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6-07-20
女娲造人传说
  20世纪60年代,在土家族的发祥地——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山沟里,一个地道的土家族老人,讲述了他从他爷爷那里听来的“女娲造人”故事: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出现了“漫天洪水”,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洪水冲进了大海,包括人类在内,都不存在了。在这场洪水慢慢消退的过程中,从西方的远处天边,漂来了一只葫芦。在洪水退下去后,这只葫芦被搁在了一处山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有一天,这葫芦爆裂开来,从里面钻出一对娃娃,那男娃就是后来的伏羲,女娃就是后来的女娲。当他(她)俩来到地上后,一下子就长大了许多。他(她)们抬头四望,见高山上森林茂盛,丛林间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平地上绿草茵茵,天空中百鸟飞翔,林野里有各种小动物或奔跑或嬉戏,阳光也一片灿烂,空气格外的新鲜。他(她)俩走走瞧瞧,来到一处水塘边,见水中有五颜六色的小鱼在游动。他(她)俩感到这世界真是太美了。当太阳快要落山时,他们俩来到山顶附近的一个山洞,就把这山洞作为了他俩的栖身之所。第二天,他(她)俩又继续去四处观花赏景,游山玩水,渴了就饮塘中之水,饿了就捞塘中小鱼为食。一连数天,均是这样早去晚归,远远近近的山水、美景,他们几乎都跑遍了。令他(她)俩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美好的一个大地上,为什么只有他们俩个人呢!要是有很多的人那该多好呀!于是他(她)俩决定再到更远的地方去找找看。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寻找,终不见有同类的痕迹,他们也失去了寻找的信心,鲜花、美景也看够了,加之更远的地方,不是水潦之处,便是荒漠之地。加上这么美丽的地方都没有发现人类,在那些地方更不可能有人类了,也就放弃了继续寻找的打算。
  这一天,他(她)俩决定就留在洞中休息,两人就闲坐、闲谈。这时女娲见身边有一堆黄泥,便顺手抓了一把,一捏是软软的,一搓又是光光的,要它园就园,要它方就方,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感到好玩极了。女娲玩着玩着,便突发奇想,于是比照伏羲的样子,捏了一个男性的泥娃娃,并拿给伏羲看,伏羲也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便也来捏泥娃娃。捏好后给女娲看。女娲看后说道:“你看它,既不像我,也不像你,男不男,女不女的,那可不行!”伏羲经女娲指点,觉得也是,便不好意思的把那个泥娃娃丢掉了。这时女娲提议:让伏羲比着自己的样捏女泥娃娃,她就比着伏羲的样子捏男泥娃娃,捏好后,就摆到洞门口场地上去晒,等他们干了,身子硬朗了,再收进洞来,不就成了我们的伙伴了吗!伏羲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俩人就动手干了起来。第一天的工效不高,总共才捏了两对泥人。第二天一大早,他(她)们俩便开始了工作。当他们把刚捏好的一对泥人拿出去晾晒时,却发觉昨天晾晒的泥娃,有的被过路的野兽碰坏了,还有的不见了,可能是被什么野兽叼走了。为了泥娃娃的安全起见,决定把泥娃娃晾晒在洞前的树杈上去,让他们既能吹得到风,又能晒到太阳。这样,数天过后,在洞前的柏树、杨树、柳树、桃树、桑树等树上,都摆满了成对的泥娃娃。
  一日早上,当他(她)俩正准备开始工作时,突然从洞外跑进来几个人,伏羲、女娲均感奇怪,立即上前拦住他们道:“你们是什么人,是哪里来的?”为首的那个说道:“我们是你们捏的泥人,从树杈上下来的。你们把我们放在那里,我们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经过七天七夜,我们就变成和你们一样的人了,并暗中替你们管理和看护那些不足七日七夜的泥娃,现因天变,风雨即将来临,特进洞告诉你们,好让你们快去抢救那些还未足元气的小泥人们。”伏羲和女娲听此,来不及高兴,便和这些已成人的泥人一齐出洞抢救泥娃娃。这时的洞外,早已是风雨大作,一些已足元气的泥人虽能自动下地,但自制力不强,又认不清方向,惊慌的到处乱窜,有的被风裹着,向西北方跑了,有的跌倒,被山坡上的流水向东南方向冲去。那些未足元气者,被吹到地上,有的满身伤痕,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鼻歪眼斜;有的耳塞眼瞎。经过紧张的抢救,除吹跑的、流走的以外,总算都收进了洞内。后经伏羲、女娲的整顿、修理,大多都能复原如初,只有极少数人,留下了终生残疾。
