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14658阅读
  • 1852回复

胡氏各地字派字辈汇总(求精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30 发表于: 2007-04-19
湖北武昌咸宁胡氏始祖“福五公” ——迁谷城“胡姓'
        自二零零一年 着手准备接续我《胡氏宗谱》兴祖、兴册二公支谱以来,足迹就遍及汉水南河上下的数县市查找胡氏后人。谱者乃可正本清源,亦可记录历代的兴衰荣辱。《胡氏宗谱》自清朝宣统年间由“安定堂”谱局续之,迄今为止已近百年。因中国之国情,我胡氏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生活在政策的底线,以致我胡氏整整两代人被葬送在这半个多世纪的乱世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胡氏的生活面貌才得以改善。勤劳、肯干、上进、是祖辈传下来的美德。而在动荡的年代里有很多的人被迫流离失所,漂泊异乡,查证不到音讯,更有家破人亡者,因谱牒多年失修,也给考证带来困难。提起续谱多数青年的胡氏后人以茫然视之,不以为然。但是还是有较大一部分族人协力相助,如六伯父“明朝”、幺伯父“明宪、家父”明珠、祖公嫡孙“春东”、正怀之孙“春生”等都鼎力相助,提供很多我胡氏后人的信息。这次初版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玛瑙观、紫金、官坊的学公后人有较多的在这次续谱时遗漏,未得实数,实属遗憾。也有许多本未知晓的,望在下次接续时能完善。还有早年已迁往异地的胡氏 祖公、册公后人与我联络(邮箱:chunli35@21cn.com)以便再版续之
    谱牒的重要不仅仅是知道家门出自于何处,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数百年来家族的发展史,更好的总结先人丰功伟绩鞭策激厉后人、与过失与不足来警醒后人,使胡氏家族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其实现代的胡姓后人能有几人可以说清楚自己祖先来自何方?几十年前,乃至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自己从祖谱记载的由来——甚至连原来祖谱也不敢确认“福五公”从南昌迁咸宁前的情况。经网络查询和在中华姓氏研究会获得的信息,得知我们祖先祖居江南,后获朝廷封地豫彰(今江西),华林胡氏便是我等始祖。纵观数代人的努力、付出、胡氏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胡氏一直以经商营生,多以勤俭持家,创办工厂、商铺、药铺造福乡邻。咸宁始祖福五公自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株石巷迁咸宁县丰乐乡泉塘村。又在清康熙年间,祖 一吉、一英公逆汉水而上,选居南河码头“东庄峪”作进山居地。由于近居地属青山,盛产毛竹,我胡氏就在这依山傍水之地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火纸厂和红纸厂。生产的纸类又用船出南河穿汉水运抵武昌,继而购回山里紧缺的日常用品
  之物,互通有无。经数百年的经营,由东庄峪分往各地创业的子弟就多了起来——南河流域凡是有竹、有水的地方就有胡氏后人。其间也有迁往关东百里河的、竹山、竹溪、陨县、宜昌兰草河等地的,次时已无从查考,在此谨盼望分散百年的胡氏后人能回祖居看看,尽管往年的东庄峪那繁忙的码头不复存在了,那五正五厅的院落曾记录了那里当年的繁荣。还有近十代的胡氏先辈长眠在那里——“东庄峪“。尽管现在的社会人情渐变淡漠,但胡氏祖辈传下“胡家户里不论亲疏”的教诲深深的扎在我的心里。长辈们那份兄弟姐妹的情结我等是自愧不如,家门的情谊何来?是我们胡氏后人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今第二十代“春字辈”、二十一代“忠字辈”有很多都脱颖而出,有政府公务人员,商业将才、工程师等,把胡姓半个多世纪衰落的面貌得以扭转。
    原本此次续谱是想把 祖公、册公两大房头的后人事实记录在谱牒。但是,由于时隔年代久远,有较多的家们已无从查考,再者我的业余时间有限,有一部分在登们采访时又未找到人,遗漏部分实属遗憾。
    原计划是要把《胡氏宗谱》的卷一、卷二仍按两部出版,现将卷一、卷二合并为一部,因源流序记录了数百年来胡氏的历史。在此把源流部分的派行编出:
            福寿胡景仲  兴万大献宗  一应朝元启  开世正明春
            忠义传家国     诗书继缙绅  英才光裕远  礼乐庆维新
            凤德昭云汉  良谋贻后昆  文章鸿保重  勋爵显天廷
    派行是区分辈份层次的标志,若不按派行取名,若干年后就不知根本了。
    在《胡氏宗谱》卷一、卷二、“祖公、册公支谱”即将出版之际,我依然满怀遗憾,因本人的时间、精力、与有关谱牒方面的知识有限,不足和疵漏之处敬请不惜指正,再版时加以修正。
与我联络邮箱:    chunli30@163.com        QQ:360211271
                           
