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31阅读
  • 0回复

吉安庐陵芗城胡氏迁徙衍播之探讨----胡琼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3-26
江西遂龙律师事务所  胡琼芬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6775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自五代以来生活着一个胡氏家庭——庐陵胡氏。庐陵胡氏根据霸、贞、阳三兄弟的居住地域,又析为庐陵值夏(芗城)胡氏、泰和南城胡氏、泰和禾溪胡氏。为了解芗城胡氏的迁徙衍播情况,本文供就芗城胡氏一世祖公霸始至二十五世的部分迁徙衍播进行探讨。

一、一世至二世的迁徙衍播

        据明朝梁潜《泊庵集--庐陵胡氏族谱序》、解缙《文毅集--日于江胡氏族谱序》、王直《抑庵文后集--胡氏族谱序》、胡直《胡氏世叙》记载:庐陵胡氏系周武王陶正虞阏父之子胡公满的后裔。历秦汉至三国时有胡质,传至唐末的胡赟,先是居于金陵,后一度徙居长沙。因避马殷之乱举家迁居吉州(即庐陵,今江西吉安)。胡赟生子邺、权、遇、吉。邺生子霸、贞、阳。公霸因刺史吉州,占籍于此,遂为一世祖。公霸有子4人,长子胜派衍芗城,次子周派衍吉水澹源,三子汲派衍赣州于都,四子崇昌(又曰昌)派衍金螺。