  次日雨过天晴,他们一齐把那些元气不足者放回原处,以便让他(她)们吸足天地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以后,每天都有足了元气者自动下地,又被领回洞中。但由于在暴风雨中,遭受打击过重,有的不知言语;有的脑子不灵,痴痴呆呆。伏羲、女娲并不因为他(她)们有残疾而嫌弃他们,还安排最先成人的一对男女分别照顾他们。女娲把他(她)们一个个叫到面前,问他(她)先前是在哪根树上的,就把那根树名赐给他(她)作为姓氏,并且给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然后教给他(她)们的结网之法,并让伏羲给他(她)们讲如何进行狩猎,又把他(她)们领到野外去实地练习捞鱼和狩猎的本领。
  这时的洞中已到处是人了。先前只有他们兄妹二人时,女娲很想有很多的人。现在真的人多了,女娲又觉得大家挤在一起,太吵闹了。于是她和伏羲商量了一个办法:由伏羲把所有男人带到洞外,排好队,由她把所有女子按姓氏分组,各组都排成纵队藏于女娲身后的洞中,各组都有一根藤蔓牵至女娲的座位,另一头由领头的女子牵着,只要女娲拉动哪根藤,牵着这根藤的女子,就把藤蔓交给她后面的人,她则顺着藤蔓来到女娲坐处。
  一切布置好后,女娲发出讯号,伏羲便叫男子组依排队次序,一次进去一人,选取一名异姓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第一名男子来到女娲面前后,女娲问她姓什么,愿意取哪姓女子为妻?当这男子报出姓名,并说出自己的心愿后,女娲就按他的心愿扯动藤蔓,马上就有一女子顺着藤蔓来到女娲面前。女娲让他(她)们互通姓名后,就把他(她)们配成夫妻,并叫他(她)俩跪拜天地后相扶出洞去见伏羲。当第一对夫妻出来后,伏羲立即安排第二个男子进洞,并转身给第一对夫妻指示方向,要她们走多远后,就在那里生活和繁衍后代。一对对夫妻,都由伏羲指定去向及路程。最后这洞中就只剩下伏羲、女娲和几个有严重残疾的人了。这些人的生活就只好由伏羲、女娲来照顾了。伏羲晚年为避祸趋福发明了八卦,为了使这些人在他死后能有个衣食着落,便把八卦之术传给了他们,教他(她)们去四处为人们指点迷津,趋福避祸以赚钱糊口。
  这个传说的有力证据是:任你把身子洗的多干净,只要用手在身上搓一搓,总会有污垢产生。原因就是因为人之先是用黄泥做成的。在当代人看来,显系无稽之谈。制造这种传说的人,如果不是耻于兄妹为婚的封建卫道士,便是宿命论者。虽如此,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所包含的56个民族,是出自一个老祖宗,那就是伏羲和女娲;第二,华夏姓氏的起源,是在伏羲、女娲之时。关于他们二人的传说,还有很多,现摘要录于后:
  一说在燧人氏后期有一个华胥国,华胥国有位公主名叫诸英。诸英年已23岁尚未出嫁,一日雨过天晴,诸英出外游玩,见一巨人足迹,觉得好玩,于是踏上巨人足迹玩耍,刚踏上去便觉身动如孕。自踏上巨人足迹后的16个月时,产下一男婴,此男婴为人面兽身,喜蹲伏,故名曰伏牺(古时有牺者,兽也)。又过了3个月,诸英又产下一女婴,此女婴为人面娲身,故名曰女娲。二人实为双胞胎兄妹,他(她)俩虽是怪异,但都绝顶聪明。此后不久,大地上即出现了“漫天洪水”,燧人氏及其臣民,除这兄妹二人幸存外,无一幸存(按:此说虽是出自经典也仍有“无稽”之嫌)。
  一说今广西侗族人,是女娲的后裔,他们从不打蛇,也不吃蛇,总是想方设法对它们加以保护,和它们和睦相处。侗族人认为蛇是自己的同类,都是女娲的后裔。只不过侗族人继承的是女娲的上半身,蛇所继承的是女娲的下半身。
  又晋皇甫谧说: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凡十五氏。
  又今《辞海•太》有:“太皞,也作太浩、太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的首领,风姓,居于陈,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都在济水流域)即其后代。一说太皞即伏羲”。
