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732阅读
  • 46回复

历代胡姓进士名录----胡氏宗亲网整理发布(2011.07.2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7-19
—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4-04-07) —
        

 历 代 胡 姓 进 士 名 录
 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发布
2011.07.20
编号姓名籍贯年代
唐代
NS-01250胡元礼 定城人则天朝(684-704年)进士擢第,累授洛阳尉。
NS-01251胡瑜 唐开元(713-741年)中,瑜、瑱、玘并举进士
NS-01252胡瑱 唐开元(714-741年)中瑜、瑱、玘并举进士
NS-01253胡口  天宝十三年(754年)军谋出众科进士
NS-01254胡玫  旧唐书 胡证传:证伯父玫,登进士第。
NS-01255胡玘   韩愈《胡明允墓铭》“明允之父瑱伯父玫皆登第
NS-01256胡宰臣貝州宗城(今河北威县)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 》
NS-01257胡珦 字潤博貝州宗城(今河北威县)宰臣子 大历七年(772年)进士
NS-01258胡证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一804年)进士
NS-01259胡谅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 龙虎榜第22名
NS-01260胡濬 李瑞诗元丞宅送胡濬及第东归觐“登龙兼折桂”
NS-01261胡直钧 钧一作“均” 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NS-01262胡口 疑为胡遇,胡珦子貝州宗城(今河北威县)元和十年(815年)进士及第
NS-01263胡溵 胡证子 《宣室志》:大和七年(833年)春,登进士第
NS-01264胡锜  咸通十四年(873年)进士
宋代
NS-00001胡日新 歙州婺源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癸亥科 苏德祥榜
NS-00002胡旦 字周父滨州渤海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 胡旦榜
NS-00003胡令仪 开封府陈留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明经科
NS-00004胡用之 字从先洪州奉新(一作筠州高安)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己丑科 陈尧叟榜
NS-00005胡则 字子正婺州永康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己丑科 陈尧叟榜
NS-00006胡克顺 洪州奉新(一作筠州高安)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己丑科 陈尧叟榜
NS-00007胡日宾 遂州遂宁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 孙何榜
NS-00008胡从义 袁州萍乡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 孙何榜
NS-00009胡咸秩 袁州宜春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 孙何榜
NS-00010胡用庄 字敬夫洪州奉新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 陈尧咨榜
NS-00011胡尧佐 苏州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 陈尧咨榜
NS-00012胡肃 泉州晋江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 陈尧咨榜
NS-00013胡宾王 字时贤韶州曲江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 陈尧咨榜
NS-00014胡用礼 洪州奉新(一作瑞州高安)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 李迪榜
NS-00015胡用时 洪州奉新(一作筠州高安)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 李迪榜
NS-00016胡拱之 永州祁阳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 李迪榜
NS-00017胡晏 常州武进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 李迪榜
NS-00018胡靖 泉州晋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戊申科 姚哗榜
NS-00019胡献卿 苏州长洲宋真宗大中样符八年(1015)乙卯科 蔡齐榜
NS-00020胡用舟 洪州奉新(一作筠州高安)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己未科 王整榜
NS-00021胡仲元 越州新昌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己未科 王整榜
NS-01249胡宿 字武平常州晋陵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甲子科 宋郊榜
NS-00022胡光 饶州鄱阳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丁卯科 王尧臣
NS-00023胡宾于 字大仪洪州武宁(一作南昌)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丁卯科 王尧臣
NS-00024胡况 字孟淇洪州奉新(一作瑞州高安)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 张唐卿榜
NS-00025胡真卿 洪州奉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 张唐卿榜
NS-00026胡意 常州武进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 张唐卿榜
NS-00027胡望之 永州祁阳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甲戌科 特奏名
NS-00028胡仁防(日旁) 歙州绩溪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 杨寘榜
NS-00029胡宗尧 常州晋陵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 杨寘榜
NS-00030胡遇 歙州绩溪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 杨寘榜
NS-00031胡舜元 建昌军南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 杨寘榜
NS-00032胡缜 常州武进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 杨寘榜
NS-00033胡穆之 建昌军南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 杨寘榜
NS-00034胡口 衡州衡阳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35胡式职 南剑州剑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36胡志宁 泰州如皋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37胡志康 字永宁泰州如皋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38胡宗阳 常州武进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39胡昱 泉州惠安(一作临江军清江)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40胡衍 吉州太和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41胡朝宗 常州武进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42胡楚材 字公乔杭州(一作睦州寿昌)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申科 贾黯榜
NS-00043胡之彦 睦州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 冯京榜
NS-00044胡向 临江军清江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 冯京榜
NS-00045胡英材 睦州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 冯京榜
NS-00046胡试职 南剑州剑浦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 冯京榜
NS-00047胡舜举 临江军清江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 冯京榜
NS-00048胡穆 越州余姚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 冯京榜
NS-00049胡仲堪 潮州潮阳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 郑獬榜
NS-00050胡志中 泰州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 郑獬榜
NS-00051胡宏 歙州绩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 郑獬榜
NS-00052胡叔源 吉州太和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 郑獬榜
NS-00053胡信臣 常州武进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 章衡榜
NS-00054胡宪臣 常州武进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 章衡榜
NS-00055胡阁(内言)   秀州嘉兴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 章衡榜
NS-00056胡象德 常州武进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 章衡榜
NS-00057胡彭年 歙州婺源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 章衡榜
NS-00058胡辟 吉州吉水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 章衡榜
NS-00059胡宗愈 字完夫常州晋陵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 刘辉榜
NS-00060胡偃 永州祁阳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 刘辉榜
NS-00061胡舜元 字叔才池州铜陵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 刘辉榜
NS-00062胡允中 台州宁海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 王俊民榜
NS-00063胡泽 洪州奉新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 王俊民榜
NS-00064胡宗师 常州武进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 王俊民榜
