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193阅读
  • 25回复

请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斐然集》 疑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1-07
最近胡志盛宗亲用了36天时间,完成胡寅《斐然集》电子化(文本)工作,为胡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贵资料。非常感谢志盛宗亲的辛勤劳动!这段时间,因为有了电子版(文本),加上百度搜索,因此对胡寅的相关文选又多读了几遍。发现过去看过的一些胡寅相关文选,都存在很多未能理解的问题,有必要在此提出来,请教各位宗亲高人,望能答疑解惑,大家共同探讨,以活跃宗亲网论坛。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编修《四库全书》的连带产物。编纂官根据辑录图书的内容、著作朝代、作者简历、版本源流等写出提要,由总纂修官纪昀修改定稿,呈皇帝审定而成。阅读以下《斐然集》的提要(评论),感觉其中很多文字较难理解,几经反复阅读,仍然不得其要,故在此以红字标出,或将自己的理解附上,请教专家,给予解释为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斐然集》·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胡寅撰。寅有《读史管见》,已著录。是集端平元年冯邦佐刻於蜀,楼钥序之。嘉定三年郑肇之又刻於湘中,章颖序之。《宋史》本传作三十卷,与此本相合,盖犹从宋椠缮录也。

寅父子兄弟皆笃信程氏之学,寅尤以气节著。其晚谪新州,乃右正言章复劾其不持生母服。寅上书於桧自辩,其文今载第十七卷中。大意谓“遗弃之子不同於出继之子,恩义既绝,不更以本生论之”。然母子天属,即不幸遘人伦之变,义无绝理。设有遗弃之子杀其本生父母者,使寅司谳,能以凡人论乎?章复之劾,虽出於迎合秦桧,假公以济其私,而所持之事则不可谓之无理。寅存此书於集中,所谓欲盖弥彰也。

至於秦桧之罪,罄竹难书,而集中《上秦桧》第一书,第规其不当好佛,其细已甚

又寅作《崇正辨》三卷,辟佛不遗馀力。资善堂崇奉佛像,寅至形之缴奏,载此集十五卷。而三十卷末乃有《慈云长老开堂疏》、《严州报恩开堂疏》、《光孝长老请疏》、《光孝抄题疏》、《龙山长老开堂疏》、《龙山长老请疏》六篇。尤未免自乱其例。

然靖康元年金人议立张邦昌,寅方为司门员外郎,与张浚、赵鼎均不肯署议状。邦昌立,遂弃官逃。建炎三年,为起居郎。时诏议移跸之所,上万言书力争,其文今载第十卷中。

绍兴四年,为中书舍人。时议遣使往云中,又抗疏力谏,其文今亦载第十卷中。并明白剀切。楼钥序所谓“引谊以劘上,往往有敌以上所难堪”者,殆非虚语。

又上言“近年书命多出词臣好恶之私,使人主命德讨罪之词,未免玩人丧德之失”。乞命词臣以饰情相悦、含怒相訾为戒。故集中十二卷至十四卷所载内外诸制,并秉正不阿。史称所撰诸制词,多诰诫语,亦不诬。

至寅之进用,本以张浚。后论兵与浚相左,遂乞郡以去。其父安国,与秦桧为契交,桧当国日,眷眷欲相援引。寅兄弟三人并力拒不入其党。寅更忤之,至流窜。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其文亦何可废也


我的理解:

设有遗弃之子杀其本生父母者,使寅司谳,能以凡人论乎?
“如果有被遗弃的儿子将其亲生父母杀害,让胡寅来审判,会判他无罪吗?”这里的“凡人”该做何解释?

资善堂崇奉佛像,寅至形之缴奏。
对“资善堂崇奉佛像”表示赞许?(因为后面还引用了胡寅与长老的六篇“疏”,讽刺胡寅一方面“辟(攻击)”佛不遗馀力,另一方面又和长老们交往密切,“自乱其例”,相互矛盾,表里不一。)

第规其不当好佛,其细已甚
批评胡寅没有对秦桧之罪恶进行声讨,批判,而仅就秦桧“好佛”之事加以“规劝”,而且“不厌其烦”?

明白剀切。楼钥序所谓“引谊以劘上,往往有敌以上所难堪”者,殆非虚语。
不解

又上言“近年书命多出词臣好恶之私,使人主命德讨罪之词,未免玩人丧德之失”。乞命词臣以饰情相悦、含怒相訾为戒。故集中十二卷至十四卷所载内外诸制,并秉正不阿。史称所撰诸制词,多诰诫语,亦不诬。
不解

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其文亦何可废也
我感觉这句是本提要中的点睛之笔。似乎是个反问句式:“假如是那样,又怎么会这样?”

