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203阅读
  • 17回复

统一胡姓是一项多么庞大的历史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9-08
我们这支胡姓为铨公后,离现在亦无非九百年,因战因难亦无知先踪,况胡姓得姓至今亦近三千年,途径灾难无数,可谓堪超历史,安定胡氏多从一千多年前就共祖,也让人不得不生疑,前一千多年难道就是单传吗?显然不是,愚认为研究家史固然伟大,亦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的伴名人,伟人,要仔细研究一些家史,找出他的错误于以纠正,找出他的异同点于以研究,是记错,是记漏,是先人所依附,还是。。。愚认为要将胡姓的各支谱尽量收齐,全部整理,再予以研究,不要把大通考正式成书,应先出初稿,然后广泛散发给广泛的胡姓各支,看有没有遗漏的,一定不要把不肯定带给后代。此纯愚方观点,望各位讨论!
铨公后裔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9-08
我对此观点颇为赞成:“安定胡氏多从一千多年前就共祖,也让人不得不生疑,前一千多年难道就是单传吗?”仔细想起来是不合情理,问题是近百多年来全国数以千计的家谱都是这个倾向,所以我认为单凭现存的家谱,只怕还是难以理清我胡氏世系为什么从一千多年前就共祖这个迷啊!有人说谱是“收宗归族”,我看收宗的成分多,归族嘛就虚多了。对此我想也没有什么真正可行的办法来解惑,只能维持现状,以阙传阙了!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9-08
我是新手,多有冒昧,我认为也是,先归族也是,在历史上的兵慌马难年代,多是先辈凭心记口传,代数记错,记漏,字记错,记漏,大有存在,加上那时可能文盲太多,也加重了一些错误,再就是不知先踪的就出现依附现象,要理顺也是一项庞大的历史工程,像我家的族谱上就说了本可追到胡铨公有详细的,但在兵难水灾年代多是口传,怕有错误,就将始祖下移至始迁祖三洪公,就怕后人越发不清了,我认为既然要理顺就要李德顺顺的。
铨公后裔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9-08
扬红宗亲好!
    很高兴得到明初江西迁湖北胡氏又一支族信息资料。我感兴趣的是贵支祖胡铨公至汉川始迁祖三洪公之间九代的世系详情,看看是否可以从中发现胡铨家族的世系脉络新资料。好整齐的世系字辈表!我估计清乾隆年间可能有过一次修谱。不知扬红宗亲所见最久远的旧谱出自哪个年代,能否拍成数码照片上网一睹为快。南山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9-09
各位宗亲好!我并没见过老谱,只知我家先辈曾留有,我家先辈在清朝就是地方保长,后来听说在解放后被查烧,只听先辈讲过,新谱我手上有,但发现很多漏洞,但不知所以,我将我谱胡铨以下九代情况叙述如下:胡铨公字邦衡,一字泰昌,号淡庵,仕至龙图阁学士,溢忠简,铨生子二鑺,求,鑺字绩成,仕姿源教授,生子一宽,宽字仁域,自姿源迁歙县,生子一衡,衡字芳玉,生子一耀,耀字光远,生子三旻,宣,化,宣号禧亭,宋进士,生子伟辅,伟辅名仁友,生子二立本,元三,元三字善长,生子二文,武,文字焕章,子三如寿,永安,三洪,三洪公字九範,及我始迁祖也,三洪公以下是非常清晰。愚辈不知有哪支与我支相符,只有求助各位宗亲了!
铨公后裔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9-09
以"澹安"为堂号族人必然与你同宗.
我感到疑问的是"淡庵"在一些资料中写做"澹庵".
请赐教!
胡姓两大网站,要团结共存,相互协助,取长补短.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9-09
关于“淡庵”还是“澹庵"这个我就不是很明了,只是家谱上这样写的,可能是笔误,亦可能是通假字,我想知道澹安堂的情况,不知哪里可以查到,寻宗的心望各位宗亲指教!
铨公后裔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9-09
关于胡铨世系在我们宗亲网上有许多资料可查阅。我提一点疑问。胡铨家族字辈均按五行“金木水火土”排列(顺序不一定如前)。如铨--泳--榘--火可--土辛.....后面这几代不能查实,但前面三代是有史可查,没有疑问的。扬红宗亲提供的胡铨世系字辈与此不同。如铨生子二鑺,求,(估计是金旁加求),鑺、金求与胡铨同为金行排列,显然不合常理,故此世系当为细酌。南山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9-09
“胡铨家族字辈均按五行“金木水火土”排列”欣赏!
    湖南省芷江胡氏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9-09
我于上星期回家乡一趟,完整地看了一下家中的谱书,从满公得姓始到安定始祖成公并非一代单传,只是其他先人因不知何因在谱书上只写名,而详细资料仅仅写一缺字,而把直系下来的写得非常清晰,如四世孟阳公有子二洽与涛,对直系洽公就写明字道正周惠王元年举为宗伯主岳仙之祀,而涛公就写一缺字,再如十六世孟龙公有子三,灵溯公、应星公、太武公,灵溯公又有介绍,而应星、太武二公又各写一缺字,十七世灵溯公单传十八世羲公,羲公有子二绣公与成公,对绣公有简要介绍,对安定始祖成公有详细介绍,自成公以下各支迁移何处都有介绍。仅仅只写迁何处之后,那么这支就没介绍后人如何如何了,我曾在宗亲网上发贴要求胡海老先生提供大通考就想看看其他各支的情况,望胡海老先生能成全,谢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