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国弘扬胡氏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
回帖:全国弘扬胡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金华圆满成功

金华,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而得名。金华的初春,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机的季节。不仅在自然景色上令人陶醉,也在诗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胡直的《初春雪霁游妩姥赠谢萧晴川先生》中“雪霁千峰回黛色,春还万树落天花”的诗句,描绘了初春雪后山峰的美景。叶圣陶先生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时也写到: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相传金华山洞中有两条龙守护,因此得名“双龙洞”。

2025年3月14日-16日,全国弘扬胡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浙江金华隆重举行。中华文化促进会崔保国副主席、崔圣原秘书长、国家三农学者胡双林、中华文化促进会胡公满文化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胡允革、满公(中国)胡氏文化发展委员会会长胡连荣、中华文化促进会胡公满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胡银生,以及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位胡氏会员代表出席了现场会。

14日晚,主办方隆重举行欢迎晚宴,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金华市委员会副主席胡锦全、胡晓杭,金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副局长等领导参加晚宴活动。洋埠镇王卓飚镇长代表主办方发表热情洋溢欢迎致辞: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华最有名的是文化”之地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胡氏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的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洋埠镇党委镇政府和让宅村二委,向各位领导、各位胡氏宗亲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文化的根脉。中华万年的文化史,家文化始终是维系民族情感、传承文明薪火的重要纽带。今天,我们以“胡氏家文化”为主题,探讨乡村振兴之路,意义深远。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胡氏家文化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优良传统,正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入挖掘胡氏家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将其融入到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青阳胡33个自然村,依法依规,践行‘‘五位一体"和二十四条家规,呈现出家文化繁荣昌盛景象,特别是让宅村探索居宜业宜游宜乐,成为浙江未来乡村示范村,激发了村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村风民风焕然一新;湖前村依托中国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让古老的胡氏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成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各位来宾,各位胡氏宗亲,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让我们以胡氏家文化为纽带,凝聚起亿万家庭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

为胡氏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为各位的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干杯!谢谢大家!

15日上午的现场会,由金华市婺城区政协副主席青阳胡优秀裔孙胡瑞富主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洋埠镇让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金泽,以《荷美让宅让美绽放》为题,作了主旨发言:让宅村下辖让宅、马站基、楼里、上宅埠头4个自然村,常住259户672人,98%的村民都是胡姓,属于青阳洲青阳胡一脉。让宅地处衢江之畔,北与兰溪市游埠镇隔江相望,南同洋埠集镇接连,西距衢州市龙游县湖镇数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村口埠头是当时来往于杭州和衢州地区货船的重要停靠点,上世纪90年代有小香港的美誉。

近年来,让宅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能人归雁”的人才优势、“荷莲经济”的产业优势、“奉让家风”的文化优势,强化队伍建设、夯实产业基础、营造和谐氛围,系统解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空壳化”、矛盾调解处置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破题破局,逐步形成以清促治、以廉引路、以业富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新局面。

青阳胡文化研究者胡伟民介绍青阳胡氏的历史变迁,以修宗谱、弘家训、兴村宅、缮
下一页 (1/2)

查看全部回帖(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