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727阅读
  • 38回复

湖南临武《西城胡氏宗谱》专帖----胡志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3-03-26
一、姓氏源流;  

胡(H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    

     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2、出自姬、归姓,以国名为氏:

    ① 一个是姬姓胡国,在河南省漯河市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

     ② 一个是归姓胡国,在安徽省阜阳。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

     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

     3、他姓改为胡姓。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纥骨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又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

     4、古代北方匈奴族后裔敕勒族人的姓氏。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增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如后周的胡琮,就是敕勒族人,其后世子孙皆为胡姓。

     得姓始祖:胡公满。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省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所建的陈国即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包括今安徽省北部的阜阳、河南省中部的郾城等地,妫满去世后谥曰“胡公”,称胡公满。公元前478年,陈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妫满谥号为氏,称胡氏,此为河南胡氏。故胡氏后人尊胡公满为胡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胡氏的起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姓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姓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在台湾排名第三十八。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全球胡氏总人口约2000万。

三、历史名人
    [b

      ]胡安:汉初著名教育家,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胡遵:文武双全,位居于车骑将军。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奋,他在晋宣帝时屡立战功,官做到镇南大将军。他的女儿胡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从此成为外戚,权势更加显赫。南北朝时期,拓跋氏统治的北魏对清河崔、范阳卢、太原郭、河东柳几个大姓重重打击,而胡奋后裔胡国珍之女却成为北魏皇太后,胡姓于是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从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临泾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盛极一时。

     胡环:后唐著名画家,河北省涿县人。尤工画马,用笔清劲细密,而骨骼体状都生动有神。

     胡瑗: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江苏省泰县人。曾官至太常博士。提倡“明体达用”之学,开宋代理学的先声。卒后,谥“文昭”。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思想家及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获英美各大学致赠名誉博士学位三十五种。任北京大学教授时,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文学改革。曾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及校长、驻美大使、国大代表、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章实斋年谱》、《先秦名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丁文江的传记》等数十种,另辑成《胡适文存》。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宋经学家。官至中书舍人兼侍讲。王安石废弃春秋,安国以为其乃先圣传心之要典,故仍潜心研究二十年。谥“文定”。著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

     胡大海:明代大将,江苏省泗洪人,官封魏国公。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胡以晃: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人。封护国侯,旋改护天侯,晋升封“豫王”。

     胡林翼:字润芝,号贶生,湖南益阳人。道光间进士,累官至湖北巡抚,时洪杨军事盛,林翼创厘金,通盐运、改漳漕、增裕府库,固守武昌,为各省战争之根据,治军明纪律,又加意将才,尝曰:兵之嚣者无不疲,将之贫者无不怯。又曰:才者无求于天下,天下当自求之。世以为知言,后卒于军,谥“文忠”,有《读史兵略》及《奏疏文集》、《胡文忠公道集》。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越南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共和国主席。生于越南中部宜安省南檀县。1911年至法国,1920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创办流浪者杂志。1923年至苏联受训,成为第三国际干部。1924年至广州,成立青年越南革命者联盟。1930年回国,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抗战期间被民国政府逮捕,后获释回越南,从事反日游击战。1954年大败法军,建立北越政权,后协助南越共党分子成立越南共产党,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成立越南共和国。

     胡耀邦: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湖南浏阳人。1933年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湘东南特委儿童局书记、中共中央局秘书长。次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到隔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局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抗大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纵队政委、华北野战军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等。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行署主任、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任中科院党组负责人,着手整顿科学院工作。1977年起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曾组织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领导了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主持制定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重要贡献。1980年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主席。1987年1月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4月病逝于北京。

     胡 锦 涛: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1959—1964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1964—1965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1965—1968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1968—1969年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1969—1974年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74—1975年甘肃省建委秘书。1975—1980年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1980—1982年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09—1982.12)。1982—1984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4—198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1985-1988年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88-1992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92-199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93-1998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1998-1999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1999-200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2003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2003-2004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04-2005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05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五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十六届四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十七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四、郡望堂号
  

1、安定郡解说
  

     凡我胡氏家族之神主牌均书之曰“本宗安定郡内胡氏历代一脉宗亲之神位”是何原由需加“安定郡”三字呢?
     安定乃邑郡(相当于现今行政区划中的地区级)公元前206-前203年之西汉武帝时于四平凉府、固原州、泾州之地建郡,先治高平(现今的甘肃固原县),后汉时,徒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晋时又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后魏及隋因之。唐初称安定为泾州,寻复曰安定。安定郡下辖五县,即安定 、临泾、朝那、乌氏、石堂。
     按史书记载,“安定郡”当源于安定临泾人胡遵裔孙胡国珍事迹。胡国珍,字世玉,世居安定临泾县。北魏孝文帝(477—499年)中袭父爵为武始伯,其女选为充华世妇,生子元诩,后元诩年幼登基,尊生母胡氏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听政,权显一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太后,又称灵太后,胡太后的显赫与专权,使其宗族门庭大振,封公爵候,合门显贵。国珍先是光禄大夫,寻加侍中,封“安定郡公”。后入禁中参决万机,加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死后谥为文宣公。前后历时200 余年不衰,由此安定胡氏名甲当时,也成为大族。这是出现最早的胡氏望族,其子孙也多以安定引以为豪,“安定”也成为天下胡氏的堂号,这就是胡氏神主牌上必加“安定郡”三字的缘由。


2、苏湖第及淮海家声来源

                                                                                      苏湖祖功宗德流芳远
                                                                                       淮海子孝孙贤家声长
          “苏湖门第,苏湖流芳,苏湖维新”出自胡瑗事迹。胡瑗(993-1059)字翼之,宋代泰州海陵人(今属江苏泰州),一作如皋人。史传载:胡瑗“以经学教授吴中,范仲淹荐之,以白衣对崇政殿,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后以保宁节度推官教授苏州、湖州、学生数百人,礼部岁贡所得士,瑗弟子常十居其四五,历任国子监直讲,迁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主持太学,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卒后,谥文昭。胡瑗从教较之宋代另一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还早一百三十多年。胡氏后裔为纪念胡瑗毕生从教,玄歌不辍,桃李芬芳之盛况,及其卓著的业绩,故于祖嗣正大门上方题:“苏湖世第”

    “淮海世泽,淮海家声”出自胡姓安定堂始祖胡质、胡威事迹。胡质字文德,三国寿春(今属安徽)人,曹操以质善于精良综事召为顿丘令,后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候,都督青徐州诸军事,每建军功赏赐,皆散于众,无入家者,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以清畏人知著名。死后,追封阳陵亭候,谥贞候。       胡威,字伯武,质子,官至徐州刺史,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青州刺史,封平春候,父子清廉,名誉著于当世。入朝,武帝(曹操)问:“卿孰父谁清介。”答曰:“臣不如也,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帝称善。卒谥曰烈。胡质、胡威祖孙数代均以忠慎清贞闻名当世,而其原籍乃淮海寿春县,故胡姓门楣题“淮海家声”,以资纪念前贤也。

3、麟史名家来源

   现今在我族安富庄村前,耸立着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木质结构的古门楼。在门楼上方的匾额上写着“麟史名家”四个大字,是何由写这四个字呢?
    “麟史名家”源自于胡氏前贤胡安国事迹。胡安国(1074-1138年)字康候,宋代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绍圣四年进士第三人,除荆南教授,入为太学博士,后提举湖南、成都学事。南宋高宗时召为给事中,中书舍人,上《时政论》二十一篇,晚年寓居湖南衡山之下,潜心研究《春秋》著有《春秋传》30卷,为宋人治《春秋》经典之作,他的《春秋传》自明初被定为科举考试专用书,而其子侄辈更将胡氏之学发扬光大,传播和影响了数代湖湘学子,“唯楚有材,于斯为盛”也正是发端于此。卒谥文定。
    昔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在大野狩猎,有一人《传》称,叔孙氏车子,猎获一头怪兽,人皆不识,以为不祥,遂打伤左足,弃之于野。孔子见而叹之曰:“此麒麟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乃作一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兮。今非其时,来何求兮?麟兮麟兮,我心忧兮。”因伤王政之不行,痛诸候之专恣,而作《春秋》以寓王法。因获麟绝笔,故《春秋》称曰麟经。而宋胡安国所著《春秋传》世人亦称之麟史。
    胡氏后裔为纪念胡安国这位爱国的经学大师,所以在匾额上书“麟史名家”四字,以示不忘,此即缘由也。

                                                                                                                                             二十五世孙振军谨识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3-26
临武西城胡氏宗支大原


      谨按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蜗牛,蜗牛生鼓叟,鼓叟生舜,舜十五传而至阏父,仕周为陶正。武王克商,求舜后,以其子满,以奉舜祀,封“胡公”其后以谥为姓,此吾胡得姓之始也,自满而下,承流衍派,宗支遍于全国。至宋五十七世孙,明德公,官礼部尚书,奉诏钦祭九嶷,道经石燕,慕其山水,由江西卜居于此,子孙分布于湘南、粤东者不下数万户,我祖汝诚公,明德公之十世孙,即满公之六十六世孙也,元至正间由石燕分徙来临,居县西十里之燕溪,旋移居西城。先后置庄停上、安富头及罗城山等处。明末世乱,十一世祖邦颜公,及挈子侄,同避于安富庄内,再传至十三世,用字一派兄弟共十七人。用仕公以天下大定,乡居不便教读,于康熙年间出居西城,绍复诚公旧业,用立公卜居梽木山,用行、用儒仍居安富及罗城山庄。其余各房,数传后或迁川、滇、 或乏嗣,续其住所,难于尽述,此我族宗支大原也。其详细即于上代源流,及总世系二篇中纪之,茲不赘。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丙子岁九月
                                            二十二世孙即满公八十七世孙文炳谨识
                        
