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90阅读
  • 2回复

红军新6军参谋长胡慎己--- 卧底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3-30
                                               红军新6军参谋长胡慎己--- 卧底英雄
胡慎己,本名胡陈杰, 当时,四川军阀纷纷易帜,1927年3月,党组织决定派遣胡陈杰随朱德入四川工作,说服川军杨森,参加国民革命军。这天,秋风萧萧,细雨蒙蒙。武昌码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胡陈杰等30来个中青年人,在朱德率领下,装扮成商人模样,搭乘开往重庆的船,溯江而上。一路上他神态自若,神态自若,谈笑风生。
朱德说话朴实,平易近人,胡陈杰虽是第一次和朱德见面,但一见如故。朱德向胡陈杰询问了北伐军的情况和对国内形势的看法,他都恭敬地作了回答。朱德对他说:“杨森是我的好朋友,但他是吴佩孚的旧部。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做他的工作。”朱德又说:“川军纪律涣散,恶习甚多,老百姓叫他们是双枪兵(步枪、烟枪)。你们到川军后,要联系群众,开展进步活动,使这支部队跟上国民革命步伐。”
对此,胡陈杰极表赞同,并且说,做旧军队的工作,上层重要,下层更重要,把基层的官兵争取到革命方面来,事情就好办了。朱德见他有见识、有能力,便决定派他去二十军五师工作。这是出于两点考虑:一、胡陈杰同五师师长郭汝栋是同乡,郭的弟弟郭汝瑰和胡陈杰又是黄埔同学。郭汝栋对胡陈杰早已有了解,且十分赏识和信任。二、当时五师驻防四川涪陵,而涪陵的战略地位又极为重要。它位于长江与乌江的汇流处,沿长江逆水而上可达西南重镇重庆。顺江而下,又有三峡天险紧锁川东大门。西进乌江,则是川鄂湘黔的结合地区。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胡陈杰在涪陵站稳脚跟,那么就能为党控制一支武装力量和这大片战略要地。
“怎么样?有困难吗?”朱德交待完任务问。
“没有,抓住郭汝栋,我会见机行事的。”胡陈杰信心十足地回答。
胡陈杰肩负党的重托,带着朱德的嘱咐去五师政治部报到。通过共产党员尹肇洲(五师政治部主任)接上了组织关系。,郭汝栋见胡陈杰是自己的同乡、弟弟的同学,又是黄埔高才生,有点相见恨晚,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帮手,不久即任命胡陈杰为该师政治部上校副主任。 
 1927年7月初,郭汝栋因急于投靠刘湘,便运用极端卑鄙的手段诱捕了他的老师、中共涪陵县委委员、农民自卫队总指挥李蔚如,并押解至重庆杀害。尹肇州因是公开的共产党员,经请示党组织后,辞职以示抗议。胡陈杰便接替了尹的政治部主任职务,以后,又担任了地下党军委书记。
1927年初,郭汝栋办的随营军官学校,胡陈杰负责学校的政治工作。他就趁机将黄埔毕业的共产党员饶绘丰、袁镜铭、徐孔嘉等派到随营学校作教官。尔后又征得汝栋应允,开办了一个将校队,训练中、上层指挥人员。由于胡陈杰及一批军事教官的努力,随营学校办生机勃勃调,并在学员中秘密发展杨克明(杨克明后任红33军政委)等加入中共,等随营军官学校学员结业时,党员已达十余名,不是党员的也心向革命。这样,党组织就得以通过随营学校对郭部各级军官灌输革命思想。军队中的党组织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吸收了一些积极分子入党,在一些营、连建立了党支部和小组,党的力量在郭部迅速发展。政工人员的威信也提高了。
郭汝栋是四川省铜梁县人,在四川军阀中较有实力,早有割据一方的野心,但他此时羽毛未丰,正想大力延聘干练之才。胡陈杰在郭部审时度势,感到郭汝栋扩充自己力量的心理可以为革命所利用。四川省主席刘湘与杨森结结怨甚深,他向南京指控杨森收留吴佩孚,危害国民政府,并力荐郭汝栋代杨森为二十军军长,郭对此垂涎欲滴,要胡陈杰代表他到南京谋取这个肥缺。胡陈杰将此事报告了党组织,党组织同意他前去活动。
  胡陈杰 于1928年春,手执南京政府委任状回到涪陵。郭如获至宝,当即任胡陈杰为军部副官长。