              二零零四年八月        册公第嫡孙     春立撰写

只看该作者 331 发表于: 2007-04-19
湖北武昌咸宁胡氏始祖“福五公” ——迁谷城“胡姓'
        自二零零一年 着手准备接续我《胡氏宗谱》兴祖、兴册二公支谱以来,足迹就遍及汉水南河上下的数县市查找胡氏后人。谱者乃可正本清源,亦可记录历代的兴衰荣辱。《胡氏宗谱》自清朝宣统年间由“安定堂”谱局续之,迄今为止已近百年。因中国之国情,我胡氏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生活在政策的底线,以致我胡氏整整两代人被葬送在这半个多世纪的乱世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胡氏的生活面貌才得以改善。勤劳、肯干、上进、是祖辈传下来的美德。而在动荡的年代里有很多的人被迫流离失所,漂泊异乡,查证不到音讯,更有家破人亡者,因谱牒多年失修,也给考证带来困难。提起续谱多数青年的胡氏后人以茫然视之,不以为然。但是还是有较大一部分族人协力相助,如六伯父“明朝”、幺伯父“明宪、家父”明珠、祖公嫡孙“春东”、正怀之孙“春生”等都鼎力相助,提供很多我胡氏后人的信息。这次初版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玛瑙观、紫金、官坊的学公后人有较多的在这次续谱时遗漏,未得实数,实属遗憾。也有许多本未知晓的,望在下次接续时能完善。还有早年已迁往异地的胡氏 祖公、册公后人与我联络(邮箱:chunli35@21cn.com)以便再版续之
    谱牒的重要不仅仅是知道家门出自于何处,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数百年来家族的发展史,更好的总结先人丰功伟绩鞭策激厉后人、与过失与不足来警醒后人,使胡氏家族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其实现代的胡姓后人能有几人可以说清楚自己祖先来自何方?几十年前,乃至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自己从祖谱记载的由来——甚至连原来祖谱也不敢确认“福五公”从南昌迁咸宁前的情况。经网络查询和在中华姓氏研究会获得的信息,得知我们祖先祖居江南,后获朝廷封地豫彰(今江西),华林胡氏便是我等始祖。纵观数代人的努力、付出、胡氏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胡氏一直以经商营生,多以勤俭持家,创办工厂、商铺、药铺造福乡邻。咸宁始祖福五公自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株石巷迁咸宁县丰乐乡泉塘村。又在清康熙年间,祖 一吉、一英公逆汉水而上,选居南河码头“东庄峪”作进山居地。由于近居地属青山,盛产毛竹,我胡氏就在这依山傍水之地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火纸厂和红纸厂。生产的纸类又用船出南河穿汉水运抵武昌,继而购回山里紧缺的日常用品
  之物,互通有无。经数百年的经营,由东庄峪分往各地创业的子弟就多了起来——南河流域凡是有竹、有水的地方就有胡氏后人。其间也有迁往关东百里河的、竹山、竹溪、陨县、宜昌兰草河等地的,次时已无从查考,在此谨盼望分散百年的胡氏后人能回祖居看看,尽管往年的东庄峪那繁忙的码头不复存在了,那五正五厅的院落曾记录了那里当年的繁荣。还有近十代的胡氏先辈长眠在那里——“东庄峪“。尽管现在的社会人情渐变淡漠,但胡氏祖辈传下“胡家户里不论亲疏”的教诲深深的扎在我的心里。长辈们那份兄弟姐妹的情结我等是自愧不如,家门的情谊何来?是我们胡氏后人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今第二十代“春字辈”、二十一代“忠字辈”有很多都脱颖而出,有政府公务人员,商业将才、工程师等,把胡姓半个多世纪衰落的面貌得以扭转。
    原本此次续谱是想把 祖公、册公两大房头的后人事实记录在谱牒。但是,由于时隔年代久远,有较多的家们已无从查考,再者我的业余时间有限,有一部分在登们采访时又未找到人,遗漏部分实属遗憾。
    原计划是要把《胡氏宗谱》的卷一、卷二仍按两部出版,现将卷一、卷二合并为一部,因源流序记录了数百年来胡氏的历史。在此把源流部分的派行编出:
            福寿胡景仲  兴万大献宗  一应朝元启  开世正明春
            忠义传家国    诗书继缙绅  英才光裕远  礼乐庆维新
            凤德昭云汉  良谋贻后昆  文章鸿保重  勋爵显天廷
    派行是区分辈份层次的标志,若不按派行取名,若干年后就不知根本了。
    在《胡氏宗谱》卷一、卷二、“祖公、册公支谱”即将出版之际,我依然满怀遗憾,因本人的时间、精力、与有关谱牒方面的知识有限,不足和疵漏之处敬请不惜指正,再版时加以修正。
与我联络邮箱:    chunli30@163.com        QQ:360211271
                           