西城胡氏宗谱序


       宗谱何为而作也,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宗积德累仁,以昌厥后,当永念福泽,以志不忘。但传世既远,本支愈分,不有以序其源流,别其昭穆,则尊祖敬宗之心,不能相引,勿替安望,其敦伦睦族,共图作求,夫世德耶,今临邑庠生胡廷选,仁孝出自性成,又喜与贤师益友相砥砺。故凡处心积虑,注措设施,一以仁孝为本。余三弟功可于康熙甲申岁,振铎临庠,与廷选辈,讲艺课文,阅八稔,得熟悉县之志洁行芳,卓尔大雅,则惟廷选为最。故嘉意鉴赏,倍于他士,茲因倡修宗谱,帚辑成编,持一帙相授,丐余一言以弁于首。顾弟不予谅辄,允其请付诸邮筒,余思安定与余郡吴兴,同出有虞苖裔,流则分而源则合也,而廷选之鼻祖,妫满,为周陶正,封于陈,以备三恪,谥曰“胡公”,子孙遂以谥为姓焉,历汉、宋、明代有英杰,如天下中庸,则有伯始(胡广),学明体用,则有安定中兴(胡瑗),奏议第一,则有邦衡(胡铨),博学能文,以应举不状元,做官不宰相为虚生,则有周父(胡旦),强学力行,表章麟史,则有康候(胡安国),他若致堂(胡寅)之学,行有宗,为文必根底,义理淑心之,以仁义润身,以牙签润室,鹑衣箪食,不累其心端敏,公之风采,峻整贞亮,自持与李承勋等,称南都四君子(胡世宁),此皆胡氏之先达,班班可考者,即如廷之始祖汝诚,谱载其为人慷慨有大志,不敢狃于宴佚而忘诒燕远谋。爰自嘉之石燕,乔迁于临武之西城,是其开创一时,遗安万世功德,所被宁浅鲜哉,宜乎,继此衣冠接代,跻跻不一也,其四世祖琏,究心于濂洛关闽之学,欲继邹鲁宗风,不屑寻章摘句,落经生家窠臼文行兼优,为理学名宿,纪之邑乘,百世流芳,特以良骥困于盐车,以太学生终老,赍志以殁,士论惜之,至于十一世祖邦颜,闭户潜修,砥行砺节,当时以公辅大器相期,奈明季晨光希微,士之单寒,得拔者百不一二,以故屡踬棘闱,怀才莫展,遂绝意仕进,有烟霞锢疾,泉石膏肓之想,一日挈妻子徙安富别业,以养晦韬光焉,尝语所知曰:际此乌止谁屋正,携手同行时也人。或以为妄,既而果如所言,人始服其哲,炳几先视,燕怡于堂,不知祸之将及己者,不啻天渊矣,廷选之父用仕,赋性醇良,制行廉洁,且愤先世之书香,不能及身嗣续,因坚志式榖,策其子,以勉力学问,卒掇泮芹,克绳祖武,洵所谓,人乐有贤父兄也,今廷选以躬成茂才,因籍祖宗父母之福庇,而合族子姓,振振绳绳,亦皆赖祖宗积德累仁之所致,爰纠族中父老子弟,倡为修谱盛举,无非尊祖敬宗,敦伦睦族,以期有光前烈,无坠家声,意甚渥也,吾愿隶斯谱者,善体此意,共念尔祖,作求世德,则家皆孝弟,俗皆仁义,将必有达绍伯始、安定诸先达之事业者,而尔始祖汝诚以下之灵爽,亦皆心许其象贤,允无愧神明之华胄也,是为序时。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辛卯岁腊月通议大夫原任江南安徽池大等处提刑按察司楚黄姚谐譔
            
西城胡氏宗谱序


      家之有谱,犹县之有志也,志以纪一邑之人物政行,谱以辑世代之蕃衍生卒,穷源溯流等,而传之, 庶后起者,有所遵循,而示不忘。然谱例以子孙而追载其所自出,与志乘纪述不同,所贵者,惟详与慎耳,临阳胡生廷选,名列膠庠,寓志远大,余承乏茲土,与之课文讲艺,岁月己多,生之素蕴,颇得其概。茲辑成家谱,乞书于余,阅自始祖汝城,由嘉之石燕,分派居临邑城西,代世既远,未能尽述,其四世祖琏,于先明正统元年,以明经读书国学,为理学名宿,文行重于当时,以疾卒于京洛,表见邑乘,至十一世祖邦颜,文德优兼,然于天启间,逆党流祸,屡科不售,终老蓬掖,顾数奇不偶,遂屏势利,谢奔競弃城市而移安富,未几兵蹂城廓,人民几灭,而颜家隐居无恙,一时人士咸有明哲之称焉。越今廷选及其子侄,已历四世,生齿日繁,颇称右族,然此皆邦颜积厚流光,有以启之也,语曰根之茂者,其实遂不其然乎,今廷选是谱以汝诚弁首,子孙世次条分缕析,中有疑阙不复蒐人,可谓慎而复详,将见承先启后者,踵武而兴,不一而足,期躬行盛德,求无忝于厥祖,此亦廷选之溯流穷源,以示不忘,所谓寓志远大之一则也欤,是为序时。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岁次辛卯腊月
                                                     文林郎知临武县事析津蒋元楷书

第一届颜公创修宗谱序


       吾族自始祖汝诚公,由石燕卜居于西城,此元至正间也,传四世琏公,正统元年应岁荐赴京读书太学,期登北闱贤书,不幸以疾卒于京邸,家人负骸骨归葬,邑乘载平田乡人,度此时巳与石燕分门别户也,暨自二三世递传迄今,至于余兄弟,叼祖宗余荫,幸皆游泮,以绍书香第,念自始祖传至今,历十一世矣,应宜椒实蕃衍,何子姓寥寥无多拜祀也,耶心莫察其故。因于诗书之余,暇间及形家辨阴阳吉凶,不觉悚然,曰良有由也。盖余先世,卜宅于佑圣观后,襟陕隘,而枕于空,巳非吉地。即继迁于集灵祠左。亦受官山脉缓,而前逼于城,以形家按之,似亦非宜,余不得己弃城市卜居安富庄罗城山下,虽属邑东南僻壤,然独爱其后枕屏障,前临宽衍清泉,混混浸溉膄田,不假堤防之筑,古松毵毵,环绕屋舍,尚饶扶疏之观,遂开址创宅而居焉,余兄弟三,暨堂兄八九,而余齿居后,长兄邦顺蚤逝,二兄邦贤艰嗣,即堂侄显德亦尚乏续,为宗嗣大不幸事,独余以一人举六子,克振宗祧,又为不幸中之一幸焉,意者卜迁之允臧乎,生平课诸子,以耕读为本,读者有待成器,耕则西城所入,颇可自赡,至于顽梗难驯,狡狯居心,游手不事,生业过侈,以伤俭素,如此类求之诸子,无有也。窃自幸于父兄之教,不至大相刺谬焉耳,间尝登罗城山巅,以望邑居,烟火郁纷,依稀入目,余虽无心于彼,而祖宗之经营于乎在焉,何忍一日忘之。后之子若孙,有能别营市井善地,以继先人,则孝子慈孙,佇有所属,又余所默祷也。兹因手录谱系成帙,约序其事,以告将来云时。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岁次壬寅仲秋月
                                                      十一世孙邑学生邦颜譔

第二届选公重修宗谱序


      家之有谱,著代也,其著代若何,人本乎祖,代远则不可知,有谱以著之,历历溯其自出,示不忘也,临之有胡氏,其族不一,惟吾祖汝诚公,与石燕同一支派也,支派同,而谱不及者何, 盖石燕旧本临壤合也,迨明以地远而难于治设官立邑,遂割而入于嘉,汝城公先世,于元至正间,编籍分平田三甲,居临之西城,仍留焉,其谱不及者,以分故也,分则吾族当尊汝城公为所自出之祖,而特详焉,此亦如老泉所云,谱为苏氏作,独吾之自出得详与所尊,则谱可由吾作也,考汝诚公及邦颜公,凡十一世,其间原委,颜公叙之巳悉,今读其序,而叹祖宗之功德,其积累于前者甚厚,而期望于后者更大也,何也。汝诚公而下,虽苖裔绵延相继,至颜公而不绝如缕,乃以一线之遗,而开五房之派,迄今才四世耳,子姓蕃衍咏振振,而歌绳绳者,户中且将以二百计,向非祖宗功德之厚,何以佑启后人,俾将绝而复续者,其昌炽有如斯耶,吾父念先人故址,不忍卒弃,爰置附郭腴田,挈家归城,惟是生余茕茕孑立,择师而教,期接先世书香嗣,余幸获采芹,而乔木先殒,以不及见为憾,今仰藉祖庇,幸举三子,而岁时赴罗城山之乡园,与合族会饮,见其少长咸集,林林总总,不禁瞿然先世之谱未续,恐以远而易忘也,于是倡重修之举,而诸父兄弟俱有同心,因得手为校订付之剞劂。且谬受蒋邑候暨姚夫子之知,赐以弁言,光照简策,虽所以表扬前烈,亦所以敦励后人,吾愿族之人忠厚以培福基,雍睦以笃善庆,廉耻以端风俗,耕读以安生业,家皆孝弟,户皆礼让,使祖宗之泽,流而弥长,云礽之详,发而愈盛,则后之观斯谱者,由委溯源,各晓于所自出,犹之乎千支万派而归本,于星宿其所以示不忘者,且引于勿替也,巳是为序时。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岁次辛卯孟冬月
                                                      十四世孙邑弟子员廷选譔