  今《辞海•女》有:“女娲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她和伏羲兄妹相婚而产生,后来他们禁止兄妹通婚,制定婚礼。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外族婚的情况。又传她曾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一说她是母系社会的首领。
  据《中国风水》载:“今骊山之巅有老母殿,天水西关有伏羲庙、太昊太极殿。”这就是后人为纪念中华民族这两位始祖始母而建的最早的祖祠。
  看过这些传说和记载,我们再来看有关中华民族传承的最新研究成果。据199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有题为:“中华民族自古是一家”的文章。该文说:这是中国遗传学会肤纹研究协作组组长张海国付教授等,经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采集了中国全部56个民族5.7万多名健康男女共126个群体的肤纹,对已达参数指针的52个民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今中华民族肤纹特征,可分为南方群、混合群和北方群三大群。值得一提的是,藏族表现出明显的北方民族特征,这也从遗传学的角度论证了藏民族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人类肤纹是指指(趾)、掌(跖)部位的皮肤表面,因皮肤和皮沟走向不同而形成的皮肤纹理。由于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肤纹,在出生前已定型并终生不变,所以肤纹已成为经典的人类遗传标志)。
  由此可知,今天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是由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洪水浩劫后组成的那个小家庭发展而来的。所谓“羲皇”者不过是后人的追认和尊称,当其时不过是一家之长而已。是伏羲、女娲结网捕鱼,采集野生果实为食,猎兽皮作衣,养育其子孙。又制订八卦以避祸趋福,禁止近亲婚姻,才使得其子孙繁荣昌盛,由一家变成一氏,一氏变成多氏。他(她)们以风为姓,男主人名伏羲,女主人名女娲,他(她)俩就是洪水浩劫后的中华民族始祖始母。风姓就是中华一切姓氏的母姓,最初,姓只为女人所有,男子则称氏,伏羲氏就是洪水浩劫后的第一个氏,其后的氏都自伏羲氏而出,这样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就算找到了。即姓氏起于三皇时代的第二皇——羲皇之时。
炎皇——神农氏传说
  《辞海•神》有:“神农氏,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远古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他用木制成耒、耜(按:皆为农具),教民农业生产。......。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一说神农即炎帝。”
  《辞海•炎》有;“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一说厉山氏。相传为少典娶有矫氏女所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与黄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被打败。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据有关文献载:炎帝共传八位。第一位炎皇,是发祥于今宝鸡市姜水流域的姜姓部落首领,因发明农具,创办农业,教民耕种,被世人称为神农或称为炎帝。他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带领人民从采集野生果实为食,转入农业耕种,从单纯依靠自然界的赐给,转到主动地去生产粮食,创造财富,又遍尝百草,发明医学,为民解除病痛,保障健康。从而赢得部族内部和其它氏族的尊敬,因而被拥戴为帝,位列三皇之一。他虽是三皇中的最后一位,但和他的前人羲皇相比,他可不是一家之长,而是真正王有天下的天下之王。他所创立的农业,使今日之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他发明的医药,直到现在仍著称于世。这些成就,第一位炎帝是功不可没的。但也应看到,上述成就,决不是一代人所能做到的。是八位炎帝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一位炎帝创造了耒、耜等农具,为了选择适合耕种的土地,和采集选择优良种子,以及寻找有效的药材,故带领整个部族逐渐东移南迁。今湖北随州所葬的就是第六位炎帝。关于这位炎帝,在《辞源•厉》中有很多条目都讲到了他。如:
