嗣官至西阳太守;隆世卒,子乾秀嗣。藩庶子六十子,多不遵法度。第十四子遵世,为臧质宁远参军,去职还家,与孔熙先一同逆谋,高祖因胡藩为功臣,不希望暴露其事,派他到江州,以另一事为借口逮捕了他并加以杀害。二十四年,藩第十六子诞世、第十七子茂世率二百多人攻破郡县,杀太守桓隆之、县令诸葛和之,欲奉庶人义康为首。其时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讨平了他。胡诞世之兄、车骑参军、新兴太守景世、景世弟宝世到廷尉处自首,一道被流放到边远的州府,乾秀夺国,被取消封地。直至世祖初,流徙者才得以回到原地。
按正史记载,胡藩有子六十人,似不可能,即便皇帝多姬后,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疑为十六人之讹,还有一种可能是其中有义子。胡藩有一些后代在江西,但也有不少迁往外地。
据华林族谱载,胡藩长子名镇,字定伯(一说伯定),号隆世,可知正史所载隆世乃其号。嗣官至西阳太守,后迁员外郎。与正史所载胡隆世生平基本相同。正史所载为胡镇之子乾秀继承其封地。族谱中所载,以谐之为嫡嗣,则有可能谐之号乾秀。以下世系均依《胡氏族谱》所载:
胡谐之,胡镇之子,仕南齐,历官郡守、司马、将军、尚书等职,爵关内侯等官。识趣明达,人多称服。卒年五十一,谥曰肃,《南齐书》有传。
胡时显,谐之子,字远达,仕南齐,官京兆尹。
胡真,时显子,字守正。仕梁,官宁远节度使,迁容州刺史。
胡顺,真之子,字信受。仕梁,官州判官。
胡颖,顺之子,字能悟。仕陈,历官太守、都督、刺史等职。
胡湛,颖之子,字一清。仕陈,官永宁主簿。
胡兴,湛之子,字钦仁。仕隋,为竟陵尹。
胡宣,兴之子,字德。仕隋,任闽左佥都尉。
胡秉,宣之子,字能执。唐太宗贞观(627—649年)中,为弘文馆校书。与李孝恭、高士廉合修天下谱系,胡氏乃得为一百八姓。
胡机,秉次子,字正发。唐高宗永徽元年(650—655年),登进士第。累官至太子少保。
胡晟,机长子,字光永。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任延平尹。
胡元,晟之子,字应魁。武则天帝圣历年间(698—700年),官至楚江黄道御史,封东郡男。
胡曦:元之子,字晓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累官至鸿胪寺卿。
胡杰:曦长子,字多能。唐肃宗上元(公元760—762)时,累官至秘书郎。
胡珣:杰之子,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登进士第,累官至少府监,多政绩。
胡钲儒,珣之子,字国英。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9年)拜振武节度使。
胡钊,钲儒长子,字利用。官道州刺史。
胡克礼,钊之子,宇志颜。累官至吏部郎中。
胡明德,克礼子,字维新。累官至散骑常侍。
胡应民:明德次子,字仁化。唐宣宗时累官至广陵尉。廉谨有威,百姓歌颂。
舜臣:应民子,字宗向。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年),为太子中允。
胡清献:舜臣子,字足征。生于唐宣宗时期,懿宗时为饶州判官。“闻望昭隆,基址克拓。显诗书之门户,振仕宦之宗风。积庆有自,贤哲挺生”(南宋淳祐六年胡逸驾《祭华始祖侍御史城公祖妣耿氏夫人二墓文》)。娶李氏,生子七:
魁、鬼+勺,鬼+灌,鬼+行,鬼+毕,鬼+甫,鬼+票。七字均北斗七星之名,取用为七子之小名。
胡魁,仕唐为江陵令,官南直太守,封金陵侯。有五子:胡瑄、胡玘、胡琳、胡瑞、胡琇。三世孙有胡远,字千里,徙平江,始为虹桥大平始祖。
胡鬼+勺,字汤老,即胡城,见下所叙述。
胡鬼+灌,有五子,瑶、环、璜、珩、璁。胡瑶有四子;胡英、胡雄、胡豪、胡杰。
胡鬼+行,字秉永,仕唐为宁州(今修水)教授,迁赣州。生四子:松、柏、桂、柳。
胡鬼+毕,字荆方,仕唐为陕西洛县令,遂落户于此。有三子:炽、炎、焕。
胡鬼+甫,字陵初,唐天祐年间进士,居浙江。生四子:坤、溶、北,
胡鬼+票,字豹大,仕唐为交趾刺史,徙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