西城胡氏宗谱序


      胡氏一族,其祖讳汝诚公,自石燕卜居西城,简籍平田,与余属同乡,先君子宅城东,属同城,余少与翰英、如玉二昆仲,受业于熙翁李夫子,又属同门,因获亲锡翁先生,系膠庠积学,存心忠厚,居家孝友,为士林宗仰,余受知学使者,实藉教良多,嗣荏苒都门,沉浮宦海几三十年,逮归,先生己古,厥孙宗道、国珍两世兄,俱武步书香,彬彬然膠庠彦矣,不忘世好,相交甚密,壬午春,其族以谱届修期,爰有重修之举,推宗道,国珍两世兄主修,谬以余为识途老马,间参末议,杖步至局翻阅旧谱,系乃祖锡翁先生手泽也,其世系不远,溯依稀为冠冕。仿明太祖玉牒,以居沛即为沛始祖,例以自石燕卜居西城,讳汝诚公为始祖,历十一世,至讳邦颜字襟宇,始祥开六房,锡翁先生房其五也,生配殁葬至详且慎,家规八条,言简而浑词约,而该规训切实世,可以为子孙法,两世兄率循其旧,而善继述之,历春至冬谱成,以余叼世好,稔悉家世,倩余序弁其端,余惟家之有谱,所以详世系也,胡氏一宗,自受姓之始,及汉唐以后,有名之祖,自原至委,由巅及末,若远若近,原安徽蒋宪,讳元 楷及姚师叔己详之矣,予髦而荒,不惟不能文,亦无容赘也,及读邑如如蒋先生传,襟宇公传,溯克昌厥后之由,盛称其忠厚孝友,公以下俱以是传家,而锡翁先生,至今人犹啧啧称道,惟此忠厚之心,孝友之行,予心好心慕,乐道之而与人同也,公家世历忠厚孝友,而世兄一堂,咸见称于乡党,宗族后此之昌炽,不洵如如如蒋先生之所云乎,第一族之中,禀受不齐,又乡居散处,习尚亦异,惟恃世兄昆玉推广,此心由家而族,俾六房人尽忠厚,家尽孝友,世守先训,雍睦成风,先人之手泽如新,后嗣之孝思克永,世世称西城胡氏为望族焉,讵惟胡族之荣,抑亦乡邻之光也,是为序时。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岁次玄默敦牂辜月日躔星纪之次
                         内建教习特简知湖北襄阳府宜城县事同乡年家眷世弟雷廷珪拜譔

第三届重修宗谱述序


       天下时有不可缓者,欲缓之而不能,事有不可诿者,欲诿之而不得,矧根本枝叶之所关,其时其事,尤缓之无容缓,诿之无容诿也,宗谱自余祖重修而后,阅今五十余年,宗谱之根本既固,则其枝叶自繁,以余一家计之,生者己若,而人殁者己若,而人其生者之所配何氏,死者之所葬何地,其可数者不一而足焉,由余一家而推之,户内之己生,己殁及所配,所葬,不知凡几矣,就现在数之,己指不胜屈,即记忆亦不无差参,过此以后,日延一日,既今之存殁,益见其依稀仿佛矣,所谓时不可缓,欲缓之而不能者,此也,修谱之人,非稍知文墨,通达事体者,不能胜其任,余户内读书能事者,不乏其人,缘多乡居散处,欲择一局地,无可立,公议设局余家,户中读书能事者,俱以散处远居,藉卸必须余与七弟主修,倘余兄弟不承,则此谱似终无修时矣,故虽自度难胜,亦不可不勉强承任此非,事在不可诿,欲诿之而不得者乎,当此必不可缓之时,必不可诿之事,百务纷丛,孤立无助,商量无与,提调乏人,以一人有限之精神,有尽之识见,又何能为哉。幸余七弟学而有识,平居应务事,无论精粗巨细,俱能恢恢有余,诸事又详审精密,又幸余祖所修传谱,尽美尽善,可法可式,余始慨承族人之推托,放胆肩承,兹谱之重任也,因与七弟酌度族力,筹商各费,设局醵金,倩工从事,余素性迂拙,笔墨外不谙者,居多七弟操笔,余凡一切所需,及各房五十余年生没配葬,所抄录,概其泛应,余兄弟同心协力,自春徂冬,始终不懈,藉先祖之灵,以吿竣,则先祖之功德,生生不泯,而子孙亦代有所遵守,而不穷矣,是为序时。
                                     乾隆二十七公元(1762)岁次壬午黄钟上浣
                                                  十六世邑弟子员祖述宗道氏谨譔
第三届重修宗谱发序

    
      家之有谱也,生殁葬配于是详,昭穆齿序于此辨,由流溯源,由枝及干,尊祖敬宗,亦于是乎系焉。谱之关要綦重哉,修之者,苟弗精详,敬慎稽考不实,蒙混不清,即祖功宗德,亦不免依稀影响,以抱憾于无穷,余族自始祖卜居西城,世有传谱,明季族多散居僻远,旧谱不免残缺,几同杞宋无征,余祖孝自性成,受书时即留意根本,曾祖仕公,遇非其时,虽读书未售,然记问异人,凡先世传流,及远近祖妣诸墓,尚能记忆,我祖长列宫墙,不时请问,并询及同族尊长,枝干源流,条分缕晰,默识不忘,康熙辛卯春,始祖以下同事祭扫毕,随以修谱事合商,举族欣诺,推我祖为主修,因检残缺之余,与素所闻于曾祖,及同族尊长者,独肩其劳。自源而流,自干而枝,裒而成谱。生殁葬配,瞭然昭穆,长幼秩然,祖功宗德,表章灿然,子孙阅之,仁孝之心,亦莫不由然而兴起也,至家规八条,义蕴宏远,包括无遗,人人可知,人人可行,可贵可富,可圣可贤,洵百世不刊令典也,非吾祖孝心纯笃一本九族之念真切,后之子孙,前无可稽,后无可续,保无是同族如路人,后嗣如其寄生乎,光前裕后,为仁人,为孝子,舍吾祖,其谁与归,是谱也,历今己五十一稔矣,吾族幸生盛世,久享太平,以生以育,族齿日繁,际熙皞之时,享荣利之福,若不乘时增修,继此生殁葬配,昭穆长幼,日淹一日,久而易忘,仄吾祖纯一之孝心,忘吾祖一本九族,真切之至,念不孝孰甚焉。因与伯兄,窃计倡修,人俱有同心,而辄以重修重任,委之余与伯兄,我伯兄积学有素,文名久彰,胜任无疑,余自忖不逮伯兄多矣,伯兄亦以独力难任为辞,然余虽不能胜其任,亦不忍卸其肩也。且幸吾祖所修家谱,己有成法可循,斯时所修,应增应续,见闻未久。非若吾祖,补残缺之余,续耳目之所,未经也。因勉佐伯兄设局倩工,朝暮寝食,于斯敬慎,小心率循吾祖成法。始自暮春,历夏至冬,而告成,其续增之生殁葬配,亦如旧谱之瞭然昭穆,齿序亦如旧谱之秩然,即继此之祖功宗德,亦如旧谱之灿然可观,阅之油然兴起也,旧不失其为旧,新不失其为新,新旧相承,或亦不负族人之委,并可告我祖而无沗乎,谱成例撮其重修之由,俾后之人知因时续修,世世不忘吾祖之功德云尔。第吾祖所修,系欧阳公式,族人商易苏式,余与伯兄听之,似难辞悖祖之咎然两式并行,各取其是,我祖在天之灵,或亦默鉴,而心许焉,此又余与伯兄之所冀倖也,是为序时。
              
                                              乾隆壬午岁(公元1762)仲冬月
                                                   十六世孙邑弟子员应发国珍氏薰沐敬书
                  
第四届重修宗谱先序


      余自束发受书以来,尝念夫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而心未释然者,今修家乘,始恍然有会矣,大德者,万殊之本,祖宗之谓也,小德者,全体之分,子孙之谓也。祖宗积功累仁,是即敦原其化根本,盛大而出无穷也,子孙派衍支分,是即如川之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故家之有谱,溯源流,明本支,序昭穆,别长幼,所关甚重,则修之乌可缓哉,况自壬午重修以来,至今六十有七年矣,多历年所,则生齿日繁,其间生配殁葬,不知凡几,迄今修之,尚多未详,若迟之,又久将老成凋谢,愈不可稽考矣。今岁春王二月,值清明祭扫,少长咸集,有堂兄会贤,堂弟树勋,深水源木本之思。倡议修谱,发簿捐金,内外叔侄,莫不慷慨协从。至八月,请梓人付之剖劂,族人以余老马识途,请余与堂侄才玑为主修,余窃自揣视茫茫,而发苍苍,余奚能为,然犹不敢诿者,谱中之事,即有玑侄 以为总理,又有胞侄桂林为傍修,以辅助余之所未能,二子同心合志,参互考证,以共勷厥美。至十月告成,将见谱之,秩然有等,灿然有章,微特源流,本支昭穆,长幼有条而不紊,即凡生配没葬,亦无不确然详明,而昭茲来许,猗欤休哉,祖宗之积功累仁,而为敦厚其化,子孙之派衍支分,而为如川之流者,盖彬彬然,臻于明备焉,余何为哉,惟于底册之差谬间,尝竭其目力,参阅考正,则于家谱之修,余亦未尝无小补云时。
                                           道光八年(公元1928年)岁在戊子良月
                                                      十七世孙邑弟子员绍先薪传氏谨譔

第四届重修宗谱玑序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而收族,则莫要于修谱。我族自颜公手录谱系,历百一十年,至我选公辑成族谱,是族之有谱,自我选公始迨后,历五十二年,余祖父与伯祖率成法而重修之,至于今其时则又过矣,为揆厥由,岂修之,难其人欤 ,实修之,无其费耳,今岁二月,堂伯叔会贤,树勋悼旧谱之几残,虑后世之无传,先务为急莫若修谱,计所需费势须捐助,遂即令余发引倡捐修族。有房叔贤溱乐捐先导,而尚义者莫不慷慨,一呼百诺,亦可见同志合心,咸以修族为急务焉,不踰月,捐成数十余金,合公项计有百余金,事有济矣,秋八月,倩工入局,合族举堂叔绍先与余为主修。余以为一夔足矣,欲谢不敏,即而思之,余方丁艰,因未设馆,在家清闲,此事可以代庖,又奚辞为,况士君子,读圣贤书,不能为祖宗建功立业,当茲修族,亦可尽心竭力,为祖宗报其万一。于是在家,夙夜敬慎其事,分支分派,溯其源流,率祖率亲,求其详悉,昭穆齿序。大宗小宗之无混,生配殁葬,远近地之必详,犹恐防检偶疏,加以堂弟桂林,考究得失,互参异同,则事虽难,而若易矣,然有未竟者,旧谱有规条,不可无凡例,有丧祭,不可无婚礼  ,并服制全图,应宜续增者,参稽斟酌,无非述先人制作之遗意,使后之人遵而行之耳,至论序赞,原以表彰祖宗之功德,后此之其人其事,有足称说者,亦必谨按实录,不作是似之语,以紊其真,又皆余所自任也,不数月,而谱告成,上治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合一本九族,相为联属,而族收焉,收族而尊祖,而敬宗,亲亲之道,于是乎在,是为序时。
                                            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岁在戊子孟冬月
                                                      十八世孙邑增生才玑符天氏谨譔