二、三世至十六世的迁徙衍播

        因二世胜、周、汲、崇昌衍为四宗,根据过去芗城旧谱等资料的记载,以下仅以二世胜为主线,对三世至十六世的迁徙传播予以探讨。
  (一)芗城二世胜之子曰雄。从三世雄至九世期间芗城胡氏基本上以芗城为居住地,迁徙相对较少。发展至九世时,胡氏有同为九世的兄弟共计41人之多,南宋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胡铨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二)三世雄之子茂,茂之子湜。五世湜有子4人:副、琏、超、绛。
  1、湜(五世)长子副(六世),传二代至八世方中(谅之长子)。
  (1)方中有子8人。方中七子宗古,传5代至十四世庄恭,庄恭徙居龙泉。
  (2)方中之弟利民(谅之次子),其子易文,徙居永阳。易文次子昌宗(十世)传三代至十三世?,徙迁岳州。
  2、湜次子琏(六世),琏子有:慥、恺、拱辰。
  (1)琏长子慥(七世)。A、慥长子翼。翼长子端临(九世)。端临长子晋道,传三代至十三世垕,垕至九世孙贯常徙居泉塘。翼次子民瞻(九世),传二代至十一世,有机、枞、木世3兄弟。机传2代至十三世埭,徙居永丰梅溪。木世传2代至十三世?,徙居富田。?次子天兴(十四世),天兴之子刘生(十五世),徙居吉水。B、慥次子谨微。谨微有子3人:靖、迪、逵。靖子沦传1代至十一世庆孙,徙居兴国严埠。靖子杲,徙居衡州。逵传2代至十一世永宁,徙居吉水。
  (2)琏次子恺(七世)。恺生子载、汝明。
恺长子载。载子锋、铨。A、载长子锋。(a)、锋长子消,消长孙煜,传4代至十六世让可、顺可。让可徙居龙泉岐山州俊分会昌剑潭及于都泉水。顺可徙居龙泉水南长房。消次孙煊,煊之子?(十三世),徙居南康。消季孙火介,传2代至十四世积,徙居洲郭。(b)、锋次子济,传3代至十三世垣,徙居三席?。
  B、载次子铨。铨生子泳、澥、浃、氵荐、冲。
  (a)、铨长子泳(十世)。泳有子木规、木矩、木呈。
  泳长子木规,木规长子火享(十二世)。火享次子埜,徙居永阳。埜次子禾巨,徙居吉水八十二都祭上,元大德间携子良俊复迁泰和城东,至十世山甫往西城石狮、云甫往东城社头、永兴、瑞金。火享三子坦(十三世),坦长子禾凝,禾凝携子斋(十五世),徙居龙泉新林。坦次子禾圣。禾圣之子益徙居安福浅塘,后居高桂。木规三子叔献。叔献有子蕃孙、寅孙。蕃孙(十三世)传3代至十六世辛、桂、深斋。辛世居潺溪,桂徙居梁坑,深斋徙居湖南郴州桂东草塘。寅孙之子禾啬(十四世),徙居龙泉江口。
  泳次子木矩。木矩次子?,传3代至十五世明甫,明甫长子仁可,徙居庐陵北溪。明甫次子良可,徙居逵州上。木矩四子火奎,传2代至十四世禾资迁居吉水环州。木矩五子煌,煌次子土质。土质长子宣教(十四世),传2代至十六世应星、应晨。应星同叔祖禾资公由石屋迁居吉水环州。应晨迁居清湖。土质次子念二郎,徙居清湖。
  泳三子木呈。木呈次子秋,传2代至十四世尊生,徙居永和,至十世观徙居吉水远富安山。
  (b)、铨次子澥(十世)。
  澥长子木弋,传2代至十三世垚、土东、塾。垚子秋芳,徙居于吉水匡山,至二十四世思节徙居于沙上、思凯徙居孔?。土东长孙庆信徙居吉水田段。土东三子鼎,鼎子赣。赣三子土奇(十六世),徙居寨前世德堂。赣四子正己(十六世)徙居寨前怀德堂。赣五子土章(十六世),徙居寨前承德堂。土东五子季。季长子忠,徙居广东。季次子禄,字天祥,徙居会昌。塾(十三世)徙居泰和西溪。
  澥三子木晋,传4代至十五世显微,徙居永新燕溪。澥四子木延,传3代至十四世楚,徙居江陵。
  澥五子木开,传3代至十四世秋泰,徙居吉水匡山,至三十世骈臻徙居东边。
  澥六子槐,传3代至十四世一鹗,徙居吉水赤岗山。
  澥七子木萃,传3代至十四世科,徙居泰和青竹山。
  (c)、铨三子浃(十世),浃次子孙仲熊,有子二人:与祖、兴祖。与祖(十三世)迁居敖城。兴祖长子惠老,迁居赣州、安远等地。兴祖四子亨斋及其后徙居永新三士街。
  (d)、铨四子氵荐。氵荐长子杓。杓长子炯,传4代至十六世眷郎,徙居泰和北溪。杓次子火宁。火宁四子周老,传2代至十五世仁存,徙居会昌庄埠。火宁五子霓老,徙居泰和西里仁。杓三子火可,传3代至十五世康孙,徙居抚州,传四代至十六世观,徙居田段。杓四子火喜,徙居泰和雍熙。火喜之后迁居周家塘,二十八世士真徙居剑陆。氵荐次子木遂。木遂长子土离。土离子坚(十三世),迁居泰和仙槎乡。坚四子圣可。圣可次子国举至九世公萌迁居万安车溪、十一世详宣徙居泰和寒口、十三世乾达徙居杨邱、十四世礼浩徙居九城市、十五世元信徙居岭上、二十八世元论公由泰和新溪迁万安源塘。圣可三子国通,徙居吉水小陂。木遂四子崖郎,传1代至十三世?,徙居泰和城北,后徙迁高检、二十二世德土景徙居耸源、二十四世忠徙居冯岭。
  恺次子汝明。汝明长子铎。铎四子淀,铎四子淀。淀二子极,传2代至十三世长孙均,迁居新安,后徙居洋田金陂小江口,二十二世元昌迁泰和坪背。极二子炳,传2代至十四世秉文,徙居下车田。汝明次子镐。镐长子汲,汲长子木或,传2代至十三世垣,迁居翰滩、十三世?迁居永丰石井张宅。汲次子杜,徙居泰和夏矶子,其后裔正元徙永新凤田、十六世帷勤徙居莲花厅梅溪洞下井边,镐三子泗,传3代至十三世埴,徙居衡州。汝明三子锷,传5代至十四世应龙,徙迁临江府新干县安国乡。
  (3)琏三子拱辰(七世)。拱辰长子权,权子钅夫。钅夫次子维宁,传3代至十二世火荐,徙居上犹县。拱辰次子枢,枢次子嗣祖传3代至十二世道保,徙居兴国。
  3、氵是三子超(六世)。超子澄。澄三子牟。牟次子俊彦。俊彦五子昌斋(十世),昌齐之子克己,徙居龙泉。澄四子常,常次子俊杰传3代至十二世烈,徙居潭州。
  4、氵是四子绛。绛长子辅,传2代至九世舜陟。舜陟次子旻,徙居黄源。绛次子轼,传2代至舜牧。舜牧之子昌荣,昌荣四子檄,徙赣州于都。