胡陈杰工作活跃,智勇双全。平时那些骄横的团营长也不敢怠慢。接着,又戒烟赌,淘汰堕落腐朽的基层军官,改善士兵生活,深受广大官兵欢迎,在二十军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郭部战斗力明显提高。郭汝栋十分高兴,郭更感胡陈杰人才难得,与他一起工作的政工人员也是干才。对其才华大为赞赏和十分信任,更是深信不疑。很快地提拔胡陈杰任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兼副官长。
不久,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重庆发生了“三三一”惨案,刘湘和王陵基向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挥起了屠刀。 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后,重庆和下川东一带的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任白戈、邓劼刚等数十位同志到涪陵避难。后来,参加南昌起义被打散的一些同志也陆续来到这里。胡陈杰住的是单家独院,房子比较宽裕,这些同志便以胡的“亲戚”、“同学”等名义在这里住下来。那时,他家几乎成了旅馆,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的,经常是十几个人吃饭,晚上就在屋子里打地铺睡,走时还要还解囊相助送路费。自己的薪水不够用,就写信向家里要钱。
人太多房屋不够住,胡陈杰便在潘家巷找了一处住房,特意将爱人杨文锦接到这里操理家务,其实是负责接待刚刚逃出魔爪的党员同志。这期间,他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也有不少进步青年来此寻找革命出路。。一时,楼上楼下都挤满了“食客”,。因此,同志们开玩笑说:“胡陈杰是革命的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不少同志在他家里转危为安,转移别处去了。
不久,白色恐怖也笼罩了这座江城,郭汝栋也曾多次要胡陈杰带兵搜查地下党员。胡陈杰总是秘密派人通知地下组织转移,然后虚张声势去搜查。结果,往往是“大举清共,未获一人”。久而久之,一些师旅长对胡陈杰的好客行为产生怀疑,要求郭汝栋加强防范。郭汝栋便命令胡陈杰进行突袭性大搜捕,并暗中窥视他是否通共,以达其一举破获我涪陵地下党组织的险恶企图。在这紧急时刻,胡陈杰沉着机智,以检查部队随时准备行动为名,借机让靠近他的党员将危急情报暗示出去。结果,大搜捕时还是未获一人。
1928年9月4日,重庆《国民公报》报道:涪陵郭部“政治部主任胡陈杰公布大举清共,连日在学校、铺户搜查,数日未获一人”。这就不能不引起郭汝栋对他的怀疑。同时,社会舆论也对他不利。1929年6月19日,重庆《国民公报》在报道地下党活动情况时说:“尤其川东特委在川东各县活动异常,其原因盖由某主任系一共产党,而一般共匪系为其掩护。”1929年7月,郭汝栋命令胡陈杰对涪陵城镇、乡村、学校、店铺进行突袭性大搜捕,企图一举破获涪陵党组织,并暗中窥探胡陈杰是否通共。在这危急时刻,胡陈杰巧妙而迅速地传递了情报。在17日的大搜查中,除搜到少数书刊材料外,郭汝栋要抓的共产党员一个也未抓住。
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
胡陈杰在沉思。胜利的北伐进军,朱德的句句嘱托,一齐在他脑海里,浮现着。他在黑暗中睁大眼睛,苦苦思索着:大革命失败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严峻的历史在无情地考验着每个革命者。
经过反反复复地思索,胡陈杰决定继续留在郭汝冻部,默默地为党工作,以待时机。
随着陪陵革命形势的高涨和党的力量在川军中壮大,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在川东以涪陵、南川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还先后派刘成辉、许斌、贺守朴等到涪陵,加强军运和农运工作。军支书记胡陈杰,坚决执行省委指示,派霍恂到彭水向时俊师任少校团副,在向师内建立了军支,与涪陵相呼应,伺机发动兵变。
