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574阅读
  • 14回复

胡适的家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8-20
胡适的父亲



以下资料来源:360百科——胡传 http://baike.so.com/doc/6001224.html

著名现代学者胡适的父亲,清末台湾清官-胡传。

•    别名:字 铁花; 号钝夫;原名守珊;故一字守三
•    出生地: 安徽绩溪上庄
•    出生日期:1841年
•     逝世日期:1895年8月22日
•    主要成就:文官兼武职,整顿营务,巩固海防
•    代表作品:《台湾日记与禀启》

人物生平
  1856年,16岁,随父运茶至上海。
  1858年,通过上海县试;次年,通过松江府试。
  1860年,20岁,返乡与元配冯氏结婚。未及半月,太平天国军队攻陷绩溪县城,数度占据其家园,一家人在刀兵、瘟疫、饥饿中度过五年。
  1863年,元配冯氏遇难殉节。胡传除了带领家眷逃难,还协助督办团练、与太平军打游击。
  1868年,28岁,通过上海龙门书院甄试,入院就读。
  1867年至1879年7月,五次参加乡试,皆未中举。
  1881年10月,刚过完中秋节,即自京师出发,费时42天,抵达东北吉林的宁古塔(11月27日)。以其坚忍的毅力,丰富的地理学知识,得到吴大澄的赏识。
  1882年10月,吴大澄特别向朝廷保荐,获候补知县之任命。
  1887年11月,前往海南岛调查黎族互斗案。
  1888年9月,协助吴大澄治理黄河,绩效卓著。
  1889年,获得「直隶州知州分发省分补用」的资格。
  1890年,在江苏办理税务。
  1891年,奉旨调往台湾,次年春(1892.3.22,光绪18年2月24日),抵达基隆时,胡传已52岁。
  1895年8月22日,死于厦门,年55岁。

人物评价

  胡传生前最后的官衔是「诰授通议大夫、赏戴花翎、江苏候补知府、前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领镇海后军各营屯」,赏加三品衔。胡传在台东州官期间,奖励农桑,教育原住民。以文官兼武职,整顿营务,巩固海防,心力大多投注在军事方面。
  民国41年(即1952年)──胡传逝世后57年,胡适来到台东,当地父老「仍然记得我的父亲是位武官──胡统领;而非文官──胡知州」。台东父老为了纪念这位清代州官,特别把火车站前的光复路改为「铁花路」,并将鲤鱼山忠烈祠旁日人遗留的「忠魂碑」改为“胡传的纪念碑”,碑文额篆曰:「清台东直隶州州官胡铁华先生纪念碑」,并有〈碑记〉载其事迹。

以下资料来源:360百科——胡铁花
http://baike.so.com/doc/6042843-6255856.html

胡铁花——晚清台东直隶州知州

        胡铁花是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近现代国内外知名学者胡适之父。

        文化大师胡适的父亲,大号胡铁花。中过秀才、当过知州。胡适的父亲本名胡传,铁花是他的字。他最后的官职是台东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在清朝的台湾,这个官职不算小,但他更闻名于世的是诗才。胡适曾谦逊自己不会写诗,《尝试集》那类白话诗也确不以文采见长。但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我读过他的一些诗,奔驰、狂放而富有生气——“仰视飞云天外起,酒酣愁听大风歌”,在万马齐喑的晚清,应该是踔厉飞扬的。然而,在胡适绚烂的文学冠冕上,找不到他父亲的名字。胡传不甘心做个文人,他前往京师寻找报国机会,又怀揣一封介绍书,走了四十二天,到达冰天雪地的吉林,面见钦差大臣吴大徵,要求随大清使节去解决中俄边界纠纷。吴大徵好奇地接纳了这个少年。据说,吴大徵曾称赞胡传有治省之才,这也许是胡适的一家之言,但胡传却的确是个称职的地方官。当时台湾刚刚建省,在朝廷大臣心目中是个瘴疠蛮荒的苦地方。胡铁花却主动请缨,离开怀孕待产的妻子,来不及看一眼新生爱子,就踏上了茫茫海路。
  胡传到达台湾的时候,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改革,已经人去政亡。东海危机乌云般翻卷在上空,到处是不安谧的波涛。胡传穷尽心血写下了第一部《全台兵备志》。他一定又像勘察中俄边境那样,走进了台湾岛的森林、山峡、海口,踏遍了郑成功时代的城垛和荷兰人留下的赤莰城。“华严世界,任凭我,踏遍云山千叠……”然而在王朝末日,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梦想。三年后,中日甲午战争打响,胡传征募兵勇、守卫台东,但他的剑还未出鞘,就被光绪皇帝割让台湾的诏书冻住了。皇帝下旨:所有在台官员一律内渡,将台湾交接日本。胡传拒绝奉旨,做了封建文人最大的反抗。他四处奔走,募兵保台,又徒步行走到台南,衣衫蓝缕,面见黑旗军老将刘永福,以书生之身要求参战。我想,胡适身上那打破千年文字八股的躁动血液,就流动在他父亲喷薄的脉管中。
  胡传病倒了,被刘永福护送回到厦门,几天后死于时疫。那是日军攻占八卦山的第二天。作为《全台兵备志》的作者,他应该是最知道八卦山对台南战略意义的人。与其说他死于时疫,不如说他死于台湾陷落的可怕命运。据说,胡传的家乡流传着他战死沙场的传奇,也许战死是胡传最美丽的神话。他壮硕的身躯,停歇在南国的红色土地上,仿佛关于历史和未来的无字之书。我注意到,胡适出生在1891年12月,他的父亲忧愤死于厦门时,应该只有三岁零几个月。而他的母亲,则是二十三岁的妙龄少妇。遥想娇妻幼子倚门而望,胡传眼中一定涌满坚硬如冰的泪水。那是失意诗人的泪水,是丧失国土的官员的泪水,更是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泪水。
  胡传内渡的船只,是台湾海峡封锁前的最后船队。海面上惊慌的海鸥,哀鸣的白鹭,还有哭泣流离的人群,曾带给诗人怎样的哀愁?暴风雨的四周是万籁俱静的深夜,黑黢黢的潮湿的夜空中,传来海浪亘古不屈的呼啸。然而,诗人胡传已经不能动笔了,黑暗的午夜里,他躺倒在厦门的风浪声中。
  胡适动笔写下《文学改良刍议》的时候,一定想起了他的父亲。当书生报国成为南柯一梦,文学就不得不站起来,拯救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这是一种倔强的坚韧,坚韧中也有淡淡的悲哀。胡传去世六十多年,他的儿子胡适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台湾。父亲的精魂守护在这里,激动的胡适无法克制血脉贲张,几年后骤然辞世。
  父子两人的生命,都在台湾画上了奇特的圆。这也许只是巧合。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8-20 20:3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8-20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母亲


资料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01224.html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若此话为真,那么,胡适先生背后的女人,应当是他的母亲冯顺弟。
冯顺弟(1873一1918),安徽省绩溪县人,著名现代学者胡适的母亲。


1  人物简介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 ,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惟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
  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七百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二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2  主要事迹


  冯顺弟的婚姻
  1889年,16岁的冯顺弟与48岁的胡传结婚,这是胡传第三次入洞房。冯顺弟比胡传长子小两岁。1891年,冯顺弟生胡适。在胡适仅3岁8个月零5天的时候,他的父亲胡传病故;从此,23岁的冯顺弟,以胡适一点骨血为生活希望,开始了终身守寡生活。冯顺弟与胡适共同生活了12年零6个月。在这段胡适的童年时光里,冯顺弟的言传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实了胡适的启蒙根基。

  对胡适的教育
  一、言传身教培养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
  二、胡适早期的“代理启蒙教师”和“助教”,培养了胡适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重教尊师,一切以教育孩子为重。
  四、育子有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效果佳。

3  出生回顾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出上庄,过杨林桥,东北行十里许,即到中屯。顺弟的父亲是村里的农民,名叫冯振爽,小名金灶。青年时参加过太平军,随军里的裁缝学得一手好裁缝手艺。他平日勤耕苦作,农闲时便给人家做衣裳什物,为人勤俭正直,人称金灶官。
  金灶的妻子第一胎生下个女儿。在旧社会,重男轻女,女孩子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农家更特别希望有劳动力。因此,金灶给女儿取名“顺弟”,即含着顺下来生个弟弟的吉利意思。果然第二胎生了个儿子,以后又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一家六口,生活虽然艰难,却也和睦亲爱,自有一种天然纯朴的快乐。
  但冯金灶心里总压着一块石头。祖上传下来的老屋,在太平天国那几年的战火里毁坏了。他发誓要重振家业,在那老屋的地基上建造一栋更大更讲究的新屋。然而谈何容易!金灶夫妇苦做省吃,木料砖瓦还是一点也没有着落,没有钱!