NS-00065胡宗哲 常州武进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 王俊民榜
NS-00066胡宗回 常州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 彭汝榜
NS-00067胡宗炎 字彦圣常州晋陵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 彭汝榜
NS-00068胡阶 虔州赣县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 许安世榜
NS-00069胡宗原 常州武进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 许安世榜
NS-00070胡彦明 临江军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 许安世榜
NS-00071胡蒙 临江军清江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 许安世榜
NS-00072胡恝(上朔) 常州武进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 许安世榜
NS-00073胡时中 字伯正永州祁阳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 特奏名
NS-00074胡知默 常州武进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庚戌科 叶祖洽榜
NS-00075胡璞 字器之南剑州剑浦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庚戌科 叶祖洽榜
NS-00076胡蒉(喷右) 处州龙泉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 余中榜
NS-00077胡解 湖州归安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 余中榜
NS-00078胡兢 无为军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 余中榜
NS-00079胡三省 歙州婺源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 徐铎榜
NS-00080胡勋(左责) 太平州当涂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 徐铎榜
NS-00081胡舜卿 建昌军南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 徐铎榜
NS-00082胡觐臣 常州武进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 徐铎榜
NS-00083胡戴(左寅右戈) 永州祁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 特奏名
NS-00084胡安节 歙州婺源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时彦榜
NS-00085胡希 睦州寿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时彦榜
NS-00086胡庶 广德军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时彦榜
NS-00087胡糙(心旁) 南康军星子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时彦榜
NS-00088胡端修 常州武进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时彦榜
NS-00089胡遵道 临江军清江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时彦榜
NS-00090胡偃 泉州晋江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 特奏名
NS-00091胡伯适 常州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 黄裳榜
NS-00092胡诜 无为军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 黄裳榜
NS-00093胡捐(金旁) 歙州婺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 黄裳榜
NS-00094胡邦杰 岳州平江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 焦蹈榜
NS-00095胡份 字子文处州缙云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 焦蹈榜
NS-00096胡暇 临江军清江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 李常宁榜
NS-00097胡穆 杭州钱塘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 李常宁榜
NS-00098胡开明 吉州庐陵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099胡元珰 南剑州剑浦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0胡元勋(左责) 南剑州剑浦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1胡从易 常州武进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2胡玉汉 道州宁远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3胡充 常州武进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4胡岱 道州宁远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5胡晋侯 洪州新建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6胡躁(王旁) 南剑州剑浦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科 马涓榜
NS-00107胡万柱 道州宁远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08胡安平 字时中筠州(一作苏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09胡其麟 道州宁远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0胡绍 歙州婺源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1胡经仲 永州零陵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2胡浃 苏州吴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3胡谊 广德军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4胡继通 永州祁阳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5胡曼 字长卿饶州乐平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6胡惕 字时甫泉州惠安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7胡愉 杭州于潜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8胡斡化 明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19胡邃 字深之饶州乐平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 毕渐榜
NS-00120胡安国 字康侯建州崇安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1胡乏辅 睦州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2胡汲 字彦思徽州婺源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3胡自节 道州宁远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4胡自筠 道州宁远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5胡自简 道州宁远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6胡伸 字彦时徽州婺源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7胡应莹 道州宁远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8胡其鳌 永州祁阳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29胡直孺 字少汲洪州奉新(一作筠州高安)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30胡聿 常州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131胡文修 常州武进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2胡仕贵 道州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3胡先知 道州永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4胡应珪 永州祁阳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5胡应询 永州祁阳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6胡应埏(王旁)  永州祁阳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7胡应玺 道州宁远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8胡应璧 道州宁远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39胡尚轸(金)  一作珍道州宁远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40胡建宗 道州宁远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庚辰科 李崟榜
NS-00141胡刚中 歙州婺源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2胡交修 字己懋常州晋陵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3胡国瑞 字嘉言睦州寿昌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4胡侔 更名侃 字彦和歙州婺源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5胡赓 常州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6胡献可 睦州寿昌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7胡愈 韶州曲江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癸未科 霍端友榜
NS-00148胡世将 字承公常州晋陵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科 蔡薿榜
NS-00149胡仔 太平州当涂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科 蔡薿榜
NS-00150胡建侯 岳州平江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科 蔡薿榜