第五届重修宗谱镕序


       宗谱由明及清,凡四缮矣,始草创于万历之壬寅,继讨论于康熙之辛卯,复修饰于乾隆壬午,再润色于道光戊子,凡源流本末,家礼服制,诸大纲罔不厘然,具举洵吾家至宝也,忆戊子秋,先君倡捐重修时,嘱吾辈曰:人道莫大于惇族,惇族莫先于修谱,上则明本源,叙尊卑,以示有尊,下则别亲疏,辨异同,以示有亲,尊尊亲亲,人道立,而孝敬乃申,时镕方总角,己见修谱为急务,越今四十余年矣,凡族中之生旦,婚配殁葬,迁徙,又不知凡几,当修尤有急于前者。先数年有重修之举,奈外侮未靖,内费未充,故事不果行,越壬申,城乡踴跃,均以事不容缓,时不可失,举镕与清主其事,而族兄日新,胞弟澄清,房侄世熙,共勷厥成。夫新与弟、侄固皆彬雅才,诚不负所举矣。镕以疏拙之资,恐蹈智小谋大之诮,即而思之,吾人读书数十年,上既不能珥笔彤廷,赞襄国史,次不能执笔案牍,判别民依,祇此一家一族之事,亦谢不敏,则何事可为者,况宗谱经数代之斟酌,尽善更有易为力者乎,因相与详,其生殁配葬,信者录之,疑者阙之,择吉鸠工数月,而功告竣,章虽由旧,牒则维新,庶以继先君倡捐之志,广合族尊亲之意,云尔。至于祖功宗德,积厚流光,前人叙之详矣,不敢复赘,是为序时。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岁次玄默涒滩腊月吉日
                                                                十八世孙邑庠生金镕谨譔
          
第五届重修宗谱清序


      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一族之脩,可以观美。明明我谱,颜公克慎厥始,选公克缵厥中,述公先公克成厥终,历代协心,罔有不脩,师言嘉绩,纪于谱牒,垂裕后昆,予小子永膺多福。谱为宗本,本固宗蕃,叙我世系,乃惟由先,正苏体时式,有典有则,贻厥子孙,敦叙九族,九族既睦,见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用敷遗后人,休越在内服,越在外服,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显播告之,修自时,厥后生则逸生,则逸四十有四年,泯泯棼棼,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皇天既付中国民,予以纪纲,正其法度,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奉先思孝,罔不在谱怠厥修坠,厥宗我族人,曷敢昏弃厥彝,惟十有一年春,大会于宗人,用懋厥修,伯父、伯兄、仲叔命之曰:直哉惟清,缵乃旧服,无沗祖考,汝惟不怠总谱事。佥曰:都惟时懋哉。予未有知,思日赞赞襄哉,小子胡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其心愧耻,古我前人,简其修,亦简其或不修,既劳乃祖,乃父,在予。后嗣曷敢荒坠,厥绪若金,暨予一人猷同心,夙夜不遑,仰惟前代,时若无作聪明,乱旧章,询事考,言庶言同,则绎董正篇,次交修不逮,以叙彝伦,以和兄弟,以蕃族姓,慎终于始,惟克迈乃谱。凡我执事,各守尔典,罔或不勤,付之剞劂,词尚体要,不为好异,彰善阐微,鲜有不钦。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族寡慎厥事,绍复先人之大业,以亲九族,绥定厥家,岁十月甲子鸠工,越翼日癸亥告厥成功,继自今子子孙孙,有伦有咸,以正无缺,肇修人纪时,乃日新追配于前人,则予一人以怿钦叙时。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岁次壬申太吕月
                                                           十九世孙邑庠议叙训导济清谨譔
        
追溯举公源流并志族谊记


     今夫木之有根也,必有托根之地,水之有源也,当溯发源之由。今考谱载,我祖汝诚公,遗有燕溪住宅一片,有抵有界,及读颜公谱序,言由石燕卜居西城后,又迁居安富庄。至选公父,复挈家归城,原原委委,记载详明,并未有住燕溪之语,夫宠、举二公,均汝公出也,该地既非宠公子孙所住,即为举公嗣续所居无疑。况康熙三十五年,附载长塘堆地系举公所遗,被黄显亮等冒挂,户众忿控案三宗,其地始归族管,今按长塘堆即在燕溪背后,以此考之,有山有坟,宅必伊尔,则举公之曾住燕溪益信,所不解者。我用立公没,求地户众,契载将香炉堆二亩,以偿地价,并入清明,又查自我曾公,始卜葬安富,其后陆续添葬者四,葬墓田者十二,考墓田亦即安富附近地也,或者宠公一支,有先居安富庄者。我前人亦有相随而寄居斯土者乎,不然何以有田有墓,而且其墓之多耶,又稽    我显德公,自幼失怙,惟颜公是依,当年颜公迁居安富,焉知依颜公者不随之而迁耶,予生也晚,仓桑几变,想像徒劳,但追念颜公之视我德公也。虽曰:堂叔、堂侄不啻属毛离裹有如卵,然翼而长之者,非颜公也耶。如颜公,固予辈所当春秋拜祀者也,抑又闻乾隆年间,停上月形,举公葬处,被土棍某盗葬该山,赖伯父讳廷用公,出首控官,蒙讯断扦,则是举公以下六七塜之骸骨,得以不失者,皆合族暨廷翁伯父之力也。今日者 饮水思泉,铭心刻骨,所恨唐陵汉寝,式微兴悲,倘蒙祖德宗功,椒聊长衍,敢忘庇护之恩,而味结草之报哉,附记家乘,以示后人,知本不忘,而族所当亲也,夫时。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岁次壬申季冬月
                                                            十八世孙日新谨志

       谨按我族谱牒,创始于颜公,虽其序上未明载曾居燕溪一语,而于诚公下,详载遗燕溪住宅一所,抵界分明,苟诚公而未住燕溪,其住宅何来留遗,况吾族籍隶平田乡三甲,在保甲未改编以前,与燕溪暨附近各村历同排甲,果如日新公所言,燕溪为举公嗣续所居,即宠公居于西城,决不能与举公合编一甲,是诚公由石燕迁临后,最先之住燕溪也无疑,序中仅言卜居西城者,省文也。又按用立公葬萧家坪,而该处乃诚公墓所,自属族中公地,何以立公葬时,又以香炉堆田二亩以偿地价,即其地早为宠公私业,长塘堆与萧家坪,燕溪相隔均不甚远,当亦为族中公地,而谱载系举公地者,或以宠公、举公兄弟分爨时,将遗产分拨各自管业,亦未可知。至安富庄,原属族中公产,观彦珍公下所载,公自始祖传四世,置庄安富头一语,及此后,祖妣葬所,即宠、举二公嗣续之,有先颜公而寄居者,自不待言,惟及颜公之身,乃尽挈城中兄弟子侄而入居焉。厥后用仕公出居西城,举公一支,必有先仕公而出者,至卜居梽木山,则恐肇始于荣礼公之世,试一察谱载列祖墓地,即可得也。
                                                                                                        
                                                                               二十二世孙文炳附识

第六届重修宗谱熙序


谱将告竣,族老命愚作序,愚对族老曰:族长得毋,以愚目见,谱经三修,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人,主年阅四百六十有竒,甲子经历久,而阅人孔多,得以略陈其概欤,愚私心窃计,见闻不广,考证不多,又拙于笔墨,不能善为说辞,乌敢妄赞一辞,以弁谱首乎。况谱载之源委,列祖之艰辛,先君子己备悉言之,无稍罣漏。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可也。何得自矜藻彩以污谱牒,窃愚生于先祖之后,不得不为先祖办事,细阅谱载,始于汝诚公,得繇也,不追究汝公所自出,惧荒远难稽,易于错谬,极其慎重也,厥后旁注昆弟,纪其枝干也,下遽子孙,记其蕃衍也,别其房分,使之亲疏能辨也,详其始生,使之长幼有序也,志其坟墓,使之祭扫确凿也,记其没旦,使忌日之礼可举行也,志洁行芳者,书之善善也,有科名封爵者,书之贵贵也,节烈已经旌表者,书之录贤也,修举族中公事者,书之纪功也,买族寿地者,书之防冒佔也,凡族中侨居他境者,必志其地重出乡也,出嗣之子仍系本生者,重所生也,于所后则书子某者,重为人后也,始娶者曰元配,仿晋书礼文志也,复娶曰继配,仿仪礼文也。泛收人之序赞者,使族人自量其不及,而愧励之,自信其己能,则坚持之,无非欲成人之美也,愚不敏,安敢贤智先人,不过于谱载中所已道及者,为之申说一番,兢兢然佩孔子于乡党,其言似不足之箴,云尔,不然同服先畴,共食旧德,谁不欲道扬前烈,继序思不忘哉,后有作者,竚立俟之,愚惟援是,以酬族老巳耳,是为序时。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岁次戊戌黄钟月吉日
                                                          十九世孙邑庠生世熙耕心氏谨譔

第六届重修宗谱金序


      自开辟以来,既有亿兆,有亿兆即有本源。本源不清,支流为之獘紊矣,作谱以联属之,明其本,所自出所,以尊吾尊也,别其支,所由分所,以亲吾亲也,尊亲之道,尽而族之大本立矣,此家之不可无谱也,夫天子有玉牒,诸候有年表,大夫有世家,士庶人有宗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千万载帝王传统正闰隆替何从而验其实,家无谱,某昭某穆,世系本源,某派子孙,何自而考其真。谱者,谱其所可知,不谱其所未知,匪我族内,虽富贵,且不录,系同本支,虽贫贱,何尝弃,苏欧往矣。世族踵之斯盛典也,讵可缺诸,我族自颜公作谱,选公辑成,至于述公先公相继聿修,越同治壬申镕公偕家严再经润色,于今二十有七年矣。岁逢清明,街乡咸集,踊跃修谱,共商派费,推叔父与余为主修。余自度奚能为,然有三叔为之总,又有房叔电,房弟器为之纂,互考参稽,同心合志,旧用刻刷,新即捡板,失慎失勤,月未两圆,谱功告竣,族之生配没葬,昭穆嫡庶,大宗小宗,各明辨而不紊矣,是为序时。