4   早年成长

  顺弟年齿渐长,懂事也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她长得── 圆圆的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面貌并不美,倒稳重得很,不像个庄稼人家的孩子。
  在家里,她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也贤慧,最得父母钟爱,村里人都说金灶修得了个好女儿。顺弟也很体贴父母。望着父亲梦想新屋而忧愁的面孔,她常恨自己不是个男子,不能帮助父亲劳动,赚钱,建新屋。
  顺弟16岁的这年春天,上庄的星五嫂来到中屯金灶家,给顺弟说媒,说的便是她家的大侄儿,人称“三先生”的胡传。
  这一年,胡传已经48岁了。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打算续娶个填房。

5   以身报恩

  金灶夫妇听了星五嫂的来意,当下心里为难。一来,怕攀不上做官人家,将来反让旁人笑话;二来,三先生比顺弟大32岁,又是填房,怕女儿不愿意;三来呢,三先生已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顺弟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晚娘不容易做,怕害了女儿一辈子。因此,金灶便对星五嫂说,这件事须同女儿商量,把媒人打发走了。
  晚饭后,金灶夫妇把上庄三先生要娶填房,星五嫂来说媒的事,对女儿说知。又说,做父母的也心里为难,要女儿自己拿定主意。顺弟听了,低着头,半晌不肯开口,但心里却在紧张活动。三先生她是见过的,人家都说是好人。她想,做填房,可以多要聘金;前妻儿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财礼应该会更好看些。这是她报答父母的好机会,可以帮助父亲建起他一生梦想的新屋。于是,顺弟暗暗下了决心,应承了。
  八字开过去了,与胡传的八字合过了;礼单送过来了;二月订亲,三月迎娶,农家姑娘冯顺弟,便变成了上庄胡传家的官太太。中屯冯家也造起了一栋新屋。

6 婚后生活

  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小胡适;不过那时还不叫“胡适”,而叫“儿”。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
  小儿出世后刚满90天,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到一八九三年春天,冯顺弟便带着一家子,抱着小儿,去台湾投亲,在胡传做官的台南和台东,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很快乐的团居生活。那时已年过50岁的胡传,在公务之暇,剪一些红纸方笺,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上楷字,教年仅20的冯顺弟认字。他们两人又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儿也开始咿哑识字,父亲当教师,母亲既是学生又兼助教。这老夫少妻稚子三口,享受到了人间最神圣的天伦之乐。到离开台湾时,母亲认了近千字,小儿也认了七百多字。
  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回到绩溪故乡不久,就传来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这家庭的巨变和不幸,在胡适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最初的记忆: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7   不幸打击

  胡适的母亲遭到这般沉重的打击,当时还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虚龄也只23岁!她在人生的途路上还刚刚迈开几步,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1904年三子胡洪死。
  1905年父冯振爽死。
  1909年妹冯玉英死。
               弟冯诚厚死。
  1915年长女胡大菊死。
               长子胡洪骏死。
  1917年长孙胡思明死。
  年纪轻轻的弟妹儿孙,这样接连死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其中以她弟弟的病和死,情状最为惨苦。中屯流行血吸虫病。她的弟弟诚厚,幼习药业,农忙时回家种田,感染上血吸虫病。玉英妹死后不久,诚厚的病势转重,腹胀不消,又不忍让年老的母亲知道,便到上庄姐姐家来治病。胡适的母亲服侍汤药,夜不解衣。诚厚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她恐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老母亲的暮年就更难堪了。听乡间传说割股可以疗病,一天夜里,她便焚香祷告天地,用快刀从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块肉来,煎在药里。弟弟吃不下去,她又将肉烤焦,夹在锅巴中,让弟弟吃了。姐姐如此至诚,但和愚昧相结合,自然不可能起死回生。诚厚终于抛下年老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撒手而逝,只给人世间又增添一个寡妇,三个孤儿。顺弟怎能不十分悲恸呢!

8   生存希望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有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胡适。只因为这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儿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儿子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呢?她具体不知道,只是希望儿子学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对儿子述说他父亲的种种好处,叮咛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9   崇夫教子

  尽管她和丈夫只过了六年三个月零21天,她对胡传的思想事业也不真正了解,但她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她的丈夫,可以说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胡传亲手写的那些红纸方字,她也终生保存着,视为她与丈夫、儿子三人“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在她的心里,丈夫胡传简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诚唠叨的述说与叮咛,逐步在儿子的心里也树起了这尊偶像。
  为了儿子的将来,她管教很严。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履行胡传的遗嘱,送儿子读书。绩溪上庄一带,蒙馆学金很低,每个学生每年一般只送两块银元。先生教起书来自然也不肯尽心,只教学生念死书,背死书,还动辄施以体罚。这样,学生学起来没兴趣,便常常逃学。胡适的母亲却与众不同,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据胡适回忆说: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因此一着,先生便对胡适另眼相看,特别优待,认真地为他讲书,把一字一句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这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他后来回忆说,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正是他的母亲增加学金所得的大恩惠。

10   品格烙印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胡适的大嫂二嫂都生的是儿子,她们一不顺心便打孩子出气,一边打还一边说些尖刻的话来刺激胡适的母亲。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忍辱负重,从来没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尽管处事逆来顺受,但却不接受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胡适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他好处不少。不知怎么的,此话传到胡适母亲的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这一切胡适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的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早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在上庄读到13岁时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11   慈母严父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有一个初秋的夜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胡适家住,她怕胡适冷,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胡适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胡适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霉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胡适叫醒,真用舌头舔他的眼翳。
  冯顺弟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12   送子求学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在美留学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
  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13   不幸病逝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然而第二年的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然而,在儿子的婚事上,她却很不开明。她很早就为儿子包办订下了终身大事,也许是盼着早日抱孙子罢。
  到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却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她感到遗憾的,可能是最后没有来得及抱孙子。
  胡适成为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并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8-20 22:0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8-21
寒风肆虐家风正
雪里青松不染尘
苦尽甘来亲不待
平生成就慰先人
原拟字派:朝文金绍荣,安明永大兴;积仁长德有,时开显元通!胡氏贵族德满天下,棒字当之无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妻子


资料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27565.html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竟娶了个乡村小脚夫人,不能说不是一件奇闻。因此,“胡适的小脚夫人”,成了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江冬秀(1890—1975)安徽省旌德县人,著名现代学者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安徽旌德县江村名门之后。江家与胡适家原有亲戚关系,1904年,胡适随母到中屯外婆家,刚好江冬秀之母吕贤英也在那里作客,暗中相中眉清目秀的胡适,便托江冬秀的塾师胡祥鉴做红娘,经胡母排“八字”认定二人命中无冲后,一对13、14岁少男少女便算完成了订婚手续。

1 人物简介

        江冬秀是安徽旌德县江村人,江家是旌德县的名门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其舅母是胡适的姑婆。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未征得胡适的同意,就由两家老太太所定。订婚后,胡适到上海读书,留学美国,一去十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从未见过江冬秀一面。胡适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旧式婚姻,这对于那时代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婚后,胡适为使冬秀照顾母亲,就自个儿回北京。直到1918年,江冬秀才离开乡村,到胡适身边。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乡村女子那样羞怯、胆小。她颇果断,而且具有一种泼辣的办事能力。到北京后,梁宗岱要和他好脾气的太太何氏离婚,和才女沉樱结婚。江冬秀看不过去,亲自到法庭为梁妻何氏辩护,终于使梁宗岱败诉,这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京都,为此,梁宗岱愤而离开了北大,带着女友沉樱出走了。时人曾盛传江冬秀泼辣如虎。其实,江冬秀要求于胡适的也就是保住自己的名分、位置而已。所幸胡适也有弱点,而这个弱点被聪明的江冬秀摸得一清二楚:胡适爱名,爱面子,爱保持他那作国人导师的圣人形象。所以,发现胡适的婚外恋情,江氏就泼而又泼,闹得胡适噤若寒蝉。

2 人物生平
  

        胡适的夫人江冬秀,一八九零年出身于旌德江村,父亲江世贤早年辞世.
        母亲吕贤英是庙首吕朝瑞(探花)、吕佩芬父子翰林的后裔。江冬秀里出身于仕官之家,但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没有受到较多的文化教育,仅仅读了几年私熟,初通文字而已。在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里,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姓,但她毕竟是一代名人胡适的夫人。所以又是千百万不幸妇女中的幸运者。“胡远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竟娶了个乡村小脚夫人,不能说不是一件奇闻。因此,“胡适的小脚夫人”,成了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2.1 结识胡适
  江冬秀与胡适的结合,有着一段戏剧性的过程。江冬秀与胡适原是亲戚,
  胡适的姑婆是冬秀的舅母。有一次,江冬秀的母亲到绩溪旺川胡适的姑婆家走亲戚、看出神赛会,恰巧胡适也随母到了姑婆家。江母看中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表示要把女儿冬秀许配给他。但胡适颇有顾虑:一因冬秀大一岁,绩溪俗谚有“男可大十,女不可大一”之说;二因冬秀属虎,认为属虎的人八字硬,尤其“母老虎”更厉害;三因江家兴旺,胡家已中落,有兴衰不相称之虑,因此不肯表态。由于江母一心想成就这门亲事,便托胡适的本家叔叔,在江村教私熟的胡祥鉴做媒,冬秀又是胡祥鉴的学生,胡祥鉴为成全这桩喜事,便在胡母面前千般说好,万般怂恿,胡母这才同意让他把冬秀的“八字”开来看看再说。红纸“八字”送来,经过算命先生的推断;冬秀命带宜男,两人生肖很合,不冲不克,女大一并不妨碍。胡母又把红纸八字叠好,放进摆在灶神爷面前的竹筒里。那竹筒里原先也放进了几个初被选中的“八字”。过了一段时间,家中平安无事,没有一点不祥之兆.胡母这才虔诚地拜过灶神,拿下竹筒摇了摇,然后用筷子夹出一个“八字”来,摊开一看,正是江冬秀的,真是“天赐良缘”。当时还只有十四岁的胡适与十五岁的江冬秀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在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命先生瞎凑合灶神爷保佑之下定了下来②。