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胡南山整理  联系:hxy123@gmail.com  QQ:114412749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7-20 08:4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22-11-23
回 南山 的帖子
南山:[table=856][tr][td=1,1,111]NS-00901[/td][td=1,1,157]胡三顺[/td][td=1,1,174]湖广蕲水[/td][td=1,1,414]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 刘子壮榜/03/220[/td][/tr][tr][td=1,1,111]NS-00902[/td][td=1,1,157]胡悉宁[/td][td=1,1,174]山东临清州[/td][td=1,1,414]清世祖顺治六 .. (2011-07-19 23:21) 

谢南山宗亲的大作!
胡宗贵2022.11.23
一人为大,桥舟度;二人成天,三江遊。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22-10-06
历 代 胡 姓 进 士 概 述
胡南山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隋朝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根据不同资料记载总共产生了进士十余万人。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古代科举制度,产生出数以十万计的杰出人才,这应该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对于历代进士研究一直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姓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至今没有一份较为完整的历代胡姓进士资料问世,实在令我们感到遗憾。本人从其他姓氏热衷于发掘本姓氏进士资料的热情中受到了鼓舞,利用自己的空暇时间,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完成了这份《历代胡姓进士名录》的整理工作,2011年7月在胡氏宗亲网建网五周年之际,发布于宗亲网论坛。希望我的工作能为广大胡氏宗亲的资料查询带来便利,也希望能为今后对胡氏进士研究有兴趣的宗亲提供一份基础性的资料。

    先大致总结一下历代胡姓进士概况。总数为:1264人(唐:15人;宋:494人;金:1人;元:6人;明:386人;清:362人);其中状元:5人(宋:1人;金:1人;明:1人;清:2人);榜眼:3人(宋:1人;清:2人);探花:6人(宋:3人;明:1人;清2人)。一甲总人数14人(宋:5人;金:1人;明:2人;清:6人)。总数说明:明清胡姓进士资料来源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著 (上海古籍版1979年10月新1版),经与其他资料反复核对,人数基本准确:明代386名,清代362名。宋代资料来源于:《宋登科记考》五卷(龚延明、祖慧著,2005年出版),据著书者称录入共四万余人,占宋代进士总数一半不到,胡姓进士共计494人,可能遗漏较多,待今后收集其他资料继续完善。另外也不排除在整理过程中产生的错漏误差。元朝资料来源于:清钱大昕《元进士考》陈文和校点本,其中含部分胡姓举人信息,在录入时已舍去,故只有进士6人。唐代资料来源于:清徐松著《登科记考》北京 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经反复核对只有进士15人。已故北大学者孟二冬(1957-2006)著有《〈登科记考〉补正》一书,估计尚有部分新资料可供补充。2011年7月20日完成的《历代胡姓进士名录》资料,暂定总人数为:1264人(不含武进士)。以下按年代加以叙述。

一、唐代胡姓进士
   《唐代胡姓进士名录》是《历代胡姓进士名录》的一部分,相比较之前完成的两宋、明、清代胡姓进士名录,我更感觉整理《唐代胡姓进士名录》要困难很多,主要是相关资料匮乏。我已经将目前研究唐代科举历史的权威著作----清代徐松《登科记考》一书下载,另外也收集到其他一些《补正》类的资料,在网上一一作了核实。在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整个唐代近三百年的科举历史,我们胡姓进士只有十五人,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鼎盛的唐代时期,胡姓进士这么少?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赘语(下):“据徐松《登科记考》逐年标注的登科数字统计,唐五代进士的总数当在7182人以上,诸科当在3125人以上,因有些年份失载而不注人数,所以这只是最为保守的统计数字。明经科的人数,史无专门载记,其人数倍于进士或更多,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加之秀才、制科、上书拜官、上封拜官、赐及第等,总数当在3万人以上,这大约就是唐五代科举的基本阵容了。”唐代是否有三万科举进士,目前有不同观点,暂按一万人作为对比数字。另据其他科举历史资料,宋代一共产生各科进士近四万人,明代为二万五千人左右,清代则是二万八千人左右。通过计算,我们胡姓进士在唐、宋、明、清代进士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0.5%、1.23%、1.93%、1.29%。令人不解的是,虽然唐代登记进士数仅为实际进士数的很少一部分,但《登科记考》中记载的胡姓进士只有15人,仅占登记数(3000人)的0.5%,相对于宋、明、清代来看,严重不符合胡姓所占比率的常规,而且这其中还有三个进士为同一家族,两个进士有姓无名!

