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478阅读
  • 7回复

2013年最新版《中国四百大姓》:当代胡姓约1550万  占全国人口1.16%  排在第15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3-04-15
— 本帖被 南山 从 百家姓氏 移动到本区(2014-02-27) —
研究机构公布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2013年04月14日17:12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ohu.com/20130414/n372633106.shtml

  新华网上海4月14日电(记者张建松)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发布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按照人口多少,最新版“百家姓”顺序是:王,李,张,刘,陈,杨,黄,吴,赵,周,徐,孙,马,朱,胡,林,郭,何,高,罗,郑,梁,谢,宋,唐,许,邓,冯,韩,曹,曾,彭,萧,蔡,潘,田,董,袁,于,余,叶,蒋,杜,苏,魏,程,吕,丁,沈,任,姚,卢,傅,钟,姜,崔,谭,廖,范,汪,陆,金,石,戴,贾,韦,夏,邱,方,侯,邹,熊,孟,秦,白,江,阎,薛,尹,段,雷,黎,史,龙,陶,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赖,覃,洪,武,莫,孔。

  200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曾经主持过一项姓氏研究,通过对全国1110个县和市调查,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并按照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公布了当时中国“百家姓”排序,并出版了《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一书。

  “当年的研究样本近3亿人口,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口来说,样本的随机性程度相对较低,数据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和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加上中国人姓氏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大姓小姓之间人口的极大差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袁义达说,“其中,能否全面完整地获得全国人口的分布数据最为关键。”

  2008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与国家公安部下属有关身份证管理的研究部门合作进行了一项中国人姓名研究,从而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全国姓氏数据。以此为基础,该中心又获得了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户籍姓氏的全部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抽样数据,成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

  通过对这个数据库综合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首先,我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其次,祖国大陆和台湾对复姓的户籍登记都存在问题,复姓的形式和数目存在不确定性;第三,有的稀有姓氏在目前通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造成统计缺失;第四,由于人工计算机输入时的原始错误,县级以上的汇总中出现了人口只有几人或一人的假姓,这类假姓大约有几千种之多。

  “这次统计虽然无法十分准确得到全国正在使用姓氏的数目。但分析表明:没有姓氏的、稀有姓氏的和假姓的总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7%,因此,中国主要姓氏的分布数据是非常可靠的。”袁义达说,“这是至今全中国(含全部领土)最完整的姓氏数据库,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再次宣布当今中国百家姓排序的理由。”

  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姓氏文化,袁义达与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谱牒学专家邱家儒合作,将8万人以上的400种姓氏集纳成《中国四百大姓》一书,对每一个姓氏的名义图腾、起源演变、外族基因融入、分布迁移、传统文化、宗族先贤、血型分布规律等,均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目前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400种姓氏的人口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7%。

  作者:张建松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1-03 19:3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4-27
全国第六次(2010)人口普查福建省人口总数及胡姓人口数----胡继端提供
全国第六次(2010)人口普查福建省人口总数及胡姓人口数
区域
常住人口(万人)
胡姓人口
总数
占常住人口比例(‰)
福建省合计3676.622714627.383466336141268130194
福州市     
福州市辖区292.18193206.61236224299169404
鼓楼区68.7745816.66133488422962285
台江区44.6920164.5110763039951021
仓山区76.2748996.4232332525702329
马尾区23.1913295.730918499657672
晋安区79.2564958.19558359633983097
福清市123.4828372.29753806313771460
长乐市68.2627994.10049809613791420
闽侯县66.2125963.92085787612701326
连江县56.1543227.69723953722042118
罗源县20.7711755.657197882641534
闽清县23.767983.358585859278520
平潭县35.781500.4192286195496
永泰县24.9523069.2424849712171089
福州市合计711.53363035.1021039171833617967
厦门市     
思明区9382018.8182795739894212
海沧区28.87429314.8701073823001993
湖里区93.131117111.9950606760395132
集美区58.0957559.90704079930762679
同安区49.6130336.11368675716671366
翔安区30.439233.03319093480443
厦门市合计353.13333769.4514767931755115825
      