这篇提要,我看了一晚上,也百度了一晚上,仍然是不得其解,只好发到网上来,请教宗亲高人给予解释。

南山 2014.01.07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1-08 08:2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1-08
下面帖文曾发在《全宋文》----胡寅《斐然集》系列帖中,为便于宗亲整理收藏《斐然集》,今将其删除,并转于本帖下,欢迎讨论。南山 2014.01.08

引文:
翻阅《斐然集》,与秦桧直接相关的文章共有9 篇,其中《自便谢表》是绍兴二十五年(1155 年)秦桧死后,朝廷下旨令胡寅”自便”而作。《答张子韶侍郎》也写于秦桧死后。其余7 篇分别是《寄秦桧之》(谏秦桧信佛),《寄张相》(向张浚举荐秦桧),《代张子期上秦太师启》(代张向秦谀辞求官),《寄秦丞相》(因不服生父丧被讥评求秦桧援手),《寄赵秦二相一》(报父丧),《寄赵秦二相--)(代父致谢),《寄赵秦二相三》(议政建言)。

这7 篇写于秦桧生前,却无一对秦桧的指斥之词,反而多谄谀之词。对此《四库提要》有微词日:”至于秦桧之罪,罄竹难书,而集中上桧第一书,第规其不当好佛,其细已甚。”言外之意甚为明显。但史家对胡寅评价却一直颇高,《四库提要》曰:“其父安国与秦桧为契交,桧当国日,眷眷欲相援引。寅兄弟三人,并力拒不入其党。寅更忤之,至流窜。其立身固具有始末者。”朱熹曰:”此老(秦桧)当国,却留意故家子弟,往往被他牢笼出去,多坠家声。独胡明仲兄弟却有树立,终是不归附他。”这中间的舛谬之处,如何解释?

以上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论文《胡寅与秦桧关系考论》内容。作者宁淑华,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胡寅与秦桧十几年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耐人寻味。单从胡寅对秦桧生前死后的评价,就判若两人,请看:

胡寅因“不持生母服”事件,引发舆论汹汹,百辩无果,只好求助于秦桧,看能否通过秦桧,压住风头。他在求助信里对秦桧是这样奉承的:

“仰惟相公學識行義,器量事業,直配前古宗賢世哲,不特俯視近時作者,是故旋乾轉坤,閤辟萬化,旁人視之如扁舟片帆在銀山雪障之中,莫不膽裂魂喪,自失而走。而相公處之綽有餘裕,批卻導窾,遊刃恢恢,若庖丁之於牛;揮斤八極,神氣不變,若伯昏之於射;六轡在手,控馭如誌,若王良之於八駿;負大任重,氣力舒徐,若烏獲之於百鈞。盞才全而德不形,亦行其所無事,故能若是其妙也。

伏乞相公以礼部太常所定,将上于议政之暇,特出片言,谓礼缘人情,以义而起,某比寻常过房事体不同,合为所生服齐衰,不杖期。如此降旨,则先子衔恩于九泉,某也戴德于没齿。”

以上见胡寅《寄秦丞相》 (壬戌)。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669&fpage=0&toread=&page=21

后来胡寅受到秦桧迫害。绍兴二十年“桧既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讥讪朝政落职。右正言章厦劾寅不持本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绍兴二十五年,“(秦桧)老病日侵,将除异己者,诬与张浚,李光,胡寅谋大逆,罗织大狱,”凡一时贤士五十三人,桧所恶者皆与,狱上。待秦桧死后,胡寅在《答张子韶侍郎》则这样写道:

“桧之踵荆舒后尘,以蔡京,王黼为标准,以耿南仲,李邦彦为宗派,其所愿欲几青出于蓝矣,溘然遽死,遗臭奈何?向以得君之专,行政之久,依仿先民事业,岂但小康东南,固可开拓河北,乃僻经反道,迷误本朝,若非天佑宋室,剿绝其命,滋长祸乱何止于焚书坑儒而已。”

之前是“相公學識行義,器量事業,直配前古宗賢世哲,不特俯視近時作者”,“如此降旨,则先子衔恩于九泉,某也戴德于没齿。”到这时,“溘然遽死,遗臭奈何”,秦桧已经是个十足的恶魔了,被胡寅恨之入骨。

