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713阅读
  • 2回复

清华大学出现庆百年华美石刻 胡擎元先生再造精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5-08
清华大学出现庆百年华美石刻 胡擎元先生再造精品
来源:上海热线  发表时间:2011-05-04 14:08:53 
http://culture.ycwb.com/2011-05/04/content_3424953.htm


游人驻足留影

2011年4月24日,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迎来了自己的百年校庆,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在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讲话。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的著名学府,从1911年建校伊始就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水木清华"以其独有的历史底蕴和学园环境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国第一学府。为了迎接自己的百年校庆,清华大学不但举行了隆重的校庆晚会,更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各种布置来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众多布置中,有一组位于清华大学核心地域(工字厅)中由四块自然巨石雕刻而成的组合石刻引人关注,是胡擎元先生专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专门制作的。据记者观察,在灰黑色的自然石块上,用篆刻印章创作的印章,放大镌刻于上,字体红色庄重醒目,其正面为:清华大学;两侧为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印。后面主石上为清华大学老校歌,硕大的字引人注目;两侧的石刻为校风:行胜于言以及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刻制的校歌下方,刻有"辛卯春 胡擎元制"。在绿色茵茵的校园内,这样的一组石刻靓丽引人注目,让过往的学子和游人们不但领略到了清华大学百年风采,更对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新的认识。

图二为雕刻作品正面,中间文字为清华大学,两侧文字为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据悉,这些石刻的创作者胡擎元先生,没有正式大学文凭的他却因为自己高深的美术造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心研究而成为了大学教授。一生醉心石刻艺术的他多年来辗转于上海、北京、桂林、广州、深圳等地,探索着为金石艺术开辟一条新路。胡擎元先生的篆刻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友好邻邦,如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些篆刻成为了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搭建友谊桥梁的载体。

胡擎元先生认为篆刻是寂寞的艺术,选择了篆刻,其实就是选择了寂寞的人生之旅。他经常为了一块适合篆刻的石头跋山涉水、跑遍祖国不少地方。胡擎元先生的作品了保持金石原有的醇厚味道,并在坚硬的石材上雕凿出斑驳陆离的历史沧桑感,赋予了很高的人文内涵和价值。

图三为雕刻作品背面,中间所刻文字是1925年清华校歌歌词;两侧文字为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校风行胜于言

据了解,胡擎元先生的这组石刻作品将会永久保留在清华大学,为这座有着辉煌历史的百年学府贡献自己的价值。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6-24
胡擎元再造国家博物馆东门石刻
胡擎元再造国家博物馆东门石刻

来源:千龙网  发表时间:2011-06-20 15:05:01 
http://culture.ycwb.com/2011-06/20/content_3466872.ht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在今年三月正式竣工。竣工后的国家博物馆成为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博物馆,更全面的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汇集了各种华夏艺术的巅峰之作。而博物馆内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和艺术的巧妙融合,从天安门广场东路的国家博物馆东门既是国家贵宾入口也是中国文化国门,宏伟的大厅就像是一个张开臂膀的巨人,显示出新国博的大气与包容。大家会发现在大厅墙柱上以石刻的方式刻着国家博物馆的16字立馆方针:

人才立馆

藏品立馆

业务立馆

学术立馆





这件展示了国家博物馆严谨务实的立馆方针的石刻作品堪称大气厚重,为国家博物馆增添了更加浓郁的艺术氛围。让人不禁赞叹到中国传统石刻艺术的精妙绝伦和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据记者了解到,这件石刻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正是雕塑家、篆刻家、书法家清华大学胡擎元先生。这是胡先生继 “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石刻”,又一巨作。

能为中国家博物馆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中国艺术家一次难得的证明和荣誉。中国国家博物馆发给清华大学的感谢函上就可以看出来作品的价值:“胡擎元以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完成了该石刻作品……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一致好评。……完成的东门厅立馆方针石刻作品,充分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和现代工艺表现手法,成为一件难得的作品……”。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创作者胡擎元先生受到的又一次褒奖。

胡擎元先生创造了“敬元石刻”的艺术。胡擎元先生成功地把传统的金石艺术与现代观念相结合,使“方寸”艺术成为了具有现代艺术形态的大型环境艺术,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不但展现了石刻艺术本身的美,更传递出中华文明的悠远传承和沧桑感,让人仿佛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中国石刻艺术承前启后的大家,胡擎元先生创作出一件件让人称赞且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值得世人关注和珍藏。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6-24
http://baike.baidu.com/view/2586908.htm

胡擎元    
胡擎元,艺名:敬元。书法家,篆刻家。一九四六年十月出生于中国广西桂林市观音阁,现年65岁。祖籍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历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汽车设计中心;武警北京指挥学院;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办;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关系艺术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系;桂林工学院设计系;等院校授课讲学及交流。



人物简介
  胡擎元出生在广西柳州一个教师家庭,今年六十五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教部教授胡擎元,是一个传奇人物。当年他辗转求教一代著名篆刻家李骆公,从那以后胡擎元就开始跟从李骆公十几年的学习,直到李骆公认为已经将自己的艺品和人品都传给了胡擎元,他才遵从师意再全力从李骆公的印影里走出来,独立成自己的金石形象。二十二岁时,他的二十二方十至十五厘米的精制大印第一次出现在日本,立刻受到广泛瞩目,被誉为“大、精、妙”。一九七八年夏天,当时只有三十二岁的胡擎元偕赵丹去上海中国画院看画,老画家陆俨少、林曦明首先开口索印,众目睽睽之下,胡擎元一刀在手,如舟击浪,那份有恃无恐的自信之心,令见多识广的老画家们大为惊讶,并拜访了李苦禅、李可染等老艺术家,得到了众多老艺术家的指点。一九九六年胡擎元就接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聘书。同年他为《邓小平文选》三卷线装本、《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线装影印本、《老子道德经》木简书作编号篆章和藏书印,被篆刻界称为“三绝印”。胡擎元教授,一直在思考着怎样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艺术转换成为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现代环境艺术。二零零一年,艺术上的突破并创造新型的金石艺术。二零零三知二零零五年间,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作五份国礼,由国家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友邦邻国。这五件篆刻作品如今分别收藏在了泰国、新加坡、朝鲜、韩国、日本的国家博物馆里。二零零六年为清华大学所托制作印章并由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代表学校赠送,以贺李政道先生八十华诞。二零一零年受清华大学所托制作印章给在台讲经逾一甲子、经学宗师“毓老”爱新觉罗·毓鋆。胡擎元代表金石作品《中华金石园》,《磨盘山金石文化公园》,《阳朔西街石刻》,《灵渠石刻》,《观澜石刻》,《柳侯祠石刻》,并于二零一零受邀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办分别制作《中国国家博物馆东门石刻》和《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石刻》。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