漳州市     
芗城区53.8252969.84020810127772519
龙文区16.757174.280597015382335
龙海市87.7831413.57826384116741467
南靖县33.47002.095808383333367
华安县15.922031.27512562887116
长泰县20.687613.679883946411350
东山县21.156433.040189125357286
漳浦县80.379719.92652552940473924
云霄县41.5814003.367003367647753
诏安县59.782051634.31917029108039713
平和县49.8545649.15546639923332231
漳州市合计481.01459129.5449159062385122061
  0   
泉州市 0   
鲤城区36.8135569.66041836519671589
丰泽区52.9650749.5808157127872287
洛江区18.7215918.498931624852739
泉港区31.354451.419457735197248
南安市141.8537032.61050405420341669
晋江市198.64163008.20579943690837217
德化县27.794611.658870097243218
石狮市63.67701611.0193183639163100
安溪县97.7473527.52199713536423710
惠安县94.4281258.60516839739884137
永春县45.222750.608137992105170
金门县(缺) 0   
泉州市合计809.17538986.660899442881425084
  0   
莆田市 0   
城厢区41.3920164.8707417251050966
涵江区47.0140708.65773239720672003
荔城区49.9125745.1572831113851189
秀屿区47.94548411.4392991226542830
仙游县82.4732943.99417970216411653
莆田市合计268.72174386.48928252587978641
  0   
三明市 0   
梅列区17.6515888.997167139841747
三元区19.914177.120603015679738
尤溪县35.21479813.6268105726042194
永安市34.720896.0201729111158931
大田县31.1610723.440308087614458
宁化县27.248443.098384728447397
沙县22.67400717.6753418621551852
将乐县14.898635.795836132445418
清流县13.633532.589875275191162
建宁县125554.625275280
明溪县10.275535.384615385278275
泰宁县11.035945.385312783312282
三明市合计250.35187337.48272418699998734
      
龙岩市     
新罗区66.2437485.6582125620761672
长汀县39.34682017.3360447434383382
武平县27.828373.008626887421416
漳平市24.026672.776852623370297
连城县24.864761.914722446223253
永定县36.27725520.002757138163439
上杭县37.435889.59358288818181770
龙岩市合计255.95233919.1388943151216211229
      
宁德市     
蕉城区42.9326866.25669694913521334
福鼎市52.9523714.47780925412571114
柘荣县8.841301.4705882355674
古田县32.37484414.9644732824852359
屏南县13.77208015.105301381150930
霞浦县46.1229586.41370338215751383
福安市56.3614312.539034776725706
寿宁县17.59380621.6372939218931913
周宁县11.272502.218278616113137
宁德市合计282.2205567.284195606106069950
      
南平市     
延平区46.79527711.2780508727142563
邵武市27.5116405.961468557811829
浦城县30.4617285.673013789855873
顺昌县19.1617849.311064718899885
政和县17.179915.771694817509482
光泽县13.4111328.441461596590542
松溪县12.55194015.45816733984956
武夷山市23.36268511.4940068513801305
建阳市28.9328509.85136536514901360
建瓯市45.2218284.042459089920908
南平市合计264.56218558.2608859991115210703
备注:
1、资料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库、全国人口分布情况资料库。
2、数据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3、人口普查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外出6个月以上不计在户籍地),故与户籍人口不符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4-27 15:2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4-23
袁义达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胡姓章节   2002年出版
    摘自----《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张诚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 P423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176



        胡姓是中国二十大姓氏之一,在沿长江流域的省份中十分昌盛。胡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1.3%,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胡的人至少有13个,总人口大约在近160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胡姓历代名人355名,占名人总数的0.7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二位;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7%,排在第二十六位;胡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34%,排在第十六位。

        历史上主要的胡氏名人有:三国吴大臣胡综,西晋大将胡奋,唐朝诗人胡曾,五代后唐画家胡环,北宋教育家胡瑗,南宋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宏、胡居仁,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明朝开国名将胡大海、丞相胡惟庸、大臣胡广、胡直、文学家胡应麟、名臣胡宗宪,清朝经学家兼地理学家胡渭、文学家胡田游、大臣胡橘棻、湘军名将胡林翼、著名皖商胡光墉、太平天国名将胡以晃、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民国将军胡宗南、学者胡适、华侨企业家胡文虎、当代理论家胡乔木、昆虫学家胡经甫、物理学家胡宁、数学家胡世华、植物学家胡先骕、病理学家胡正详。