人与人交往,必然要经历相知、相识的时间过程。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能成为契友,也可能成为路人或者是仇人,需要时间来考验彼此关系。当初秦桧拜为参知政事,胡安国与友人信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安国与秦桧为契交,桧当国日,眷眷欲相援引”,被人认为是秦桧的“党魁”。以致胡寅兄弟尽管在“议和”问题上与之观点相左,也没有像胡铨那样挺身而出,针锋相对。到了影响自己政治生命的关键时刻,还要违心地去阿谀奉承,以求度过难关。到后来,几乎要被秦桧整死,这才看清了其真实面貌,前后态度当然迥然不同,历史人物的心态活动就是这样很复杂的。

南山 2013.12.18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1-08 08:3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1-08
志盛宗亲,好辛苦呀!佩服
誉满天下时,损满天下,四人帮也要垮台了。多么可怜的老人帮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1-08
力所能及,微不足道,其实志甫宗亲比我负出的还多,这都是宗亲有目共睹的,其实,都是宗亲,只要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就是辛苦一点,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1-17
为志盛宗亲的勤苦和南山版主的虚心所感动,不揣浅陋,勉为作解:

①宋椠:宋代的版本。
②凡人:平常人。能以凡人论乎:能够凭常人的心态来判案吗。(言外之意是他可能会因为同情这种人而轻判。)
③其细已甚:意思是他说的太轻微了。细:细微,轻微。(秦桧那么多重罪他都没有说,说的是鸡毛蒜皮的事情。)
④至形之缴奏:缴奏,给事中(明清“谏言、监察”官职名)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这句话可能是说胡寅驳斥崇拜佛像的人如同“缴奏”一样。)
⑤明白剀切:明明白白,切中事理。
⑥引谊以劘上,往往有敌以上所难堪:申辩是非,规劝君上,往往有因为让君上难堪而不能相容的情形。
⑦又上言“近年书命多出词臣好恶之私,使人主命德讨罪之词,未免玩人丧德之失”。乞命词臣以饰情相悦、含怒相訾为戒。故集中十二卷至十四卷所载内外诸制,并秉正不阿。史称所撰诸制词,多诰诫语,亦不诬。翻译:(胡寅)又上书说:“近年来诏书大多是由文学侍从之臣根据个人的好恶写出来的,使得君主彰显美德、声讨罪恶的文辞未免有玩弄百姓、丧失徳义的过失。”请求国君命令文学侍从之臣以掩饰真情互相取悦、心怀怒气互相指责为戒。所以文集中第十二卷至第十四卷所载对内对外的各种诏书,都秉持正义,不阿谀奉承。史学界称赞他所拟写的那些诏书文辞多有告诫之语,也不是假的。
⑧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其文亦何可废也:他的立身也是有始有终的,他的文章又怎能废弃呢?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1-17
信国宗亲好久不见了,谢谢你为我们释疑, 使我们又增长了不少知识,到底教师就是知识渊博,与众不同。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1-18
感谢信国宗亲为我答疑解惑。听志盛宗亲说您是教师职业,这与我的猜测不谋而合。胡氏宗亲网网友中的教师(尤其时语文教师)不在少数,通过宗亲网这个平台,宗亲们在族谱、古文阅读遇到困难时,发帖求助就有了答疑的渠道。大家互相讨论切磋,实在是有缘有幸,非常开心。不久前,江西新建修谱需要对旧序断句标点,很多宗亲都积极参与了这些协助工作。

信国宗亲在宗亲网论坛主持“湖南宁远胡氏始迁祖乌山公”专帖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338  其中也有对本支族谱序文的大量注释,可以看出来信国宗亲的古文造诣颇深,研究胡氏文化,我们需要众多这样的宗亲教师参与。

我对信国宗亲的本帖注释很满意,尤其是最后一句的解释。“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其文亦何可废也。”

之前我读胡寅“《寄秦丞相》 (壬戌)”。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669&fpage=0&toread=&page=21 对其中胡寅的阿谀奉承文字不以为然,认为有些太过。所以对其是否“具有始末”的气节产生疑问,故而对最后一句的褒贬之意也拿不准。因为前面还有三段非议胡寅的文字,尤其是对胡寅“不持生母服”的行为持批评意见:“然母子天属,即不幸遘人伦之变,义无绝理。”不认同胡寅的解释说辞。可见这件事在当时和后来,胡寅都是很被动的。我的理解,他与秦桧的关系,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首先是父亲胡安国早期与秦桧交往,使他不便像胡铨那样直接批评议和政策,所以一直沉默不语。但后来因为持服事件,闹得舆论汹汹,只好违心地求秦桧帮忙。信中那些肉麻的奉承,当时文人风气使然,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此事件之后,因拒绝秦桧的拉拢,最终还是被列入打击的对象。秦桧死后,当然会表示出他的愤恨来。

