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535阅读
  • 15回复

《胡家讲座》 ----  胡洪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2-02-29
本文选自浙江慈溪“上林书社”2009年出版的《上林文丛》,共有六讲并附录一篇。作者为浙江慈溪胡洪军宗亲,退休教师。承蒙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王孙荣先生惠赠此书,并征得本文作者同意,现于胡氏宗亲网论坛(http://www.hszqw.com.cn/bbs)发表。该讲座以胡氏著名历史人物,事件为主题,用现代通俗语言演绎史料记载,读来另有一种感受。对广大宗亲了解我们胡氏的悠久历史,很有帮助。我也期待能从胡洪军宗亲处获得其“讲座”系列的全部文章。在此,感谢胡洪军宗亲,感谢王孙荣先生。南山 2012.02.29


胡洪军《胡家讲座》后记:

电视上有个《百家讲坛》的栏目办得相当火爆,登坛主讲的都是大学者、名教授,一个个果然身手了得,或学识渊博严谨,或妙语璧合珠联,或以幽默赢来欢笑,或以睿智博得掌声。当然也偶有讲得不甚出彩者。

我的“胡家讲座”完全是两码事,首先拆掉高高的坛,设了个矮矮的板凳座儿;其次声明出场主讲的并非本人,而是廿四史的有关作者,我只是把史书中有关胡姓人的史料寻找出来,择取感兴趣的话题,用现代语言演绎一下,忠于史实,不敢戏说,激情缺失,文采全无,故事不像故事,传记不像传记,只是随便聊天而已。若能稍供读者茶 余饭后谈助之资,于愿即足;若是认为纯属浪费宝贵社会资源,则甘心受罚,自饮清水三杯。

因囿于篇幅,未能排入《历史上的胡姓皇后》  (北魏宣武帝胡太后等六人)、  《胡姓状元传闻》  (胡广等四人)、  《明初开国胡姓将星》  (胡大海等四人)、  《南宋主战第一人》  (胡铨)等文,原拟将柏山胡氏莫太夫人所撰《胡氏家训》  (莫氏为宋代醇儒、柏山六世祖胡宗汲妻,柏山七世祖“献肃”公、礼部尚书、余姚县开国子胡沂母,家训共120条,对现代社会还有某些启示教益,有人曾将它比作东汉女史班昭的《女诫》)作为附录送呈给大家,也只好作罢了。

文中插图均采自惇裕堂《梅川胡氏宗谱》。

                                                                                                         胡洪军
                                                                                                2009年10月28日


胡建刚直执法不畏权贵

胡建,字子孟,河东(今山西永济县境)人。汉武帝天汉(公元前100—公元前97年)时,在北军中供职。当时负责京都长安城治安保卫工作的有南、北两军,南军屯驻在城南,北军屯驻在城北。军中担当执法工作的官员叫军正(相当于现在的军法处长),军正下面有丞,辅佐军正处理具体事务。因为胡建精通业务,被选拔为丞。每当军正不在时,由他行使执法的职务。

胡建很穷,出门没有车马,步行上班。平日里和士兵们同甘共苦,起居在一起,加上他秉性豪爽刚直,执法铁面无私,该奖给奖,该罚给罚。在军中赢得了很高威望,手下团结了一大批铁哥们儿。

北军新来了个监察御史,仗着上面有人撑腰,上拍下压,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横挑鼻子竖挑眼,专门和士兵们过不去。胡建看在眼里,心里很是窝火,觉得这家伙实在可恶之极。

监军御史很贪财。北军营垒四周围着墙壁,只留前面辕门出入。监军御史接受了大笔贿赂后,居然自作主张,下令在围墙上拆开缺口,允许商人开店做买卖。商人挣钱了,对整个营垒的安全埋伏下隐患。军正正好不在,胡建决定乘机株锄这个作恶多端的坏蛋。于是召集了几名部下士兵,如此这般地部署了行动计划。