胡姓的起源与演变

         胡姓血缘主要来自四大系;妫姓、归姓、姬姓和外族。

         第一支源出妫姓。妫姓胡氏出自谥号。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又把舜的另一后裔虞遂封于遂,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妫满,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根据古代谥法,“弥年寿考曰胡,正允背私曰公”,也就是说因长寿而誉满天下、公正诚信而深得民心。妫满逝世后,周朝天子赐谥号“胡公”。胡公满的后裔以谥号为氏,遂有胡氏。妫姓之后繁衍出40多个重要的姓氏,其中最大的五姓是陈、胡、田、虞、姚,除了虞姓外,其他四姓为当代的百家大姓。妫姓胡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归姓。归姓胡氏源出国名。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部落,系东夷一支,也称归夷。原活动于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一带。在商朝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一前1192年在位),归夷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归夷于河南郾城建立了归国和胡国,均为商的属国。南迁川鄂交界三峡地区的归夷建立了夔国。归姓胡氏有两分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随即灭了归和胡,胡国之后以国为氏,这是第一分支。西周宣王时,楚国灭归姓夔国,封楚王族于此,为芈姓夔国。春秋时公元前634年,楚国灭芈姓夔国,把以归姓人为主的夔人东迁到安徽阜阳,成立了胡国,子爵,史称胡子国。公元前495年,楚国灭胡,胡国之后以胡为氏,这是第二分支。归姓胡的历史最长,至少有3200多年。

        第三支系出姬姓。姬姓胡氏源出国名。周武王灭归、胡两国后,随即把两国之地封于亲属姬姓,仍称胡,子爵,史也称胡子国。进入春秋后,公元前745年,郑武公灭姬姓胡子国,后又复国于安徽阜阳。春秋末公元前531年,楚灵王灭胡子国并迁胡子国于荆,胡人居于今湖北西北的荆山北麓。不久又复国迁回安徽阜阳,回迁途中在河南西南的唐河县的胡阳停留。公元前519年楚国伐吴失败,回国途中灭了胡子国,子孙遂姓胡。姬姓胡的历史也有3000年,普遍使用胡姓是在国亡之后,这离今也有2500多年了。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胡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胡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互有基因的流动,胡姓的外来血缘主要来自北方。最重要的有: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鲜卑族纥骨氏族为胡姓。北魏的高车族人,北宋的契丹族人,金国的女真族人中均有胡姓。我国南方和西南的瑶、苗、普米、彝族中也有胡姓,这些胡姓很可能来自汉族的移民,长期混居加上汉民人数少,久而久之融入了当地的土著中,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宋朝以后,尤其是在明清时代。

历史上胡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胡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地区。秦汉两晋时,胡姓已经播迁到各地,西陲至四川和陕西,北疆为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临江浙。在唐宋之际,胡姓已经在长江流域地区形成了优势。清朝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胡姓大约有9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胡姓总人口的29%,占江西总人口的3.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江苏、浙江,这四省胡姓大约占全国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山西,这五省的胡姓又集中了23%。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和川湘为中心的两大块胡姓聚集地。两广地区是当时胡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胡姓大约有14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8%,为明朝第十三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胡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年中胡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50%,净增加了49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22.7%)、浙江(20%)、安徽(13.3%)三省,这三省胡姓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湖北(7.5%)、江苏(6.3%)、湖南(5.4%)、山东(4.2%)、四川(4%),这五省的胡姓又集中了27%。江西仍为胡姓第一大省,占江西总人口的2.5%。宋、元,明期间600余年,胡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全国胡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向东漂移,东南地区的胡姓有了稳健的发展,赣浙皖地区是胡姓的密集区。

        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达到1572万,为全国第十三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3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胡姓人口由147万激增到l572万,增长了近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胡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胡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八”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北、江西三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山东、湖南、贵州,这五省又集中了23%。四川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2.7%,占省总人口的1.7%。占省人口比率量高的省份是江西(4%)和湖北(3%)。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布局。形成了赣鄂皖和四川两个胡姓高聚集区域。在600年期间,胡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力度。

当代胡姓的分布频率

        胡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星在沿长江流域的省份,每平方公里的胡姓人口达到3.3人以上,特别在赣鄂皖三省交会地区和四川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的胡姓人口在5.5人以上。胡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10.3.2A)表明:密度最高的(3.3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6.9%,胡姓人口大约709万;1.1—3.3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8.5%,胡姓人口大约723万;不足3.3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4.6%,胡姓人口大约142万。