2.2 十年之期
  江、胡两家订了婚约之后,胡适就先后到上海、美国求学去了。过了十多年他俩还未结婚。这时,家乡谣言四起;有的说,胡适在美国有了女朋友,有的说他已经和一个外国洋姑娘结婚了,甚至还有人说他已经生了孩子。可是,江冬秀的思想不但没有因此而波动,而且这时还做了放大缠足的尝试。她的放足的行动,后来还得到了胡适的赞赏和鼓励。

2.3 举办婚礼
        一九一七年夏,胡适留学回国后,返乡探望老母,商订于本年寒假结婚。他很想先与冬秀见一面,结果不但没有见着,反而引起一些笑话来。《胡适的日记》中说:“……我亲自到江村。他(她)家请我吃酒。席散后。我要求一见冬秀,他(她)的哥哥耘圃陪我到他(她>卧房外,他先进房去说,我坐在房外翻书等着。我觉得楼上楼下暗中都挤满了人,都是要看‘戏’的!耘圃出来,面上很为难,叫七都的姑婆进去劝冬秀。姑婆(吾母之姑,冬秀之舅母)出来,招我进房去。冬秀躲入床上,床帐都放了下来;姑婆要去强拉开帐子,我摇手阻住他(她),便退了出来。这时候,我若打轿走了,或搬出到客店去歇,那时便僵了。我那时一想,此必非冬秀之过.乃旧家庭与习惯之过……回到家里,人家问我看见了新人没有,我只说,见过了,很好。我告诉母亲,母亲大生气,我反劝他(她)不要错怪冬秀。但同去的本家叔公知道此事,传说出去。人家问我,我也只笑不答。后来冬秀于秋间来看我母亲,诉说此事。果然是旧家庭作梗……我至今回想,那时确是危机—发之时……已经是二十世纪的年代了,这位二十八岁的者姑娘还躲入床上放下帐子,羞见订婚已经十三年的留洋生夫婿,这在当时却不能不作为一种趣闻,传播四乡。一九一七年寒假,胡适从北京大学回家,举行文明结婚。他亲自写了两副对联:一副是“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另一副上联是“三十夜大月亮”(结婚之日是阳历卅日,阴历十一月十七日),下联一时没有想好。这时。他身旁一个绰号叫“疯子”的本家哥哥毓蛟,虽无功名,却有捷才。他脱口而出:“廿七岁老新郎”,巧妙而风趣地对了那幅上联。胡适认为很好,照着写了。在结婚仪式上,他们破除了旧式礼节,只是新郎新娘结婚证书上互相用印和证婚人用印,双方交换金戒指,证婚人讲话,新郎讲话,没有拜天地,向长辈行礼和新夫妇交拜礼,都是以鞠躬代替叩头⑤。这样的婚礼,当时在古老闭塞的山村,确是别开生面地揭开了新事新办的新序幕。

3 人物趣事

        婚后第二年,江冬秀到了北京为胡适主持家务。她虽然是一个身受封建旧礼教毒害较深的小脚女人,但颇有魄力,有才干,遇事能决断,具有男子汉气概。她发觉胡适与曹佩声有暖昧关系,不是温柔劝阴,而是抓住胡适爱惜名声的特点,采取进攻策略,大吵大闹、寸步不让。有次竟拿起裁纸刀向胡适脸部掷去,虽未击中,但却迫使胡适与曹佩声断绝了关系。④北大教授梁宗岱成名之后,要同他的妻子离婚,梁妻忠厚懦弱,无力抗拒。江冬秀闻之挺身而出,为她打抱不平。江冬秀将粱妻接到自己家中,给她助威壮胆,最后闹到法院打官司,江冬秀还亲自到法庭代她辩护,结果使梁宗岱败诉⑤。
  一九四一年江冬秀回江村探亲时。发现从上庄到江村这条古道上的杨桃岭一带路面多年失修,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她回到江村后.便慨然捐资修复了杨桃岭附近的路面三处,还请了监工检查验收,至今,当地人们还念念不忘⑧。 抗战期间,胡适去美,江冬秀避居沪上。她得知解放军、游击区的革命实情,非常同情革命人民。一九四五年春,她回到绩溪上庄。当时上庄既有国军驻防,也有新四军、游击队住,安徽省保四团驻扎在镇上,常到上庄去抓人,游击队员汪木海同志找她求援,她总是拿起她的名片去保。王必英同志的家住在革命老区王家庄.国军把他房屋烧了,又下令捉拿他的母亲。王母无处栖身,逃到她的家中躲避,她欣然接受,并给予庇护⑦

4 为人立场

  江冬秀虽长年寓居外地.但对本族晚辈仍不乏教育,她听说生辉娘经常赔钱,又得知月仙和士全公家吵闹,便亲自写信给近仁叔公,请他严加斥责.并叫他们严守规矩,爱惜名誉,不要败坏家声.如果“再有闲话给我听见,我就不寄钱给他了”②。

4.1 不从政
  江冬秀嫁了胡适以后.总是劝胡适不要走上政治道路,不要做官,希望他好好研究学问。但胡适还是违背了妻子的劝告,涉身于政界,做了“过河卒子”。一九三八年蒋介石两次电报给胡适,要他出任美国大使,胡适不能简单回绝了事,只好勉应其命。他写信给冬秀,想让她对此有所精神准备。信中说:“我在这(此时在欧美讲学)十几天,遇见了一件‘逼上梁山’的事(即指蒋要他出任美国大使的事),我知道你听了一定很不高兴,我心里也觉得对不住你”。胡适为什么说“对不住”夫人的话呢?因为江冬秀始终不赞成胡适搞政治。一个多月后,胡适再度写信给冬秀,谈及此事,信中说:“我二十一年做自由的人(胡适留学归国时曾发下一愿: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入政界。这时两者均末实现,所以说二十一年)不做政府的官,何等自由?但现在国家到这地步,调兵调到我,拉夫拉到我,我没有法子逃。所以不得不去做一年半年的大使。我声明做到战事完结为止。战事一了,我就仍旧教我的书去。”江冬秀与胡适远隔重洋,虽不同意,但也无可奈何!后来,胡适又写信给冬秀说:“现在我出来做事,心里常常感觉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这是你在帮助我。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二十年,从不作这样想。……我感到愧对老妻,这是真心话”。⑨

4.2 相夫教子
  作为学者的胡适,任美国大使后,在外交场合偶尔讲了些不该讲的话,这就给国内一些本来不满胡适的人以口实,掀起了一种反胡动向。这风声传到了避居上海的江冬秀的耳朵里。她本来不愿胡适在政府做官。听到这种风声后,更觉陷身政界划不来。这位颇有胆识的女人,遂即要求胡适的好朋友张慰慈出面,要他一边劝胡适借病辞职,一边发电要求政府当局允许胡适辞职。
  西谚云;妻子是男人“较好的一半”,胡适的“较好的一半”是死心踏地的“相夫教子”,为他而生存,为他而服务;使他在学问上事业上横冲直撞而无后顾之忧⑩。在流寓纽约的十年生活中,江冬秀在那个破旧的公寓里,也是“不出门,三十里”整天忙个不停。她不懂英语,有时还得自己上街买菜,够辛苦了。
  一次胡适外出.江冬秀一人在家,一个彪形大汉破窗而入,江冬秀下意识地把公寓大门打开,反身对那盔贼大叫一声:“GO”!那贼看了她一眼,真的“G0”了。江冬秀不会英语,只会说“Go”⑩。江冬秀还会烧一手好吃的“徽州菜”,尤其会烧“徽州锅”、豆腐渣,她常常请在美国的同乡到她家赴“豆腐宴”。

5 人物爱好

5.1 打牌
  江冬秀除了为胡适的生活服务以外,经常以打牌消遣日子。她每次打牌必赢,不知何故。她在麻将桌上赢来的钱,也是胡家的经常收入之一。后来,胡适在台湾任研究院长时,胡太大也经常邀朋友来家打牌,胡适也从不干预,有时当四缺一时,她还要胡适来凑一角。身为院长的胡适,为了维护前院长(蔡元培)规定不准在公房打牌的好传统,所以曾对他的秘书说,请帮我买所房子给我太太住,因为太太打麻将的朋友多,在公房打牌不方便。看来,胡适对太太也够体贴的了⑩。

5.2 武侠
  江冬秀平时除了打牌,就是看武侠小说。寓居纽约期间,她还停留在看武侠小说阶段。唐德刚说:“胡太太找不到‘搭’子,就读武侠小说。金庸著作,胡太太如数家珍,金庸的小说,在胡家的书架上,竟亦旎旎然与戴东原,崔碧诸公(的著作)揖让进退焉!”⑩

