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国胡氏宗祠大汇展----胡氏宗亲网开通周年(2007年)庆典专帖
回帖: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585&fpage=0&toread=&page=3
西江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北部,东临瑞金市云石山乡,南靠文武坝镇,西连小密乡,北毗瑞金市万田乡。全镇土地面积263347亩,其中耕地面积22450亩,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83个村小组,总户数11879户,总人口51289人。(资料来源网上)
二零零五年五月间,我曾访问过西江胡氏,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当时我看到的是一九九四年《赣粤闽湘胡氏联修族谱》上下两册十几公分厚。所谓四省联修也不尽然,不过是将若干县市的族谱汇集在一起,以于都、会昌(西江)、庄埠、瑞金等地的分局为主。其中序言部分在霸公以上始祖方面说法不一。有采华林说,有采金陵说。当时由于并不了解霸公起源问题,也没有详细询问。后来在胡海家里仔细看过94年谱。没想到现在又从网上得到这套乾隆年间的谱,不知胡位柏宗亲还能不能继续提供这套谱的其他卷,如霸公世系卷也很重要。
下面是我那年写的有关西江胡氏的文字片断:
........与此相比,这次回长汀寻根祭祖遇到的另一件事使我感触颇深。我回去之前曾和四都乡上胡村的宗亲胡享雄联系,此人是促成我寻亲问祖成行的关键人物。他对我说要请江西的胡姓宗亲过来和我对对家谱。后来我也知道,江西那边胡氏与我们同宗不同支,所以我当时也并没在意。可是等我到达以后,才知对方一行四人已从江西的西江镇专程赶来古城与我见面。他们对我此行的意义深为感叹,并对我们两地子孙后裔分离260年后再次相聚表示祝贺。随后盛情邀请我们古城的宗亲第二天到西江去参观他们的宗祠。同宗不同支的两地宗亲联谊活动就此开始。
我们到达宗祠时受到热烈的鞭炮欢迎,看来在宗祠或祖堂燃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他们的宗祠保护之好令人感动。先人牌位密布其中,宽敞的大堂内可以容纳上百人祭拜。据说当年此宗祠是作为人民公社大食堂和后来的大队部才免遭拆毁的命运。由此足见胡氏后人的智慧。这一支修族谱的规模更是令人吃惊,100多人参加分集编写,10多人全日制工作,历时三年完成的续修族谱共两册,每册足有8公分厚,装在一个木匣子里供我们查阅。宗祠所在地是西江镇的见潭村。和该村情况一样,另一个村子牛睡村也正在大兴土木,对该村的胡氏宗祠进行翻修。据村支书介绍,所修费用都是村民自发捐出,劳力也是用胡姓自己的人,该村解放前夕国民党抓挑夫80多人去了台湾,如今还有60多人在台湾,对村里维修祠堂在经济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该镇的胡氏宗亲理事会机构完整,理事成员均属村镇实力派人物。会长儒雅有风度,谈吐得体,副会长热情有余是个实干家。尤其令人赞叹的是该支族众活动的领导决非七老八十的长者,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已经加入其中。席间,我曾询问一位从二十来岁就开始参加修谱的年轻人为何甘愿放弃自己的生意收入来做这件看似枯燥乏味的事情,他的回答使我大受感动。他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能加入到整理族谱是有功德的事情,钱少挣点没有关系,以后还有机会挣,能为宗族修谱做点事情,这种机会是难得的。一个文化不高的农村青年具有这种思想和实践,在目前这种功利社会里真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真得很大。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好像是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我们对“根和本”认知还远不如这些偏僻地区的村民。我对寻根一事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形式主义的,以为找到了老祖宗就算完成任务。只是在和这些宗亲接触后,才看到他们从内心里对自己先人的尊敬和认同,从而实现了思想意义上的寻根和回归。我感到这就是我这次长汀寻亲和祭祖之行的最大收获。
......

与西江胡氏宗亲合影

浏览大图

下一楼›:《浙东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续)》
二零零七年五月,南山专程前往这里采访烛溪伍梅胡氏(南山)
‹上一楼:[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6-11 17:16:17 ]
[上一篇] [下一篇]
..

查看全部回帖(57)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