        胡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10.3.2B)表明:胡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长江流域的云川贵鄂湘赣皖浙八省大部、福建北部、广西西部、宁夏银川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35%以上,其中赣北、湘贵交界地,这一比例在2.25%以上,最高可达2%以上,这部分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8%;在两广闽台大部、青海湖以东的其他北方地区,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5%一1.35%,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1.7%;在青海湖以西的地区、海南、广东的雷州半岛、内蒙古东北、黑龙江东北,此比例在o.45%以下,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5%。

血型分布特征

        胡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520万,占33.1%;A型465万,占29.6%;B型445万,占28.3%;AB型142万,占9%。胡姓总人口l572万。

        长江流域的云川贵鄂湘赣皖浙八省大部、福建北部、广西西部、宁夏银川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是胡姓最集中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8.8%,胡姓707万,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5%。O型247万,A型220万,B型181万,AB型59万。

        两广闽台大部、青海湖以东的其他北方地区是胡姓比较常见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1.7%,胡姓761万,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8.4%。O型242万,A型216万,B型231万,AB型72万。

        青海湖以西的地区、海南、广东的雷州半岛、内蒙古东北、黑龙江东北是胡姓人口较少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38.5%,胡姓104万,约占胡姓总人口的6.6%。O型3l万,A型29万,B型33万,AB型11万。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4-23 15:5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4-23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邱家儒   2007年出版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邱家儒  2007年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Hú)

胡姓是中国的第十五位大姓氏, 在沿长江流域的省份中十分昌盛。当今胡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14%,总人口大约在1400多万。


胡姓的名义和图腾

古的本义是故,能表明是很久以前的事物称为古。这样,凡是与古有关联的中国字都带有古部。胡,甲骨文中开头是代表肉的月字在口字之下,十字表示是水牛头及两个尖角。胡的本义是兽颌下的垂皮,很老了。胡的引申之义是古老和长寿。夏商时期,活跃在山东地区的东夷部落是以鸟为图腾的,其中一支以白头翁也称鶟鹕,也即胡也。以胡为氏族名,所居之地称胡,后用为国名,最终形成姓氏。


胡姓的起源与演变

胡姓血缘主要来自三大支:妫姓、归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妫姓。妫姓胡氏出自谥号。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把虞的地方封给了舜的儿子商均,古地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后来夏王又把舜的另一后裔虞遂封于遂,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妫满,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根据古代谥法,“弥年寿考曰胡,正允背私曰公”,也就是说因长寿而誉满天下,公正诚信而深得民心。妫满逝世后,周朝一辈子赐谥号“胡公”。胡公满的后裔以谥号为氏,遂有胡氏。妫姓之后繁衍出40多个重要的姓氏,其中最大的五姓是陈、胡、田、虞、姚, 除了虞姓外,其他四姓均为当代的百家大姓。妫姓胡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归姓。归姓胡氏源出国名。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部落,系东夷一支,也称归夷。原活动于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一带。在商朝武丁时期,归夷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归夷于河南郾城建立了归国和胡国,均为商的属国。南迁川鄂交界三峡地区的归夷建立了夔国。归姓胡氏有两分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随即灭了归和胡,胡国之后以国为氏,这是第一分支。西周宣王时,楚国灭归姓夔国,东迁夔人到安徽阜阳,成立了胡国,子爵,史称胡子国。公元前495年,楚国灭胡,胡国之后以胡为氏,这是第二分支。归姓胡的历史最长,至少有3200多年。

第三支系出姬姓。姬姓胡氏源出国名。周武王灭归胡两国后,随即把两国之地封于亲属姬姓,仍称胡,子爵,也称胡子国。进入春秋后,公元前745年,郑武公灭姬姓胡子国,后又复国于安徽阜阳。春秋末楚灵王灭胡等国。并迁胡人于今湖北西北的荆山北麓。不久又复国迁回安徽阜阳。公元前519年楚国伐吴失败,回国途中灭了胡国,子孙遂姓胡。姬姓胡的历史也有3000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我国的胡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胡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互有基因的流动,胡姓的外来血缘主要来自北方。最重要有: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鲜卑族纥骨氏族为胡姓。北魏的高车族人、北宋的契丹族人、金国的女真族人中均有胡姓。我国南方和西南的瑶、苗、普米、彝族中也有胡姓,这些胡姓很可能来自汉族的移民,长期混居加上汉民人数少,久而久之融入了当地的土著中,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宋朝以后,尤其是在明清时代。