                                      龙飞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岁次著雍阉茂月建阏逢困敦吉日
                                                         二十世孙邑增生泽金鼎元氏薰沐敬譔

第六届重修宗谱启陈序


         我祖汝诚公于元至正间,由石燕迁居临之西城,因是西城胡氏一派,以汝诚公为始祖。由元以来,数百余岁矣。虽问诸五尺之童,皆知汝诚公为自出之祖,由公而更溯之石燕,何房为其所亲,何房为其所不亲。虽有孝子贤孙,恐亦不能悬空而意断也。何也,以年久地远,族分不相属故也。然即谱之所关不綦重哉,惟是十一世颜公创之于前,选公继之于后,其功固甚伟矣,厥后或五十年一修,或六十年一修,至前癸酉谱之修也,凡五次矣,由癸酉至今,以其数其时考之,或者非其急务乎,而毅然修之者,盖谱原以记亲疏,记生没,记婚姻,所关至重,谱之由来。虽有典型可溯。尤贵有老成人以为之主持,方不至有错误,参商之虞,族众合举房兄世熙,房侄泽金,而举予与铄金,以纂修之任。第所举房兄、房侄等,固属老成特达,若予父书徒读,疏懈己惯,而又多病,幸而有胞侄文彬,房侄孙绳祖,年富力强,尤尽心其事,考订而付之梓民,不数月而功竣,其所增续,亦犹是颜公,选公创继相承之,秩然有序,焕然有章,不其盛与第。予于茲不能无慨者矣,予族自汝诚公,宠举二房分支,宠公房椒衍所及,书香济美,颇称望族。至我举公房,相承十余传,至今丁粮犹属寥寥,而中叶式微,几等杞宋。读予父举公源流记,未尝不心伤也。幸我祖友公,奋然思启,送余父及叔父读书,与胞兄相继并列黉宫,绍前代书香,有困极将兴之势。谅我祖在天之灵,亦所心慰者也。尤愿后人,发愤自雄,以耕读为本,以勤俭持家,以孝友忠信居心,不失为贤子肖孙之所为。庶几与长房宠公子孙相鼎盛,于勿逮焉,是为序时。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十一月吉日
                                                               十九世孙国学启陈敬撰
第七届重修宗谱文炳序


        族谱通例以三十年重修一次,盖以三十年为一世,其间生殁葬徙虽多变更,而时间尚未过久,较易考查耳。吾族自六届重修后,迄今己三十九年,在十年前,即有重修之议。比时族叔祖代美公犹且健在,公才学兼优,又曾经阅历,以为可减遗误,孰意议方告成,而公忽辞世,迁延至今,老成益复凋谢,形见根究无由。故本年春,一唱百和。盖己如祖述公所谓,缓毋容缓之时也,当各房集议之初,咸推余为主修。余自问才疏学浅,年轻派卑,不敢胜任,而族中知书者少,乃藉诸伯叔尊长赞助之力,勉为肩承。即又如述公所谓,诿毋容诿之事焉。于是增订凡例,绘具世系脉图,凡旧谱之繁者删之。阙者补之,新增者由各房修,先行调查。自八月初,设局謄缮稿,凡数易经两月余,方帚造成功。原拟于脱稿后,邮寄省垣改用铅印,旋因印费一时难于筹措,即于十月初间,仍设印局,除服制图、脉系图、山场图,临时镌刻外,俱用木版活字刷印。至十二月中旬,全部告峻,前后共费四百余金,其中行、仕、儒、立四房,字银由各房各自担负外,余即按四房均派,惟行房户少人稀,应派之费,由仕、儒二房各任四分之一,减轻其负担,此本届重修之概况也,但有所感者,吾族自汝诚公,由石燕分徙来临,己传二十四世,而犹户不过六七十丁男亦仅一百有零,邦颜公以城居襟陕狭逼,而卜迁安富,究未见效,此理之不可解,而事之难明者一也。旧谱即编历代庠彦,茲更详查,谱载标明职衔,计廪庠凡四十七人。除用字一派,正值明清鼎革,天下大乱,治礼义之不暇者外,其余代必继承,以人户之稀微,占庠廪之众庶,任何宗族胥无有焉,然而庠廪而上,彦珍公以明经应上荐,而命终京邸。其他卓才异能者,代不乏人,卒不获售,虽关人之时命,或亦族运使然,此理之不可解,而事之可异者二也。在十五六世之时,丁男济济,村运崛起,兴隆可期,乃往川者,竟七八十人之多,而留家者,反日渐衰微,终不克振,此理之不可解,而事之难知者三也。语云:源不远者,流不长,根不深者,枝不茂,岂以吾族分支而后,恐荒远难稽,未能追溯汝诚公所自出,而缺乏泽荫之过欤。今幸祖宗积累之仁,而获诚公根源,再由明德公,而至吾得姓鼻祖满公之下,原原本本纪载无遗,源远根深,己非人之所能及,即尊祖敬宗,而获报于宗功祖德者,自永享于无穷。将来之发达,岂有限哉。至于谱牒之重要,先辈诸公言之綦详,余不文不敢僭妄,惟就本届重修始末述之,并志慨焉己尔。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丙子腊月
                                                               二十二世孙文炳谨譔
                
第九届续修宗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则无从考世系,证兴衰,家无谱,则无从溯渊源,览事绩。盖谱者,所以布列其事也。一族之支族攸分,昭穆次序,显晦出处,生死婚配,绝续衰旺,庐墓山川,越数千百年,而确有考证者,赖有此耳。

      历经时代变迁,很多珍贵的历史材料被遗失,为了抢救这些珍贵文物,一九八六年在以胡辅华为主的老一辈文人志仕们的努力下,续修了第八届宗谱。但由于没有经验和社会不断变革,跟不上形势,存在着一些欠缺。为了完善族谱流芳百世,辅华长辈以八十一高龄再次树起续修宗谱的大旗,提前续修第九届族谱。

      我族自汝诚公迁来临武开基以后,递传二十六世,考记六百七十余年,其谱志之遗留,历经元、明、清、民国至新中国,代代有文人,都是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才有我族的根深叶茂枝繁,正是那人文蔚起奕世昌,苏湖家声九州扬。

      今逢盛世,续修族谱,机遇可贵,勿勿略书数言,一抒心志,以表继往开来拳拳赤子之诚心,藉以告慰先公先祖,下以启迪后世裔孙,这也是我们本届宗谱续修的深意所在,希望我辈族众裔孙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勇创辉煌而永励将来,是为序时。
                                               二十三世孙即明德公三十二世孙发林敬撰
                                                       公元二0一0年辛卯仲夏下浣八日

第九届重修宗谱序


     族之赖有谱,犹国之赖有史,县之赖有志。国之赖有史,可以明彊域,县之有志,可以纪一邑之人物政行。族之有谱(史)者,上十之以溯祖宗之世系,下之以绵子孙之流传,远之以联异地之宗亲,近之以笃同族之兄弟。尊祖敬宗,敦本睦族之原旨也。

     我族自胡姓始祖满公而下,承流一派,愈衍愈繁,历两千余年,而传至明德公,豫章南昌人,大宋淳化间进士及第,官拜礼部尚书。奉诏钦祭九嶷,香进重华,车临桂郡,道经石燕,睹峰峦耸翠,溪涧清流,解组后,遂家焉,迨后瓜瓞绵延,椒聊蕃衍,或近而居嘉禾,或远而适川、粤,或移宁、新,或徙蓝、桂,或迁宜、临,或散他乡,族大人繁不啻星罗而棋布。惟我祖汝诚公,慷慨有大志,卜宅于临武西城而居焉,其后裔咸以忠厚为家训,以孝友为家法,以仁义为宅心之本,以忍让为持身之节,以耕种为业,以诗礼传家。后世或爵食天家,或营商市井,或隐居田舍,或称世胄,或列青衿谱牒云祁,相传勿替,簪缨继美,代不乏人。

     乙酉秋,临邑伯祖思善公派下相商重修宗谱事议,并诚邀我族合谱,合族亦极表赞同,并推举叔祖章华,发林及我为主事人,第所举叔祖二人固属才德兼全,老成特达,胜任而有余。而余以孤陋寡闻,文渐半豹之学识及年轻辈卑,实在不敢胜任。即而思,余读书十余年,不能为祖宗建功立业,当茲修谱亦可尽心竭力,为祖宗报其万一,故报着以学习之态度,勉力承任此事。故不分昼夜,查阅旧谱,把旧谱中一些不符合现时代要求的地方,一律改正过来,使其能够适应现代阅读和信息化的潮流,能够与时俱进,想亦不至悖也。

      时过两载,而谱也成,伏望国家则昌盛,宗枝则发达荣昌,科甲蝉联,英才辈出,万代千秋,光宗耀祖。但是由于吾之水平有限,错漏实能避免,然而亦尽量做到事必有据,实事求是之原则,不对不足之处,尚望族中前辈贤达,不吝金石,予以指正,谨序。
                                                    二十六世孙即明德公三十五世孙振军敬撰
                                                            公元二0一0年辛卯季夏月是浣六日

为了庆祝西城胡家期盼百年的双龙飞舞圆满成功,特作七律一首,以抒喜悦之情。


七律•圆舞龙梦

                
作者  胡章林

     胡家喜庆圆龙梦,老少欢呼笑脸扬。

     辛卯春晨龙 凤舞,庚寅冬夜鼓锣狂。

     叩头行礼祠宗拜,穿巷走街士气昂。

     凝聚族心同奋斗,子孙后代更辉煌。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7 21:25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3-26
第七届重修族谱凡例