              二零零四年八月        册公第嫡孙    春立撰写

只看该作者 332 发表于: 2007-04-19
湖北武昌咸宁胡氏始祖“福五公” ——迁谷城“胡姓'
        自二零零一年 着手准备接续我《胡氏宗谱》兴祖、兴册二公支谱以来,足迹就遍及汉水南河上下的数县市查找胡氏后人。谱者乃可正本清源,亦可记录历代的兴衰荣辱。《胡氏宗谱》自清朝宣统年间由“安定堂”谱局续之,迄今为止已近百年。因中国之国情,我胡氏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生活在政策的底线,以致我胡氏整整两代人被葬送在这半个多世纪的乱世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胡氏的生活面貌才得以改善。勤劳、肯干、上进、是祖辈传下来的美德。而在动荡的年代里有很多的人被迫流离失所,漂泊异乡,查证不到音讯,更有家破人亡者,因谱牒多年失修,也给考证带来困难。提起续谱多数青年的胡氏后人以茫然视之,不以为然。但是还是有较大一部分族人协力相助,如六伯父“明朝”、幺伯父“明宪、家父”明珠、祖公嫡孙“春东”、正怀之孙“春生”等都鼎力相助,提供很多我胡氏后人的信息。这次初版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玛瑙观、紫金、官坊的学公后人有较多的在这次续谱时遗漏,未得实数,实属遗憾。也有许多本未知晓的,望在下次接续时能完善。还有早年已迁往异地的胡氏 祖公、册公后人与我联络(邮箱:chunli35@21cn.com)以便再版续之
    谱牒的重要不仅仅是知道家门出自于何处,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数百年来家族的发展史,更好的总结先人丰功伟绩鞭策激厉后人、与过失与不足来警醒后人,使胡氏家族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其实现代的胡姓后人能有几人可以说清楚自己祖先来自何方?几十年前,乃至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自己从祖谱记载的由来——甚至连原来祖谱也不敢确认“福五公”从南昌迁咸宁前的情况。经网络查询和在中华姓氏研究会获得的信息,得知我们祖先祖居江南,后获朝廷封地豫彰(今江西),华林胡氏便是我等始祖。纵观数代人的努力、付出、胡氏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胡氏一直以经商营生,多以勤俭持家,创办工厂、商铺、药铺造福乡邻。咸宁始祖福五公自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株石巷迁咸宁县丰乐乡泉塘村。又在清康熙年间,祖 一吉、一英公逆汉水而上,选居南河码头“东庄峪”作进山居地。由于近居地属青山,盛产毛竹,我胡氏就在这依山傍水之地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火纸厂和红纸厂。生产的纸类又用船出南河穿汉水运抵武昌,继而购回山里紧缺的日常用品
  之物,互通有无。经数百年的经营,由东庄峪分往各地创业的子弟就多了起来——南河流域凡是有竹、有水的地方就有胡氏后人。其间也有迁往关东百里河的、竹山、竹溪、陨县、宜昌兰草河等地的,次时已无从查考,在此谨盼望分散百年的胡氏后人能回祖居看看,尽管往年的东庄峪那繁忙的码头不复存在了,那五正五厅的院落曾记录了那里当年的繁荣。还有近十代的胡氏先辈长眠在那里——“东庄峪“。尽管现在的社会人情渐变淡漠,但胡氏祖辈传下“胡家户里不论亲疏”的教诲深深的扎在我的心里。长辈们那份兄弟姐妹的情结我等是自愧不如,家门的情谊何来?是我们胡氏后人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今第二十代“春字辈”、二十一代“忠字辈”有很多都脱颖而出,有政府公务人员,商业将才、工程师等,把胡姓半个多世纪衰落的面貌得以扭转。
    原本此次续谱是想把 祖公、册公两大房头的后人事实记录在谱牒。但是,由于时隔年代久远,有较多的家们已无从查考,再者我的业余时间有限,有一部分在登们采访时又未找到人,遗漏部分实属遗憾。
    原计划是要把《胡氏宗谱》的卷一、卷二仍按两部出版,现将卷一、卷二合并为一部,因源流序记录了数百年来胡氏的历史。在此把源流部分的派行编出:
            福寿胡景仲  兴万大献宗  一应朝元启  开世正明春
            忠义传家国    诗书继缙绅  英才光裕远  礼乐庆维新
            凤德昭云汉  良谋贻后昆  文章鸿保重  勋爵显天廷
    派行是区分辈份层次的标志,若不按派行取名,若干年后就不知根本了。
    在《胡氏宗谱》卷一、卷二、“祖公、册公支谱”即将出版之际,我依然满怀遗憾,因本人的时间、精力、与有关谱牒方面的知识有限,不足和疵漏之处敬请不惜指正,再版时加以修正。
与我联络邮箱:    chunli30@163.com        QQ:360211271
                           
