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胡氏宗亲的心目中,胡海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受到族人普遍敬重的老前辈。胡海的名字与他所撰写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通过胡氏宗亲网的介绍,已被全国胡氏宗亲所熟知。这位把自己的晚年全部奉献给胡氏研究的可敬老人,将被后人写入胡氏历史。胡氏宗亲网十年来忠实地记录了胡海先生的丰功伟绩,以下福建胡永奎宗亲一文,可以成为我们致敬胡海的代表之作:
探访胡海阅读胡海 净化心灵继往开来
在全国胡氏宗亲的心目中,胡海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受到族人普遍敬重的老前辈。
胡海,别名胡金胜、胡定寰,1927年5月8日(农历四月初八)出生在广东梅州五华。华南农学院函授毕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进修结业,全国第一期医学真菌进修班结业,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文学班研修结业。新中国成立前后,他参加“游击队”、“土地改革”工作队6年,以后在中科院广州分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潜心从事科研工作30余年。他工作认真,态度严谨,刻苦钻研,成绩斐然,发现真菌新种12个,新记录种42个,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其论文在国家《真菌学报》用汉、英、拉三种文字向世界发表,进入了国际检索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了具备国际水平的“大器晚成”的微生物专家,为我国真菌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业绩被编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世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辞典》等辞书。
1989年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离休后,胡海全身心投入全国胡氏族谱调查研究工作。1991年8月至2003年8月, 胡海自费赴18个省调查收集胡氏族谱资料。从64岁到77岁,历时13年,行程近4万公里,深入337个调查点,查阅688种族谱,手抄珍贵资料6市斤、3320多篇,复印资料21市斤、11320多篇,另接受赠送与购买有15种族谱。每去一个省,从省、县(市)到乡(镇),自上而下查阅收集胡氏族谱有关资料,调查胡族聚居情况。调查时有八成时间花在山村,一个七旬老人,背着行李孤独地跋涉在乡村小路上,通常一走四五十华里;很多时候资料要靠手抄,每到一家要抄3至5天,最多的连续抄了13天!这些所需要的毅力、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14年调查研究、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胡海夜以继日,终于独力独资编纂了《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这本书集全国胡氏族谱之大成,显胡氏文化之博大精深,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凝聚了他的汗水与心血。
胡海于1959年11月在中山农校工作时蒙受冤屈,之后忍辱负重21年,直至1979年10月才平反昭雪。他工作40年中,只拿了13年的工资(1955年3月之前为供给制,平反时“按中央、省精神”,工资不予补发)。平反后胡海将工资逐月存入银行,仍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至离休后十余年,连同养老金,全部用于全国胡氏族谱调查研究,编纂印刷了150多万字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1000本,连同知识产权免费赠送全国各地宗亲和国家有关部门。胡海一诺千金,决不收宗亲的一分钱,有寄款的一律退回,并给胡氏宗亲写信请求予以监督。他表示,这本书是他心血的结晶和价值的体现,绝不能用金钱来计算。
《中华胡氏人物志》、《中华胡氏宝典》主编,与胡海先生同为《世界胡氏通谱》主编的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胡春芳教授说:胡海编纂《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这是全国胡氏大家族中的一大喜事、好事,确实值得庆贺。更值得我们敬重的是,胡海先生年事已高,离休之后,仍然不辞辛苦、专心致志地从事家谱事业,进行着大量的调研工作。东奔西走,抄书复印,自掏费用,走遍全国,收集家谱,荟萃精华,去伪存真,辩误注解,分段断句,校勘厘正,考评考证,编印成书。这种敬业精神真是难能可贵,是永远值得胡氏族人后裔学习、怀念的。我可以这样说,胡海是我们胡氏宗亲中的不老松,功不可没,永世传承。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具有历史性学术性的价值,更具有永久收藏的价值。他还写了《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