●吾族在昔尚称繁茂,故旧谱分帝宠公、帝举公各为一支。而帝宠公派下至颜公又分六房,惟候公最盛,乃从候公派下再分五房,支分派别,有条不絮,茲查帝宠公派下,显派各脉,除候公外,馀皆数傅而即乏嗣,候公派下又不幸,而止存三房,且不甚寡众。帝举公派下,即仅存用立公派下一支,而人丁更少,故公议十二世以上,合修为总世系,而至自十三世以下,各自分房,以示亲睦。

●谱用苏式,按房叙名,不无长幼,相杂之嫌,然以大宗小宗论之,则有一定之次第也。如父在大宗,其子亦因大宗而叙列乎,先此大宗不后小宗也。父居小宗,其子亦因小宗而叙列乎,后此小宗不先大宗也,故仍照式重修。十谱以著世系,若脉派不清,检查为难,茲于总世系之前,增列世系图一编,十二世以上为一系,十三世至二十一世(即生字派)为一系,以后每十世一升,按次排列,派脉既清,检查亦易。

●宗功祖德藉谱而彰,故先人之有一事,可称一行足迹者,即皆有序赞,以赞扬之,而为后世取法,至称美不称恶,盖鼎铭之义也。又旧谱于序赞譔者具名之处,或先书称谓,或先书爵衔,俱未一律,茲特规定于本宗,即先称谓,后爵衔,亲亲也,非本宗,即先爵衔后称谓尊贤也。

●谱内本宗承嗣,于本生父名下所生之子,注明承继某人,明有自也,其后承继之上注明某人子,不再书所生父之名,示承祧也,惟抚异姓为后,于某人名下注明,子一某系某人恩育,有洽比之谊,无混 宗之嫌。

●族内氏有改嫁,则仅载其妻某氏,不叙其生殁,非不叙也盖出嫁于本宗义绝,故略之也,若嫁母出外,夫无子倚靠本宗之子接回养葬者,则不妨详叙之也。

●旧谱生子则叙于其父名下,生女则叙于母氏之下 ,明宗系,别男女,法尚可取,但有续娶,再娶而生子生女,则所生子女不知所出,嫡庶不分,混杂难免,故以后,遇有数娶者,除将所生子,依长幼列叙于父名之下,再于其所生母氏之下,注明生第几子,第几女,但在此次重修以前,己经载定者,不再分叙。

●旧谱所生女书其闺名,而于妻即书某氏,不叙其名,本古人女不称名之义也,但同姓颇多,不免混杂,况今尚不同,女子多欲自立,有所建树,故于某氏之下,不妨并叙其名字。

●母殁称妣,其未死及虽死,而夫在者,仍以妻称之,前妻己死,而续娶者曰续,未死而再娶者曰再续娶,死而继娶者,曰继继,死而又娶者曰又但在重修前己载定者不加以更改,恐有错误也。

●生女己嫁曰适,许而未嫁曰配,妻未娶者亦曰配,皆以现在而谕。

●生子早夭者,旧谱亦当载之,而未分年岁,窃按十六至十九为长殇十一至十五为中殇,八岁至十一岁为下殇,七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今议凡在下殇无服之殇概不必载,若本人乏嗣,则不妨再叙一代,以示其厚。

●先人所遗蒸尝田及学田等,原欲垂之永久,福泽后人,故旧谱每多详载,但年代久远,人事无常,难免不有变更,茲除遵照旧谱录载外,如有变更者,于其后加列附记,盖既不敢有忘先人之德,又可免启后人之疑也。

●旧谱生子若干,叙于各人生殁之前,重为后也,但先书其子而后叙其父,于理似有未合,故公议将所生子,一律改列生殁之后,盖崇其本也。

●谱叙各人事实,原欲与人以景仰矜恤然,或以年久难于记忆,或以地远少有接洽,即不免空怀景慕,茲幸科学昌明,有像片者,不妨于各人名下,制版刊人,庶音容可以常在,而瞻仰于无穷。

●谨按本届宗谱,原欲于脱稿后邮寄省垣刷,用铅印,故拟加入各人像片,后因种种关系,仍在家设局,用木版活字印刷,即此条似可删除,而復录载者,盖欲留示后人,俾资改良耳。
二十二世孙文炳附识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一九三六年)丙子八月订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3-26
临武县西城胡氏宗谱新旧派行


一、前代派行

圣帝彦士起     凤朝光家邦

二、选公续派

显用荣华祖            贤才世代生            文章佐盛国            诗礼传芳名            

忠厚开基远             明良际会亨           敬承昭善继            福泽永千春

三、石燕旧派

明时元思春            舜子文金德             深秉正永念      

祖宗光世大            荣华绍诗传             仁义礼智久

四、新纂派行

治化纯熙久            承平雅颂扬              咸亨宣恵泽       迪教重伦常            字肇羲经造              

畴徴禹范详            丰功昭有夏              濬哲嗣陶唐       申命周延祚            崇封允锡康           

贻谋垂典则             谟训守嘉臧            理学师儒仰        猷为保傅匡            睦亲端孝弟

立品企珪璋            选俊登清省              抡英列上庠       苏湖安定著            积裕喜流长

谨按吾族,素以汝诚公为自出之祖,其谱从未与石燕合修,故其派行皆自为纂定,虽前清同治壬戌,倡修通谱,新纂行派,而事成中止,尚未实行,故在通谱未修以前,暂不采用,茲除将新旧派行胪列于前外,又复合排于后,以识本原,而免参错,至新纂派行,纯承平三字,系石燕所更,故不重列。                                                                              
                                                        
                                                                                                                                                                                                    二十二世孙文炳谨识

西城胡氏族约八条


督耕

     民以食为天,而食必由耕而得,自耕而外,工末也,商则轻去其乡,士读书而致禄养者,有几。夫王政先制,产天子犹躬耕重农也,矧庶民而可不务耕乎,为首约督耕。

课读。

    士为四民首,而读继乎耕,亦养而后教,意也,衣食足,则礼义兴,子姓中有俊秀者,课其读书, 以力行圣贤事业,大之科甲,次之生员,明经皆是人品清贵者,扬名显亲于此验矣,为次约课读。

勸勤

     有耕读之名,无耕读之实,坐不勤故也,凡子姓中,耕者必要算上农,夫卤莽灭裂,为耕之戒,读者,必要称士,君子虚骄满假,为读之戒,然岂但耕读巳哉,并一切大小事务,惟勤则有功,为三约勸勤。

崇俭

     耕而至丰,读而成名,则门户渐大,吾虑其有侈心焉,事必适中,固不宜为鄙吝畏葸之徒,然俭是本,俭于财,量人为出,俭于行,守约以往,两者惟俭可垂久焉,为四约崇俭。

明伦

    耕读勤俭四字,族子姓果人人实心奉行,则可称仁里矣,然仁里之美,其大节从何处识得,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亲、义、序、别、信五字不可尽使知,亦可尽使由,有悖伦者,族不齿焉,为五约明伦。

睦族

    五伦合内外而言,实则始于亲亲一族中,自父母而外,有期功缌麻。在五服内者,谓之服内,叔侄即疏远,服尽者,亦皆血脉贯注,老泉所谓,今之相视如路人者,其初一人之身也,千支万派同出一源,不可大凌小,强欺弱,有乖族谊,敬老慈幼。矜孤恤寡,休戚相关,则一族和睦,益兆蕃衍矣,为六约睦族。

安分

    君子思不出其位,又曰:无人而不自得,此是圣贤教人安分,人若不知足,富至贯朽栗陈,贵至公卿宰辅,不到满覆亢悔,犹贪心未己,所谓安分者,不是要族属饱食终日,只当勤俭之外,随遇而安,不起贪心,致蹈祸纲,以惊扰一族耳,为七约安分。

急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任土作贡,国有额编,逋负者三尺,及于肌肤,玷辱宗祖,君子畏形,固宜输将恐后,况好义终事,原是美行,追手不及于门,梦魂亦得清吉,岂不是合族昌炽之一大端乎,故以约急公终焉,

      以上八条系前代族老,命选公纂定,款内勸惩悉备,法戒 详明,昭示来茲,宜永遵毋违。
                    


西城胡氏历代大事记要
    

    1、始祖明德公,字复初,行盛十三翁,江西豫章人,淳化年间(990-994)举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奉诏出使,钦祭九嶷,车临桂郡,道经石燕,睹峰峦耸翠,溪涧清流,解组后,遂择址居焉,据今已一千多年尔。
 
   2、明德公之十世孙汝诚,慷慨有大志,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自嘉之石燕迁徙来临,居县西十里 之燕溪,复迁至西城居焉,而为临武西城胡氏始祖,至今已递传二十六世,逾六百七十余年。

    3、帝举公富而好礼,绌绎崇儒,于明朝年间置庄停上月形,乙山辛向。

    4、四世祖彦珍公,于明正统元年(1399)以明经应上荐,读书国学,赴北闱不第,以疾卒于京邸,家人负骸骨归葬朋水头龙形,惜哉。并置庄安富头,买田一百八十七亩。

    5、明万历年间(1573-1619)十一世祖邦颜尽契宗族兄弟子侄迁居罗城山下安富头居住,并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壬寅,创修宗谱。

    6、清康熙年间(1662-1722)十三世祖用仕公思乡居野处,非训子之地,复迁居西城旧宅焉,并且买户内所葬王氏婆地,名萧家坪金盆倒水形,癸山丁向。而用立公派下荣礼公则迁花塘乡梽木山村居住。

    7、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戌,十四世祖荣惠公捐资修学宫,至清嘉庆年间才玑公又重新修建,而后同治年间,世第、世联又再次修建书馆(在今沙坪村侧)

    8、用儒公派下华樟公及其子祖杰则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分徙至罗城山守护山岭田地,并定居在此。

    9、清雍正年间(1723-1735)荣惠公买蒋祖德等地,地名山头岭(即豆腐岭)虎形下截一片,辛山乙向。

    10、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用仕公派下祖述,祖武、祖烈等买骡溪陈才元地,地名寨背早禾田月形,午山子向。祖瑗,买塘下陈继文等之靛头坪,金盆倒水形,又名迥龙顾子形,寅山申向。树猷买邓时高城北等地,地名枣子凸(今狮子头)丑山未向。