6 二老后世


  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晚,胡适心脏病复发,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馆逝世。江冬秀闻讯赶到,伤心之极,痛不欲生,医生给她打了两针大剂量的镇静剂,也末抑制她那悲痛的激奋情绪。二月二十六日中午.她的长子祖望闻讯从美国赶回台北,在瞻仰父亲遗容,行过跪拜礼后,转回家中,安慰母亲。母子见面抱头痛哭,胡夫人问:“思杜儿也知道你父亲的死讯吗?”祖望浑身一颤,低声说:“他已先于父亲离世了!”胡夫人猛地一楞,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一句;“你说什么?”“我是在美国听大陆上来的人讲的,我怕你们伤心.一直没敢写信告诉你们。”江冬秀猛听这一恶讯,顿时昏厥过去。在场的人都吓坏了。经过一阵抢救,她才慢慢苏醒过来。后来,祖望轻声问道:“父亲在遗嘱里把他的遗体火化,你看怎么办?”胡夫人说:“不行.我和你父亲曾有约在先,后死者有权决定先死者的安葬方法,我是主张棺葬的”。治丧委员会把这个意见转告给蒋介石,蒋说:“就按胡夫人说的办吧!”⑩
  据唐德刚说,胡太太还用铅笔写过一份自传,曾经带到纽约请他看。文中虽然错别字很多,但却生动地叙述了她的身世。可惜这份自传,如今不知落在何处?
  江冬秀在大军渡江前夕,本想回到江村老家悦心堂居住,由于胡适执意要她同去美国,她只好随之离开祖国而出走。在纽约度过了十年的清淡寓居生活之后,于一九五八年回到台湾,直到一九七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7 来源注释

  ①见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②③④⑤见石原皋:《闲话胡适》、⑥见《绩溪县交通志初稿》、⑦见石原皋:《闲话胡适》、⑧见江冬秀家书(存绩溪县文化局)、⑨⑩见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抗战时期的胡适》、⑾见石原皋:《闲话胡适》、⑿⒀见唐德刚:《杂记胡适》、⒁见《黄山》杂志总第二十一期:《胡适之死》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8-22 09: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长子


(后左者:胡祖望,又名:思祖)


资料来源:http://baike.so.com/doc/3051046.html

        胡祖望,胡适先生的儿子。1919年出生,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光宗耀祖的意思,2005年3月12日因老年痴呆症及肺炎、中风等并发症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
        职业: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毕业院校: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
  
以下摘自《中国时报》(台湾)
  记者在位于台北“中央研究院”附近的胡适公园看到,胡适夫妇合葬墓的东南侧的一棵椰子树已于三月九日由工人砍倒。这棵树旁,有一块胡祖望为其弟胡思杜而置的约四平方尺的小石碑,上刻:“亡弟胡思杜纪念碑。胞兄祖望泐石。”这块石碑旁的草地已清理完毕。
  有消息说,胡祖望生前曾表示,愿死后葬在父母的墓旁,并与弟弟相伴。
  一九一九年出生的胡祖望,是近代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知名人士胡适的长子。
  胡祖望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后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后担任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职。一九八0年胡氏退休。
  胡祖望遗有妻子曾淑昭女士和独子胡复。胡适、胡祖望、胡复祖孙三代均毕业于康乃尔大学。

以下资料来自:《胡适与子女们》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3/02/24/18798590.html
        大儿子胡祖望是在1919年3月出生的。胡适教书写作繁忙,平时很少能陪孩子玩。难得的是,祖望三岁多,早上洗脸时给他教儿歌:“风来咯,风来咯,老和尚背了鼓来咯。”1928年初,江冬秀带着小三思杜回到安徽家乡,替胡适建造先人的坟茔。近半年时间,胡适独自一人和十岁的胡祖望,住在上海的家中,对他倍加关切。母亲走后第二天晚上,感到寂寞的祖望哭了,幸而有他的亲戚法正给他做伴。二月下旬,胡适到苏州讲演,他带着祖望住在朋友的学校里,祖望在那里上了一天课,很喜欢那学堂,老师们也喜欢他。
  1929年8月,胡适夫妇决定,将祖望送到他喜欢的苏州,上沪江大学附中。胡适给祖望写了封充满感情的长信,给予他出外独立生活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信的开始说:“你这么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你妈和我都很难过。但我们为你想,离开家庭是最好办法。第一使你操练独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练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觉用功的必要。”然后他细加分析,指出:“自己能照料自己”,但“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强调在合群的生活中,“要做自己的事”,但“时时要替别人想想”;希望他做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即“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9月12日,他们给祖望送行,这天日记记载:“今天送祖望入沪江大学附中,我同冬秀回家吃午饭。我把前月亚伯拉罕教授送我的犹太白兰地酒开了,倒了两杯,递一杯给冬秀,说:‘我们祝儿子成功!’冬秀眼一红,掉泪了。”三十多前,胡适十四岁离开家庭,如今祖望才满十岁就要独立生活,这不能不让作为父亲的他感慨万千。
  胡适对祖望寄予很高的期望,但他却不大争气,学习成绩不好。为此,胡适还亲自到学校警告他,让他用功学习。一个学年过后,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很差。胡适接到学校的报告单,写着“成绩欠佳”,要求在暑假内补课。胡适看后一下子火了,给他写信说:“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此前祖望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团,胡适让他拿上报告单与自己的信请老师看,要求他退出旅游团,准备进暑期学校补课。此后,胡适对他如此责骂孩子很懊悔,曾劝过江冬秀不要总是责怪孩子,说“我和你都得改变态度,都应该把儿子看做朋友。”
  抗战爆发后,胡适到南京参加庐山谈话会,祖望中学毕业后也到了南京。这年9月,胡适赴美做民间外交活动,他将祖望带到武汉后走了。祖望到长沙进了临时联大,最后随学校转移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大工学院机械专业学习。胡适尊重儿子的专业选择,他给江冬秀写信说:“儿子要学机械,自可听他去罢。”这时的胡祖望,学习比较认真,考试成绩虽然一般,但思想明显成熟了。他给胡适的信中,经常报告国内大事,比如日机在贵阳的大轰炸,缅甸公路昆明段的修建即将完成,昆明附近新建的飞机制造厂也快完工等,他说:“我们一定不让日本人在天空纵横”。胡适高兴地给江冬秀说:“祖望常有信来,思想很清楚。”两年后,胡适决定让祖望到美国求学,祖望知道后自然“高兴极了”,但他还能冷静地考虑到几件事,如他的英语不大好是否吃亏,这两年的学业丢了怎么办,父亲的经济能力是否承担得了等等。
  1939年8月,胡祖望终于到了美国,进了胡适的母校康奈尔大学,攻读航空机械专业。“儿子能照管自己,比我出洋时高明多了”,胡适给江冬秀写信说。较之在国内,祖望学业明显有所进步:第一学期成绩不够好;第二学期好一些,七门课三门及格,四门超过75分;第二学年好多了,其中有三门课可以“免考”,即平时分数平均在85分,就可以免去大考。此外,他还能用英语同胡适写信。胡祖望毕业后,与胡适一起留在美国,直到1946年父子俩先后回国。祖望开始在《大美晚报》,后来在天津新港搞他的本行工作。1948年底,胡祖望随父母亲一起离开大陆。他与曾淑昭结婚后,曾在岳父驻泰国曼谷的一家公司任工程师,后任台湾驻美经济机构代表,再后在美国与朋友经营一家工商服务公司。2005年病逝于华盛顿,时年86岁,是胡家几代最长寿的一个。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8-22 22:4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女儿




        胡适与江冬秀结婚后,生有二男一女:长子祖望,次女素斐,小三思杜。

        女儿素斐五岁时不幸早亡,胡适一直深怀内疚。1927年2月,他在美国讲学时,有天突然梦见素斐,哭醒过来,流着泪写了一首诗:“睁开眼来,双泪逬堕。一半想你,一半怪我。想你可怜,想我罪过。”
        1927年2月5日,远在美国纽约的胡适给江冬秀写了封信,信中谈到夭折的女儿。

冬秀:
        我今天哭了女儿一场,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这几天睡少了,今天下午无事,睡了半点钟。梦里忽然看见素斐,脸上都是病容。一会儿就醒了。醒来时,我很难过,眼泪流了一枕头;起来写了一首诗,一面写一面哭。忍了一年半,今天才得哭她一场,真想不到。
        我想我很对不住她。如果我早点请好的医生给她医治,也许不会死。我把她糟掉了,真有点罪过。我太不疼孩子了,太不留心他们的事,所以有这样的事。今天我哭她,也只是怪我自己对她不住。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幼子


资料来源:http://baike.so.com/doc/5397797.html

        胡思杜,胡适的幼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1957年,他被错打成“右派”,他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晚上吊自杀。1980年11月,胡思杜死后23年后,组织上重新审查,以错划为右派为他平反昭雪。一个时代的悲剧,应该结束了。

胡适题赠给他的老师杜威博士的“全家福”(后右者:胡思杜)