所以我觉得,“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始”指张邦昌欲以女妻之,胡寅躲避不允,以及靖康二年与张浚、赵鼎避于太学,不尊张邦昌为帝之事,“末”指寅兄弟三人并力拒不入秦党,“寅更忤之”,遭流窜之事。总的来说,本文的真正含意是胡寅“其人其文皆不可废”,而不是批评胡寅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再次感谢信国宗亲的解释,欢迎宗亲们继续参与讨论。

南山 2014.01.18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1-19 18:0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1-18
楼上几位宗亲的学识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我知道弄这些事很费时、很伤脑筋,故,多次不由自主地跟帖表达我的敬意和不同的意见,其目的就一个:互学、共勉及图个热闹!我会一如既往的捧过人场的。谢谢你们!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1-18
赞同发友宗亲“互学、共勉、热闹”之意见。人生一世,有学不完的知识文化,更有无穷尽的理论探索。宗亲们为研讨胡氏的特有文化,相聚于胡氏宗亲网,就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这些研讨也确实能使宗亲网活跃”热闹“起来。

关于古(序)文的注释,宗亲网里不乏也有很多高人出现,最典型的就是这帖:

高手请进:朱熹《胡氏族谱序》的句点问题: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8181

还有这帖: 《土目胡氏志略》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0555

以及胡琼芬等宗亲对本支谱序的注解。

南山 2014.01.18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1-19
        过奖了,咬文嚼字,雕虫小技,不足挂齿。真正值得称道的,是胡海老先生、南山总版主、志盛版主这些族谱文化的传承人和宗亲网站的顶梁柱,殚精竭虑,不辞辛劳,令人敬佩!
    前段时间,我也看到了位伯宗亲上传的江西新建的族谱文献。当时我是既惊喜又觉得亲切,这些资料太珍贵太有价值了!它给了寻根问祖夙愿未了的我以希望和信心,但愿在它的指引下寻到根问到祖!我们湖南宁远胡氏的始迁祖乌山公,原籍江西南昌府洪都县玉桂乡,南宋淳熙年间中进士之后到宁远来当县令。可是乌山公之前的祖先是哪些人? 旧谱上只有一句“乌山之前有大四郎诸公,无考焉”,剩下的是一片茫然。那时的“洪都县玉桂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历经八九百年的变迁,旧谱上面又无相关的说明,远离祖根的后裔已无从知晓。根在哪里,远祖是哪些人,竟成了难解之谜。因此,看到位伯宗亲上传的族谱资料,我真的是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把它下载了,准备在寒假里慢慢研读,还即兴给第一篇《先代志》断句标点。现将这篇文章复制在下面,看看可否采用。
1、先代志
     家之乘,国之史,一也。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蓋言慎也。”胡氏之族,自成周而降,遥遥数千载,一系相承,朗若列看。虽好学深思为之考定,能尽信乎?虽然,与其过而废也,宁过而存之。稍为删定,俾存梗概,不列系表,令与正系有别,作先代志。
    成周建国以来世系
    阳武户牖世系
    邳州宿迁世系
    豫章华林世系
