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68阅读
  • 1回复

中国徽州胡氏村落文化综合陈列馆珍品选介之一——谱牒(4)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10-17
民国版绩溪龙井胡氏族谱--便览

     1921年明经胡绩溪龙井派宗谱印成后,只印了五十多套分给捐资编印宗谱的富户珍藏。一些贫困族人欲借阅却很不便,欲购藏又缺资金。于是谱局(即宗谱编委会)又从宗谱中撮其大要,萃其精华集为一册付梓。族谱便览的主要内容有:1、祖系纪略歌,一至二十世;2、通冥赋;3、明经胡诸贤(以云峰、梅岩等七哲为主)事略;4、祭文录;5、统宗谱诗文摘录;6、一至二十世祖世系。另预留续接世系的空页十数张。由于这个谱牒版本的罕见性和独特性,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卞利教授,特为《族谱便览》写了颇有影响的学术专文。全文附后。徽州谱牒研究宏观与微观的考察
卞利
徽州谱牒研究宏观与微观的考察
徽州谱牒:家族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和黄山学院主办的“徽州谱谍:家族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黄山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8篇。
一、对徽州谱牒的宏观和微观考察
“家之有谱,犹郡之有志,国之有史。”谱牒是研究家族史、社会史和经济史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徽州谱牒存世数量多,时间早、价值高,是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有学者利用大量的家谱资料,从欧苏是徽州谱牒的体、朱熹思想是徽州谱牒的魂这一独特角度,对徽州谱牒进行了宏观概括和论述。他从史料的爬梳入手,对存世的元代徽州11种家谱中,作为世家大族的6种汪氏谱牒的宗旨、内容和体例进行了论述,对谱牒的地域性差异和谱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从民间文献与文化传承的视角,对包括徽州谱牒在内的谱牒的复杂类型以及使用中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对程敏政编纂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活动、发凡起例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徽州谱学知识进行探讨。有学者对徽州私家纂谱和公修族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公修族谱反映的是文献历史,私纂家谱则更接近历史实态。也有学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包括徽州在内的谱牒文化功能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变迁的过程。对徽州在内的谱牒在研究人居史中的价值及其变迁的过程,对徽州谱牒在研究人居史中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并探讨谱牒文献作为研究史料的意义以及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有学者以清末民初徽州绩溪宅坦龙井胡氏宗族编纂的《族谱便览》为例,考察民国初年作为族谱普及本读物的功能和意义,认为在新文化运动先锋胡适的故里,在宅坦前后村庄不断编纂出提倡新思想、新式职业教育的家谱时,宅坦胡氏宗族却出现旨在强化封建伦理道德意识和宗族控制的家谱以及家谱的普及本《族谱便览》,这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
对徽州谱牒的个案考察方面,论文和大会的报告都有不少涉及,范围突破了徽州本土。有学者结合《新安名族志》的编纂背景,对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跨地域谱牒形式进行了考察。对清末徽州民间的宗谱纂修活动,对寄居徽州本土之外的徽州望族的考察,得出徽州人在江南共同塑造“徽州祖先”的结论。
二、宗族和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深入扎实
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利用徽州谱牒和文书,对徽州宗族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是徽学研究重要的核心和主体。
有学者通过大量精细的图表,以《新安名族志》中涉及的宗族姓氏和住居地点进行了考察,以婺源朱氏、汪氏和王氏同族集团的考察为例,对唐宋之间徽州同族结合的诸种类型作了深入的剖析。对明清以来徽州和苏州的宗族组织、宗族意识的差异、徽州宗族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徽苏两地宗族组织、乡绅与包括乡约、会社等其它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等,从徽州与苏州两地互动的视角,对两地基层社会多元控制的模式与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新的观点和看法。有学者从自然环境、宗族制度、徽商群等角度探讨了明清徽州区域崇商尚儒风俗双重特性的成因,对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徽州女人进行了探索。有学者利用呈坎罗氏谱牒资料,研究了呈坎罗氏与宗族裂变问题,探讨徽商活动与村落、家庭社区的变迁以及徽州望族与小姓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对徽州叶姓源流进行考察,并由此论及区域姓氏与中华姓氏学、宗族史和谱牒学的关系,运用诸种萧江氏家谱资料,对婺源萧江氏宗族源流进行了考辨。
文书和徽商以及徽州经济史也是热门论题之一。有学者利用《千隆黟县胡氏阄书汇录》这一珍贵的分家阄书原始文书汇编资料,研究诸子均分制与家庭经济的变动,指出其经济变动纵向上呈曲线性轨迹,横向上显示出不平衡性,总体上则呈向前发展的态势。
除徽州谱牒家族与社会的主题之外,还有一些涉及到非徽州的问题。例如,北宋士大夫的寄居与宗族之间的关系,从空间和信息交流视点出发,论述离开乡里寄居的士大夫留在乡里的士人之间的关系,其视野新颖开阔。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此贴被胡维平在2010-10-17 16: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0-17
这册《便览》,早有耳闻,今已得见,感谢维平。

出全本大部头的族谱,有些贫寒族人不一定买的起。编谱者想出了这个办法,出版“精华普及本”,照顾到这部分族人的实际需要,这是个好办法。出版发行不同的族谱版本,有经济能力的族人可以去买“精装本”传世收藏,一般族人可买“平装本”,贫寒无力购买的族人,可以出很少的钱甚至免费得到“精华普及本”,这件举措发生在胡维平的家乡,足以证明他们具有相当的智慧,解决了修谱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反观现代的修谱案例,却很少有人能够这样“想族人而想”。几部全国胡氏通谱的编修问世,都是标价出售,最少也要数百元以上。有的连样书也要原价出售,可以回扣给中间商,但读者最终必须要原价购买。胡海先生认为,既然是利用宗亲的捐款修谱出书,就应该不收钱或少收钱,我曾写过一篇“建议将《世界胡氏通谱》样书免费发送”的呼吁,但从未得到这个组织的任何回应。从它的样书看,厚厚的大部头里面居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什么“附录”,读者反映很大。不知道这次最终的定稿,对这部分内容是如何的处理。

据我所知,也有一些地方的族人采用过维平宗亲这支的做法,将族谱精华另编出书,或是出版阶段性的新谱摘要,只收极少一部分钱或免费赠送族人。这种作法值得我们现代人研究践行。

南山 2010.10.17

我们论坛有站长收集的“民国绩溪宅坦《胡氏龙井派族谱便览》简述”一文,请宗亲参考阅读: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336

我对作者文中“编撰《便览》的目的是加强宗族控制,而不是造福于宗族成员”的观点不敢苟同。如果宗族成员不认可你这套族谱,你就是白送给他也不愿意接受的。我们知道,旧时修谱有很多族人就连“人丁费”都交不起,他哪有钱来买你的大部头族谱?通过一本《便览》来加强宗族控制,此言牵强了。南山 2010.10.17
[ 此贴被南山在2010-10-17 21:2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