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志良:胡安国研究专栏
回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胡氏五贤”史事摘录石榴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倾注毕生精力而撰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巨著,凡二百卷。记载始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凡高宗一朝共三十六年史事。书中所收材料较多,条理也较精密。直接和间接引用的书籍、篇章达五百五十种之多,为南宋史尤其是宋金战争史的研究者所必备。笔者从《四库全书》本对“胡氏五贤”(胡安国、胡寅、胡宏、胡宁、胡宪)记录进行了检索摘录,在诵读中,深为胡氏先辈忠君爱国的思想所感动。现加以句逗,供诸君参考。

建炎元年六月甲子,右文殿修撰、知通州胡安国,朝奉郎、提举杭州洞霄宫许景衡并试给事中;朝散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刘珏试中书舍人。景衡,瑞安人;珏,长兴人也。靖康末,三人俱在后省,坐党附李纲斥去,至是并用之。他日谏官潘良贵入对,上谕曰:“朕今不用文华之士,已令召许景衡于海滨矣。”景衡、珏闻命冒暑赴朝,安国辞不至。《景衡附传》云:“上即位之八日,以给事中召。”而日历附此,后省题名亦在六月,不知附传何以不同?当考。(卷6)

建炎元年十有一月戊子,胡安国之疏曰:赏罚政事之纲,必先核实,而核实必自大臣与台谏始。渡江以前,所任相其贤否?则有公论矣!而言者独攻纲为甚,一言而罢相,再言而罢职,又再言而投诸海岛,施于纲者亦甚峻矣。然人心未服,则以所毁乱真而不核实;如:西防江复令招剌诸州劝纳发招讨司未有以为非者,在纲行之则谓失人心,在他人行之则独以为可?此不核实者一也。自仲尼大圣犹待三年有成,而乃责纲以一时未闻报政;孙觌尝草《降表》,贬薄二圣,死有余责,得贬轻矣;乃以为杜塞言路,此不核实者二也。纲既放于鄂州渚澧阳之后,若如言者所论,国家宜少安矣;而李成、张遇、丁进,纵横淮甸,所在如织,此不核实者三也。金陷京城,邀请二帝,乃何桌操权,郭京用事;纲方远贬,不预战守之谋,而固欲黜纲。前日回銮之功,指以为罪,此不核实者四也。纲本以建州御敌守城之策,为孝慈皇帝所知,擢与机政而以为欺君要功不贷之罪,此不核实者五也。劫寨之事,人以为姚平仲讲于帷幄,种师道、李纲之所不与也,而乃谓纲之用心欲寘君于何地,此激怒为不贷之罪,此不核实者六也。胡安国之疏如此,然以亲而庇翁彦国之罪,以怨而抵宋齐愈之死,此不待核实,而纲有余责矣,大臣之用心不可不公如此。(卷10)

建炎二年六月己未,诏右文殿修撰、前知通州胡安国巳除给事中,指挥更不施行。初,安国数上疏乞祠,诏不许,仍趣赴行在。安国因放,免奏有言曰:“臣赋性疏拙,全昧事几,前当赞书,积日虽浅,适缘六押,兼管兵刑,所降词头,茍有未便,不敢观望,迷误本朝,须至尽忠。逐件论执,遂因缴奏,遍触贵权,贻怒既多,几蹈不测。今陛下拨乱返正,将建中兴,而政事人材,弛张升黜,凡关出纳,动系安危。闻之道途,揆以愚见,尚未合宜,臣切寒心。而况琐闱典司封驳,傥或隐情患失,缄默不言则负陛下委任之恩,其罪至大;若一一行其职守,事皆违异,必以戆愚妄发,干犯典刑,徒玷清时,无补国事。臣所以不敢上当恩命者也。”疏入,黄潜善大怒。言者因论“安国被命经年,托疾不至。朝廷之召愈切,而安国之辞愈坚;要流俗之誉,失人臣之礼。臣闻臣之事君,义也;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昔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孟子去齐三宿而王不追,然后浩然有归,志士之所学孔孟之道耳。孔孟之所以事君者如此其钦,而安国如此其慢,何所恃哉?蔡谟有重望于晋,然固拒司徒之命,至免为庶人,况安国素无美名者乎?且朝廷之所以召安国者,不过以其早乞,致仕不就,荐对爵禄,高尚其事而已。然安国当吴敏用事之际,则幡然而起,亟迁给舍,何乡者奉命之速,而今日从命之缓乎?方陛下中兴王业,号令之出,当如雷霆,震动四方,罔不丕应。而不能行于一安国,岂不损国威令之甚。况安国子寅自郎曹谒告不至,已降三官。安国责以臣节,则事君不以礼;责以父
下一页 (1/14)
下一楼›:绍兴五年五月丙戌,诏:“中书舍人胡寅论使事,辞旨剀切详明,深得论思之体。令学士院降诏奖谕。 ..
‹上一楼:漫谈“谥号”与“文定”石榴红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 ..

查看全部回帖(9)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