1 人物介绍

  胡思杜(1921—1957),胡适的小儿子,取名为“思念杜威”之意,上有哥哥祖望(1919.3.16-2005.3.12),有光宗耀祖的意思。抗战开始后,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哥哥胡祖望亦于1939年前往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而胡思杜则和母亲留在国内。
  1948年夏,胡思杜随父亲的朋友一起回到了北平。许多人看在胡适的面上,纷纷请胡思杜到大学任教,但胡适以“思杜学业不成,不是研究学问的人才”为由拒绝了所有邀请,只同意胡思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
  1948同年12月,中共军队包围了北平,蒋介石很快于14日派飞机到北平接胡适等文化名流。来使告诉胡适,这是南下的最后一次机会,而胡适却到处联系陈垣、陈寅恪等人,要带他们一起走,最终陈寅恪随胡适一起飞到了南京,而陈垣留在了北平,同时留下的还有胡思杜。胡适的妻子江冬秀为此感到很难过,不愿意扔下小儿子,却又没有办法,只给思杜留下许多细软和金银首饰,说是让思杜结婚时用。中共军队进入北平之后,胡思杜便被安排到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改造”。临走前,他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皮箱细软和金银首饰寄存到堂舅江泽涵那儿。与他一起被组织去“学习改造”的还有北平的其他许多高级知识分子。
  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在《大公报》上发表《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一文,斥责自己的父亲是“帝国主义走狗及人民公敌”,表示要与之划清界线,断绝往来。此事在海内外引起了一场极大的震动,许多媒体纷纷报道,身在美国的胡适大受打击,亦大为尴尬。
  随后,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此按后迁至四川,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在“马列部”当历史讲师。在那里,胡思杜积极、努力地工作,想为父亲“赎罪”。 1955 年秋 ,因工作需要,马列主义教研组资料室成立,胡思杜任主任。
  1957年5月20日,《人民日报》以《河北高等学校教授针对教育领导工作提出批评》为题,发表“本报讯”,报道该校机械系主任孙竹生及教师胡思杜 “使用卑鄙手段妄图夺取学校领导权”,文中特别注明内容是“胡适的儿子”胡思杜所说。
  自此,胡思杜一下由拥护中共的积极分子,成了“汉奸”、“走狗”、“卖国贼”胡适的余孽和妄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阶级异己分子。
  随着“反右”运动揭幕,胡思杜多次被拉出来示众并接受革命群众批斗,未久又被学院定为“向党进攻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突遭重创的胡思杜认为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公开宣布和父亲划清了界线,为何此时又把自己与这位“人民的敌人”捆绑在一起公开示众且口诛笔伐?在一系列不解与恐惧中,胡思杜精神崩溃,约于1957年9月21日晚上吊自杀,年仅37岁。
  胡思杜死了,但中国大陆没有进行任何报道,而身居海外的胡适一家更是无从得知音讯。
  1957年6月4日胡适在美国纽约预立遗嘱时还在第六条里写道:“去年以后,如果留有遗产,留给夫人江冬秀女士,如江女士先行去世,则留给两子胡祖望、胡思杜,如两子仅一人留在,则留给该子。如两子均已去世,则留给孙子。”
  胡适直到1962年病逝台北,也不知道他的小儿子在大陆已经“畏罪上吊自杀”了!人间悲剧啊。
  假如胡思杜没有自杀,假如胡思杜能够幸存下来,假如胡思杜仍然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该是怎样的历史巧遇。
  记住思杜,记住那个苦难的岁月。记住胡适,记住中国历史的曲折与发展。

2 生平经历

2.1 早年经历
  胡适1917年在安徽与江冬秀完婚,两年后长子出生,取名“祖望”(又名“思祖”)是为了纪念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又一年,女儿素斐出生(有说为纪念昔日恋人陈衡哲,陈昵称莎菲),翌年,幼子思杜,出生在1921年12月17日,这天正好也是胡适的生日,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胡适为国家奔忙,长子思祖经常跟在身边,幼子思杜经常跟在江冬秀身边,但是一般父母都喜爱最小的孩子,胡适也一样。在现在保存下来的胡适给胡思杜的信中就有许多父爱的语言,而且几乎每封信都有他催促儿子给自己写信的内容。
  胡适“看见小三走路有点摇头摆耳的神气”,于是赶紧嘱咐妻子“叫他自己留心,不要养成这种不好看的样子”,又让她多给孩子钱,“买书的钱,是值得花的”。但他不是溺爱,他是为了儿子的全面发展:
  不要单读旧书,英文要用功读;我盼望你好好的用功,也许我明年能接你出来上学。要用功学英文。要保重身体;你是有心学社会科学的,我看国外的大学在社会科学方面未必比清华、北大好。所以我劝你今年夏天早早去昆明,跟着舅舅(即数学家江泽涵)预备考清华、北大……

2.2 留学美国
  但思杜并没有去西南联大,后来他也到美国读书了。思祖在美国读书,这时弟弟也想来,作为父亲的胡适当仁不让地为他们做牛马,“大儿子现在进了大学,每年要一千二百美金。我明年要是走了,我就得想法子去到什么用金子的地方,教一年书,替大儿子挣两年学费”。此外就是尽量减少开支,让思杜去了生活水平较低的美国中部。
  胡思杜少年时候患有肺病,时读时辍,所以胡适专门请家教辅导两兄弟,其中有一个家庭教师,就是胡适的弟子,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罗尔纲。
  罗尔纲当过小学教师,对付小孩子有一手,把两兄弟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其它老师教不了多久就要走人,罗尔纲一直教了五年,所以他对胡家也比较了解。在罗尔纲晚年著的《胡适琐记》中,有一章提到了胡思杜,说他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鲁迅等等,这是他在有意替胡思杜澄冤,有政治上的企图。当时的胡思杜只是小孩子,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想法,他的举动应该归因于他生性比较活泼。胡思杜的堂兄胡恒立回忆他少年时,说他脸圆圆的,异常的活泼搞怪,常常妙语如珠,是大家的开心果。
  胡思杜不怎么好读书,“善交朋友,好玩乐。”抗战开始后,胡适赴美任驻美大使,1939年胡祖望赴美到胡适母校康乃尔大学就读。胡思杜则随母亲避难上海,胡适委托一位竹姓朋友照看他,1940年11月9日,这位竹姓朋友写信给胡适:“小二在此读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恶习,请兄赶快注意。”
  胡适青年时在上海坠落过一段时期,他怕幼子蹈他复辙,于是在1941年5月安排思杜赴美,进教会学校海勿浮学院就读。胡思杜在美国一直呆到1948年夏,他回国的原因距罗尔纲说是在美国染上了吃喝的恶习,被学校驱逐。胡适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一点恼火,所以胡思杜回国后,胡适的许多朋友替他介绍工作,都被胡适以不可胜任为理由而拒绝。后来胡适安排他到北大图书馆工作,里面也含有要他多读书长学问的用意。
  胡适的家庭教育是相当开放的。“你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这“堂堂正正”除了人格独立,就是他从美国学来的个性主义,包括生活、思想、择业等等的完全自主。于是,择业,思祖学了航空机械,思杜学了社会科学,胡适都没有干预。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胡适的两个儿子从小懂得礼节,生活俭朴。罗尔纲先生曾是胡思杜的家教,在他眼里,思杜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少年:论举止行为,对老保姆杨妈、在他家做杂役的小二,亲如家人,一点也没有阔少的架子;论天资,两天能看完《水浒传》,又唱得一口郝寿臣的好戏;论思想觉悟,小小年纪就“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是非分明”。
  胡思杜于抗战胜利后返国,据说是被美国驱逐回来的。傅斯年后来读了胡思杜批判父亲的文章,气愤之余发表声明说他:“因失学之故,养成不读书的习惯,对于求学一事无任何兴趣,且心理上亦不无影响。然其为人,据我所知,尚属天性醇厚。后来适之先生在美期间,彼曾赴美就学,连续两个大学,均未毕业,并于适之先生回国后染上吃喝之习惯,遂于1948年夏由在美朋友送其回国。”

2.3 留在大陆
  且说回国后,胡思杜被父亲安排在北平图书馆工作,那是读书的地方,他果然埋头读书。又过了些年,北大校长胡适随国民党出逃,也是他走得太匆忙,把思杜留下了(一说思杜坚持不走,要留下来迎接解放)。
  1948年12月,北京已被解放军包围,国民党开展“枪救运动”,用飞机空动出陷在北京的专家学者。胡适作为国际名人知名学者,排在被“抢救”的第一批。但是胡思杜不愿意随父母南行,具体原因不明,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夫妇没法,留下一箱细软,乘傅作义安排的飞机飞南京,后赴美国,1958年定居台湾。直至老死,没能再上幼子一面。