历史上胡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胡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地区。秦汉两晋时,胡姓已经播迁到各地,西达四川和陕西,北到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临江浙。在唐宋之际,胡姓已经在长江流域地区形成了优势。清初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胡姓大约有9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2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四省胡姓大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63%。全国形成了以赣湘和苏浙为中心的两大块胡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胡姓大约有14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8%,为明朝第十三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安徽,这三省胡姓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23%。宋元明期间600余年,胡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全国胡姓人口重心由西向东漂移,东南地区的胡姓有了稳健的发展,赣浙皖地区是胡姓的密集区。


当代胡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4%。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约占胡姓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河南、重庆、山东,这七省又集中了35%。湖北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0.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布局,突出鄂湘赣皖浙和川渝黔云两个胡姓高聚集中心。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胡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

胡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长江流域的云黔渝鄂湘赣浙沪八大省市、四川大部、皖苏南部、福建大部、粤桂北部,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近3%,这部分面积仅覆盖了总国土面积的16.4%,而居住了大约60%的胡姓人群。在粤桂闽南部、台湾、海南、青海湖以东吉林以南的其他北方地区,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2%--1.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2.3%,居住了大约37%的胡姓人群。


胡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胡姓的郡望主要有安定、新蔡、淮阳、吉州、洛阳等。胡姓的堂号有安定和澹安。“澹安”堂号出自宋朝的胡诠,胡诠被朝廷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力主抗金,得罪了当朝主降派,一气之下辞官回乡。他一生主攻《春秋》,并著有《澹安集》传世。

楹联  重要的胡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寿齐九老;名列四真。

经资羽翼;祠表贤良。

理学宗功;春秋心典。

安国成名本由吴母;稚威有妹不亚刘家。

遗爱在人,莲幕留图纪南啸;臧书贻后,槐阴亲手植东园。

家训格言  胡达源,清代学者,湖南益阳人。胡氏世代以儒学为业,尤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其所训皆以古代圣贤的嘉言善行为内容,其家风严谨,雅名远扬。他认为:“士莫先于奋志气,而学问则择执之;功莫切于正身心,而言语则荣辱之;主修其彝伦族党之谊,谨其直谅便佞之间;严其礼教范围之防,辨其义利公私之界。谦让节俭,善之修也;骄情奢侈,恶之戒也。”帮其训诫子弟多从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慎言语、笃伦纪、睦族邻、亲君子、远小人等方面入手。其子胡林翼为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能承父教而重治家。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胡姓族谱252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胡姓族谱564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胡姓历代名人355名,占总名人数的0.7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二位;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7%,排在第二十六位;胡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34%排在第十六位;胡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1.27%,排在第十六位。

历史上主要的胡氏名人有:三国吴大臣胡综;西晋大将胡奋;唐朝诗人胡曾;五代后唐画家胡瓌;北宋教育家胡瑗;南宋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宏、胡居仁、胡直;元宋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明朝开国名将胡大海,丞相胡惟庸,大臣胡广,文学家胡应麟,名臣胡宗宪;清朝经学家兼地理学家胡渭,文学家胡天游,外务大臣胡憰棻,湘军名将胡林翼,著名皖商胡光墉,太平天国名将胡以晃;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民国将军胡宗南,华侨企业家胡文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昆虫学家胡经甫,物理学家胡宁,数学家胡世华,植物学家胡先骕,病理学家胡正详。

胡姓血型

胡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4.6%,A型占29.6%,B型占27.3%,AB型占8.5%。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4-23 15:5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4-23
我们胡姓终于等来了具有相当权威性的统计数据,而在此之前的所有数据已成历史:

当代胡姓人口约155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6%。(2010年数据)

上述资料取自袁义达等主编的《中国四百姓氏》一书。采用2008 - 2010年的数据,08年与公安部一起立项,由伏羲文化研究会与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联合完成。

感谢四川资阳胡吉科(深圳)宗亲提供该书中的胡姓章节电子文本。本章节由胡吉科与胡南山两次核对,文本无误。现于胡氏宗亲网发表,请读者放心使用。

该资料的个别段落文字有硬伤。为免以讹传讹,发表之前由南山作了修改,说明如下:

原文:胡铨被朝廷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他力主抗金,得罪了当朝主降派,一气之下辞官回乡。他一生主攻《春秋》,并著有《澹安集》传世。

