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80阅读
  • 3回复

红顶商人胡雪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6-11-21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安徽绩溪湖里村人。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2-09
胡雪岩的直系后代现在有200余人,多在海外,分布在7个国家,几乎不经商。而胡雪岩临终前曾对儿子说:白老虎可怕。意即白花花的银两害人,经商是最有风险的事情。于是在胡氏后人中,几乎无人经商,也无人入仕,基本“从文从教从自然科学”。

胡雪岩生三子,

长子胡楚十九岁亡.

次子胡缄三有两子,胡缄三卖掉了胡庆余堂的“招牌股”,送子孙到了国外读书。

三子胡品三有四子.长子胡萼卿,也就是雪岩的长孙,中了前清的举人.后来留学日本,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胡萼卿共生几子不祥,只知道有一位叫胡亚光,爱画,1923年,在杭州创办了“亚光绘画研究所”,生子女四,长子胡允正.现在应该有八十多岁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2-09
根据我近5年的调查,胡雪岩的直系后裔有200多人,其弟的后裔也有200多人。”胡维平拿出一沓他与胡雪岩嫡裔的信件给记者看:“我现在找到的只有10多人,他们分别住在上海、杭州、重庆、太原和深圳。”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胡氏宗亲网》,打造胡氏寻根第一网
联系方式:
eMail:swordfly369@163.com
QQ:240354002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9-29
引用第2楼admin于2006-12-09 08:54发表的  :
根据我近5年的调查,胡雪岩的直系后裔有200多人,其弟的后裔也有200多人。”胡维平拿出一沓他与胡雪岩嫡裔的信件给记者看:“我现在找到的只有10多人,他们分别住在上海、杭州、重庆、太原和深圳。”

请问胡雪岩后人中有没有一位叫胡仲均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