    应该排除对徐松《登科记考》的记载所产生怀疑。清代学者徐松从唐宋时期众多的杂史、笔记、诗文、小说中收集、考证了近3000位唐代进士的资料,尽管存在一些重复、错误、缺漏,但是要错都错,要漏都漏,他没有理由对不同姓氏厚此薄彼。我相信这个比率数据应该是客观的,不能以数据的不完整而加以否定。即使把胡姓进士数乘以3.3,以符合唐代进士总数10000人(徐松著作中有名无资料的人数),胡姓进士也可能只有50人左右,与宋、明、清代的几百名胡姓进士相比,相去甚远。

    另外从唐代各姓氏进士所占比率数分析发现,不仅是“李、王、张”这些大姓,就连“卢、韦、董、崔”这些现今比胡姓人口要少很多的“小姓”,在唐代所中进士的比率也远远超过胡姓。唐代李、王、张姓进士的数目与总进士数比率与当前该姓氏所占总数比率相近,而胡姓与韦姓则与当前比率严重不符。韦姓汉朝时郡望在现在陕西咸阳(京兆郡),也曾和胡姓同居安定郡(甘肃、宁夏一带),唐代时有近百位韦姓进士中第,是有记载的胡姓进士的6倍,远远高出该姓目前所占人口比率(韦姓目前所处全国人口排名第122位,而胡姓所处第15位)。陈姓也低于当前该姓所占总数比率(这可能与陈姓的南方姓氏有关),胡姓则更少。对于唐代胡姓进士偏少的现象,我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唐代的胡姓人口基数远远小于宋代之后。也就是说,胡姓人口是在唐五代之后开始增加的,这可以从江西华林胡氏宋代以后的发展史得到印证。宋代之前的胡姓可能的确仅限于北方的“安定胡氏”,这也可以从唐《元和姓篆》、明《万姓统谱》等姓氏书籍中的胡姓名人记载得到印证,这些书籍中记载的大多是来自“安定郡”而非其他地区的胡氏名人。有资料说唐代胡姓排名第108位,与现今第15位无法相比。倘若果真如此,那上述疑问难题将迎刃而解。韦姓之所以中进士比率比胡姓高很多,有可能当时韦姓人口确实比胡姓要多,还有崔姓、裴姓等也是同样情况。

    二、安定胡氏在唐代并没有继续走向兴盛,而在走下坡路。我们知道安定胡氏的鼎盛时期是在魏晋南北朝,即所谓的“后安定”时期,以北魏胡氏家族为主的名人辈出。但从唐代仅有的15名进士名录来分析,似乎并没有明确他们是否都是属于“安定”胡氏。这也同样可以从史书的记载中得到印证,在《魏书》、《北史》等史书中仅有8位安定胡氏历史人物,而在《旧唐书》二百卷列传1820人中,胡姓只有胡证一人。在整个唐代只有一人被记载进列传,以及唐代三百年只有15位胡姓进士这一事实,不能不让我们看到,发源于宁夏、甘肃古安定郡望的北方胡氏家族,在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兴盛发展后,在政治、经济、文化鼎盛的唐代时期日渐式微,而南方(南昌、常州、吉安、徽州等地)的胡氏家族则从北宋开始崛起,漫长的唐代三百年正是这样一个中间过渡时期。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仍有进行,目前尚未收集到胡姓进士的资料。

二、宋代胡姓进士
    《宋登科记考》(龚延明、祖慧著,2005年出版)仿清代学者徐松《登科记考》(唐五代)的体例,按年代收集了两宋诸科进士四万余人的资料,为当前国内外有关宋代进士名录收录最多的著作,也为各地区、各姓氏进士研究提供了索引目录。其中胡姓进士(包括贡科、诸科、特奏名、武举等科别)共计500人左右。之前在胡氏宗亲网也有宗亲初步收集了浙江、吉安、徽州等地区的胡姓进士名录,但比较起这套书中的近500名胡姓进士数目来说,就显得十分有限了。

    1.宋代胡姓进士所占宋代进士总数比率(1.25%),与当前胡姓所占人口总数的比率(1.14%-1.24%)相近。我研究过许多资料,如《历代人名大辞典》等,以及之前我所整理的《明清胡姓进士名录》,其中胡姓所占总数之比率都在这一数字附近,甚至还有当代胡姓人大代表、学院院士等等都符合这一比率,所以这种比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宋代是历代科考中产生进士最多的一个朝代,水涨船高,胡姓进士也远高于明代(386名),清代(362名)。目前本人编号收录的共计有493人(包括特奏名,但不包括武进士)。如果按这种比率(1.25%)计算,估计还有500-600胡姓进士尚未被进士研究的专著所收录,宋代胡姓进士总数似应超过千人。

    2.与明清两代相对准确的进士资料相比,宋代的进士资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姓。明清代有国子监进士题名碑刻和大量史料为据,而宋代进士资料则主要来源于某些史书和地方志,缺少完整的科举史料(名录)记载。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志里的进士官宦资料是从本地区姓氏家谱中采集的,可信程度相对于明清题名碑刻要差很多。地方志(选举)对宋代之前的记载问题较多,如浙江新昌县志里记载胡公霸为五代时期浙江新昌的进士,这与江西地区霸公后裔家谱中记载胡公霸出自金陵迥然不同。我认为在编写新昌县志时,就有可能采纳了当地胡氏族谱的记载--胡公霸系浙江新昌进士。关于地方志记载的可信度问题,不是我们所能讨论的学术问题,而在没有更多可相互印证的史料情况下,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可能是唯一可信的渠道。