“澹安”应为“澹庵”。胡铨一生主攻《春秋》不确,应是胡安国。南山修改为:

胡铨被朝廷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他力主抗金,得罪了当朝主降派,被贬琼州(今海南)。著有《澹庵文集》一百卷。

原文:南宋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宏、胡居仁、胡直。。。
胡居仁和胡直是明朝学者,不是南宋学者,南山做了适当调整。

原文:胡姓的堂号有安定和澹安。“澹安”堂号出自宋朝的胡铨。目前我没有查到胡氏有“澹安”堂号,依胡铨号“澹庵”修改,请读者留意。
[ 此贴被南山在2013-12-19 20:51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4-23
2013年版《中国四百大姓》 胡姓章节
四川资阳胡吉科 2013-4-22 16:36:58
2013年版《中国四百大姓》 胡姓章节: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388



(Hú)

胡姓是中国的第十五位大姓氏,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当今胡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6%,总人口大约在1550多万。

胡姓的名义和图腾
古的本义是故,能表明是很久以前的事物称为古。这样,凡是与古有关联的中国字都带有古部。胡,甲骨文中开头是代表肉的月字在口字之下,十字表示是水牛头及两个尖角。胡的本义是兽颌下的垂皮,很老了。胡的引申之义是古老和长寿。夏商时期,活跃在山东地区的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其中一支以白头翁鸟为氏族图腾,白头翁鸟也称鶟鹕,也即胡也。以胡为氏族名,所居之地称胡,后用为国名,最终形成姓氏。

胡姓的起源与演变
胡姓主要源自三大支:妫姓、归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妫姓。妫姓胡氏出自谥号。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把虞的地方封给了舜的儿子商均,故地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后来夏王又把舜的另一后裔虞遂封于遂,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妫满,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根据古代谥法,“弥年寿考曰胡,正允背私曰公”,也就是说因长寿而誉满天下,公正诚信而深得民心。妫满逝世后,周朝天子赐谥号“胡公”。胡公满的后裔以谥号为氏,遂有胡氏。妫姓之后繁衍出40多个重要的姓氏,其中最大的五姓是陈、胡、田、虞、姚, 除了虞姓外,其他四姓均为当代的百家大姓。妫姓胡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归姓。归姓胡氏源出国名。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部落,系东夷一支,也称归夷。原活动于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一带。在商朝武丁时期,归夷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归夷于河南郾城建立了归国和胡国,均为商的属国。南迁川鄂交界三峡地区的归夷建立了夔国。归姓胡氏有两分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随即灭了归和胡,胡国之后以国为氏,这是第一分支。西周宣王时,楚国灭归姓夔国,东迁夔人到安徽阜阳,成立了胡国,子爵,史称胡子国。公元前495年,楚国灭胡,胡国之后以胡为氏,这是第二分支。归姓胡的历史最长,至少有3200多年。

第三支系出姬姓。姬姓胡氏源出国名。周武王灭归胡两国后,随即把两国之地封于亲属姬姓,仍称胡,子爵,也称胡子国。进入春秋后,公元前745年,郑武公灭姬姓胡子国,后又复国于安徽阜阳。春秋末楚灵王灭胡等国。并迁胡人于今湖北西北的荆山北麓。不久又复国迁回安徽阜阳。公元前519年楚国伐吴失败,回国途中灭了胡国,子孙遂姓胡。姬姓胡的历史有3000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胡姓的外来血缘主要来自北方。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鲜卑族纥骨氏族为胡姓。北魏的高车族人、北宋的契丹族人、金国的女真族人中均有胡姓。我国南方和西南的瑶、苗、普米、彝族中也有胡姓,这些胡姓很可能来自汉族的移民,长期混居加上汉民人数少,久而久之融入了当地的土著。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宋朝以后,尤其是在明清时代。

历史上胡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胡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地区。秦汉两晋时,胡姓已经播迁到各地,西达四川和陕西,北到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入江浙。在唐宋之际,胡姓已经在长江流域地区形成了优势。清初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胡姓大约有9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2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四省胡姓大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63%。全国形成了以赣湘和苏浙为中心的两大块胡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胡姓大约有14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8%,为明朝第十三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安徽,这三省胡姓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55%;其次是湖北、江苏、湖南三省,约占20%。江西仍为胡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23%。宋元明600余年,胡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全国胡姓人口重心由西向东漂移,东南地区的胡姓有了稳健的发展,赣浙皖地区是胡姓密集区。