    11、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安富庄修了一个门楼,匾额名曰“麟史名家”乃是为了纪念宋“春秋三传”胡安国文安公,而题此名,至今还存在。

    12、用立公派下华章公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价买谭彦崑之地,名石头塘象形,庚山甲向,丈尺契载。又祖庚公买邝光耀等地,地名朋水头茅冇窝盘龙形,丈尺契载,卯山酉向。

    13、用立公派下贤友之四女,闺名转凤,适骡溪陈善彰,于清咸丰七年(1857)归,遇贼,宁愿死节,钦旌节烈入县志。

    14、清同治三年(1864)十月十一日,荣惠公派下子孙,出银买卢光荣嫂陈氏双的阴地一处,地名五里牌新家壩人形,甲山庚向,丈尺契载。
 
   15、清同治年间,用仕公派下,价买黄志德、黄志刚、黄日拐等矮步头山场一处,丈尺契载。

    16、清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十九日,用仕公派下价买骆光文侄宗园、侄孙祖贵等,高步头山场一处,丈尺契载。

    17、用立公派下才任,于清光绪六年(1860)庚辰,择村侧鼎建书房,名曰继志轩。

    18、清光绪十四年(1888)用立公派下代善买村众,蜘蛛塘山场一处。

    19、民国十九年(1930)因五里牌人形山岭纠纷,合村与苏姓诉讼,经三次开庭审理,最后以本村胜诉告终。

    20、公元一九九七年我村为了村前的晒谷坪一事,与西城村委诉讼,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精力、花费十万余元,最终以三败三胜的结果告结,判为我村所有。

    21、二0一一年是值得喜庆的一年,因为我村期盼百年的舞双龙活动圆满成功。每条龙11节,长31.6米。一条龙是黄背绿边白牙边,另一条龙是红背黑边黄牙边。另我族的神主牌及护祠大神三官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渊大帝、红脸、诞辰十月十五日)也于正月十二日迎接回祠,安座立位。
 
   22、二零一二年清明前夕,由用仕公派下裔孙牵头,与用行公、用儒公、用立公派下叔侄同心协力把萧家坪汝诚公墓和用仕公墓用水泥沙石修建一新,并于清明节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祖宗活动,前后共花费人民币15000余元。



                                                                                                                                                                                                         第九届重修识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7 21:35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3-26
历代庠彦


圣治 庠生            

帝宠 廪庠            帝举 廪庠                            

彦珍更名琏 选进士 (即乡贡进士)

士晋 庠生         士普 庠生       士昔 廪庠

起知 庠生        起廷 庠生          

凤采 庠生        凤翔 庠生       凤炳 庠生      

朝忠 庠生       朝恩 庠生       朝光 庠生      

光宣庠 生        光宗 庠生       光儒 庠生      光孟 廪庠

家鼎 廪庠        家隆 庠生      家宜 庠生    

邦顺 庠生        邦颜 廪庠    

显德 庠生        显伯 庠生      

荣惠更名廷选 庠生   介宾乡饮酒礼  

华国 庠生    

祖述 庠生     祖瑗更名应发 庠生 寿官      祖德更名青钱 副生    祖仕 寿官    

恩贤更名绍先 庠生    逾贤更名树猷 庠生    企贤更名绍光 行营外司      贤友 寿官

才诲更名桂林 庠生    才玑 增生     才诣 寿员    才谟 寿员    才位 军功六品       才羹更名金镕 庠生     才羲更名澄清 增生

才义更名象离 庠生    才任更名日新 庠生   才杰更名日焕 庠生

世辉更名庚辛 庠生    世甲 国学    世第更名济清 庠生 军功议叙训导    世联更名世熙 庠生      世龄更名封陈 庠生    
世灿更名启陈 国学     世坤 国学                      

代哲更名烁金 国学     代华更名润金 庠生       代天更名泽金   增生   代明 国学            代用 国学                    代美更名献廷 庠生  

生福更名绳祖 庠生      生玉更名肇勋 振新中学毕业

文炳更名蝶梦 桂临蓝嘉联合中学校毕业            

章洪更名霞  湖南省立国术训练所毕业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7 21:37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3-26
名人录


胡生强,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人,1928年9月25日生,曾任北京空军司令部上校团长之职。

胡晓兵,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人,1956年9月12日生,现在北京中央电视台一台任编导主任之职,大专毕业。

胡章阳,又名向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67年10月3日生,198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本科毕业,2000年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被北京市科委授予北京市优 秀青年工程师荣誉称号,先后负责参与研发了黑白大幅面扫描仪,彩色大幅面扫描仪,网络电话交换机等十多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现在北京清华紫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高级工程师。

陈婷婷,向阳妻,1970年4月4日生,1993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现任北京清华紫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及扫描仪事业部总经理助理。

胡章明,又名向明,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0年10月24日生,1988年郴州师范毕业,1995年北京物资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2003年6月北京清华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从事教师工作,1999年创建北京慧石科技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2003年创立中国视觉环保网,任CEO,先后开发了微量子电脑爽目仪,微量子护眼本等系列主品,因为在该领域的突出地位,被媒体称为中国视觉环保第一人,外号“视界”冠军。

学子录


胡昆章,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38年12月11日生,中共党员,1959年湖南地质学校本科毕业,1959年在湖南省地矿局工作,现在湖南省娄底市铁路医院居住。

胡章林,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48年7月20日生,中共党员,湖南电视广播大学专科毕业,曾任县职教办主任,教育局党组成员,现在县教育局任主任科员之职(正科级),曾获得省职教先进个人和郴州市优秀教师荣誉。

胡章雄,又名林强,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60年3月3日生,中共党员,湖南 经济学院专科毕业,曾在县东山矿、人大、市场管理中心等部门任职,现在县民族宗教事物局任副局长之职。

胡章阳, 又名向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67年10月3日生,198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师本科毕业,2000年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07年被北京市科委授予北京市优秀工程师荣誉称号,先后负责并组织研发了黑白大幅画面扫描仪等十多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现在北京清华紫光通讯科技 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及副总经理之职。

陈婷婷,向阳妻,1970年2月28日生,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北京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扫描仪事业部总经理助理。

胡章明,又名向明,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0年10月24日生,1988年郴州市师范毕业,1995年北京物资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2003年6月北京清华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9年创建北京慧石科技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2003年创立中国视觉环保网,任CEO,先后开发了微量子电脑爽目仪等产品,中国科技发明协会第一发起人。

魏星雷,向明妻,1978年8月27日生,南京统计学院毕业,北京博日集团行政总监。

胡章斌,又名向斌,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5年4月24日生,北京旅游大学毕业,北京公司职员。

胡小玉,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5年2月23日生,中南政法学院毕业,现在县司法局工作。

胡红艳,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6年6月28日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现在花塘乡中心小学教书。

胡兴光,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8年11月8日生,长沙师范大学专科毕业,曾在金江镇中学和水东中学教书。

胡海波,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5年2月19日生,2007年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毕业。

胡锋,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9年2月7日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

胡佐军,又名铁军。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7年1月6日生,长春装甲兵学院毕业,现在福建省福州市部队某坦克旅任上校营长之职。

胡临,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4年3月2 日 生,2008年长沙理工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

胡晶,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7年12月15日生,2006年考入湖南省理工学院,本科。

胡盛福,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2年10月6日生,1993年湖南省煤炭工业学校专科毕业,1993年到县煤炭局工作,处理会计师。

邓小青,盛福妻。1973年1月10日生,1995年郴州师专毕业,1995年在土桥小学教书,2007年在南强小学教书,中教二级教师。

胡巧莲,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68年12月27日生,郴州师专美术专业毕业,现在县二中任教,中教一级教师, 郴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得省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胡盛华,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0年7月25日生,湖南省机械工程专业毕业,曾在郴州市机电公司任职,职称助理工程师,改制后在上海市科技公司任职。

胡巧燕,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73年3月8日生,湖南省交通学校毕业,现在县公路站任职,职称统计师。

胡巧莹,女。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6年7月27日生,2006年考入长沙第一师范肄业,专科,在临武教书。

胡国峰,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7年2月20日生,2007年考入湖南工程学院,本科。

胡佐超,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90年10月初七日生,2009年考入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胡云岚,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罗城山人,1983年2月25日生,2007年湖南湘南大学本科毕业。

胡云美,女。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罗城山人,1985年6月5日生,考入武汉医科大学,本科。

胡晓兵,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村人,1956年9月12日生,大专毕业,现在北京中央电视台一台任编 导主任之职。

胡  华,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村人,1983年2月6日生,2007年6月吉林大学毕业。

胡秀芳,女。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村人,1982年2月28日生,大专毕业。

胡宁丹,女。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村人,1985年4月9日生,大专毕业。

胡盛军,男。湖南省临武县花塘乡下梽木山村人,1985年4月4日生,长沙市中南大学毕业,在长沙就业。

胡盛武,男。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4年6月11日生,湖南衡阳蓝天电子学校毕业,职称助理工程师。

胡佐祺,男。湖南省临武县城关镇西城村人,1987年8月生,湘南医学院毕业。

胡  昂,男。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村人,1983年7月19日生,北京大学毕业。

胡婷婷,女。湖南省临武县广宜乡安富庄村人,1986年11月15日生,武汉大学毕业。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7 21:53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3-26
陈国世系表


  
    (源自司马迁之史记●陈杞世家)
 

       【一世】胡公满 ,虞舜第三十四世裔孙,阏父之子,派分妫汭,阏父
为周陶正,武王以元女大姬妻之,周武王克商后,约公元前1064年被周武王封爵于陈(河南宛丘,今河南淮阳市侧),封地的国号为“陈”。谥“胡公”。生子犀候,皋羊(《左传》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以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这就是胡 公满封于陈国的由来。《左传》又载:“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及胡公,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这里提及的赐姓,是赐姓曰胡。满公称为周朝胡氏始祖。)。
      