    3.两宋进士有以南方(江南)为主要地域分布的特点。这与当时的战争时局混乱,科考者无法顺利到达京城参加殿试有关。胡姓进士的分布也呈现了这一特点。据统计,南方胡姓进士高达95%以上,其中以徽州61人、常州44人、吉州33人为地域分布之三甲,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占了全部数的80%以上。徽州婺源、绩溪、祁门、歙县等地的进士占了宋代胡姓进士的八分之一。其中有胡汲、胡伸、胡堤(水旁)  这样的名人。吉安(吉州)胡氏也有像胡铨、胡梦昱、胡份等,婺州永康东阳有12位进士如胡则、胡居仁、胡邦直等家谱上常见人物。

    4.宋代胡姓进士呈现家族性特点,这在华林奉新胡氏和常州(晋陵)胡氏家族尤为显著。奉新胡氏有11人进士中第,其中“用”字辈就有5人之多:胡用庄、胡用之、胡用时、胡用舟、胡用礼。另外胡令仪、胡克顺、胡况、胡直孺等人都是属于华林胡氏的江西家族,父子兄弟皆为进士的现象也很普遍。而迁到晋陵去的华林五宗之一,琼公一支在宋代更有20多人相继进士中第,如胡宗尧、胡宗愈、胡宗炎、胡交修、胡世将、胡唐老等一大批宋代名臣。北宋有福建崇安胡安国字康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探花,其子胡寅字明仲,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辛丑科 何涣榜。江西庐陵胡氏胡铨家族的第三、四代后裔在进士名录上也屡有出现。

    5.宋代胡姓进士数虽然符合胡姓/总数比例,但三甲数远不如他姓。两宋开科118次,胡姓仅获:状元一人([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 胡旦榜)、榜眼一人 [胡宗愈]字完夫,常州晋陵县人,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 刘辉榜 中进士第二名。探花三人:[胡用庄]  字敬夫。洪州奉新县人。咸平三年擢进士第三人;[胡安国] 字康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探花;[胡幼黄]字成玉。吉州永新县人。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 王龙泽榜。而陈姓则有三名状元登科。

    6.每科胡姓进士录取数,与当科进士总数之比,也是1%左右。南宋数目略大于北宋,北宋后期大于北宋前期。如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庚申科 开始15年间,进士数仅百余人,胡姓只有[胡日新]  歙州婺源人,乾德间中进土第,也是符合胡姓/总数之比例。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丁丑科 吕蒙正榜开始,进士录取数开始增加(109),胡姓登科人数也随之增加。到了南宋中后期,每科进士数高达500-600人,胡姓进士数也增加到每科10人左右,最高为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科,有13人。

    7.同名现象普遍存在于胡姓进士名录中。经我查对,共有29组同姓名进士,其中有六个胡震,三个胡从义、胡旦、胡刚中、胡三省;两个胡安国、胡铨、胡琏等等。出现同名现象并不奇怪,如果是年代、籍贯相近,则有因采录不同的地方志重复录入的可能。只要进士年代不是太接近,而籍贯、字号又不同,可以认定是同名进士而不是重复录入。但有三个胡旦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之前我只知道有两个进士胡旦,山东那位胡旦是状元。另外一个尚需认真加以考证。宋代三胡旦可能属于新发现。而有两个胡安国、胡铨进士确有其事,只是以往我们没有关注而已。

    我个人认为,研究宋代胡姓进士的分布主要有以下实际意义:一是通过胡姓进士的地域分布,可以综合评介该地区总体胡姓文化渊源的传承。这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研究、交通发达程度等状况。二是著名胡氏家族的进士分布,可以反映个体家族性文化渊源的传承,这在胡姓进士名录上有明显的反映。如奉新胡氏家族、常州胡氏家族、徽州胡氏家族、吉州胡氏家族等。进士官宦,簪缨世家,延续于两宋数百年间。优良的家学渊源传统也导致了这些胡姓家族在数百年间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甚至延续到现今时代社会。三是通过胡姓进士名录的调查结果,可以验证某些家谱的记载。一般来说进士是与仕宦相联系的,结合地方史志可以查明胡姓名人的宦迹行踪,生卒年月,乃至家族、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宋元之前,至今没有准确的进士数目和名录,现在通过史书、地方志是唯一可以查证的途径,尽管可靠性存疑,但是比较起那些自说自话的家谱记载来说,还是有可取之处。当然仍需要后人继续考证,尽力做到符合历史真实。

三、金代胡姓进士
   金朝是我国东北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开创的一个王朝,它继辽和北宋之后,和南宋王朝南北对峙了百余年。金朝承办科举仿唐、宋及辽科举,但与辽、宋略有不同。据《金史论稿》载:金代从金太宗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开科取士,到金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止,期间,共开科举43次。在此期间,北方胡姓在人口数量,地域分布都与南方胡姓无法相比,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金太宗天会十年 (1132) 壬子科科考,汉人胡砺摘得了状元桂冠,成为北方金代百年科考的唯一胡姓进士。金史卷一百二十五: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今河北武安)。天会年间,金军攻占黄河以北地区,胡砺为金兵所掠,后被金朝礼部尚书韩昉收于门下,学业进步,于天会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历史上胡姓科考五状元之一。金代进士大多为女真少数民族,胡砺能获此殊荣,有一定的偶然性。此时正值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南方有五位胡姓进士得中于张九成榜。