当代胡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胡姓人口已近155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6%。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安徽四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35.4%,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这五省集中了胡姓总人口的30.2%。湖北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约占胡姓总人口的9.9%。长江流域省份多胡姓,川鄂湘和豫皖赣浙苏两个胡姓聚集中心。自明朝以来600年期间,胡姓人口由东南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

胡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胡姓的郡望主要有安定、新蔡、淮阳、吉州、洛阳等。胡姓的堂号有安定和澹庵。“澹庵”堂号出自宋朝的胡铨。胡铨被朝廷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他力主抗金,得罪了当朝主降派,被贬琼州(今海南)。著有《澹庵文集》一百卷。

胡姓的重要楹联如下:

寿齐九老;名列四真。
经资羽翼;祠表贤良。
理学宗功;春秋心典。
安国成名本由吴母;稚威有妹不亚刘家。
遗爱在人,莲幕留图纪南啸;藏书贻后,槐阴亲手植东园。

家训格言  胡达源,清代学者,湖南益阳人。胡氏世代以儒学为业,胡达源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其所训皆以古代圣贤的嘉言善行为内容,其家风严谨,雅名远扬。他认为:“士莫先于奋志气,而学问则择执之;功莫切于正身心,而言语则荣辱之;主修其彝伦族党之谊,谨其直谅便佞之间;严其礼教范围之防,辨其义利公私之界。谦让节俭,善之修也;骄情奢侈,恶之戒也。”帮其训诫子弟多从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慎言语、笃伦纪、睦族邻、亲君子、远小人等方面入手。其子胡林翼为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能承父教而重治家。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胡姓族谱846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胡姓历代名人356名,占总名人数的0.7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二位。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7%,并列排在第二十六位;胡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34%排在第十六位;胡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1.27%,并列排在第十五位。

历史上胡氏名人:三国吴大臣胡综;西晋大将胡奋;唐朝诗人胡曾;五代后唐画家胡瓌;北宋教育家胡瑗;南宋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宏;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明朝开国名将胡大海,丞相胡惟庸,大臣胡广,学者胡居仁、胡直、胡应麟;名臣胡宗宪;清朝经学家兼地理学家胡渭,文学家胡天游,外务大臣胡憰棻,湘军名将胡林翼,著名皖商胡光墉,太平天国名将胡以晃;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民国将军胡宗南,华侨企业家胡文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昆虫学家胡经甫,物理学家胡宁,数学家胡世华,植物学家胡先骕,病理学家胡正详。

胡姓血型
胡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4%,A型占29.1%,B型占28.6%,AB型占8.9%。


感谢四川资阳胡吉科(深圳)宗亲提供的最新资料:

当代胡姓人口约155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6%。(2010年数据)
[ 此贴被南山在2013-12-19 20:5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4-15
400个大姓“姓氏地图”问世    湖北省是胡、余等姓氏的第一大省
400个大姓“姓氏地图”问世
来源:乐天网    作者:小健    时间:2013-04-15 07:32   人气:178 文字:小 | 大
http://www.okdays.net/a/aishanghai/shanghaijujiao/shanghaishenghuo/2013/0415/34582.html

 
导语: 东方网4月15日消息:在最新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一书中,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谱牒学专家邱家儒共同绘制出中国
-
  乐天网4月15日消息:在最新出书的《中国四百大姓》一书中,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谱牒学专家邱家儒共同绘制出中国400个大姓的“姓氏地图”。

  “书中的姓氏地图是一种频率图,城市生活官网,也就是某姓氏人数在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示意图,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人的姓氏地理分布变革不会太大。由于400个大姓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7%,这也代表了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姓氏地图。”袁义达说。

  中国每一个大姓都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每一个大姓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源头,在形成过程中带有浓郁的处所性,其分布和频率在400幅“姓氏地图”上一目了然。

  按照《中国四百大姓》一书统计,年轻人的门户,河南是王、李、张、赵、马、郭、韩、曹、田、杜、魏、任、傅、范、石、贾、侯、秦、阎、段、史等姓氏的第一大省。山东是刘、孙、高、宋、董、于、姜、孟、邵、孔等姓氏的第一大省。广东是陈、黄、吴、林、郑、梁、谢、邓、冯、蔡、叶、苏、钟、廖、邱、江、黎、赖、温等姓氏的第一大省。