2.4 学习改造
  北京解放后,胡思杜到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部学习。胡适当时被称为“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作为胡适的儿子,胡思杜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孽。但他急切的想要融入新的社会,想要被新的政权肯定。于是他主动上交了胡适留下的一箱财物,并顺应要求,努力“改造”自已的思想,表现十分积极。他写了一份思想报告《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叛》,表示与胡适划清界线,这一举动得到了上层的赞赏,使他得以在毕业后能够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历史。
  胡思杜的文章说:胡适“对反动派的赤胆忠心终于挽救不了人民公敌的颓运,全国胜利来临时他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中国,做了‘白华’,他还盛赞‘白俄居留异土精神之可佩’”。“从阶级分析上”看,胡适是 “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在政治上他是没有什么进步性的”,并开列了这位“战犯”的种种罪状,如“出卖人民利益,助肥四大家族”、“和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利益密切的结合”、“甘心为美国服务”等。自然,胡适也不相信这是儿子的真心话,他只是平静地将剪报贴进日记中。胡适批注道:“小儿此文是奉命发表的”。
  1951年11月胡思杜的文章在《中国青年》等刊物上转载,以此为契机,大陆方面兴起了第一轮胡适批判高潮。其间许多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如汤用彤、金岳霖、马大猷、朱光潜、梁思成等等,都写了思想反省,表明立场。
  1954年,两个“小人物”批判红学权威俞平伯,因为俞平伯是胡适的弟子。到11月份风潮又向胡适卷来,当进文艺界的两个旗手周扬和郭沫若,秉承旨意,号召发动“马列共产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斗争。”打倒“中国共产主义与马列主义思想的最早的,最坚决的,不可调和的敌人”“当代孔子”胡适。
  胡适被扣上了许多骂名,如“异族胡适”“文化汉奸”“胡适这个妖怪”“套着美国项圈的走狗”“出志祖国的最无耻的卖国贼”。
  胡思杜以为与胡适划清界线,就可以摆脱父亲的阴影,无所扯绊的投入新社会去了。他显然低估了胡适影响力,也低估了新政府的决心。他是有原罪的,这个罪至死方休。
  这场批判风潮持续了十个月,范围广力度大,彻底的把胡适批透了,以至于“胡适话题”变得不新鲜,在文革里人们也懒得抓这根辫子。在这场批判中,胡适被扣上了许多骂名,如“异族胡适”“文化汉奸”“胡适这个妖怪”“套着美国项圈的走狗”“出志祖国的最无耻的卖国贼”。胡思杜是“汉奸”“走狗”“卖国贼”的儿子,压力可知。
  胡思杜生命最后几年唯一的亲人是他远房堂兄胡思孟,其他亲戚如堂兄胡恒立,舅父江泽涵等,身份都是党员干部。胡思杜怕连累他们,不常往来,而胡思孟是个工人,目不识丁,没什么好怕的(胡思孟在文革中被打为“黑帮分子”)。
  因为成分不好,胡思杜一直没交上女朋友,三十好几的人单身度日,他一直努力工作,尽量乐观,以为会得到新社会的容纳,但却一直是二等公民。

2.5 愤然自尽
  他一直想入党,到了1957年,中央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认为贡献的机会来了,就积极主动的给他所在的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没想到这只是“引蛇出洞”,一昔风去突变,他被打成了“右派”。他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这一天夜晚,绝望中他上吊自杀了。
  留下一封遗书给胡思孟,满纸辛酸:“现在我没有亲人了,也只有你了。你来了我一定不在了,找我的一个同事,他会告诉你我的一些情况。你是我最亲的人了,现在我已经死了,你不要难过。你能吃苦,耐劳。我留下的六百多元钱,公债券二百多元,你的孩子若能上学的话,供给他们上大学。一个手表也给你,留个纪念。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你的孩子们好好学习,为社会主义立点功。”(引胡思孟口述)
  胡思孟赶到他所在单位的时候,看见大院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有批他的,也有批胡适的。胡思孟把胡思杜埋在郊外空地上,立了个小木牌,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他遗有一封遗书,是给堂兄的,上面写有“工作,好好学习,为社会主义立点功”等,看来是嘱咐其堂兄的。那年他不过36岁,而且还是单身。
  1958年3月,胡适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东方学术座谈会”,他从“泛亚社”香港来电获悉:思杜已被革除副教授一职下放劳动。5月,当胡适正在台湾作完关于五四的广播时,在5月4日这一天,也是从“泛亚社”香港来电传出思杜“去年八月自缢身死”的消息。
  对此,胡适将信将疑;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因心脏病遽死。
  胡适、江冬秀至死也都不愿相信思杜已死,在胡适的葬礼上,江冬秀问思祖:“思杜儿也知道你父亲的死讯吗?”思祖想了想,对母亲说:“他已先于父亲离世了。”江冬秀大吃一惊,问思祖消息出处,思祖答是从美国听中国内地来人讲的,他怕父母伤心,一直也没有报告给他们。江冬秀听到噩耗,昏了过去。
  1980年11月,也就是胡思杜死后23年后,他被组织上重新审查,以错划为右派平反昭雪——一个时代的悲剧,应该结束了。