四、元代胡姓进士
    元代胡姓进士资料,主要来源于清钱大昕《元进士考》陈文和的校点本。
    元代科举于仁宗皇庆二年(1313)所颁布,至元六年再次恢复已经停罢科举制度,以后元代科举一直延续到至正二十七年(1366),前后50多年,一共产生进士1139名,其中胡姓进士只有6名。元代的科举是极其不平等的,由于元朝的族群等级制度,人数超级少的蒙古和色目人,和人数超多的汉人和南人(南方的汉人)拥有同等人数的进士。按汉人(南人)进士550人计算,胡姓进士约占总进士数1%,大致符合胡姓所占人口总数的比率。(宋代为1.25%)。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6名胡姓进士中,有5人为江西籍(分别为江西余干、奉新、新喻、龙兴、靖安),是何原因有待研究。元代胡姓进士最为知名者为江西新喻(新余)胡行简,字居敬,约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至正二年(1342)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翰林修撰,除江南道御史,迁江西廉访使经历。著有《樗隐集》六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五、明清时期胡姓进士
    明清时期胡姓进士资料,根据网上下载的PDF书籍----《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1版)中“胡”姓部分电子文本化整理而成,共计胡姓进士748名(其中明代386名,清代362名)。对于明清两朝的开科数、进士数、籍贯、名次等都存在不同的学术意见,本资料只照录原文不做考证。对于原文采用的姓名排序法,考虑到读者查找习惯,已改为按照年代排序,即按年代、甲次、名次排列。为便于宗亲读者今后续补资料、发帖讨论,另外增加一项编号栏目。之所以从500号起编,是为了给明代之前的进士名录预先留出编号位置(历代胡姓进士总数在1200人左右,明代之前的胡姓进士500人左右)。不常用的汉字采用偏旁法注释,请读者意会。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最为完善的一个时期,又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延绵数百年的科举考试得以顺利进行。而进士题名碑则以实物记载的方式,成为历朝考试结果的真实记录。明清进士名录的真实性很少存在争议,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明清两朝胡姓进士名录除了极个别姓名和籍贯稍有误差之外,也不存在真实性问题,这就为研究明清胡姓进士带来极大的便利。

    首先,从地域与时空分布上分析,明清胡姓进士是平均分布的。没有因为大面积的战争、饥荒、政权频繁更替导致长期停考,或部分地区缺考现象,在平息了战乱之后的首要稳定措施就是恢复全国科举考试,尤其是在明代中期(永乐和嘉靖年间)和清代前期(康熙和乾隆年间)的历次科考,胡姓进士的地域分布是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的。明代嘉靖年间共产生80多位胡姓进士,清代乾隆年间也有近80人,这与宋代胡姓进士分布有很大的区别。

    其次,胡姓进士的分布呈现家族性的特征更加明显,这与胡姓家族重视教育不无关系。安徽泾县溪头村的龙坦胡氏家族,在清代除道光、咸丰年之外,共产生15名进士,占泾县64名进士的23%,此外举人和贡生的数量也远高于本县其他姓氏。如果说宋代胡姓进士盛产于庐陵胡氏、晋陵胡氏等少数胡姓家族,龙坦胡氏无论从地区性还是家族人口数量来说,一个村出现15名进士,这是一个典型之例。还有浙江德清胡氏家族在明清时期也产生了16位进士,其中胡会恩为康熙十五年丙辰科的榜眼。另外一个典型例子发生在浙江余姚烛溪胡氏家族。在明代一百二十年中,这一家族的长房连续四代(胡轩、胡安、胡维新、胡敬辰)考取进士,可谓是科第蝉联、簪缨不绝,为世所罕见。

    再次,胡姓进士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明清时期更为显著。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考试踏上官宦仕途,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展示经世致用之才华,最终被社会所承认,这也是大多数胡姓进士所走过的共同道路。胡姓历代五位状元,有三位产生在明清时期(胡广、胡任舆、胡长龄),另外还有二名榜眼(胡会恩、胡高望),三名探花(胡正蒙、胡达源、胡家玉。明代比较知名的胡姓进士有:胡濙,宣德年间礼部尚书;胡拱辰,南京兵部尚书;胡世宁,嘉靖中兵部尚书;胡缵宗,河南巡抚;胡宗宪,兵部尚书。清代比较知名的胡姓进士有:胡会恩,刑部尚书;胡长龄,礼部尚书;胡培辇,经学学者;胡中藻,翰林院学士;胡承珙,山西、湖南、江西、河南巡抚;胡林翼,军事家;胡家玉,通政司参议;胡廷干,山东巡抚等。