这天是军中检阅的日子,那个趾高气扬的监军御史和几位军官坐在堂上看广场上士兵操练。胡建带领弟兄们来到堂上,行过军礼后,就大喝一声:“把某某抓起来!”弟兄们一拥而上,将监军御史拖下座,扯到广场里。胡建又喊一声:“将他杀了!”只见刀光闪过,人头落地,不可一世的坏蛋呜呼哀哉了。

堂上军官面面相觑,呆若木鸡。胡建拱拱手说:“事情和诸公无关,一切责任我胡某全部承担。”

胡建向皇帝写上一道奏章,大致意思说:“监军御史某某贪财受贿,公然拆毁营垒围墙,若是按照通常法律条文,查处下来不过是降职罚俸,但是此事直接威胁到整个军营的安危,某某身为监军御史,应按军法处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我作为军正属官,虽知没有判决杀人之权,但我无法容忍此等行径,业已先斩后奏,一切责任在我,擅杀之罪虽万死不辞。”汉武帝看了这份奏章,认为胡建虽然专擅越权,但是出于公心,并没有处分他。经历这场风波,胡建在军中更是威名远扬。

后来,朝廷委派胡建去渭城当县令。渭城为秦时京城咸阳所在地,在长安城北面,属于京畿要地,治安状况一直很差。胡建上任后,经过一番雷厉风行的治理,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时汉武帝已死,昭帝登极,年才八岁,大将军霍光主持国务。昭帝只有一个姊姊,叫盖长公主,留在宫里照看昭帝。盖长公主行为放荡,有个姘夫名叫丁外人。昭帝和霍光虽然知道这事,但不想让盖长公主难堪,容忍他们继续相好。

霍光有个女婿叫上官安,是左将军上官桀的儿子,野心勃勃想往上爬,打算把幼小的女儿许配给昭帝,先求岳父霍光去关说。霍光这人作风正派,推说这个外孙女还太小,拒绝了。上官安碰了一鼻子灰仍不死心,此路不通,另觅他径,知道丁外人深得盖长公主宠幸,央求他给盖长公主吹吹枕头风。这一招果然奏效,经过盖长公主的大力斡旋,上官安的女儿进宫了,当了一个多月的婕妤(品级低于妃)后,立为皇后,年才六岁。于是上官安成为国丈,拜爵封侯,当上车骑将军,食邑一千五百户。小人得志,骄横淫乱,常常应召进宫饮酒,归来对宾客们大吹牛皮:“今天又和女婿喝酒啦,真爽啊!”在家里喝醉酒后,脱得一丝不挂地窜入内房,将他父亲的继室、小老婆和侍婢们一个个尽数奸污。

丁外人同样神气活现,原先仗着盖长公主的权势,现在又有国丈上官安撑腰,自然更加肆无忌惮,横行霸道,鱼肉乡里。为了泄私愤,雇佣刺客将原京兆尹(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长)樊福杀死,然后大摇大摆地将刺客送进盖长公主府邸里保护起来。苦主家东告西告,各处衙门都不敢踩这地雷阵,借故推辞不受理,最后听说渭城县令能够为民作主,就告到了渭城县。胡建偏不信邪,了解了案情后,亲自率领部下围住了盖长公主府邸,勒令交出杀手。盖长公主觉得情况不妙,派人出外通风报信,丁外人和上官安火速纠合大批恶奴蜂拥赶来,双方开打,一时里箭如飞蝗满天飞,双方互有伤亡。胡建看到寡不敌众,只好撤离。

盖长公主这边倒打一耙,发话过来,要守渭城县惩办伤害公主家奴的士兵。胡建据理力争,答书道:“你们藏匿刺客,妨碍执行公务,要惩办的恰恰是你们自己。”恼羞成怒的盖长公主于是向昭帝上书,说渭城县无法无天,蓄意挑衅,乱箭狂射公主府门,伤及家丁多名,事后非但不肯赔礼道歉,交出凶犯,还口出狂言,图谋不轨,请求惩办胡建“大不敬”之罪。