      【二世】犀候,周成王时承父满公国统立,为申公,生子突、康。
               皋羊,周昭王时承兄申公国统立,为相公。

      【三世】突 ,周穆王时承叔相公国统立,为孝公,生子圉戎。

      【四世】圉戎,周厉王时承父孝公国统立,为慎公,生子宁。

      【五世】宁,周厉王二十三年丙午承父慎公国统立,为幽公,在位二十三年(前855-前833),生子孝。

      【六世】孝,周共和十年己巳承父幽公国统立,为釐公,在位三十六 年(前832-前797),生子灵、宣。

      【七世】灵,周宣王三十二年乙巳承父釐公国统立,为武公,在位十五年(前796-前782),生子说、燮。

      【八世】说,周幽王元年庚申承父武公国统立,为夷公,在位三年(前781-前779)
               燮,周幽王四年癸亥承兄夷公国统立,为平公,在位二十三年(前778-前756),生子圉。

      【九世】圉,周平王十六年丙戌承父平公国统立,为文公,在位十年(前755-前746),生子鲍、佗。

      【十世】鲍,周平王二十六年丙申承父文公国统立,为桓公,在位三十八年(前745-前708),生子免、跃、林、杵臼(公元前707年,桓公病危,国内发生了变故。桓公之子免本应承继大统,桓公的异母弟弟佗借助蔡国的兵力出兵攻打杀了太子免,佗继承王位,是为厉公。厉公为君7年(前707-前701)后,太子免的弟弟跃、林、杵臼杀死了厉公。立跃为君,是为利公。利公当了5个月(前700)的国君便一病不起,由林继位,是为庄公。7年(前699-前693)后庄公去世,由杵臼继位,是为宣公。自胡公满至桓公共十世十五公)。

     【十一世】杵 臼,周庄王五年己丑承兄庄公国统立,为宣公,在位四十五年(前692-前648),生子御寇、款(宣公当政时,国力不断上升,得到了周天子的敬重。周惠王曾娶宣公之女为皇后,宣公与中央的关系不同一般。宣公即位21年后,他的宠妃生下一子为款。宣公在位45年后传位给款)。

    【十二世】款, 周襄王五年甲戌承父宣公国统立,为穆公,在位十六年(前647-前632),生子朔。

    【十三世】朔, 周襄王二十一年庚寅承父穆公国统立,为共公,在位十八年(前631-前614),生子平国。

    【十四世】平国,周顷王六年戊申承父共公国统立,为灵公,在位十五年(前613-前599),生子午。

    【十五世】午,周定王九年癸亥承父灵公国统立,为成公,在位三十年(前598-前569),生子弱、招。

    【十六世】弱,周灵王四年癸巳承父成公国统立,为哀公,在位三十四年(前568-前535),生师、偃、留、胜。

    【十七世】师,郡悼太子,周景王时失国无位,生子吴。

    【十八世】吴,周景王十一年丁卯承祖哀公国统立,为惠公,在位二十八年(前534-前507),公元前506年去世。生子柳。

    【十九世】柳,周敬王十四年乙未承父惠公国统立,为怀公,在位四年(前506-前503),生子越。

    【二十世】越,周敬王十八年己亥承父怀公国统立,为湣公(又曰闵公),在位二十四年(前502-前479),为楚所灭国,子孙散处四方,生子衍(湣公陈越,公元前479年被楚惠王所灭,陈国至此亡国,成了楚国管辖下的一个县。自满到湣公均为陈国国君,传二十世,历25代君,享国567年,近6个世纪。)。

    【二十一世】衍,讳衍,字法章,生周敬王时,楚伐陈,舜庙不祀,乃载主以逃,由陈州徙阳武户镛,生子二,长琏,次璵。

    【二十二世】琏,衍长子,周敬王时领爵姓陈。
          璵,衍次子,字伯奇,周敬王时领谥姓胡(始姓胡),生子澄。


                                                                                                                                  第九届重修识
  
注:另一说,衍公生三子,长琏、次玙、三璠。琏生履辉,履辉生周昌,周昌生商,商生伯承、孟龙、仲丕,伯承无嗣,仲丕另详,孟龙为魏大夫家臣,生子灵朔,灵朔生羲,羲生琇、   。   公、汉景帝初拜大中大夫,始迁安定之临泾,为安定胡氏之始祖也。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6 21:58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3-26
临武西城胡氏宗谱历届纂修年月及操修人


第一届       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壬寅秋月创修
主修            十一世              邦颜

第二届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辛卯冬月重修
主修           十四世              廷选

第三届       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壬午冬月重修
主修           十六世              祖述           应发

第四届       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戊子冬月重修
主修           十七世     绍先        十八世      才玑  
纂修           十七世     道贤        十八世      桂林
倡修           十七世     启贤        会贤       贤溱
督修          十七世     贤职        贤明      十八世    才诣   才起
参订          十八世      才任      才(走幸)

第五届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壬申冬月重修
主修          十八世        才羹       十九世       世第
纂修          十八世       才羲     才任        十九世      世熙
旁修          十九世        世龄      二十世      代天
倡修          十八世        才善      才琅       才江
督修          十八世        才位       才琛      才汤       才瑜
                 十九世        世仪      世保  
参订          十九世        世钅     世匡      世灿      二十世      代荣      代浚

第六届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冬月重修
主修          十九世         世熙      二十世         代天
纂修          十九世         世灿        世维
旁修          十八世         才汤        十九世      世杰        二十世       代哲
倡修          十九世         世恭         世秀         二十世       代绪      
督修         十九世        世杞        世坤         世榜       世保    
                 二十世      代华          代文
参订         十九世       世梓      二十世      代美       代远    
                 二十一世     生彩       生福

第七届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丙子秋月重修
主修        二十世         代明        代鈵       二十二世      文炳
旁修        二十世        代仑         二十一世       生瑞         生吉
               二十二世        文述
督修      二十世         代经      代礼    代钜       代俭     代鸨      代嵩     代锡               
              二十一世     生灿      生奇     生训      生诉      生知     生德    
              二十二世     文光      文则     文策      文祥
参订     二十一世      生玉      生敬                

第八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八年(1987)丁卯秋月重修
主修     二十二世   仲文       文信        文清      文祖
            二十三世    章荣    族仁

第九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三年(2012)壬辰秋月重修
主修     二十三世   章华     发林     二十五世   振军
房修     二十三世   友胜     章兴
督修     二十二世   天良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6 21:52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3-26
胡氏上代源流序


      世之为子孙者,必知源之所自出,然我族,在昔以汝诚公为始祖,公以上不再追溯,盖恐年远代湮或有错误耳,茲幸民族主义日益昌明,吾宗支之在粤东者,早有阖族修谱建祠兴学之筹备,按步就班,各具端倪,而尤以所辑上代源流,为煞费苦心,宗人抄录回县,余见其自周初阏父,迄元文竒公凡六十余代,生没葬配,官爵谥号,较若列眉,景慕之    余,膳存一通,复亲至石燕,查阅旧谱根究。汝诚公脉系,幸蒙默佑,获补残阙,仍名为胡氏上代源流列之谱首,庶几因源溯流,不致数典而忘其祖,至原本间有疑误之处,即于其下附述愚意,不敢更易,免失真面,而在通谱未合修以前,汝诚公以下世序,仍遵旧谱, 不与上代衔接,以重祖德,而守遗规,合法与否置不顾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秋八月
                                                                                                     八十七代孙文炳谨譔


临武县西城胡氏宗谱脉系图序


      宗谱之体例不一,而以欧苏二式,最为普通。欧式脉系昭显,而编排絮错,反觉不甚美观。苏式即形式虽较严整,而派脉涣漫,检查不免为难。吾族原采欧式,自第三届重修,改用苏式,而以所生子列于父名之下,于宗法之义巳较明著,今复编脉系图,于世系之前,与之互为表裹。不载生没事略,而以十代一升,务期瞭然,虽属创格,或亦不至大悖也欤。
                                                                                                                第七届重修文炳谨识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6 21:43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3-26
胡氏宗祠楹联


(一)门第重新,彩凤雍雍鸣圣世
           楼宇高峙,金龙奕奕肃宗祊

(二)胡公帝赐,勃发千秋,业绩布四海
           陈国周封,绵延万里,裔孙传九州。  

(三)忆往昔安国世玉,文韬武略,名扬四海,
           看今朝锦涛耀邦,气势磅礴,声震九州。

(四)宗功浩大,德泽后裔,构建和谐兴华夏,
           祠宇辉煌,照耀前程,遵循科学振乾坤。

(五)宗功浩荡,人文蔚起,百代勋名昭史册,
            祠宇轩昂,国粹弘扬,千秋伟业壮神州。

(六)汝族根深叶茂,迎时代春风,三村添锦绣,
            诚宗源远流长,沭政策雨露,四派展鸿图。

(七)绍文昭之徵,读圣贤书,方不为苏湖门第,
           继胡质之美,行清廉事,乃克振淮海家声。

(八)爱国齐家,常思天下忧乐,建功立业登麟阁,
            敬宗睦族,毋忘世代孝悌,习武修文振家声。

(九)祖德传万载,庆今朝玉牒功成,代代枝繁叶茂,
            宗功沭千秋,观来日金榜题名,房房虎跃龙骧。

(十)胡氏源宛丘,著安定,旺苏湖,发五湖四海 后裔后嗣,
            族谱耀华夏,标史册,炳圣敕,光百纪千年,列祖列宗。

(十一)明并日月,由豫章而临武,派衍四房,万代子孙推望族,
               德照乾坤,历宋元而共和,散居寰宇,千秋俎豆荐馨香。

(十二)胡姓起淮阳,经三千多载,瓜绵瓞衍,代 育贤良昭国史,
              氏族源舜帝,历一百余传,叶茂枝繁,世出精英振家声。

(十三)伯始名相,道序名将,鹏云名画,俱大 名,万古忠贤颂淮阳,
               安国善经,得生善诗,紫山善书,皆高善,千秋文史歌安定。

(十四)祖德攸芳,源远流长,喜今朝族谱重修,鼓乐齐鸣迎盛典;
                宗功毓秀,枝繁叶茂,看此日人文蔚起,龙狮共舞庆中兴。    
                                                                                                                                                   二十五世孙振军撰
[ 此贴被胡志盛在2013-03-26 21:41重新编辑 ]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