六、从年代上看,因为有多种史料文献可以相互印证,明清时期的胡姓进士名录最为清晰准确,而唐宋时期的胡姓进士因研究资料较少,可能存在存在很多遗漏,不少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我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对唐代大诗人胡曾是否为进士做了探讨,请见胡氏宗亲网论坛:《诗人胡曾是唐代(咸通年间)进士》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8499&page=4;对江苏常州(晋陵)胡宿家族的世系研究,其中也涉及到该家族的胡宿、胡宗愈、胡世将、胡濙等进士人物。另有一篇《迷案源起“观音殿”,南山苦寻“进士胡”》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1918,介绍了南宋末年一段胡姓进士谜案,最后是从《江南通志》的“选举”篇里查到,的确是有一位“胡应青”,江南吴县人,南宋咸淳年间中进士。

历代进士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关这方面的学术研讨资料汗牛充栋,学术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其他姓氏早已开始对本姓氏的进士进行研究,而我们胡氏才刚刚开始起步。从《历代胡姓进士名录》我们可以看到,胡姓泱泱大姓,在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才,丝毫也不逊色于他姓。如果我们能继续拓展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即尽可能汇集历代胡姓进士的家族家庭、仕宦政绩,学术造诣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分析胡姓进士产生的环境原因等,对发扬光大胡氏文化,继承胡氏优良传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福建荣誉集团胡连荣董事长在江西奉新胡氏座谈会上,曾经说到我们的先祖是优秀的,我们有许多胡姓前人也是很优秀的。对历代胡姓进士的资料发掘整理,目的就是以胡氏先贤的榜样,激励后人超越前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除此之外,继续将科举制度终止(1905年)后的一百多年,以其他不同形式出现的优秀胡姓学子、学人的资料加以收录整理,汇总成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胡姓优秀历史现代人才资料库,这也应该成为我们胡氏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胡南山
2016年10月

附录
历代胡姓进士一甲名录:
状元:5人
    NS-00002 胡旦 字周父 滨州渤海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
    NS-00494 胡砺 字元化 磁州武安 金太宗天会十年 (1132) 壬子科
    NS-00519 胡靖(广) 江西吉水 明建文02/01/001(进士年代/科甲/名次)
    NS-00951 胡任舆 江南上元 清康熙33/01/001
    NS-01067 胡长龄 江南通州 清乾隆54/01/001
榜眼:3人
    NS-00059 胡宗愈 字完夫 常州晋陵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 刘辉榜
    NS-00940 胡会恩 浙江德清 清康熙15/01/002
    NS-01038 胡高望 浙江仁和 清乾隆26/01/002
探花:6人
    NS-00010 胡用庄 字敬夫 洪州奉新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 陈尧咨榜
    NS-00120 胡安国 字康侯 建州崇安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 何昌言榜  
    NS-00483 胡幼黄 字成玉 吉州永新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 王龙泽榜  
    NS-00733 胡正蒙 浙江余姚 明嘉靖26/01/003
    NS-01103 胡达源 湖南益阳 清嘉庆24/01/003
    NS-01143 胡家玉 江西新建 清道光21/01/003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7-10-12
两宋300年是中国人文发达的时期,

胡姓如此辉煌,陈姓更是大发展繁荣时期。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7-10-12
宁远县是湖南人文发达之地。

湖南第一状元就是出自宁远。

没想到胡姓进士近10人。不简单!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7-07-22
《毕节县志》明洪武初,改顺元为贵州,置毕节卫,又置赤水卫,隶贵州都司。国初因之,以毕节卫隶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赤水卫并入毕节,为毕节县,隶威宁府。
《毕节县志·选举志·进士》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赵文楷榜,胡万藻,威宁学,官主事。
《毕节县志·选举志·举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甲寅科,胡万藻,威宁学,廪生,丙辰(1796)成进士。
《大定府志·选举簿·进士》(664页):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赵文楷榜则,“胡万青,威宁人,即万藻改名,官吏部考功司主事”。
《大定府志·选举簿·举人》(673页):“胡万藻,威宁廪生,丙辰成进士”。毕节县曾属于威宁府管辖,毕节人在威宁学就读者,学籍为威宁人。
《毕节县志·人物志·仕宦》:胡万全  字省堂,乾隆癸卯(1783)举人。由大挑分发河南,历任弋阳、上蔡、鹿邑等县。三子琨、四子培恩并道光壬辰(1832)科举人。培恩由教谕选授江西乐安知县,卒于官。弟万青,字春圃,嘉庆丙辰(1796)进士,由郎中升户部员外郎,外任直隶佐粮厅,旋升湖北盐茶道,未任而卒。
胡万青为毕节人。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7-07-22
《毕节县志》载,毕节县进士: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赵文楷榜