    胡氏之先,出于妫汭。虞宾以后,历夏更商,莫能详已。周武王时,有阏父者,舜之苗裔也,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用,乃以元女大姬下嫁于其子满,封爵于陈,以奉舜祀,赐谥胡公,是为胡氏得姓之始。成王时,满卒,其子犀侯立,是为申公。康王时,申公卒,其弟皋羊立,是为相公。昭王时,相公卒,申公子突立,是为孝公。穆王时,孝公卒,其子圉戎立,是为慎公。厉王时,慎公卒,其子宁立,是为幽公,在位二十三年。幽公卒,其子孝立,是为僖公,在位三十六年。宣王时,僖公卒,其子灵立,是为武公,在位十五年。幽王辛酉岁,武公卒,其子说立,是为夷公,在位三年。幽王甲子岁,夷公卒,其弟燮立,是为平公,在位二十三年。平王丁亥岁,遂平公卒,夷公子圉立,是为文公,在位十年。平王丁酉岁,文公卒,子鲍立,是为桓公,在位三十八年。桓王乙亥岁,弟佗立,在位一年。桓王丙子岁,承桓公统子躍立,是为厉公,在位六年。桓王壬午岁,厉公卒,弟林立,是为莊公,在位七年。莊王己丑岁,莊公卒,弟杵臼立,是为宣公,在位四十五年。襄王甲戌岁,宣公卒,子疑立,是为穆公,在位十六年。襄王庚寅岁,穆公卒,子朔立,是为共公,在位十八年。顷王戊子岁,共公卒,子平国立,是为灵公,在位十五年。定王癸亥岁,灵公卒,子午立,是为成公,在位三十年。灵王癸已岁,成公卒,子溺立,是为哀公,在位三十五年。景王壬申岁,哀公卒,子偃师称悼太子未立,偃师之子吴承统,是为惠公,在位二十四年。敬王丙申岁,惠公卒,子柳立,是为怀公,在位四年。敬王庚子岁,怀公卒,子越立,是为涽公,在位二十四年,为楚惠王灭之,国绝,子孙由是散处。涽公之子名衍,徙阳武户牖,衍子二:琏、玙。琏以爵为姓,而玙以谥为姓。此成周建国以来之世系也。
    阳武户牖之系权輿于玙公,玙子澄,澄子贵,贵子鳞,鳞子涣。涣子弘,仕秦为秘书监。弘子武,为陈勝司过。武子怀,怀子安,安子益。益子鑑,汉文帝后元间为主爵都尉,以治绩著闻,召赐缣帛。鑑子源,为密县令,刑政清明,民安其业。源子景,汉武帝元狩中为河南尹。景子昭。昭子建,昭帝元凤中为渭城令,民怀其惠,立祠祀之。建子涵,为汉右補阙,多所補益,帝甚嘉之。涵子文,文子敏。敏子崇,哀平之间为治内史,遇新莽僭乱,遂致仕。崇子惠,惠子简。简子玄成,后汉建武中为右扶风,民甚德之。玄成子聪,永平中为副尉,从耿恭屯西域。聪子崇禧,元和中班超荐为校尉,讨平西域,封武成侯。崇禧子贤。贤子辉,永初中为交趾都尉,招降抚叛,边境以宁。以上二十六世,或称阳武户牖系者,此也。
    辉之子为广,字伯始,为汉太尉,历事六朝,五迁尚书僕射,史称天下中庸有胡公是也。广子平,为沛邑令。平子班,献帝兴平中为执金吾大将军。班子辛。辛子贞,魏文帝黄初间为淮西都尉,封永宁侯。贞子质,字文德,正元中历事四朝,帝嘉之,赐谷二千石,帛三百匹,封关内侯。质子威,字伯虎,仕晋武咸宁中,为徐州刺史,父子清贞,朝野咸羡。威子宪,宪子彪。彪子奋,晋永嘉中为左僕射,卒赠镇军大将军,世为邳州宿迁人。奋子华,华子哲。哲子明之,参刘牢之军事,加左僕射。明之子德基,为江州刺史。德基子怀宁,为骑都尉。怀宁子藩,以上十有七世,或称邳州宿迁系者,此也。
    豫章之系断自藩公始,刘宋元嘉中为太子左卫将军,卒谥壮侯,锡土豫章之西,爱其华林山水之美,始就其地而居焉。子镇,太始中为员外郎。镇子谐之,仕齐为都官郎中,丰采玉润,识见明达,士多称服。谐之子时显。显子贞,仕梁为宁远节度、容州刺史。贞子顺,为怀州判官。顺子颖。颖子湛,仕隋,仁寿中为永宁簿。湛子兴,兴子宣。宣子秉,唐贞观中为弘文馆讲书,与李孝恭、高士廉修天下氏族,胡氏一百八姓也。秉子机,机子晟,晟子元。元子曦,开元中官大鸿胪。曦子傑,为秘书郎。傑子珣,贞元中登进士第,任少府监,多政绩,牛僧儒铭墓,陈鸿渐定谥,韩昌黎述神道。珣子钲孺,为金吾大将军,后迁振武节度使。钲孺子钊,为道州刺史,钊生二子。长复礼,唐代宗时仕冀北判官。复礼子修德,修德子学,唐德宗时官银青光禄大夫。学子公庆,唐宪宗时仕幽州刺史。公庆子栝,唐文宗时蔡州都督,子黼钊。次子克礼,为盐城令,后迁吏部郎中。克礼子明德。明德子应民,为广陵尉,廉谨有威,百姓歌之。应民子舜臣。舜臣子清献,为饶州倅,子 黼。以上二十五世,别为豫章华林世系者,如此。
                                                                                        (摘自新建墎下新谱二P68)
     如果还需要我的协助,请南山版主和位伯宗亲尽管吩咐,我将非常荣幸,也非常乐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