1929年,蒋介石调郭汝栋部出川。中共四川省委由于受当时中央“左”倾错误影响,不顾客观条件成熟与否,决定乘郭部出川之机,发动兵变,建立川东红军,并派省军委书记李鸣珂前往涪陵组织特委,作为兵变的最高指挥机关。李鸣珂到涪陵后,便以黄埔同学的名义,住在胡陈杰家中,并对胡陈杰说了省委的决定。胡陈杰思之再三,为了党的利益,还是直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几年来,由于大家的努力,党组织在二十军有了很大的发展,党员也不少。但是要现在发动兵变,条件还不成熟。因为党员多数是政工干部,直接掌握兵权的不多。我是军支书记,是要对兵变负责的。”
李鸣珂听罢他的汇报,认为有理,便尊重他的意见,请示省委改变兵变计划。谁知省委仍坚持如期发动兵变,并确定让有共产党员担任连长的三连、九连和十一连同时行动,以十一连连长赵启明为突击队长。不料,被一营营长郑希杰告密出卖了兵变计划。郭汝栋得知信息后,暗派亲信立即将这几个连队监视起来。同时抓捕了任朝绪、袁镜铭等,准备枪决,后经胡陈杰极力营救,得以脱险。在这种情况下,赵启明仓促应变,只带出两个排(共51人),几经转战,经遭失败。
1930年,郭汝栋开赴湖北,蒋介石为了控制这支部队,重新委派了二十军政治部主任。一天晚上,郭汝栋宴请胡陈杰。酒过三巡,他举起酒杯说:“老弟,情况你都知道,人各有志,看来我只好为你送行了!”席间,郭汝栋还劝说胡陈杰到日本留学深造,并送胡陈杰大洋一千元,名为礼送,实际上这是在下逐客令。
事态发展完全在胡陈杰的预料之中。他不懊丧,不气馁。三年多来,他利用这块“宝地”掩护同志,发展组织,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此时此刻,他惟一感到遗憾和内疚的,是未能把这支部队拉出来,使它成为党和人民的武装力量。现在,郭汝栋已经完全跪倒在蒋介石脚下,奉蒋之命正要去湖北参加“围剿”红军,分道扬镳,已是历史的必然了。胡陈杰坦荡、乐观,怀着拳拳之心踏上了新的征程! 。
而胡陈杰考虑的是另一条道路——到革命根据地去参加战斗!
同期先后四川做党建,兵运工作的有杨闇公刘伯承,陈毅,李鸣珂,旷继勋,王维舟等。
1930年6月下旬,胡陈杰回到故乡铜梁。
1930年6月,在同妻子话别的时候,他满怀深情地说:胡陈杰告别爱妻杨文锦说:“文锦,这一次我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今后别说见面,就是通信恐伯也不那么容易了。我是共产党员,这你知道。如果我不死,今后会有完聚的日子。两个孩子只好全依托你了。稍顷,他又充满自信地说:我们的辛苦不会是白费的,再过20年一定是共产党的天下!”
7月9日拂晓,胡陈杰由弟弟胡陈纲陪同离别了生养他的故乡,取道重庆,前往上海。
当晚,军阀刘湘已在重庆制定了暗杀胡陈杰的行动计划。幸亏胡陈杰住在郊外一家小旅店中,第二天拂晓登上一艘开往上海的日本货轮离开重庆,安全脱险。
1930年7月中旬,他辗转到了上海,和党组织接上了关系。郭汝栋给的那钱,他交给党作活动经费。不久,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志相继到了上海,胡陈杰与他们一直参加地下活动,宣传党的主张,散发传单,搞得敌人心惊胆颤。
  胡陈杰为了便于活动,仍然以国民党高级军官的面貌出现,下榻于爱多亚路一个豪华的旅馆之中,并通过组织上规定的联络渠道,向中央表达自己到革命根据地参加战斗的愿望。


在上海临行前,胡陈杰给妻子杨文锦留了一封信,并且附了一张身穿僧衣、头戴僧帽、手拿佛珠的照片,背后题诗一首,诗曰:拔出慧剑斩六根,扫荡群魔朝至尊。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04-03
(未完待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10-08
(四)红军新6军参谋长胡慎己--- 卧底英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