三、十七世至二十五世的迁徙衍播

  1、氵是(五世)—副—谅—利民—易文—昌宗(十世)。昌宗传七代至十七世国宝,国宝长子子湖(十八世)徙居衡州。国宝三子子珍,子珍之子孟元(十九世)徙居南康。
  2、铨(九世)—泳—木规—火享—埜(十三世),埜传2代至十五世良佐。良佐长子春年。春年长子国俊。国俊长子子礼,子礼长子孟先,孟先次子良敬。良敬三子一坚,一坚之子敦才(二十二世)迁居宝庆。国俊三子子信。子信传4代至二十二世敦济徙居广西向武州、敦涣徙居广西龙州。国俊五子子辉,子辉之子孟琳,孟琳四子启逊,启逊次子廷春,廷春长孙邹(二十三世)徙迁广西五屯。春年次子国英,国英长子奉郎(十八世),徙居南京酒楼下。国英次子鸣郎(十八世),迁居泰和源溪。春年三子国贤。国贤之子昌郎(十八世)徙迁南京酒楼下。
  良佐次子齐年。齐年这子国才。国才之子子恭。子恭长子贤玟。贤玟传5代至二十四世良爱,徙居湖广少湖。子恭次子贤俊。贤俊传3代至兆汉(二十二世),迁居广西梧州。
  良佐三子泰年。泰年之子国宪。国宪次子子明,传6代至二十四世汉。汉三子鸣福(二十五世)徙居安福。国宪三子子贤,子贤次子九夷,九夷长子叔兆(二十世)住西陇、九世暄开徙居黄冈。九夷次子叔选。叔选长子永武(二十一世),迁居宝庆。九夷三子叔俭。叔俭四子相(二十一世),迁居宝庆。子贤三子九真。九真三子叔昱,叔昱之子极(二十一世),迁居建昌广昌县。国宪四子子与,子与次子九思。九思长子仁哲,仁哲之子让(二十一世),徙居永新北郭。九思三子礼哲(二十世),徙居泰和赤岗背。国宪五子子藩(十八世),徙居泰和淘金洲坪上。国宪六子子川(十八世),徙居治潭。
  3、铨(九世)—泳—木矩—火奎(十二世),火奎次孙禾资(迁居环州)。禾资之子伟。伟之子惠畴。惠畴之子原振(十七世)。原振长子奉先,奉先长子嵩,嵩三子世忠。世忠之孙一贯(二十二世)徙居庐陵河东大塘头。嵩四子世节。世节之孙一忠(二十二世)徙居庐陵河东。
  4、铨(九世)—氵解—木弋,木弋之次孙土东。土东三子鼎,鼎长子赣,赣长子克己。克己之子柏高(十七世)。伯高传3代至泞(二十世)。泞长子柳(二十一世),迁居湖广。泞次子植,徙居富田木湖,后迁泰和。赣四子正己,正己长子沛之(十七世)。沛之长子仲贤,至世元祖分居吉水黄口。沛次子仲道,徙居泰和千秋乡淘金洲炉下村,至二十一世普昭分居龙田。沛之三子仲德,与仲道迁徙于同一个地方。鼎次子会。会三子仕昌,仕昌次子伯渝(又作柏渝)。伯渝传3代至二十世昭裕,徙居泰和堪溪。

    芗城胡氏,历宋、元、明,至近代,衍播四方,且繁衍不息,其族在经济、政治、军事、人文等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建树,丰富和发展了胡氏文化和胡氏忠贞爱国的精神理念。

                                                  2008年3月18日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