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族人一样,祖父、父亲和近亲早已离开故乡,分散迁移至他乡。我是成长在上海的观海卫胡氏后人,祖籍慈溪,出生上海,飘泊在外,数典忘祖。
2013年春天偶然得知,四年前故乡观海卫的胡氏老屋已被误写为“胡守仁故居”,我们都被当成“胡守仁后裔“了。寻找到失散在外几十年的族人,一起选修了人生的最后的课程——家族史。学名“观海卫木兰”,认真学习人生最后一课,书写作业于网络,但愿通过网络发往天国,请列祖列宗批示。十年来,挖掘历史资料,抢救家族回忆,略知被尘封、被沉埋、被遗忘、被错写的家族史的一些真相,很是吃惊。
近年中秋佳节,拜月祭祖成了我新的生活习惯。(相关文章:中秋禀告列祖列宗——《肩负使命砥砺前行》,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911/23/42161630_1047533071.shtml)
为了这十年的纪念,自行设计定制了“思源感恩”限量版纪念杯。
举杯望明月,饮水思源,切莫数典忘祖。低头细思量,感恩惜福,不可忘恩负义。
附一:“思源感恩”纪念杯图案——胡氏图腾的说明:
图腾含义为:胡姓是盘古氏(伏羲氏)以葫芦为图腾的族称。胡由古和月组成。古像一个“葫芦”,“古”是在坛百家姓图腾的涵义(胡氏)(坛四周有水环绕)之上立竿(扶桑木)“十”,也就是后来的天干第-位“甲”,象征观测太阳,这种方法被共工氏、句芒(重)氏等继承,“月”即月亮。“胡”即观测日月运行。(来自网络,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651145165999079&wfr=spider&for=pc)
附二:【数典忘祖】的说明: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数典忘祖”。
运用示例,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枚祖籍慈溪,为兄部民,因生长杭州,数典忘祖。”(来自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B0%E5%85%B8%E5%BF%98%E7%A5%96/2022670?forcehttps=1?fr=kg_han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