              二零零四年八月        册公第嫡孙    春立撰写

只看该作者 333 发表于: 2007-04-19
忠博:你好!难得你也有心来关心我们胡姓宗脉! 
                      ——幺爹    春立

只看该作者 334 发表于: 2007-04-19
道出豫章?豫章就是华林?

只看该作者 335 发表于: 2007-04-19
请问chunli30宗亲所发的福五公的祖上源流如何?比如说是华林胡氏还是其他一些派别?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336 发表于: 2007-04-19
这位宗亲好!

看了这位宗亲的帖子很受感动."胡家户里不论亲疏",才有宗亲这份热情.借助宗亲网,相信一定能帮助你联系上更多的同宗.

另外在网上发布咸宁族谱的是这位宗亲吗?我想问问,你是怎样将旧谱内容文本电子化的,我知道这可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令人望而生畏.你是怎么做到的?

看华林谱迁湖北咸宁的分支很多,不知道福五公这一支源于华林哪一世?喜全兄可能知道.南山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4-20 13:03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37 发表于: 2007-04-19
广东开平儒良胡氏,始迁祖良甫公,历23代,字辈;****协,奕世永昌和,维持忠厚道,连捷文武魁.

只看该作者 338 发表于: 2007-04-19
我是湖北汉阳城头山下湾胡姓后人;我是"良"字辈,望同族宗亲与我联系.我的QQ:52218339.
始迁祖××,由江西迁入到湖北汉阳城头山,历×代,可溯始祖:只知道是"士"字辈,字派:士启学山、贤良方正、克兴善后、必有余庆、先人德圣、家道昌明”
只看该作者 339 发表于: 2007-04-20
寻源,陕西神木
家中没有家谱,只知道曾祖在陕西神木曾经商积累了家产,到解放时又变成赤贫,不知道曾祖的真名,拼音是GouYan,祖父叫胡罗替,大概是战乱和古代诛族的刑罚令人不敢修家谱吧,可惜, 我的QQ是:2284219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