3 死亡揭秘

  胡思杜是胡适的小儿子,生于1921年12月17日,上有哥哥祖望(1919.3.16—2005.3.12)和姐姐素斐(1920.8.16—1925.5)。
  按沈卫威先生的描述是:“思杜年少时患肺病,小学时读时辍。胡适曾让自己的学生罗尔纲做家庭教师,教思杜和祖望学习,同时帮他整理父亲胡传的遗作。后来思杜入校读书,但非聪颖之辈,善交朋友,贪玩乐。”[1]
  抗战开始后,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哥哥祖望亦于1939年前往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而思杜则和母亲留在国内。上海成为“孤岛”后,思杜一度随母避居上海租界,进入附近学校读书。后来胡适把他委托给友人竹圭(应为三个“土”)生,但竹向胡适反映思杜“在此读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上海青年的恶习,请兄要赶快注意。”就这样,思杜于1941年5月也到了美国,学习历史。
  1948年夏,思杜随父亲的朋友一起回到了北平。许多人看在胡适的面上,纷纷请思杜到大学任教,“其中山东大学历史系最为积极”(邓广铭语)。但胡适以“思杜学业不成,不是研究学问的人才”(邓语)为由拒绝了所有邀请,只同意思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
  同年12月,中共军队包围了北平,蒋介石很快于14日派飞机到北平接胡适等文化名流。来使告诉胡适,这是南下的最后一次机会,而胡适却到处联系陈垣、陈寅恪等人,要带他们一起走,最终陈寅恪随胡适一起飞到了南京,而陈垣留在了北平,同时留下的还有思杜。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为此感到很难过,不愿意扔下小儿子,却又没有办法,只给给思杜留下许多细软和金银首饰,说是让思杜结婚时用。
  台湾学者认为这是胡适为了帮助他人而牺牲骨肉,对此,大陆学者有不同看法。比如邓广铭先生就如此回忆道:“当时思杜不愿意随胡适南飞,他刚从美国回北平不久,对国内这几年的情况不熟悉。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结果胡适夫妇就把他留下了。”[2]
  中共军队进入北平之后,思杜便被安排到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改造”。临走前,他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皮箱细软和金银首饰寄存到堂舅江泽涵那儿。与他一起被组织去“学习改造”的还有北平的其他许多高级知识分子。
  对于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从胡适日后的日志中看到些蛛丝马迹来:“林斐成先生(行规)的幼子继检(北大法律系二年生)来看我,他谈他去年四日起就告病假不去北大了,因为那时学生人人须‘坦白’,排日程轮流自己‘坦白’!”(胡适1950年1月7日日记)[3]
  同时中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对胡适进行统战,希望胡适为新政权服务,但都被胡适所拒绝了,这也就是杨金荣先生所说的胡适“终究没有回应中共的诚意”[4]——此时,表示要作政府“诤臣”的胡适已经被国民政府以非正式的民间外交使者身份派往了美国,寻求援助。胡适刚到美国不久,中共的《人民日报》和香港共产党所控制的左派报纸很快先后登出了一封“北平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给胡适的公开信”,“统战意向十分鲜明”。胡适经过分析,认定这是一封“伪书”,并于1950年1月9日写了《跋所谓〈陈垣给胡适的一封公开信〉》(后更名为《共产党*治下决没有自由》)一文,逐条予以分析驳斥。有趣的是,从胡适的日记中,我们还可以得知,在两天(即1月7日)前,他刚刚收到徐大春寄来朱光潜在大陆的“自我检讨”。
  争取胡适失败后,中共在大陆便开始酝酿一场对胡适的大批判运动,这场运动的序幕最终决定由思杜来揭开。9月22日,思杜在左翼控制的《大公报》上发表《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一文,斥责自己的父亲是“帝国主义走狗及人民公敌”,表示要与之划清界线,断绝往来。此事在海内外引起了一场极大的震动,许多媒体纷纷报道,身在美国的胡适大受打击,亦大为尴尬。
  但耐人寻味的是,胡适一反常态,在他的日记里除了分别于9月26日、9月28日、10月4日剪贴相关报道之外,并未过多谈及此事。
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则于9月28日致函《中央日报》,就他所知思杜的情况及中共的方针政策发表声明。《中央日报》于9月29日刊登了傅的来信。傅说思杜少年多病,学业不成,尚属天性醇厚之人,思杜的这篇文章反映了“共产党对于不作他们工具乃至于反对他们的教育界中人,必尽其诬蔑之能事。……陈垣、胡思杜等都是在极其悲惨的命运中。因为不能出来,别人代他写文,我们也不必责备他了。”[5]胡适事后则进一步“醒悟”道:“我们早知道,在共产主义国家里,没有言论的自由;现在我们更知道,连沉默的自由,那里也没有。”(同上)
  关于胡适为何“终究没有回应中共的诚意”,不同流派的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在这里,我只能摘段唐德刚先生的回忆。或许从这些回忆中,我们可以猜测到胡适的一些真实想法吧:“胡适之也是反马克思的。他反对马学思想倒似乎是次要的。他不能容忍马克思学派的专断。所以大陆上《胡适思想批判》百余万字的长文,胡先生是一篇篇看过的。有时他还在那些文章上写了些有趣的眉批。但他看过,也就认为‘不值一驳’丢在一边。
  有一次我指着那七八本巨著,戏问胡先生:‘这几十万字的巨著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学问和真理?!’
  ‘没有学术自由,哪里谈得到学问?’胡氏一语带过。
  ‘那至少也可搞点自然科学。’我说。
  ‘自然科学也搞不好!’胡先生说这句话时的态度,简直有点横蛮,同时也可看出他对自由主义信道之笃!”[6]
  思杜因此次的“表现”受了中共的表扬,“学习改造”结束后,思杜还到堂舅家取走了那一皮箱东西,“说是要把这些东西上交给共产党的上级组织,他以后用不着这些东西了”,“向党组织表示他的忠心”,“同时他还说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江泽涵语)[7]。
  随后,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此按后迁至四川,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在“马列部”当历史讲师。在那里,思杜积极、努力地工作,想为父亲“赎罪”。
  从蒋圭贞给胡适的信中,我们可以知道思杜此时“有一个女朋友,现在贵州,明春可能回来,希望他明年能结婚”(胡适1950年10月7日日记)。但这个女朋友后来也跟他分手了,此后再也没人愿和思杜谈恋爱。在1949年以后接触思杜最多的亲人恐怕就是胡思孟先生了,他回忆道:“思杜也没有对象(女朋友),找不到对象。别人一介绍,女方一听他是胡适的儿子,是战犯的儿子,女方都不愿意了。有对象他也许就不会死了。”[8]
  接下来的几年,倒也似乎风平浪静,关于思杜的线索几乎“中断”了,直到1957年反右。在这期间,胡适除了收到过几封从大陆发来的信件,还被告知大陆发生了一宗“疑案”:“香港胡中正十一月五日来信说,我的侄儿思猷‘失踪’的事。他说,程刚从上海来信,说思猷某日在芜湖共党干部开会时,说了许多话。散会后,人就不见了。芜湖公安局宣布他是自杀的,并且留有遗书给他的妻子庆萱,但庆萱没有看见这遗书,也没有找到尸首。……思猷是二哥绍之的儿子,大夏大学毕业……”(胡适1950年11月11日日记)
  只是胡适至死也没想到,类似的事情会在七年之后发生在他的小儿子身上!
  据思杜的亲人胡恒立于1986年8月与沈卫威的谈话,我们可知:“反‘右’之前,共产党自上而下让群众给领导提意见,即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杜不知这是一场政治运动的预示,他因为想入党,就积极、主动地给他所在院、部的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但马上学院领导把他定为‘右派’分子,说他是向共产党进攻,并抬出他的父亲胡适,一齐批判。批斗大会开了许多次,他精神上崩溃了,最后绝望而自杀。”[9]
  思杜是在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杀”的,其所在单位给他当时往来最多的亲人胡思孟打了个电报,让他去唐山。到唐山后,胡思孟“看到满院子的大字报,都是批判他(指思杜)的,也有批判胡适的”。思杜同一个系的共产党员同事告诉胡思孟,思杜在事先把自杀的原因都告诉他了,他死前还给思孟留了个遗书,写好后压在了他的枕头下。组织上也告诉他思杜是“畏罪上吊自杀”,并给他看了一下思杜的“遗书”。胡思孟表示要带走“遗书”,但“他的单位的人不肯,留下了,只给我抄了一份。”此时的思杜已经被装到棺材里,胡思孟等人便在郊外挖了个坑,把他埋下,立个小木牌,“现在恐怕也不知在什么地方了”。
  料理完思杜的后事之后,胡思孟便把他的书和衣物装了一架子车托运回北京,“其中《新华月刊》就有一大箱子,还有许多外文书”。后来由于“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子放他的书刊,我(指思孟)就把大部分当废品卖掉了,卖了几十块钱。”后来因为胡适的关系,胡思孟在文革期间被打成了“黑帮分子”,被迫离开了所在的铁道部印刷厂,改到火车车辆段当工人,不久又被赶出北京,押送到宝鸡修铁路,直到文革后退休了才回到北京。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闹抄家,胡思孟因为害怕,就把思杜的书大部分都烧了,甚至“只要有胡适和思杜写的字,签的名,都撕下来烧了,现在仅存十几本外文书了”。至于那份“遗书”的抄件,也在文革期间被胡思孟撕掉了,只保存下纸的一角。
  思杜死了,但中国大陆没有进行任何报道,而身居海外的胡适一家更是无从得知音讯。
  1957年6月4日胡适在美国纽约预立遗嘱时还在第六条里写道:“去年以后,如果留有遗产,留给夫人江冬秀女士,如江女士先行去世,则留给两子胡祖望、胡思杜,如两子仅一人留在,则留给该子。如两子均已去世,则留给孙子。”胡适直到1962年病逝台北,也不知道他的小儿子在大陆已经“畏罪上吊自杀”了!
  文革后期,胡祖望从美国给尚在大陆的江泽涵夫妇写信,了解他们的近况,并问及他弟弟思杜是否还活着。但当时的胡泽涵夫妇一家“因为与胡适的关系,也是被整得几十年抬不起头,喘不过气,不敢给祖望回信,怕再因‘海外关系’、‘胡适关系’惹出祸端来,就把这封信交给学校的领导,征求他们的意见”。
  学校没有明确回复江泽涵夫妇,他们也不敢回信,直至文革结束后,他们才又与胡祖望取得了联系。
  最后,胡祖望先生于2005年3月12日病逝于美国,享年八十六岁,遗有妻子曾淑昭女士和独子胡复。
  有消息说,胡祖望生前曾表示,愿死后葬在台北的父母墓旁,并与弟弟相伴。在胡适夫妇墓地的东南侧,有一块胡祖望为其弟胡思杜而置的约四平方尺的小石碑,上刻:“亡弟胡思杜纪念碑。胞兄祖望泐石。”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儿媳谈家人

资料来源:http://agzy.youth.cn/qsnag/zxbd/xbt/201112/t20111222_1827248.htm

  年届九旬、满头银发的曾淑昭女士,是胡适已故长子胡祖望的妻子。日前,她特地从美国飞到台湾来参加胡适12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原本大家都很担心她的身体能否经得起长途跋涉,可她说:我一定要来“看看”老先生。
  12月17日——胡适诞辰纪念日当天清晨,曾女士和海峡两岸胡适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来到胡适墓园,举行了简单而肃穆的纪念仪式,她心情激动地同大家分享胡适先生温和的性情和助人的往事。
  之后,她又前往胡适纪念馆,在珍贵文物和史料前久久驻足,“这是爷爷(胡适的父亲胡传,字铁花)给少年时代的胡适自编的教材”、“这件饰物我是见过的”、“那些沙发还是原来会客室的样子”……她向周围人回忆起尘封在如烟历史中的往事细节,也对“胡适传记”的一部分实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接受专访时,曾淑昭不许记者客套地称呼她“夫人”、“女士”,而可以叫她“婆婆”,和她聊聊天。她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只是家庭妇女,而陪同她身边的好朋友们,都称谦逊的她“真正的才华横溢”。他们说,胡适先生在世时特别欣赏和夸赞这个儿媳妇。
  胡家的后人在大洋彼岸
  胡适先生的桑榆晚年是在台北度过的,许多大陆的读者都很想了解胡家后人的现况。
  曾淑昭介绍说,胡适先生有两个儿子——胡祖望和胡思杜、一个女儿胡素菲。可惜女儿在五六岁时被奶妈传染得了肺炎而早殇,“看她那五官,若长大了一定很漂亮”;次子胡思杜,是为了纪念胡适的恩师杜威而起的名字,不幸的是他在上世纪50年代因故自尽身亡。
  而1960年7月,作为长子的胡祖望被调往华盛顿工作,曾淑昭女士也只得随同前往,从此留在美国。“不想,这一留就是五十余年了。2005年3月,祖望也故去了。”她感叹着计算着逝去的岁月,头脑异常清敏,一点也不似耄耋之年的老人。
  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是在1975年辞世的,此前,胡祖望夫妻多次回台湾看望老人家。
  而胡祖望、曾淑昭夫妻唯一的、小名“仔仔”的儿子胡复——那还是胡适亲自给他起的名字。现在美国工作的胡复至今单身,没有子嗣。
  胡适在世时没有积蓄
  曾淑昭指着胡适故居中简朴的沙发对记者说,那些还保持着胡适会客厅的原状。“胡适先生在世时就没有积蓄,极为爱书的他,遇到喜爱的书籍就收入囊中,还努力向别人推荐。当年,他曾留了108箱书在大陆,许多都是珍本,现在分别保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三处。” 曾淑昭曾经去北京国家图书馆的地下室参观这些珍本,“保存得非常好,翻阅时需要戴手套。”
  除了爱书买书,胡适先生更多的收入是用来“接济文化界的同仁”。曾淑昭描述那时的胡先生是“极为热心,对同仁和后辈出钱出力、有求必应。”她举例说,当年的李敖还只是一个在台湾大学读书的青年学子,从没有见过胡适先生的面,但因为手头紧张便写信给胡先生请求接济。当时胡适二话没说就寄了一千元台币给他,而那时胡适的薪水是一个月两千元。另外有一个年轻人,胡适帮其四处申请救助不得,便对他说“有一位匿名的人答应帮助你了”——其实那全部是胡适自己出资……
  而胡适去世后,胡家的亲人也把他留下的书籍、史料全部捐献出来,才有了今天的胡适纪念馆和胡适故居。
  捐出胡适红颜知己的书信
  在曾淑昭的眼中,胡适先生是一个温和的、没有架子的人。这个温和的人也有着温和而隽永的情感。
  曾淑昭说,胡适当年曾有一个红颜知己韦莲司,那是一个“青春、开放、思想新潮的美国女性”。胡适和她进行柏拉图式的精神交往五十余年,云中寄锦、鸿雁频传。“胡适先生去世后,对方把这些书信全部寄给了我们老太太(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收藏,老太太又把它们送往胡适纪念馆保存。”
  后来,长子胡祖望认为这些是家庭私信,就从馆中取回自己收藏着,而他去世前并没有对此做出交代。曾淑昭直到在半年前,才在收拾丈夫遗物时发现了这些书信,考虑到纪录胡适当年情感的书——《情深五十年》已经公开出版问世,当事人亦已作古,这些书信已成为珍贵的史料,“所以,这次我回美国后,准备把它们整理出来,送到胡适纪念馆来做文物保存”。
  “我并非曾国藩的后人”
  在采访中,曾淑昭向记者解释说,她并不是有些外界传言所说的“曾国藩的后人”,而是重庆人。这次来台湾给胡适先生扫墓上香之后,她会顺路去重庆看望自己的妹妹一家。
  已经数次来往于海峡两岸的她,对大陆的情况也相当了解。她说:“大陆经济发展非常快,变化太大了。温饱问题解决了,精神文化也在跟上。”不过,她觉得大陆一些新富裕起来的人还是表现得比较浮躁,“喜欢炫富,喜欢高调奢华”。
  曾淑昭还看到大陆一些独生子女被娇纵,她说,“父母加上两边祖父母辈六个人都只疼一个孩子,难免娇惯。这不是孩子的错,孩子都是好孩子,需要爸爸妈妈加强素质教育和引导……”( 张雪松 文/图)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8-22 23:4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氏的孙子