大将军霍光看过这道奏章,弄清了事情真相,十分犯难,便将奏章搁置不理,保护了胡建。可是不久霍光得了重病,不能上朝,上官家代理朝政,于是立即秋后算帐,下令逮捕胡建。胡建不愿受辱,愤然自杀。渭城百姓都为这位好父母官鸣冤叫屈,大家纷纷捐钱,在城里为胡县令造了一所庙宇,四时八节到庙里祭奠礼拜他。刚正嫉恶的胡建长远地活在渭城老百姓的心中。

有道是欲壑难填,上官安居然丧心病狂,勾结上燕王旦、盖长公主和丁外人等邪恶势力,企图谋杀昭帝,让上官他们家自己来当皇上。天理难容,逆谋败露,上官家终遭灭族,同伙燕王旦、盖长公主、桑弘羊、丁外人之流,统统都被一窝端了。

(见《前汉书》卷67•列传36)

最后用四言韵语结束本文:

大奸巨猾,狼狈作恶,公理不伸,国将不国。忠魂愤恨,民心如烛,香花供奉,长歌当哭。报应昭彰,有迟有速,恶贯满盈,到头灭族。

附:《前汉书》卷六十七·列传三十六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荐走卒,甚得其心。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藏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3-18 21:0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11-19
每位宗亲为胡氏宗族尽力做点事,都理所当然地应得到拥有的回报或评价,这是传承的经典和百家姓大家的风范!
QQ:694102789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3-18
                                                     悼念胡洪军老先生
                                                          
        有缘得到胡洪军老先生的一篇文章,知道了胡老已于一年前驾鹤西去。天国又多了一位正直、认真的儒者。将2014年1月22日《慈溪日报》的《上林书社举行胡洪军先生著作研讨会》文中主要内容,摘录于此。

        胡洪军先生1937年2月生,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天香桥村人。 1955年从绍兴初级师范毕业,长期在本地从事乡村基础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 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 1979年平反。 1997年退休。 2013年2月2日因病去世,享年76岁。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胡洪军先生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过慈溪县文学创作小组组长,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出版文学作品集《雁过无痕》。
     
         胡洪军先生晚年在学术研究方面贡献巨大,辑注《虞世南诗文集》、校注《五磊寺志》,校点《薝簃诗草》,先后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公开出版。同时,先生还受市志办委托,校勘了150余万字的1992年版《慈溪县志》,编注了《溪上文钞》,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上林文丛》也先后编印了他的《胡家讲座》《三北文钞》《溪上文存》《寺庙寻踪》《杜白波澜》《胡氏家训》六本小册子。

        2014年1月18日下午,在慈溪市文联会议室,上林书社举行了“胡洪军先生著作研讨会”。研讨会上,社员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对胡洪军先生的作品与人品均予以了高度评价,为胡洪军先生在慈溪地方文化研究上的成果作了热烈而精彩的研讨。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岳鹏、市文联主席方向明、慈溪地方史志专家周乃复和童银舫等认为,胡洪军先生将他的一生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他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研讨他的著作,就是要薪火相传,文脉相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读书爱好者,我们要学习他做人的骨气和做学问的较真。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3e6350101en2y.html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3-19 01:4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8-15
如果能与宗谱对得上就好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7-01
好!只是不知那个“未完待续”何时能续完?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3-22
在古代胡姓人才的却很多。能有人总结出来很难得。
古旧书籍收藏:http://www.shucw.com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3-06
据悉,胡洪军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古戈宗亲以及胡氏宗亲网网友对老人的问候,我已托请王孙荣先生代为转达。

南山 2012.03.06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3-02
这个讲座搞的好,值得大力推广。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3-02
洪军宗亲将难读的古文意译为易懂的白话,应该花费很多精力。请南山宗亲转达古戈对洪军宗亲的问好,祝他身体健康,愿他为胡氏文化做出更大的奉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3-02
这个讲座搞的好,值得大力推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