排序21、胡万藻,威宁学,官主事。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7-07-22
胡  宥  字子仁,休宁人,进士。万历九年(1581),自御史出为贵州佥事,备兵毕节,以清慎称。在毕节改学刊书,修城练兵,均赋赈乏,诸利咸兴。病无医药之资,仆文训者,割股杂药以进。卒于官,不能举丧。仆文学者,自刎以殉,喉创而不殊①,卒不死,乃依柩以居。久之,方归葬。时称胡氏二义仆者,不绝人口。宥之廉而惠,亦于此见矣。
【注释】①不殊:指自杀未死。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6-01-06
NS-00777    胡宥    直隶休宁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 张元忭榜/03/041
分巡毕节兵备道“胡 宥,休宁人,进士,万历九年(1581)任佥事。”
“胡  宥    字子仁,休宁人,进士。万历九年,自御史出为贵州佥事,备兵毕节,以清慎称。在毕节设学刊书,修城练兵,均赋赈乏,诸利咸兴。病无医药之资,仆文训者,割股杂药以进。卒于官,不能举丧,仆文学者,自刎以殉,喉创而不死,乃依柩以居,久之,方归葬。时称胡氏二义仆者,不绝于口。而宥之廉而惠,亦于此见之矣。”
录道光《大定府志·惠人志》、光绪《毕节县志·职官志》。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5-04-29
唐朝进士


全唐文

卷四百一

胡

  ,河东人,元宗时登进士第。 

 ○大阅赋(以”国崇武备,明习顺时“为韵)

  乾坤设象,帝出乎震。文经邦而遐迩安,武御寇而上下顺。厥二道之可久,同五材而皆进。故轩辕出涿鹿之战,颛顼列共公之阵。足以克定祸乱,天禄永终,虽八荒有截,而七德是崇。若乃元冥用事,律变冬中,胡地马肥,宁控弦而习战;汉家农隙,且讲事而威戎。於是简车徒,命将帅,崇文物,设武备。旌旗裔裔而风飞,士马嚣嚣而€萃,竟泽弥谷,殷天动地。衔枚无声,击鼓作气,雕弓月满,宝刀霜利;申前驱,诛後至,为三表而有节,历千古而不坠者也。尔其兵势崩腾,军容翕习,元甲鳞布,长戈岳立。虞人莱野,群吏作旗,事著六职,礼分四时。可以顺少长,匡邦国;匪盘匪游,有典有则。是时也,长杨草落,杜霜明,既不虞而作式,亦因狩而治兵。大田获之以三品,和门树之以两旌。抱木之猿,见矫矢而遥泣;伤弦之雁,闻虚弓而已惊。且夫设席张幕,蒙盾负羽,兽之大小,既公私而殊获;野之险易,亦人车而各主。岂即鹿而无虞,诚献禽而後取,此非以田猎纵天下之极观,亦因之简众而习武。


卷六百十一
胡直钧

  直钧,贞元十九年进士。


勤政爱民致力文化建设的知府胡德琳
2015-10-13 18:46:55 来源: 聊城新闻网

  胡德琳,字碧腴,一字书巢,广西临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转任多地地方官,历任什邡县、历城县知县,简州知州,济南知府等职。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东昌知府,四十年(1775)官满,短期任青州、莱州知府后,四十二年(1777)复任东昌知府。他是唯一东昌籍外在七贤祠享祭的人。
  他是位勤政爱民的官员,每到一地任职都流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政绩,在他任职的地方先后主修了《济阳县志》、《济宁直隶州志》、《历城县志》等。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胡氏两任东昌知府,社会、经济方面的业绩已无从查考,在文化建设上给东昌留下了众多的精神文化财富。据宣统版《聊城县志》记载,他到职后不久就重修了城隍庙。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守护城池”的神。祈盼保护百姓幸福平安。
  到职的第三年,即乾隆三十七年(1772)纂修《东昌府志》,历时两载,数易其稿,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修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梓行,全书五十卷,全面记载了东昌府的历史,为聊城的文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乾隆三十八年(1773),胡德琳将始建于宋,初名“自公亭”、至元九年(1272)尚书徐世隆为东昌路总管时改建为绿云楼、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府黄检扩地为园、学使韦谦恒题为“得水”的小园林,以自己的官俸扩建完善而成为官家花园。乾隆帝东巡时,巡游该园,取杜甫诗句“名园依绿水”意,为此园题名“依绿园”。大门两侧的楹联“逍遥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表现了人们追求平和、宁静,享受自然的雅致心情。园内建有砥斋、晚晴书屋、小玲珑洲、丽农山房、南章山房、小浪沧、环碧草堂、接叶新巢、小云根石、皱绿池、金沙泉、楼鹤亭等十八景,被誉为江北名园。更因其中有誉为东昌八大胜景的“绿云春曙”、“古甃铺琼”两景,而更负盛名。
  乾隆三十九年(1774),胡德琳在城内孙家胡同私人宅院改建成启文书院,并作记。后由知府张官五建设完备。内有照厅、门房、讲堂、前立卧碑、东西庑、正房、西厢、文昌阁、东西对楼、南北书斋、旁列回廊、后院书室等,周墙复壁,榱角焕然。成为东昌府最大的书院,传胪朱学笃等名家先后讲学于此。清末民初改为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仍旧是东昌最大的学府,培养了批批人才。
  他为东昌人做出的贡献,东昌人感激他,后任的官员也敬佩、赞赏他的政绩,道光年间知府朱锦琮在增列邓钟岳入祠的同时,也“旁以郡守胡德琳配祀”。
[ 此贴被南山在2015-10-30 21:59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