        胡氏的长子胡祖望夫妇生有一个儿子,取叫胡复,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留下跛足后遗症。胡适很喜欢这个唯一的孙子,儿媳曾淑昭到台北南港看望他时,胡适发现小孙子只会讲母语的广州话,但不会讲国语(普通话),也不会讲家乡的徽州话,希望她给孩子能教会国语。
        
        胡适、胡祖望、胡复祖孙三代均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胡复现任美国劳工部争议司司长,一直过独身生活。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8-22 22:3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8-22
胡适的家人
胡适的二哥


        胡适原名胡嗣穈,出自《诗经》“诞降嘉种,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他大哥名为胡嗣稼,二哥嗣秬,三哥嗣秠,所以他就叫嗣穈,如果他还有个老五的话应该就叫嗣芑。


胡适的名字是二哥嗣秬所起

        《四十抒怀》中,胡适饶有兴致回忆了他改名的详细经过。澄衷的教员中,国文教员杨千里老师对胡适的影响最大。师生们都说他思想新。有一次,他叫胡适班级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学生读后,他出了“物竞天演,适者生存,试申其意”的作文题,当时胡适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胡适的作文,杨千里老师给予了“富于思考力,善为演绎文,故能推阐无遗”的评语,并“赏制钱二百”,以奖励胡适领风气之先的才情,胡适为之欣欣然。“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我在学堂的名字是胡洪骍。有一天的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一面洗脸,一面说:‘就用物竞天演适者生存的适之,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两字(二哥字绍之,三哥字振之)。后来我发表文字,偶然用‘胡适’做笔名,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原来胡适的名字,也是拜澄衷蒙学堂所赐。改名一事,便是他早期民主思想形成的印记。    

人生导师二哥嗣秬
        1904年春天,14岁的胡适离开故乡,到上海去念书。他先进了父亲最佩服的朋友张焕纶创办的梅溪学堂,次年又进了宁波富商叶成忠创办的澄衷学堂。胡适一生五十余年的日记生涯,就是从澄衷学堂开始的。近年发现的胡氏澄衷日记里,有许多关于二哥嗣秬的记载。
以下文字出自:李伶伶著《日记的胡适——他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他们》(第1—4页)。

人生导师二哥嗣秬
        胡适共有三位哥哥,是同父异母生的,大哥嗣稼比他大22岁,比他母亲冯顺弟还大两岁,在母亲嫁给父亲铁花先生后三天,大哥就娶亲了。胡适的二哥嗣秬与三哥嗣秠是一对孪生子,比他母亲小4岁,比他大16岁。
        虽然父亲身后的家庭理应他母亲地位最尊,但实际上她在家里得处处看人眼色行事,时时忍气吞声。胡适小时候就常常早晨在床上被母亲的哭泣声惊醒,虽然随即总有人到房里来赔不是。
        年轻的寡妇因为生活的悲酸,于是深望儿子能读书成名,在那时叫“嗣穈”的胡适读了好几年家塾之后,她想他出门求学,有天趁着他二哥三哥都在家里,便向他们试探道:“穈今年11岁了,他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 嗣秬一言不发,嗣秠冷笑道:“哼,念书!”母亲忍气坐了一会,才回到房内独自垂泪。
        由彼此的这种关系状态,以及胡适兄弟间年龄相差过大,加上父亲过世时,胡适才3岁零8个月,而这44个月里他也并未一直在父亲身边。所以在胡适少小的心目中,极可能父亲倒像是慈祥的爷爷,而他的哥哥们则是像威严的叔叔伯伯。
        胡适的父亲死后,家里只剩几千两存款,靠存在同乡店里生息过日子。后来店家倒账分摊,胡家分得一点小店业。
        胡适的大哥是不成器的败家子,三哥身体不好,所以店业生意全靠嗣秬打理,家里的财权也就掌握在嗣秬手里。母亲要送儿子出外读书,自然要靠他供给学费,所以求他。
        虽然嗣秬当时不曾答应母亲,毕竟也未明确不答应。何况父亲的遗嘱中有“穈儿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之语,故而两三年后,胡适的三哥因肺病严重,要到上海治疗,这回嗣秬同意让胡适同行。
        在胡适眼里,二哥“是个有干才的人”,他“往来汉口上海两处,把这点小店业变来变去”生意渐好。先是在上海南市开了一个公义油栈,后来又吸引他的同学朋友把储蓄存在他的店里,合伙开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瑞兴泰茶叶店。他二哥与三哥都在梅溪学堂的前身梅溪书院读过书,胡适入梅溪学堂也与此有关。嗣秬不仅有才干,有文化,也有见识。胡适在澄衷学堂读书期间,常到二哥的店栈里去看他,将学堂里的事情讲给他听,听取他的意见。嗣秬对此也似颇有兴趣。

        1906年4月7日
                回栈省二兄。二兄为余言学生开会之不合理,反复辩论。惟谓学生者,惟自治会可开,然恃会而自治,
        其自治之精神亦微乎其微矣。

        1906年5月13日
                返栈,省二兄,二兄为予言办事之要素,及旁论今昔办事之难易,并纵论宋明儒之得失。

        又一天(1906年4月15日),胡适去见二哥,说他打算翻译Outlines of the World’s History(《世界史纲》),嗣秬不以为然,说:“你不如把这时间用来散步和运动,聚集精神以备将来。否则照此付出的多,吸取的少,长此以往,脑力会萎缩的。而且你既然能译,说明你已经懂了这本书了,再翻译,还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如用这个时间去读其他新科学书来得收益大,何必虚耗宝贵的时光呢?”胡适听从了二哥的劝阻,虽然过后仍不免技痒,时有译书的念头冒出。

        1906年5月8日
                余等近日所读之《国民读本》所论法律之公例甚切,当译之。

        1906年7月25日
                程君士衔读之Carpenter’s Geographical Reader(卡彭特的《地理读本》)一书。乃卡氏周游世界时记行之书,
        甚详尽,且文理亦浅显,因拟与程君合译之。

        纵观胡适一生,译著不多,原因大概在此。
        嗣秬对胡适不仅在学业读书上有所教益,对于修身处事也时时予以指导,实际担起了父亲角色的责任。而少年的胡适正求知若渴,也正有强烈的自省自警自新意识和需求,二哥正好成为他旁人难以替代的人生导师,对胡适的一生都发生影响。

        1906年5月20日
                返栈,二兄为余言好名之病,复以朱子《近思录》授予,命予玩味之。谓当择其切于身心处读之……

        于是,他在其后的日记中便痛责自己的“好名”,说是他一生大病根之一而欲痛改。

        1906年5月28日
            是夜宿栈中,二兄语吾“《新民丛报》六号所载《责任心与名誉心之利害》一篇,足为尔药石,盍取而研究之?”
        二兄复以《二程粹言》二册授予,令玩味之。

        1906年5月31日
                看《新民丛报》:《责任心与名誉心之利害》篇,心大感动,不自已。

        胡适进澄衷学堂也与二哥有关。
        叶成忠办澄衷的目的本来是要使宁波籍的贫寒子弟受教育,后来学校规模增大,成为上海一个有名的私立学校,就学的学生也就不限于宁波人了。澄衷的总教叫白振民,是二哥的同学,他看到了胡适在梅溪学堂的作文,就劝胡适进澄衷学堂。胡适当时正因偷读了邹容的《革命军》,不愿被学校选送到上海道衙门去参加毕业考试,于是就离开梅溪而人澄衷了。而如果二哥的思想不新,不愿胡适为此丢弃即将到手的梅溪学堂的文凭,胡适是不会也不敢擅自行动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