  厉:厉姓。①相传为齐厉公之后。②一说以国为氏。厉国在羲阳随县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厉山:《史记•补三皇本纪》有:“亦曰厉山氏。”郑玄云:“厉山,神农之所起......。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也。”
  厉山氏:古帝名,即炎帝神农,其子曰农,能植百谷。或曰烈山氏,又作列山氏、连山氏。
  烈山:又名厉山,在湖北随县。相传烈山有石穴,神农生于此,世谓之神农穴。故神农氏又号烈山氏、厉山氏。
  又今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有流传说:林区之名,是因为林区内有神农在此搭架云梯,爬悬崖采药的历史遗迹而得名的。
  据以上记载和传说,我们可想而知:在此搭架采药的,当不会是第一代炎皇,极有可能是出生和葬于随州的第六位炎帝。他那个叫做农的儿子,如果不是在迁移中悉心研究,广为采集,又怎么会“能植百谷”呢!因此,炎帝时代,在这位老祖的手里,已处于极盛之时,是毫无疑问的。神农架是中华药材的天然百宝箱,因而《神农本草经》和第六位炎帝(称烈山氏者)有着密切关系。
今湖南炎陵所葬的为第八位炎帝,他就是《史记•五帝》中所说的:少典娶有矫氏而生的少典(按:有的书中说少典为人名,也有说少典为国名,少典系少典国之国君等等。)之子,史称炎帝,也曰神农氏。在他手里,应该说已找到(或说已占据)了适宜发展农业的“风水宝地”——湖广地区,这里土地既肥沃又平整,水源既丰富而又便利灌溉。集有八代农耕经验的神农氏人,正要大显身手,和大有作为之时却遇到了进入中原的南方九黎族集团。这位埋头于农耕,一心扑在农业生产上的炎帝,在毫无心理和物资准备的情况下,突遇异族的挑战,当然措手不及,其天子之位,曾一度为九黎族首领蚩尤所占据。后中原各诸候为了自保和勤王,纷纷武装起来,以反抗蚩尤集团。蚩尤虽强悍,但见众怒难犯,在形势逼迫下,也只好和炎帝妥协,交出帝位。炎帝虽夺回帝位,然经此打击已是元气大伤。各诸侯利用在抗击蚩尤集团时所发展起来的武装力量而互相侵伐。炎帝无力加以禁止,他们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听命于炎帝。炎帝欲巩固帝位,振兴朝纲,故发兵侵凌那些不听命用事的诸侯,在诸侯中引起恐慌,于是他们纷纷投靠有熊氏公孙轩辕门下,引发了炎帝与公孙轩辕的争斗。双方在阪泉(今河北省涿鹿东南)进行决战。炎帝三战而不胜,知大势已去,故而与轩辕结成部落联盟,并将其天子之位让予公孙轩辕。轩辕以土德而王故曰黄帝。这样,在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中,结束了三皇时代。据《辞源•赫》载:“赫,姓也,传为赫胥氏之后(赫胥,一说即炎帝也)”。由有关神农氏的诸多记载推断:八位炎帝均出自于古姜姓部落及其分支。同为姜姓是毫无问题的,他们也有可能和五帝一样,同姓而别氏,只是因为代远年湮,后世之人,已不能让其对号入座罢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赫胥氏、连山氏、烈山氏、列山、厉山氏......等称谓呢!可以肯定的是,烈山氏是指第六位炎帝,因他在烈山出生。他会不会因为他那个叫农的儿子能植百谷,而封他为厉国之君,后“农”继承他的天子之位,成为第七位炎帝,而号厉山氏呢!如第八位炎帝就是少典国君之子,那么少典国的国君不是第七位国君的儿子,也必是他的兄弟。至此我们寻遍燧皇、羲皇、炎皇三皇时期只得到风、姜二姓。正像我们在前面把风姓的伏羲、女娲,看成是燧皇的后裔一样,我们也把姜姓看成是风姓的一个子姓。
摘录《中华姓典》胡庆财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系我父亲
[ 此贴被三江之水在2006-07-23 08:1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