  四川是杨、何、罗、唐、袁、蒋、雷、文等姓氏的第一大省。湖南是周、曾、彭、萧、谭、尹、龙、贺、龚、向等姓氏的第一大省。江苏是徐、朱、丁、沈、姚、戴、夏、薛、顾、钱、严、汤等姓氏的第一大省。

  湖北是胡、余等姓氏的第一大省。安徽是潘、程、汪、方、陶等姓氏的第一大省。广西是陆、韦、覃、莫等姓氏的第一大省。浙江是金、毛等姓氏的第一大省。江西是邹、熊、万等姓氏第一大省。河北是白、郝、康等姓氏第一大省。台湾是洪姓第一大省。山西是武姓第一大省。

  为更直观地反映中国姓氏人群的分布,袁义达和邱家儒还计划绘制中国姓氏分布的实际数据地图,即密度图,同时绘制401位以后的2000余种姓氏的历史和地理分布聚集点地图。别的,他们还计划以血缘文化为主线,以单一姓氏为基本,编写300种姓氏的《中华姓氏简史》系列丛书。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4-23 13:0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4-15
专家绘制出中国400个大姓的“姓氏地图
专家绘制出中国400个大姓的“姓氏地图”http://www.enorth.com.cn  2013-04-15 07:33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3/04/15/010855769.shtml

  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发布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在最新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一书中,该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谱牒学专家邱家儒共同绘制出中国400个大姓的“姓氏地图”。

  和2006年相比

  王姓超过李姓

  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姓,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三姓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

  198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全国万分之五等距离随机抽样人口的57万个姓氏数据,“百家姓”排序前三名是李、王、张。

  2006年,根据全国各地新出版的地方志中的姓氏数据以及各地最新人口统计的近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百家姓”排序前三名也是李、王、张,但是“李”姓与“王”姓的差距已经缩小。

  本次最新公布的“百家姓”排序,基于“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统计分析数据扩大到13.3亿人口,包括台湾的全部姓氏数据和香港、澳门的随机抽样数据。

  在最新版“百家姓”中,为什么“王”姓取代“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该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说:“这主要是因为人口统计样本的扩大。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李姓和王姓的人口在不同时代各有不同,排序经常在伯仲之间。”

  至今是全中国

  最完整数据库

  通过对这个数据库综合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首先,我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其次,祖国大陆和台湾对复姓的户籍登记都存在问题,复姓的形式和数目存在不确定性;第三,有的稀有姓氏在目前通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造成统计缺失;第四,由于人工计算机输入时的原始错误,县级以上的汇总中出现了人口只有几人或一人的假姓,这类假姓大约有几千种之多。

  “这次统计虽然无法十分准确得到全国正在使用姓氏的数目。但分析表明:没有姓氏的、稀有姓氏的和假姓的总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7%,因此,中国主要姓氏的分布数据是非常可靠的。”袁义达说,“这是至今全中国(含全部领土)最完整的姓氏数据库。”

  100人以上的姓氏

  我国有2400种

  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姓氏文化,袁义达与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谱牒学专家邱家儒合作,将8万人以上的400种姓氏集纳成《中国四百大姓》一书,对每一个姓氏的名义图腾、起源演变、外族基因融入、分布迁移、传统文化、宗族先贤、血型分布规律等,均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400种姓氏的人口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7%。

  据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研究,目前,我国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97.93%;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姓氏有1421种,占总人口97.90%;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717种,占总人口97.71%;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374种,占总人口96.80%;人数在1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53种,占总人口90.67%;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56.61%。

  据新华社

  最新版“百家姓”顺序(按照人口多少)

  王,李,张,刘,陈,杨,黄,吴,赵,周,徐,孙,马,朱,胡,林,郭,何,高,罗,郑,梁,谢,宋,唐,许,邓,冯,韩,曹,曾,彭,萧,蔡,潘,田,董,袁,于,余,叶,蒋,杜,苏,魏,程,吕,丁,沈,任,姚,卢,傅,钟,姜,崔,谭,廖,范,汪,陆,金,石,戴,贾,韦,夏,邱,方,侯,邹,熊,孟,秦,白,江,阎,薛,尹,段,雷,黎,史,龙,陶,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赖,覃,洪,武,莫,孔。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